“唯物论”属于西方哲学概念,对此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根据搜索结果,“物质”也属于近现代的舶来品,似乎是在翻译中出现的,由此,这就很值得追究一下了。
中文用词很讲究,比如“物质”,它应该属于一个词组,但其究竟所表达的是“物”呢,还是“质”?将它们两者组合为一种既属于“物”又属于“质”的名词显然会令人萌生疑窦。
通过追究发现,“物”与“质”所表达的属于两种不同层级的概念,“唯物”源出于自然现象,而“唯质”才能够沉底于自然的本质。通过查阅资料,中国古代的“唯气论”其实就属于“唯质论”,它与西方的“唯物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如此,它正好能够说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可为中西方文化的相融相通提供一些参考,也可为目前的一些热点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本来是要就几个热点问题谈点看法,但却追出了“物”与“质”的关系,那就只好先谈谈这一问题,其它几个热点只能往后放一放了。
特注:本文所谈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而其应用理论则另当别论。
一、“物质”词组的翻译值得商榷
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一般都对其概念做个大体的介绍,许多都有中国自己的释义及其历史渊源,但经上网查询,对“物质”的解释却没有我们中国自己的释义,完全是西方概念。那么,我们就从西方概念开始进行考察。
(一)、西方的“物质”属于填充宇宙空间的材料
在西方科学史中,当其发现物质的基本构成后,曾认为“原子为宇宙之砖”,由此而进入了物质观阶段,这在其整个科学界属于普遍接受的观点,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就让我们首先看看西方对物质的英语释义:
物质(朗曼英英词典):Matter:the material which makes up the world and everything in space which can be seen or touched, as opposed to thought or mind.(构成世界和空间中一切事物的材料,其可以被看见或触摸,而不是思想或精神)
通过西方对“物质”的基本释义可以非常明白地看出以下问题(也请比较下面对中国“物质”的解读):
1、西方的哲学思维很普及。通过“物质”的英英释义可以看出,它具有浓浓的哲学味,在其通俗解释中都将其理解为与“思想或精神”相对,这说明西方社会的哲学思维很普及。
前文曾说过,西方的哲学与其宗教相关,通过其“物质”释义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大家通过电影或电视剧都经常能看到,西方人(尤其妇女)遇事时所喊出的第一句话往往是,“My god(我的上帝〈天啊〉)”,这说明,西方人的思维事实上也属于我们所说的“双相思维”,只不过其与自然和人类社会所相对的另一“相态”属于上帝。所以,西方的宗教与哲学存在着关联。
由此,对于西方产生那样多哲学家的原因,也就基本清楚了。通过对“物质”这一概念的深究使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翻译或引用西方概念时,需要加以甄别或选择,更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否则,照搬照用或者误译会误国害民。
2、西方对“物质”的释义何曾谈过“质”?通过“物质”的英英释义可以反映得很清楚,它并没有谈“质”,为何在翻译过程中却赋予了其“质”的含义?
3、“物质”只属于填充“空间”的一种材料。由此说明,西方的“物质”只属于填充宇宙空间的一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并不属于“质”,所以,我们将其翻译为“物质”并不准确,赋予其“质”的含义有些自作多情并失准了。
4、宇宙“空间”是静止的,不是运动的。西方自己的解释也是很清楚的,其“空间”的本身就局限于三维空间,并没有时间,这说明其属于一种静止思维。
5、物质科学不包括宇宙时空。西方对“物质”的基本释义阐释得很清楚,它虽然用以填充“空间”,但其并不包括空间(将“空间”看做固有的存在),它与空间在根本上属于两回事,所以自己才在考察稿中说,西方科学等于“丢失了时空”(我国有些人也不研究时空)。这更进一步说明,我国所翻译的“物质”其实并不属于宇宙的本质,因为含时空在内的宇宙本质只能有一个,而如果将“物质”强行说成是宇宙的“本质”,那就属于强盗逻辑了。
所以,在我国一些关于“物质”的解释中,反而不如人家西方来的实在。人家西方还承认物质仅仅属于填充世界和空间的“材料”,而近现代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们却强行将其解释为宇宙的“本质”,照猫画虎反而也给画走板了。
但由于我国近现代以来一直都将“Matter”翻译为“物质”,并被社会广为接受,所以本文还是顺应社会这一习惯称谓,不得不继续将其以“物质”相称。
(二)、西方“唯物论”及其文化
“唯物论”词汇是由“物质”所衍生的,它也属于西方科学文化最为基础的一个概念,对其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1、该怎样理解西方的“唯物主义”?我们都知道,唯物主义与有神论是势不两立的,但既然西方科学那样坚持“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观,而其有神论为何又长盛不衰?这就需要从其社会的基本认知查起,请看西方对于“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的基本释义:
唯物主义(在线海词词典):Materialism:1. a desire for wealth and material possessions with little interest in ethical or spiritual matters.(对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种渴望,而对伦理或精神问题不感兴趣)
2.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that matter is the only reality.(〈哲学〉物质为唯一真实的哲学理论)
在此列出了“唯物主义”的两条基本释义,第1条为其世俗解释,第2条为其哲学解释。透过其第1条解释就看的很明白了,它基本属于人类对财富的一种(野蛮)追求,由此在西方人眼中,“唯物主义”属于一种劣质的意识形态。
通过西方自己的解释,其科学与文化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如果按照其科学的物质观形成“唯物主义”文化,那样一个世界它们自己也承受不了,因为其与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和唯利是图联系在一起,而与“伦理或精神问题”没太大关系,缺失我们中国那种人性味,所以西方社会离不开宗教,如果其一旦离开宗教的约束,其科学的物质观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会将西方社会冲个稀里哗啦。由此,对于西方的宗教,我们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方法对其一概否定,而是应该设身处地从他们的社会需求出发来思考问题,否则也会犯唯心论错误。
透过这一分析,我们也可以对西方社会文化多一份理解。
2、西方认为“唯物主义”具有严重的自私性。在我们的记忆中,“唯物主义”是个好东西,许多专家学者也一再根据列宁的“客观实在性”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它与西方社会对其的基本认知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所以,在探讨与西方文化相融相通的过程中,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自己的考察稿中,曾得出“物质”因吸聚而具有自私性,它与资本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通过西方对“唯物主义”的释义则看得更加清楚了,这一结论是正确的。
根据西方对“唯物主义”的基本释义也可以看出,它对其赋予了一种充满物欲并注重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性解释,从而反映着对其本能的反感,并引起西方社会的普遍抵制。
由此就可明白,西方科学的物质观为什么会与有神论并立而行?为什么西方社会那么反对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西方在意识形态问题上那么容易抱团?现在特朗普为什么又在联合国提出意识形态问题用以团结西方而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这些问题从其文化方面予以分析,其原因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这也同时说明,西方的物质观科学无法满足社会的期待,没能解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根本性问题,所以才不得不通过有神论继续用以补充这一理论空档。
3、西方“唯物主义”与“人性本恶”。从西方对“唯物主义”的基本释义还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1)对财富的“渴望”与“人性本恶”如出一辙。前文一直在说西方的人性与动物性不分,这固然与其科学的发展有关: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没能突破神创说,与其根深蒂固的宗教思维密不可分;②其社会科学还没能揭示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别,由此而导致其认为“人性本恶”,其对财富的“渴望”属于人的自然属性,这在他们看来属于自然天成。
(2)说明了“普世价值观”的出处。既然人性与动物性不分,那么,人性的本质也就属于动物性,西方认为人类社会也遵从“丛林法则”也就顺理成章。由此,其“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观也就充满着动物性,其“民主选举”等竞争也就由这种“丛林法则”衍生了出来。
4、西方物质观与宗教教化相配套。既然西方社会物质观与宗教能够并立而行,说明物质观还不够究竟,无法给予社会满意的解释,其对社会的教化也就留给了宗教。所以,西方的物质观与宗教神学是相互配套的,也相互需要。
但也可以看出,西方的社会科学并不对社会予以教化,而是任其自由发展,而其对社会予以教化的职能完全由宗教神学予以承担,这种文化在我们无神论者看来是非常蹩脚的。
5、文化也属于社会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们无神论者看来,宗教属于一种愚民教育,但在有神论者看来,他们却认为对上帝或神佛的信仰属于一种“文明”,并且以这种信仰而自豪,反而歧视无神论者,自己在网络辩论中就曾碰到过这种现象。
由此,文化也属于社会运动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弥漫于整个社会时空并对其运动发挥作用,仅仅通过经济或“生产力”对社会的运动发展予以解释难以承担全责。通过以上西方对“物质”和“唯物主义”的解释也看得很清楚,物质生产仅仅属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方面,“伦理或精神问题”(如宗教文化)的自然也需要改造,它也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就可看出,文化较政治经济学所覆盖的时空更为广阔。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它所揭示的真相越来越多,其与宗教的矛盾和冲突也就越来越严重,社会要求进步是必然的一种需求,其文化冲破并挣脱宗教有神论的束缚也是势所必然。为此,可搜索《新疆大地,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正在上演!》,其中就反映出我国现代文化对伊斯兰文化的改造纪实,成效非常显著。
(三)、西方“唯物论”的症结在哪里?
下面会紧接着阐述中国的“唯物论”,通过比较就会看出,中国古代理论具有“0→历史→现在”这种基本的理论框架,拥有四维运动时空,能够将“质”与“物”(即本质与现象)分层次予以合理的安置,并能够区分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继而能够区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而西方理论却始终没有理论框架,将本质与现象都一股脑堆在三维时空中予以“乱炖”,而在“一锅乱炖”中要想理出头绪,那是难上加难,目前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所遇到的种种疑团,基本都是因此而起。
通过上面对“物质”这一基本概念的追究,其问题就非常明确地反映出来了,如果反映“物”就难以反映“质”,同样,如果反映“质”也无法反映“物”,两者在这种三维时空中来回推磨或捣来捣去,基本无解。
在此,特为西方理论摘录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予以相赠: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四)、马哲“唯物论”与西方文化不同
对此,前文已在多处进行过探讨,马哲“唯物论”既源出于西方科学的物质观(当时整个西方社会都相信物质属于宇宙的本质),但在其发展中后来又强调“本原”和“时空”,这就等于其在西方物质观基础上又向上跃了一个台阶,实质上已经具有了“唯质论”含义。有关这一点,容下面继续探讨。
通过分析也可看出,一些西方理论概念必须要予以中国化,必须要运用我们自己的话语权予以解释,如果照搬照用西方概念,不但表述不清我们中国的本意,也不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更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五)、中西方文化在本质上也存在着某种统一性
通过以上追究,我们作为无神论者也不必对西方宗教过于批判,因为它属于与其物质观科学相配套的一种理论,在其社会中可以用以制约动物性野蛮过于泛滥,有其合理的一面。
与西方社会的放任自流不同,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是在对社会进行教化,“人性本善”是其理论的基础,这也为我国文化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前文曾专门做出过分析,西方社会所崇尚的“神性”,其实就是我们所崇尚的人性,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中西方文化也存在着某种统一性。这样看来,西方社会在心理上与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区别,都存在着向善的心理,只不过由于它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知不同,从而出现了社会文化的形式不同,令人表面看上去中西方文化是对立的。
既然西方的“神性”与我国的人性相通,那就为中西方文化的相融相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基础。
二、中国的“唯物论”与文化
唯物论概念属于舶来品,它来自于西方,主要产生于其哲学。西方哲学和理论概念的引入,它为我们更深入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也为弥补我们文化的缺欠与不足提供了帮助。说实话,仅仅运用我们古代文化中原有的一些概念,还真是难以揭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长与缺欠。
(一)、中国的“唯物论”与西方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前面曾有篇文章《中国特色的本体论与理论话语权》,其实本体论所探讨的基本依据就属于中国的“唯物论”(古代称为“唯气论”),自己绝大部分文稿也是在围绕着这一基本问题而阐述观点。
中国古代之“物”,其实质指的是一种客观实在,“物”与“质”有时并不太区分。所以,在参考古代资料时不可泥古,还是应该按事实说话。
中国古代虽没有哲学的专门分类,但其却具有真正的“唯物论”之实。
1、西方“唯物论”与中国“唯气论”构成了“物”与“质”的基本关系。“物质”属于一个词组,自己虽然没有查到我国古代对其的解释,但根据惯例,中国的组词很有些讲究,它暗含着一定的思维。据自己理解,物质之“物”应该指的是物象,而其“质”则指的是其性质,所以,中国的“物质”词组,应该属于现象+本质的一种组合。
关于“物”的理解,请看《道德经》的阐释。
物(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里的“物”应该指的是一种物象)
气(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通天下一气尔。(这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物象之“质”的基本释义,由此而逐渐形成了“气一元论”)
通过上面“‘物质’词组的翻译值得商榷”和中国传统文化对“物”与“气”的基本释义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气论”与西方的“唯物论”正好构成了“物”与“质”的基本关系,非常明确。
中国的“唯物论”与西方存在着本质性区别,一方谈的是“质”(本质),而另一方则谈的是“物”(现象),它们两者存在着根本性不同,所以在翻译中应该考虑这一问题,否则,如果马哲的唯物论不能准确地翻译为中文,不能搞好其理论在中国的坐底工程,就不可能将马哲原理表达出来,更难以实现其与中国文化的逗缝对榫。
2、对古代文化也应该去芜存菁,不可泥古。我国古代似乎并没有“物质”之说,它应该属于近现代翻译中所出现的一个词组。一般情况下,古代将现代的“物质”只称为“物”。
但在古代文化中,有些概念也是混乱的,比如“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即时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显然,前面既然说“太初者,气之始也”,后面又说道“太素者,质之始也”,将“质”与宇宙本原给分开来谈了(“本原”才属于真正的“质”)。但如果将这种“质”理解为“形”之“质”,那似乎又与现代所称的“物质”有些相通了。所以,个人观点认为,对古籍的解读,还是应该根据现代科学所反映的基本事实予以理解为好,不能钻进故纸堆出不来,更不能泥古不化,否则我们的古老文化难以现代化。
3、物、质、道的现代解读及中国的“唯物论”。通过《道德经》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中国的“物”与“质”是存在着区别的,由此才衍生出了“气一元论”+五行之“象”运动的中医药理论。
许多人都在研究“道”,但古人已经为其给出了确切的含义,“一阴一阳谓之道”,它指的是阴阳,所以,“道”在“气”中,“气”也在“道”中,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按照现代语言解释,中国古代之“物”为自然现象(含宇宙本原之现象及后来演化之现象),“气”为宇宙本原或本质,而“道”则为认识论(亦即基本矛盾),与《易经》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基本同义。所以,古代之“气”才属于我们中国物象之“质”的正解。
这就与西方的“物质”出现分歧了,西方“物质”指的是“现在”的自然现象,而中国的物象之“质”则指的是自然的本质。所以,根据恩格斯对唯物主义“本原”的定义,将其译成中文,它应该属于“唯质主义”或“唯质论”才对,不然其难以与中国文化相融相通。
根据西方对“物质”和“唯物主义”的理解与解释,以及其社会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很难在西方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它只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才能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4、黑格尔说“中国无哲学”也并非虚言。对于黑格尔的说法,自己以前曾予以反驳,并也探讨过中国哲学,但随着对中国古老理论的深入解读,发现黑格尔所言不虚,因为西方哲学属于与有神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古老的本体论早已超越了有神论,其哲学早已包含其中,自然不需要在其之上再专设哲学予以阐释,所以,我们的古老理论自身便能够自洽,反而省却了通过西方那种哲学予以解释的麻烦。
再者,西方哲学一直都走不出“唯心与唯物”推磨的怪圈,这也说明其哲学本身就存在着弊端。
细细想来,自己原来思想还是不够解放,还是摆脱不了西方那种哲学思维,可见其对我们国人思维的影响至深。经查阅资料,发现一些学者果真也在将中国古代的“唯气论”努力往西方哲学上靠,将其说成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进一步在“物”与“质”问题上捣糨糊。这碗浆糊在中国捣了这么多年,整个都将人们的思维给捣乱了,从中挣脱出来还真是不太容易。
通过仔细琢磨西方哲学也能感觉出,它具有人类浓浓的主观色彩。网络中不时有网友对其一些基本观点予以质疑,也能说明这一问题。
根据对宇宙大爆炸事实的追究和对中国古代理论的考察,中国的本体(本根)论无需通过哲学绕弯子,它直接阐释得就是事实的本身。由此,我国理论界不需要在哲学问题上与西方相争,直接探讨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本体论反而更为进步,也更为符合实际,同样也更有利于中西文化的相融相通。但哲学的“唯物论”还是需要深究一下,它可以用以进一步证实我们中国特色本体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中华文明较西方高出一个明显的层次
在考察中也早已发现,一些庸俗文人往往会将中国文化庸俗化,比如将中国的阴阳和五行八卦用于测挂算命,就属于这种情况。自己也粗浅地注意过算命的类目,无非是就个人的“权、钱、色”欲望而设立,这的确适应了人们一些庸俗的追求,与西方资本文化处于同一个档次。但如果运用“权钱色”给老子算一卦,他那么一位伟人,最终骑牛西去,对“权钱色” 无半点索求,难道通过其算卦的这些类目设置能够框得住这种伟人?可说是一点都不沾边。再比如我国的革命先辈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用一个“权钱色”能概括其一生的追求吗?那未免将我们共产党人的追求看得太低太过庸俗了。所以,自己从来不信测挂算命那一套。
现代许多文人仍然在运用一些庸俗的观点来评论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英雄人物,也用以解读我们的传统文化,令人唏嘘不已。
通过深入考察得知,中国之“易”和“道”等,属于高出西方科学整整一个层次的理论,它探究的是宇宙的本质,属于基础科学,而西方科学所探究的仅仅属于自然现象,属于应用科学。由此,西方自然科学注重研究现象这一情况,自然也就被移植到其社会科学中。所以,我们有一些翻译学家在没有搞清楚中西方文化这一区别后,其所译结果也就难免会走板了。
严复之所以被我国翻译界称为一代宗师,就是因为他能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他所提出的“信达雅”至今仍属于翻译的准则,其将中国古代之“气”理解并解释为现代之“能量”,仍然在提醒我国现代科学界不得不认真对待。
三、中国本体论本身就包含着“唯质论”
在古代,我国的本体论也被称为“本根论”。西方许多哲学家对此也有着一些探讨,曾努力探讨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但由于一直受三维思维和有神论束缚,他们那种哲学思维横亘在那里,导致西方的本体论始终与中国的本根论走不到一起。这一概念究竟该用中国古代的“本根论”还是运用“本体论”,这由大家来定,自己先暂且运用“本体论”来予以阐述,因为它可以将中西方的概念统一在一起。
本体论概念也是运动发展的,它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联。通过下面的考察会发现,能够统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属于中国的现代文化,而能够统合这种现代文化的,应该属于我们中国特色的本体论。
(一)、“0→历史→现在”的顺序运动逻辑
前文一直在强调“0→历史→现在”这一顺序运动逻辑和思维,它属于一种现在的世俗解释。别看这种世俗解释很简单,但它却既能概括中国宇宙的本体论和近现代的大爆炸理论,又能概括马哲社会科学的历史唯物论,还能概括五行八卦和马哲辩证法。同时,这一基本运动逻辑也能检查出以上三种理论各自的优长与不足:
1、宇宙大爆炸运动的事实在述说着自己的理论。考察大爆炸事实后会发现,宇宙先是由0开始运动而发生了大爆炸,而大爆炸初期,宇宙中只存在暗物质与暗能量,它们通过相互运动在推动宇宙剧烈地向外暴涨,并产生了宇宙的基本时空,在其运行38万年后才产生了物质。这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所反映和说明的基本事实,由此而形成了其“0→历史→现在”的顺序运动逻辑。
“0→历史→现在”这个基本的运动逻辑,它是靠事实组成的,并不是靠什么“抽象思维”而产生了“哲学”及其“概念、判断、推理”人为的思维方式,它对促使人们的思维回归自然具有着根本性“化学”作用。
2、挖掘出中国传统理论中隐藏的秘密。对于中国的古老文化,历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读,但基本都是根据前人的论述“之乎者也”一气,只在其外围打转,难以窥其本要。
通过深挖宇宙大爆炸的基本事实,再对照中国的古代理论,会发现我国古代理论中存在着四大根本性观点:
(1)运动观。宇宙不运动如何诞生?所以其运动必然开始于0。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为其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其137亿年历史倒推回去,其必然起始于0,《易经》之“易”为此也做出了再明确不过的注释。
(2)唯质论。这是根据“物”与“质”的关系导出的一种概念(网络中也有出现),在与西方“唯物论”相区别的问题上,不妨先暂且这样说,因为它非常符合问题的实际,与马哲的“唯物主义”最为相近,在阐述中也很方便和明确。
“气”属于中国古代理论的宇宙观,这是再明确不过的事实,它既潜藏于《易经》之中,在《道德经》中逐步明确,而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则予以定型。但也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可以将“气”理解为现代的能量,但其毕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3)阴阳。它属于宇宙运动的基本矛盾。宇宙之质属于“气”,而“气”是运动的,其运动必然产生正能与负能或“阴气与阳气”,而“阴气与阳气”的运动必然属于“质”的运动,所以,运动观、唯质论、阴阳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4)理论基本框架。“太易、混沌、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本身蕴含着“0→历史→现在”自然的顺序运动逻辑。这是经现代的宇宙大爆炸事实所证实的一种运动逻辑,不但挖掘出了中国传统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能够摒弃对其一些不合理的胡乱理解与阐释。
3、马哲的历史唯物论也同样反映出“0→历史→现在”的基本理论框架。根据恩格斯的人类起源论,它也同样揭示出以下四大根本性问题:
(1)运动观。人类是运动的,劳动本身就属于一种改造自然的运动,历史唯物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的更迭更属于运动。
(2)劳动观(唯质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说明人类观和人类的本质属于劳动,人性的本质也属于劳动性,因为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这不但为我们古代社会科学理论续接上了劳动之根,也为其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同时还可屏蔽掉一些杂七杂八并自以为是的自创理论和学说,还中国社会科学理论探讨的一片晴空。
劳动属于人类的本质或社会科学的“唯质论”,这在社会科学探讨中属于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一块试金石。
(3)人与自然的矛盾属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是靠改造自然的劳动而诞生并生存的,所以,改造自然的劳动便属于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运动,这也同样无可辩驳(马恩著述中都对此有着明确的论述)。
(4)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0→历史→现在”基本运动逻辑。人类的从无到有和由普通动物进化而来,并由此展开了长期的进化,这一基本事实非常清楚,无可置辩。
4、马哲“唯物论”可以实现与中国本体论的逗缝对榫。通过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诞生、存在和运动的基本事实反映得很清楚,中国古代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们一个侧重于宇宙自然,而另一个则侧重于人类社会,但其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则是,它们都具有“0→历史→现在”的基本理论框架,都遵循着基本的顺序运动逻辑而展开,也同样都遵循基本的“唯质论”。恩格斯所强调的“唯物主义本原”,其深意也在这里。
所以,马哲“唯物论”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其转化为中国的“唯质论”,而如果继续将其与西方哲学那种“唯物论”混在一起,仍然会是一团浆糊,不但会埋没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也难以与中国传统理论逗缝对榫,更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中国化。
(二)、“唯质”的本体论融化了西方的“神学”和哲学
马哲特别重视“唯物论”,其原因就是强调哲学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尤其在其发展的后期,恩格斯特别提出了“唯物主义本原”的问题,更反映出马哲在向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本原”或本质的方向而递进。在马克思主义运动发展的问题上,这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一个方向性问题,要将其看作是运动发展的,不能将其看作是静止不变的,否则就将马克思主义当成唯心主义和宗教了。
通过对宇宙和人类本原的追究,最终追出了0,而从0开始再返回头整理,它很自然地就理出了“0→历史→现在”的理论框架,并形成了自然的顺序运动逻辑与思维。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是由哪位哲学家或理论权威能够随便撼动的。
从宇宙和人类起源开始,它很自然地就追出了正能与负能和人性(劳动性)与动物性(寄生性)源头,并自身在说明着其运动的起始和动因,将悬浮于其上的“对立统一规律”融合于其中,不但融化了西方的“神学”,也融化了西方的哲学。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的本体论没有产生西方那种“神学”和哲学的原因。
通过追究看出,唯心、唯物、唯质属于哲学发展的三大阶段,它们对应着神创说、物质观和能量观。而发展到自然科学的能量观和社会科学的劳动观后,它们三者则合而为一了。
然而,只有根据科学的发展将马哲的“唯物”上升为“唯质”,才能将唯心、唯物、唯质三者合而为一,而如果找不出宇宙和人类的本原或本质,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马哲所强调的那种“唯物”。否则,仍会在唯心与唯物中打转出不来,最终仍难以摆脱唯心论的窘境。
四、文化和理论的正本清源亟待解决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但决定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也决定并影响着人们对人对事的评判标准。而能够决定文化的重要基础则是“唯质论(即马哲的唯物论)”,它决定并影响着人类怎样认知并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
通过前文和以上追究,我们没有必要与西方的唯心论与唯物论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因为我们“唯质”的本体论已经将它们一网打尽,全部收入囊中。
没有正确的本原就不会有正确的历史,也不会对现在做出正确的评价,更不会对未来给出正确的展望。所以,本体论就是在搞清楚宇宙和人类本原基础上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一)、探讨文化和理论原理切忌“半路出家”
通过拜读诸多网文和资料,“之乎者也”和“半路出家”者居多,鲜见有探究宇宙和人类本原的文章。这也难怪,因为发现暗物质与暗能量属于近百年来的事,其作用只是近一二十年才逐渐明朗,现在仍有些不够充分;而人类本原虽然存在于马恩著述中,但由于我国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从前苏联转手而来,人们光顾着被动接受而忘了自己主动去追根究底,有些忽视了这一问题。
由此就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由于没有搞清宇宙和人类本原,没能挖掘出其真实的“唯质论”,所以,除中国宇宙的本体论、近现代的大爆炸理论和马哲的历史唯物论之外,以往的所有理论和学说基本都应该属于“半路出家”(如整个神学和西学等,我国的儒学等也有些不够究竟),而躺在这些“半路出家”理论上“之乎者也”的七嘴八舌,那就更属于“半路出家”了。还有那些自创理论者,如果不从宇宙和人类本原着手,其所独创的理论不管其如何巧舌如簧,即便它能口吐莲花说下大天来,也肯定是不着调。
这不是有意调侃,而是事实,宇宙和人类本原深藏于中国古代理论、大爆炸所反映的基本事实和马克思主义内容之中,这根本容不得不予承认。
另外,现在许多人都对西方哲学产生了迷信,而通过前文和以上分析得知,哲学属于三维思维时空的产物,它与神学存在着瓜葛,难以直接反映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真实,所以,应该挣脱西方哲学的束缚,摒弃对其的迷信,从而转入到直接研究事实的正确轨道上来。
由此,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理论的建设中,要想统一人们的认识,应该注意对宇宙和人类本原的探究工作,由此才能结合近现代科学挖掘出我们传统理论的真意和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我国的特色文化和理论建设正本清源,并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向前发展。
(二)、中国文化和理论的发展方向
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中西方文化相融相通,将西方的有神论、哲学与物质观科学全部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使其发展为一种集众家之长,摒众家之短无所不包的大统一文化(即基础理论)。而欲想达此目的,首先就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予以进一步明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怎样建立这种大统一文化和基础理论,其实并不是无章可循。由于我们中华文明或文化一直都属于顺序思维,它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只要搞清楚宇宙和人类本原,按照“0→历史→现在”的顺序运动逻辑,将一些基本概念重新顺序捋过来也就是了。在目前自然科学无法取得统一观点情况下,先建立社会文化和基础理论是最切合实际也最实用了。通过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一些基本概念与一些基本问题都已经很清楚,条件已经非常成熟,为我们先行探究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奠定了充实的基础。如果遇到与宇宙观方面的联系,可以说成是根据中国古代理论,其“气”可理解为现代能量,不必等待自然科学界拿出切实的证据,由此就解决了与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矛盾,也为其继续探究留出了一定的余地。
其实,我党所主导的文化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从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毛泽东心心念念的无产阶级文化,邓小平等领导人所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现在中央力促的劳动文化,这一发展路径异常清晰。如果能根据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后产生社会主义劳动文化,那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一大目标,也属于我们中华文明在理论上经过2000多年停步不前后,又向前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壮举。如果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我国变成“十四亿神州尽舜尧”,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我们的革命前辈们和后人都将拍手称快,赞不绝口。
(三)、基础理论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唯质论”属于本体论的坐底工程,属于其基础理论部分,如果这一工程落实不好,就难以建设好我们中国特色本体论的理论大厦。
顺水推舟容易,而逆水行舟则较为困难,在理论建设中,我们不必与西方文化逆向而行,而是可以顺水推舟,将其有神论与物质观文化囊括进来,并对其予以改造,然后它就会成为我们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将宗教的“神性”与“佛性”转化为我们通俗的人性,并将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定义为充满人道主义的人性和劳动性,那它将所向披靡,无可抵挡,估计半神半兽的西方文化撑不了多少时日,其整个体系就会从其内部瓦解,并将轰然倒塌。
从整体情况看,搞社会主义文化和基础理论不但条件已非常成熟,而且阻力较小,因为现在理论界还没有这样的社会文化和基础理论。首先,它不与谁发生冲突,与其有所冲突的宗教和资本主义理论等,我们并不对其予以彻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分析后,其优长已被包含其中;其次,那些有所冲突的所有理论都不具备基础理论设置,所以我们填补这一理论空档那是顺理成章,它们根本无法阻挡。从根本上讲,它们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所抵制,但在抵制无效后很快就会被瓦解,并不得不接受这种基础理论和文化,从而产生世界影响。
其实,只要我们在各方自愿基础上改造了国内的宗教理论和文化,也就等于改造了西方的宗教理论和文化,因为国内宗教与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其影响自然会迅速外溢,对它们的影响无可抵挡。比如我国现在对伊斯兰文化的改造,它自然会影响中东和非洲,也自然会在全世界弥漫开来。
(四)、文化和理论界应负起社会的“教化”之责
不管是中国的儒学和西方的神学,都强调对社会的“教化”,可见教育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但在这一问题上,由于理论界的研究一直跟不上,在对社会的教育方面出现了拖后腿现象。的确,目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有欠火候,没能将其与传统优秀文化融合为一体,在宣传中抓不住重点,由此而导致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一些文艺节目也抓不准劳动和人性的重心,难以引起社会的共鸣。所以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对社会的教育问题,抓得有些差强人意。
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教化”应该是其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文化和理论界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只要将其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了,并能够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再加上这么多年来我们所积累的老底子,民心民风自然就进一步理顺了,这会为建立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进一步提供保障,也会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
中国近现代通过凸显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组织领导劳动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伟大胜利,并由此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保了疆域的完整与边境的安宁,如果再凸显出我们社会主义的人性和劳动性,并将宗教的“神性”和“佛性”等也给收编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国界,取得更高的国际地位。
说着说着就说多了,现在打住,如有不妥,还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