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写给当下中国民族竞赛活动

佛兰次小区 · 2019-09-1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哼政通矣。”

  孔子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量级的文化巨匠。他设杏坛办私塾, “有教无类”,开创了古老中国教育革命的先河,使世代俯身躬耕的人们获得了望眼欲穿的文化知识,以致后世几千年里,学生启蒙的第一程序就是膜拜他;他倡导“正名”,著《春秋》使乱臣贼子惧,行《孝经》教天下众生不逾矩,建立和规范了古老中国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他博览群书,修编《六艺》,为保存和传播古老中国的文化成果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周游列国,遍访诸候,推行“仁政德治,德法并举,恩威并施,宽猛相济”的政治主张,为后世广为推崇;孔子的音乐思想,同样旷古烁今。研究孔子,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一生所从事的研究课题中,音乐历时最长。词、舞、曲这构成古代音乐的三大部,孔子倾注了一生的精力学习研究,也为孔子一生所热爱。孔子弥留之即,尚遣弟子子贡为他操琴弹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孔子还在轻轻歌唱,和着弟子悠悠的琴声瞌然辞世。也正因如此,孔子的音乐思想跟他的众多建树一样,对中华历史文明影响十分深刻。可以说,孔子用他那纤纤而巨大的手指,强有力地拨出了穿越历史的音符,奏响了永不消失的旋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一、在对待音乐艺术的态度上,孔子认为音乐艺术是一个浩瀚的知识领域和实践领域,需要付诸长期不懈的勤学苦练。孔子一生都在用他不懈的亲身实践说明这个道理。他不但热爱音乐,而且禀赋极高,是为少年时期的孔子就是家乡曲阜城享有盛誉的乐坛高手,是管触唇能吹,是弦及指能奏。公元前523年,29岁的孔子其音乐才华已是出类拔萃,还深感自己的根底浅,对音乐的认识,难以高屋建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此,他专程拜请鲁国乐师师襄子学习音乐,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理论造诣。孔子习乐时,特别注重领会乐曲蕴含的精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奏者准确表达出乐章的思想内涵。师襄子处于爱才之心,给孔子讲授了自己一生音乐实践的体会,孔子受益匪浅;继而又给孔子演奏了自己演奏几十年的看家乐章《文王操》。《文王操》在当时是很难演奏的高雅乐章,很多人穷其一辈子的精力也没能掌握其要领。孔子听了师襄子出神入化的演奏,顿觉此曲非同凡响,美不胜收,恳请习练得允,便于师襄子后轩练琴。潜心所致,废寝忘食,十天不曾出门。十天之后,孔子弹奏的《文王操》,其志趣神韵连师襄子也听得如醉如痴,自叹弗如。而孔子在弹奏过程中,随曲神交,渐入化境,温柔敦厚的文王仿佛就在自己眼前。

  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千百年来烩炙人口的轶事,讲的就是孔子痴迷学乐的故事。其时孔子出使齐国,不经意间听到了齐太师奏《韶》乐,美丽悠扬的乐章立即把孔子吸引住了。于是,孔子躬身请求习练。而这一练就是闭门三月,寝食皆忘。三个月的习乐期间,子路天天以上好的鲜肉、鲜菜,佐以姜、酱精烹细烩,精心饲候夫子的饮食。而等到孔子三个月的时间练成《韶》乐时,孔子却高兴而又不无遗憾地对子路说:“仲由呀,为师习乐又上了新台阶!你快去买些牛肉来犒劳为师吧,为师三个月不曾尝到肉味了。”事实上,孔子餐餐都没有离过肉呢。由此可见,孔子习乐的专心程度和音乐对孔子的感染力。

  对于各种乐器的渊源,孔子也是常学常问,如数家珍。一次,弟子曾皙在鼓瑟时忽有所思而不得其解,便问孔子:“夫子,这瑟为何25弦?”孔子回答道:“瑟本伏羲氏所造,原50弦,至黄帝时,命素女鼓瑟,曲甚哀伤,帝乃破其半,是为今日之瑟25弦。”孔子一生奔波不息,但所到之处,几乎都要向当地的音乐人请教音乐,从中受益。他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师”,就包括音乐方面的老师。正是这种广众博采,融会贯通,成就了孔子音乐大家的造诣。

  二、在音乐创作上,应坚持“歌自心出”和音乐的真、善、美。对此,孔子不但贯穿他的音乐实践,也有诸多这方面的论述。而立之年的孔子在周都求学时,就与周都乐师苌弘谈论过这方面的话题:“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形于外,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道:“乐者,象成者也。唯乐不可为伪,尽善尽美矣。”花甲之年的孔子,在离卫奔陈途中,途经卫国匡城时被匡人误认为是当年抢劫匡城的大贼阳货。匡人义愤填膺,把孔子师生团团围住,欲生擒而食其肉寝其皮方解旧恨。而这一切只因孔子外貌酷似阳货。为释群疑,孔子弹剑高歌,以示自己不是阳货。正欲弹唱,忽然止住,对身旁的弟子问道:“歌自何出?”子贡答道:“歌自心出。”子贡的回答,得到了孔子的肯定。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对事物、人生、社会、对世界的由心感悟和对真、善、美的张扬看作是音乐创作的原则和灵魂。孔子认为,只有心灵之作才有感染力,美的作品才能匡正人心。《韶》乐和《武》乐虽然风格各异,《韶》意境优美,节奏悠扬,《武》歌意晦涩,意境含蓄,但都能为后世推崇,感化后人,是因为它们都是心灵之作,分别是文王和武王这两位伟大的人生经历的写真,都表现了对正义和光明的执着追求和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是阐述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罢了。

  对于淫秽的靡靡之音,孔子深恶痛绝,一定要坚决给予迎头痛击。在孔子那里,是决不会容忍音乐的尊严与美丽受玷污的。公元前500年,孔子随鲁定公于夹谷会盟齐景公。齐太宰黎锄使乐工献《载驱》,意在侮辱鲁国君臣。《载驱》的内容是讲的齐景公的先祖诸儿与其妹文姜的乱伦羞事,淫秽下流不堪。孔子一听,怒不可遏,顾不上君臣礼节和齐国的强权,冒着招致杀头之祸的危险,急令随从尽斩乐工以洁视听。

  孔子一生坚持、维护和发扬真、善、美的音乐思想,在他晚年修编《诗》的过程中,都是以此为修编纲要。孔子以前的《诗》,是流传于社会的一些零散无序的抄本和口传,精华与糟粕并存。是孔子组织弟子们按自己的修编纲要,去其脱离实际的和迷信的成份,恢复事实真相,删增篇幅,进行文字深加工处理和内容的归纳整理工作,才有了后人熟知的《诗》“六艺”。即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的结构。风是民俗风情,雅是贵族生活,颂是庙堂颂歌。赋、比、兴是诗的写作手法。赋为直叙,比是比喻,兴是联想。这样一来,把零散无序的《诗》变成了长流于世的文化瑰宝,真切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人文美、自然美和世俗风情的淳朴美。同时,《诗》中的每一首诗,又都是古乐中意境优美的乐词。

  三、在对待他人音乐成果的态度上,孔子认为应持发展的观点,合理“扬弃”,批判地继承。在社会礼教方面的孔子是一个复古主义者,曾一度告诫世人和自己:“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已复礼。”一心想把社会礼教拉回到600多年前的周文王时代去(主要原因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乐崩溃感到极其失望)。而对待音乐,他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孔子修编《诗》的指导思想,更是很好的明证。他还把《关雎》这首古中国流传下来的,并不为当时社会崇尚的乐词放在《诗》之首,就是对描写人类纯真情爱诗篇的一种褒奖。他还引用“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这句刻在商汤盘子上的话来阐述音乐艺术要不断地创新的道理,就像瓷盘这样的器皿要天天洗刷一样,才能光亮常新。

  孔子改编八佾舞,更是孔子音乐发展观的行动体现。公元前517年,35岁的孔子受鲁昭公之托,主持鲁昭公祭祖大典。这是当时鲁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祭祖的主要方式是跳八佾舞。八佾舞是周天子祭祖时用的规格最高的舞蹈,从周天子时代流传下来,当时可谓是“乐”中金科玉律。而孔子看来,八佾舞也有明显的不足。于是,便大胆着手改编。孔子不但修改了八佾舞的唱词,也修改了八佾舞的曲谱和舞蹈动作,使八佾舞更加充实和完善。继而跟舞队和乐队讲解八佾舞的精义,组织排练,直至舞与音,形与曲完美一致。昭公祭祖的那一天,孔子指挥的八佾舞就像太阳一样肃穆,薰风一样温柔,月光一样明朗,春雨一样滋润。把周文、武王的神威、慈善、廉洁和德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使鲁昭公的祭祖大典盛况空前,民众大开眼界和深受教育。这一切,都是孔子坚持音乐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正是在孔子的倡导和带动下,才有我国古代音乐的巨大发展。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前人和他人的音乐成果,始终坚持适时有利,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的原则,这也是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由此也给后人提供了永恒的启示。

  四、在音乐的功效上,孔子认为音乐是教化的重要手段。这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内容。音乐的教化作用,倍受孔子推崇。孔子不赞同老子“五色令人眼盲,五音使人耳聋”的思想。他认为,前贤发明音乐,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化民众。他研究五弦琴时为炎帝神农氏的聪明才智和良苦用心惊叹不已:琴木用桐木制作。桐木属阳,有灵性,能知闰年——不闰年生12个叶,遇到闰年生13个叶。它还知秋,每到立秋这一天,树叶必落。琴面圆,象征天,琴底方,象征地;前宽后窄,象征尊卑;身长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宽六寸,象征六合;五弦象征金、木、水、火、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发音不同。琴唇名龙唇,足为龙凤足,背称仙人,腰称美女。越长者为龙池,短者叫凤沼……完全是用来启发灵性,明辨哲理,禁止淫邪,匡正人心矣!一把小小的琴,便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理阐释得如此明了,着实令孔子大吃一惊和酣畅淋漓。由此也进一步强化了孔子以音施教,化民成俗的使命意识。在他杏坛教学的课程里,音乐是弟子的必修课。就连手指粗大,操枪弄剑的子路也学会了琴瑟,变成了文武双全的“士”。孔子常讲:“琴瑟之声和悦,颇具君子之美德,其可帮人防御邪僻。经常鼓瑟弹琴,可达到修身养性,重返天真之效果。‘礼别异,乐和同’,礼使人区别开来,互相尊重,使社会有序,乐之最大功效乃使人和同亲近;礼是外在的,乐是内在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乐对社会的教化作用非常巨大。改变社会风气,音乐是最好的手段。孔子的经典著作《孝经》中的名句“移风易俗,莫过于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一生热爱音乐,就是为了使音乐更好地教化天下众生,同时,自己也从中得到修炼。公元前489年,63的孔子被陈国军队困于幽谷,在极端困厄中依然操琴歌唱,感召身旁的弟子,并深有感触地说:“君子好乐为无骄,小人好乐为无惧”,磨砺弟子们的意志和沉着应付时局的斗志。对于众多登门拜谒的请教者,遇有语言难以解释的问题,孔子也以音乐对之予以启迪。孔子投奔卫国期间,卫国名臣蘧伯玉请教孔子杀不杀弥子瑕的问题。弥子瑕是卫灵公宠妃南子的姘夫,又是太子蒯聩的眼中钉。南子夫人和太子都是当时卫国的铁腕人物,蘧伯玉夹在狭缝中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只好请教孔子。孔子对此并不直接作答,操起琴来为蘧伯玉弹起了古曲,蘧伯玉听后,茅塞顿开,第二天便请示下朝巡视去了,有效地躲避了惹祸上身。

  孔子以乐教人,诲人不倦,让人循天道、养心性、发善心、知规律,明事理,远离和规避祸患。孔子为之倾注了毕身的心血,直到晚年,在浩繁的《六艺》修编、撰写的超负荷工作中,还为《诗》中的305首诗首首都谱了曲。可惜这些曲谱均已经丢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中,找不到了。

  五、在音乐的传播上,孔子认为,音乐与政治相通,反映社会的风貌,时代的兴衰。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所以,太平盛世的音乐必定安乐,政治便以修明和美;祸乱之世音乐必然怨恨,政治必然苛暴;亡衰之世的音乐必定悲怨,生民也困苦不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礼记·乐记》时就充分吸收了孔子音乐与政治相能的观点。孔子说:“苛政猛如虎。”意思是讲老虎虽恶,毕竟只伤几个人,若政治腐败,则所有的百姓都要遭殃,社会上也就不可能有祥和之音。对音乐与政治相通的精辟论述,我国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人。由此启发后人,要善于从音乐的传播上明察社会政治,懂得政治与音乐的关系。国家要达到歌舞升平的繁荣之气象,则必须修明政治,惩治腐败;同时,音乐又要积极为政治服务,积极履行匡正祛邪,化性起伪的职能,促进国家的安定。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