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产操作系统之所以无法做大做强,根本在于生态贫乏,而市场基本被Wintel垄断。微乎其微的市场占有率又反过来促使应用软件厂商不会给国产操作系统移植软件,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过去这些年,涌现出不少智能手机和PC操作系统,其中大部分折戟沉沙,其中不乏出生名门的操作系统,比如IBM的OS/2操作系统和诺基亚的塞班系统。经过惨烈的市场厮杀,只有安卓、IOS、Windows、Mac OS等少数几个操作系统笑傲江湖。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各有原因,但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构建了自己的成熟生态。
就构建生态而言,最成功的莫过于微软和英特尔。
诚然,英特尔最近10年在CPU领域一直非常强势,但在几十年前,英特尔的技术水平却比较一般,英特尔公司80年代的处理器在性能上还不如DEC、MIPS等公司同时期的产品,甚至为了生存,还不得不维持RISC处理器和CISC处理器两条产品线。英特尔能够实现逆转,关键在善于寻找合作伙伴,形成了Wintel联盟垄断市场。
1980年前后,IBM准备开发个人电脑,为了能够缩短研发周期和成本,直接选择采购英特尔的处理器,同时,比尔.盖茨借助母亲的关系拿到了操作系统(DOS)的订单。IBM 的个人电脑一上市就大获成功,一年内就卖出10万多台,占据了四分之三的市场。在IBM的“帮助”下,英特尔和微软成为了合作伙伴。
1981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邀请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商谈合作事宜。乔布斯的本意是邀请盖茨为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电脑开发应用软件,但却给了比尔.盖茨一个观看麦金托什电脑的机会。比尔.盖茨被麦金托什电脑基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震撼到了,因为这个操作系统比微软的DOS操作系统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在这种操作系统面前,微软所有的产品都将显得寒酸和落后。
由于技术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要在短时间里拿出可以和苹果相匹敌的产品根本不现实,比尔.盖茨做下了四招破解困局:
一是与乔布斯虚与委蛇,给麦金托什电脑开发应用软件。
二是与IBM合作一起开发OS/2操作系统,借助IBM的力量的抗击苹果。
三是苦心孤诣开发Windows。
四是低价倾销微软的操作系统。当时,比尔.盖茨选择以低价换取市场。每个操作系统的拷贝只卖5美元,这个价格已经便宜到大家都懒得去盗版的地步。便宜的价格又吸引了很多软件公司和开发者在微软的平台上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并最终使用户对微软形成了依赖性。
在微软推出Windows3.0和Windows3.1后的几个月,其销量就超过了OS/2操作系统的总销量。之后,微软借助Wintel联盟击败了苹果、IBM、摩托罗拉组成的AIM联盟,以软件+硬件捆绑的方式最终垄断了个人电脑。至2020年,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统领域,Windows系统依然占据了80.5%的市场份额。
回顾这段历史,英特尔和微软当时在产品上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并没有多少优势,甚至在一段时期内都是处于劣势的,但就是依靠软件生态建设和Wintel商业联盟打败了竞争对手,分别垄断了全球操作系统和CPU市场。
从英特尔、微软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科技公司的竞争中,很多情况下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并不是谁的技术更先进,而是看谁的商业策略和生态建设更优秀。
当下,自主CPU和国产Linux操作系统在产品和技术上与英特尔、AMD、微软等国际大公司有差距。在软件生态和商业联盟方面,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更大。相对于铁桶一般的Wintel联盟,自主CPU和国产Linux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绑定关系,互相的支持力度不能和Wintel相比。
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差距奋起直追。而且追赶之路没有捷径,想要弯道超车,只会弯道翻车。唯一的可行之策就是愚公移山,一步一个脚印的追赶,CPU公司提升设计水平,提升CPU的IPC和主频,操作系统公司优化软件,进一步加强对自主CPU的支持,应用软件公司则做好移植和适配工作,不断完善生态。
在这方面,最有潜力形成联盟的是龙芯和UOS。
就CPU性能提升而言,相对于某国产ARM CPU 7年IPC仅提升20%,龙芯实实在在通过微结构升级把GS464V提升到AMD Zen的水平,并推出了龙芯自主指令集,彻底杜绝了在指令集方面被卡脖子的问题。UOS则在生态建设上初见成效,统信官网完成登记的适配信息超过14万条,2021年官方公布的中国常用办公生态的软件清单中,完成适配的有74款,适配率高达96%。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也评价“统信UOS代表了中国操作系统的最高水平”。
目前,机关单位已经开始替换国产CPU和OS,金融、能源、电力、交通、通信等行业也开始逐步替换国产CPU和OS。铁流希望国产化替代的东风能够助力中国版Wintel的成长,XC市场能够成为自主技术的孵化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