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记山西昔阳的一位公社书记——张福元同志——纪念120周年

唐小丽 · 2013-07-28 · 来源:红歌会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今年是120周年,我提起笔来,纪念毛主席,纪念毛泽东时代,纪念毛泽东时代的干部,看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干部干了什么?看看毛泽东时代的公社书记是怎么当的?在宣传毛主席的道路上,我接触了许多老干部,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张福元同志。

  较早前,太原市杏花岭派出所退休老干部焦光辉同志,向我们介绍了张福元同志,他说,张福元是跟陈永贵干出来的昔阳干部,大干苦干,那种实干精神,你们根本想象不到,那才是毛泽东思想培养的真正干部。

  2012年大年初一,我们在焦老的带领下,到了张老家拜年,张老非常高兴,送我们他刚写的书《风云松涛——张福元人生之路》作为留念。

  张老拄着拐棍迎送我们,看上去他的腿走路非常吃力,我想,看这腿的样子,年轻时腿也肯定不好,还能干什么多苦多累的活儿?

  回家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了张老送的书,张老曾经坚强有力的双腿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双腿一天两夜走二百里路!这双腿奔走在访贫问苦的崎岖山路上!这双腿战斗在穷山恶水劈山造田的劳动中!这双腿冲在农业学大寨的最前线!这双腿屹立在抗洪保坝的洪流中!原来这双腿是出尽了力!正如焦老所说,张老的大干苦干精神确实出乎我们的想象。

  张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看了张老的书,我就想写读后感,但几次动笔,几次写不来,因为我的心太不平静了!张老是1958年至1978年的公社干部,参加了人民公社的全部历史。但在之前我看过的主编余习广、李良栋等,撰稿刘海涛、王朝彬等,于1992年写的《大潮新起,邓小平南巡前前后后》42页中说的:“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始终徘徊不前。”张老他们20年的奋斗,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人竟是置若罔闻!造谣污蔑,欺骗无知群众,真是怒不可遏,气的我无从下笔。

  今年是120周年,我强忍心痛,平复心情,提起笔来,纪念毛主席,纪念毛泽东时代,纪念毛泽东时代的干部,看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干部干了什么?看看毛泽东时代的公社书记是怎么当的?

  在宣传毛主席的道路上,我接触了许多老干部,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张福元同志。

  张福元是农村干部,是山西省昔阳县界都公社1967年至1975年8年的公社党委书记,是跟着陈永贵“重新安排昔阳山河”干出来的干部,在这8年“重新安排昔阳山河”的日日夜夜里,大干苦干,造福一方,干的是百年大计。

  解放以后,毛主席就一直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从刚解放成立的“穷棒子社”的合作化,到后来“大寨”的人民公社,无不倾注了毛主席大量的心血,翻开毛主席著作第五卷,《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的按语》(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月)注释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毛泽东同志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时候,写了一百零四篇按语,这里选辑了四十三篇,”“一百零四篇”,毛主席对农业的重视,对工作的勤劳、辛苦,可见一斑。

  1958年,毛主席总结出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更见毛主席对农业的研究。

  土: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

  肥:合理施肥

  水: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

  种:培育和推广良种

  密:合理密植

  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

  管:田间管理

  工:工具改革

  这里我又想起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说:“毛主席不仅是军事专家而且是一个农业专家”的话来。

  可以说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是中国农业的第一部科技大法。后来,毛主席看到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的摘要,因此他说他搞的农业八字宪法“是管地没管天”,在八字外,还应加上“光”和“气”两个字。

  陈永贵说:“‘农业八字宪法’是老经验和新技术配了套,这八个字和机器一样,缺了一个就像机器缺了零件,开起来就不灵了。”他带领的大寨人,虔诚地执行着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在土地上下功夫,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在耕地劳动、农田建设、海绵田、选种育种、播种、施肥、合理密植、农田管理上等等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使大寨连年丰收,毛主席对陈永贵说:“你是个农业专家。”陈永贵连忙说:“不是,不是。”真是英雄惜英雄。

  27年来,毛主席领导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农民的政治觉悟、民主管理、劳动积极性、精神面貌、生活水平都是古今中外农民所没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张福元从1958年担任公社干部在农村工作20年来,特别是1967年至1975年8年的公社党委书记,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者,是昔阳“农业学大寨”的带头人、执行者、参与者、管理者,当年垒的坝、修的渠、造的田、盖的房历经沧桑40多年,还巍然屹立,山在作证,水在作证,地在作证,人在作证,岂是苟且之人所能污蔑掉的?当年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还在惠及一方,岂是苟且之人所能污蔑掉的?

  张福元是贫雇农的孩子,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干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出来的干部,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付出了他的青春、汗水和热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为了让年轻人能更多的了解历史,为了展现毛泽东时代的精神风貌,我根据张福元写的书,给大家做个介绍,也算我的读书感想,也是我表达纪念120周年的心意,写的文章较长,共十三节,3万5千多字,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分开发表。十三节内容如下:

  一、张福元成长的环境

  二、张福元家乡的合作社、人民公社情况

  三、张福元与大寨和陈永贵

  四、陈永贵推广大寨精神

  五、张福元当干部的群众情怀

  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干部——筑坝造田

  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干部——劈山改河

  八、张福元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九、张福元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十、张福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十二、我们去了陈永贵、张福元战斗的地方大寨和界都

  十三、我们认为公社化比城镇化好亿万倍

 

 

  一、张福元成长的环境

  张福元1932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雇农家庭,今年81岁。家乡是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村。

  张福元在旧社会,从小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

  1945年8月中旬,日本鬼子投降,昔阳解放,新中国的曙光来临。

  张福元13岁上了学,从此享受着新中国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的幸福生活。上了一年学,被选送到昔阳县立第一高小附属师范班学习,经过两年学习,于1948年2月,分配当了小学教员。参加革命工作的工龄从这时算起,这一年张福元才刚满16岁。

  1948年底,家里分到了土地和房屋,这是他父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全家人衷心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给予的幸福生活。

  1949年初,山西省省立左权师范在昔阳招生,张福元被选拔出来去左权学习。

  1950年6月在左权师范入团。10月从师范毕业,回昔阳一区当小学教员。

  1951年6月调到一区区公所,任事务秘书,8月调到县机关,先后担任团县委少儿部长、学校工作部部长兼机关团总支书记,这一年张福元不满20岁。

  1952年上级给了昔阳一个华北局党校(北京)学习名额,张福元又被选中,学期一年,1953年从华北局党校结业,回到县委工作。

  1955年2月入党。

  1956年2月被任命为县政府文化科副科长。

  1956年5月县里选送到山西省委党校(太原)哲学班学习两年。

  我用写简历的形式写张福元的成长,只是羡慕张福元成长在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是多么幸福,国家培养,国家出钱,张福元的父母不用操心。

 

 

  二、张福元家乡的合作社、人民公社情况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昔阳由原来的46个乡,变为7个人民公社,公社规模扩大了,工作量也加大了,为了加强领导班子,县委抽调一批青年干部担任各公社主要领导,张福元到刀把口公社担任党委委员、文教部长。

  刀把口公社是昔阳县最偏远的地方,在深山老林之中,但那里的农民在合作社的劳动中却是又勤劳,又能干,张福元老是这样记叙的:“刀把口从组织互助组就开始发展畜牧业,五十年代后期成了牛羊满山,骡马成群,六畜兴旺的畜牧场。当时,刀把口就引进了新疆细毛羊、高丽红马和新种大黄牛,户均养羊四十六只。说起刀把口不能不提张老太,张老太是刀把口公社刀把口村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就是解放区的劳动模范。1951年9月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1957年2月又代表全体社员到北京,出席全国第一次农业生产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又一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

  张福元到刀把口公社任职后,先后六次上刀把口村看望劳动模范张老太,向张老太请教、学习。

  刀把口村在虎寨岭的山口,是三省、五县、十八村的交汇处,刀把口村民也是由这些省、县、村讨吃、要饭、流浪的人组成,解放前称“难民村。”张老太这个劳动模范,带领大家苦干实干,把一个“难民村”变成了家家万贯家产的“富裕村”,50年代中后期昔阳开了三支花,就是:大寨、白羊峪、刀把口,昔阳有民歌唱道:

  昔阳县里三支花,

  花开千里香万家。

  幸福花儿红又大,

  全县人民都爱它。

  大寨开了丰收花,

  五谷丰登放彩霞。

  白羊峪开了林业花,

  满山森林黑压压。

  刀把口开了畜牧花,

  大畜小畜满山爬。

  户户家产两万贯,

  幸福生活人人夸。

  三支花开香万家,

  全县人民都爱它。

  鼓足干劲争上游,

  昔阳开遍幸福花。

  张老太领着张福元一个坡一个坡地看,一户一户地看,谁家也是骡马成群,猪羊满圈,果真名不虚传。张老太说:“刀把口现在富了,我说这不算富,一个富了不算富,公社都富了才算富,一家有饭吃不算,人人有饭吃才算,都有饭吃我才高兴。”

  1958年秋,张福元筹备的公社业余文工团正式成立,文工团的节目都是自编自演,他们为自己的公社创作了表演唱《俺社有个小西湖》,说的也是刀把口村:

  俺社有个小西湖,

  就在山头上,

  清蓝蓝的水面漂荷花,

  两岸垂杨柳。

  鹅鸭呱呱叫,

  鲤鱼翻跟头,

  打柴的人儿变了样,

  上山拿起呀钓鱼钩。

  《家乡好》这样唱道:

  一出白皮关,

  一片好风光,

  山清水秀多呀多宝藏,

  核桃、柿子、落花生,

  吃上几个管叫你甜又香,

  一辈子不能忘。

  1959年张福元被任命为刀把口公社党委副书记,公社凭着全国劳模张老太这张王牌,从东北接回两辆解放牌汽车,轰动了昔阳县。

  有了车,就得修路,把张老太请来,出谋划策,决定从东冶头开始,经过南营、孔氏、王寨、松树岩到郝家,修一条百里盘山路,路边再修一条盘山渠,即解决了路,也解决了引水灌溉问题,渠里流水,路上行人、跑车,真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

  修路工程开工后,业余文工团积极配合工程进行宣传,把工地上的好人好事就地编演,鼓舞人心,盘山路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修通了。

  1959年全县要大汇演,刀把口业余文工团就开上两辆崭新的解放牌汽车,敲锣打鼓,放声歌唱,浩浩荡荡上了盘山路,进了昔阳城。

  1960年2月,张福元被任命为昔阳县文化馆长。

  1960年6月,全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系统的先进单位、先进工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张福元作为先进单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各条战线的群英会,特别一提的是在张福元支持、帮助下成为昔阳作曲名家、全国名人的史掌元也参加了群英会,史掌元的名曲是1959年创作的《唱的幸福落满坡》。

  南山岭上南山坡

  南山坡上唱山歌

  唱得红花朵朵开

  唱得果树长满坡

  唱得果树长满坡 长满坡

  东坡唱起丰收歌

  西坡唱起银水河

  河水淙淙流不断

  东坡西坡长稻禾

  东坡西坡长稻禾 长稻禾

  高坡青松叶不落

  低坡红花果树多

  前坡蜜桃后坡梨

  千重万迭金银坡

  千重万迭金银坡 金银坡

  金坡银坡八宝坡

  羊群滚滚似银河

  牧童站在银河岸

  手扬鞭梢口唱歌

  手扬鞭梢口唱歌 口唱歌

  田坡林坡花果坡

  绿草青青牛满坡

  南山坡上放声唱

  唱得幸福落满坡

  唱得幸福落满坡 落满坡

  从这首歌可以看出,昔阳作为一个老解放区,人民的合作化热情高涨,通过10多年的集体努力,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福元老是这样记叙了他在北京开会的心情:“宴会从晚上7点开始,到9点才结束,我回到旅社后,激动得一晚上没有睡着。我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想过去看现在望未来,对这次大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中央召开这次会议,所抓的每一方面工作都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抓教育是为了让群众读书识字,搞文化是为了活跃城市和农村的生活,讲卫生是要破旧立新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搞体育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搞新闻是为了让老百姓关心国家大事,让老百姓做国家的主人。国家抓这五个方面的工作,确实抓到了人民的心坎上,群众咋能不拥护。中央做的都是老百姓拥护的好事情,群众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还被称作英雄,英雄英雄,千万不能忘记了共产党的恩情,不能忘记毛主席才是真正的救命恩人。6月11日,会议举行了盛大的联欢晚会。有京剧、舞剧、相声、舞会、琴书、京韵大鼓等文艺节目,也有乒乓球比赛和体操比赛等。我看了一场京剧《穆桂英挂帅》,还看了一场历史舞剧《小刀会》,这两出戏一出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忠爱国精神,一出表现的是官逼民反的主题,我看过后,感触特别深。我想,中央组织参加群英会的代表看这两出戏,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为当时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国家干部如果不发扬精忠爱国的精神,不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同心同德,老百姓就会怨声载道,甚至还可能出现更恶劣的后果。因此,我决心发扬杨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回去后和广大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一起战胜困难,度过难关。”

  张福元是新中国毛主席、共产党培养的劳动人民的干部,纯洁、朴素,干一行,爱一行,分配到哪里,就干在哪里,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好。

  在昔阳文化馆工作期间,也是搞得轰轰烈烈,1962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县文工团下放到县文化馆,张福元就把文工团变成轻骑队,深入农村、山庄、工地,边演出、边劳动,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张福元与大寨和陈永贵

  大寨自从1946年“组织起来”后,从“互助组”“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一直走集体道路。所以在1963年发生洪涝灾害后,大寨人正是凭着集体的力量,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三不要”即不要国家的救济款、救济粮和救灾物资的情况下,战胜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实现了“三不少”即卖给国家的公粮不少,社员口粮不少,社员分红不少。大寨人的惊人壮举引起了山西省委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1964年1月9日,中央请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到人民大会堂向首都万余名党政军干部和群众作了关于大寨人民以革命精神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严重自然灾害的报告,引起强烈反响。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的大型通讯报道,并配发了题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社论。

  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于1964年3月初,亲自要到大寨视察,张福元作为县里的接待人员,全程陪同。

  陶书记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期领导昔阳的抗日工作,对昔阳很熟悉,对这里的山山水水特别亲切,所以他这次来,到了昔阳不少地方。

  到了昔阳县的“三支花”之一的白羊峪,人们把人称“山歌王”的王登来推到陶书记面前,让他给陶书记演唱他们自编自唱的民歌《俺们白羊峪实在美》,王登来也不推辞,站在山上冲着山林和客人,亮开他的大嗓门高调唱到:

  提起俺们白羊峪,

  俺们白羊峪实在是

  好呀、美呀、实呀实在美。

  这么大那桃儿,

  这么大那梨,

  这么大那枣儿红呀红又脆,

  这么大那苹果吃在你那嘴,

  甜呀甜煞你。

  啊呀,甜呀甜煞你。

  陶书记听着这熟悉的曲调,看着这满山的绿草山林,他不禁心潮起伏,眼圈湿润了。

  到了赵璧川公社后,陶鲁笳书记发现这里的人们吃水问题依然非常困难,感到特别痛心,于是当下决定以民办公助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并安排专人负责这一工程。陶鲁笳走后,一条70华里的引水渠很快修通,彻底解决了赵璧川三万余人的吃水困难。

  张福元早在1951年在昔阳一区当事务秘书的时候,就认识了同是一区的大寨最有名的劳动模范陈永贵。1960年,张福元当昔阳县文化馆长的时候,就在县办展览馆介绍大寨心红实干的陈永贵的模范事迹,大寨当时就是全省有名的典型之一,山西省委1960年2月就发出了《学习模范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号召。文化馆为了宣传好大寨,张福元经常找陈永贵了解情况,去了大寨,张福元就在陈永贵家吃饭,和陈永贵一起到地里参加劳动,通过图片等多种形式宣传大寨和陈永贵。

  这次张福元陪同陶鲁笳,到了大寨的新发现,是郭凤莲等铁姑娘不仅是劳动模范,而且还是文艺人才,她们自编自演的《大寨铁姑娘》、《虎头山上架银桥》,更是得到了群众和上级的好评和赞扬,《虎头山上架银桥》唱道:

  虎头山,高又高,

  虎头山上架银桥,

  盘山渠水哗啦啦流,

  浇了东坡浇西坡,

  浇的那高粱红似火,

  浇的那谷穗笑弯了腰,

  浇的年年好收成,

  浇出了大寨新面貌。

  陶鲁笳视察大寨不久,毛主席于3月28日至29日召集河北、山西省委的主要领导同志,林铁和陶鲁笳等人到邯郸的专列上汇报工作。陶鲁笳重点汇报了他在大寨调查的情况。毛主席听后,对大寨和陈永贵特别感兴趣,不断插话询问大寨和陈永贵的情况,赞扬“穷山沟里出好文章。”自此,大寨和陈永贵在伟人毛主席心中挂了号。

  1964年8月12日发表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出了关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号召,自此,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排除了“单干风”和“包产到户”。

  1964年12月21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陈永贵被选为三届人大代表,并当选大会主席团成员。周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说:“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各个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就是要学习解放军、大庆、大寨的彻底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风,使自己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周总理的报告通过报纸、电波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此,大寨成为人人向往的一颗明珠,陈永贵也成为中国农民中的一颗巨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大寨和陈永贵的地位被推向了极致。

  1966年12月中旬陈永贵进京找周总理,周总理告他要把昔阳的工作引向“抓革命促生产”的正常轨道。

  1967年2月11日,陈永贵成立“昔阳县革命造反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2月25日,陈永贵成为中共山西省核心小组成员;

  3月15日,陈永贵成为山西省核心小组抓革命促生产副总指挥;

  3月19日,陈永贵成为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4月8日,陈永贵成为昔阳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至此,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陈永贵从一位劳动模范一跃成为昔阳县的最高领导和山西省的第三号人物。

 

 

  四、陈永贵推广大寨精神

  早在1964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就首发了周振佳词、李群曲的《学大寨 赶大寨》,歌词是这样的: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

  大寨红旗迎风摆,

  它是咱公社的好榜样啊,

  自力更生改变那穷和白,

  坚决学习大寨人,

  敢把那山山水水,

  另呀嘛另安排,

  干起来干起来,

  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干起来干起来,

  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

  大寨精神放光彩,

  穷山恶水不可怕呀,

  开动脑筋改造那大自然,

  科学试验打先锋,

  你看那丰收的喜讯,

  接呀嘛接着来,

  干起来干起来,

  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干起来干起来,

  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

  大寨风格记心怀,

  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呀,

  集体和个人妥安排,

  先进不忘帮后进,

  敢把那别人的困难,

  担呀嘛担起来,

  干起来干起来,

  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干起来干起来,

  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遍地开。

  顿时,这一首歌唱红全国各地,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战天斗地精神。好听的歌,也把学大寨的什么和大寨精神说了个差不多。

  那么最准确的是学大寨什么?大寨精神是什么?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寨精神作了如下的概括:“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1967年7月,陈永贵说了一句话叫“学大寨,赶大寨,手中无权学不开。”这句话不是陈永贵随便说出的,而是有着切身的体会。自从1964年党中央、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后至今已有三年,但大寨经验在本县还是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可以说全国学大寨,昔阳没有学,最主要的就是曾经掌权的县委领导对大寨不感兴趣。

  陈永贵想使全县学大寨,想让大寨精神在全县开花结果,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就是春耕生产。然而,要推广大寨精神,必须要有一批有热情、有能力、有干劲还要和大寨有感情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公社一级的中层领导干部,不然的话,就是把陈永贵累死,“学大寨”还是一句口号。

  陈永贵首先从抓领导开始,昔阳的局势就稳定下来,很快,昔阳就出现了轰轰烈烈抓革命促生产的可喜局面。

  陈永贵决定让张福元到界都公社当公社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张福元说:“界都学不好大寨,拿我试问,改变不了界都面貌我不回来!”

  陈永贵一听高兴地说:“我知道你敢想、敢干、不怕吃苦,去吧,有干头。”

  曾经,张福元是干部,陈永贵只是一个农民;现在陈永贵是山西第三把手,昔阳第一把手,张福元是陈永贵的下级;

  不过,张福元1932年生,陈永贵1914年生,陈永贵的年龄比张福元大得多。

  但是,他们当干部和当农民都是一样的,干部只是劳动的一员,陈永贵当干部了,但他始终都是把自己当农民,一刻也没有脱离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们唯一追求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五、张福元当干部的群众情怀

  1967年9月,张福元到界都公社走马上任。

  以自然条件来说,昔阳县在山西是有名的干旱县,十年九旱,那么界都就是十年十旱。遇上山洪和灾年,山坡刮成光石板,河沟冲成乱石滩。老百姓是这样说的:“界都河,八十八丈宽,一马平川干河滩。石头不能当饭吃,气得百姓干瞪眼。”

  张福元是这样想的,自己过去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是毛主席、共产党把自己从苦海中救了出来,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领导干部。如今,县委领导把改变界都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信任,自己只能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决不能讨价还价、退缩不前。再说,界都的条件再差,山沟里再穷,也不过是和过去的大寨一个样。大寨过去的山也是穷山、干山,要水没水、要肥没肥,现在不是照样造出了活土层深达一尺多保水保肥的海绵田,亩产还过了长江(800斤)吗?大寨的山过去也没有树,现在却有了遮天蔽日的连片松树林,还在山坡上培育出了成片的果园,结下了累累的硕果。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不管条件怎样艰苦,只要坚决干,人就可以改造自然,把穷山沟变成富谷洞,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界都公社当时共有17个大队,12000多口人,16500多亩土地,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土薄地劣的干石山区。

  界都地形特点为一川三沟,一条大川就是界都川,就是松溪河冲出的干河滩。三道沟自西向东是前里安阳沟、石门达井沟,前里车掌沟。

  一川三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其中界都川两边分布着7个大队,顺着松溪河的走向,自西向东分别是马家峪、克栳会、北界都、南界都、柏叶底、西固壁、二郎峪;安阳沟里居住着三个大队,自南向北依次为前安阳沟、里安阳沟、安阳掌;石门达井沟自南向北分别坐落着两岔掌、达井、石门三个大队;前里车掌沟自外到里依次排列着前车掌、里车掌、麻地峪、鸽堂4个大队。

  张福元任界都公社书记的8年时间里,足迹踏遍了这17个大队的每一寸土地,村与村的距离不是测绘出来的,而是用脚一步一步量出来的,当时界都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

  张书记下乡不坐车,全凭两只铁脚板。

  张书记是飞毛腿,一日能走一千里。

  张书记来了好招待,家常便饭端上来。

  他不抽烟来不喝酒,偏爱吃咱家的抿圪斗。

  陈永贵说:“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不先干一步,就不能当干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党支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干部迈什么步,群众就走什么路。”

  “不劳动的人,不能当干部,劳动不好的人,不是好干部。”

  张福元学习大寨精神,学习大寨干部,自己是这样,要求大队干部也是这样。

  张福元一个村一个村跑,一个村一个村看,把年轻有为、年富力强、愿意为人民服务、能吃苦耐劳、劳动肯干,知道如何做群众工作和有组织生产能力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点燃一盏盏明灯,照亮一座座村庄,使干部能起到学大寨的带头作用。

  北界都大队的宋老虎就是张福元点燃的其中一盏明灯。宋老虎本是一小队队长,三十出头,人高马大,头脑灵活,下苦肯干,作风正派,群众关系好,把一小队的生产抓的井井有条,张福元就大胆使用人才,提拔他为北界都大队党支部书记。

  里安阳沟的大队会计刘俊孩足智多谋,在生产上很有办法,群众威信也高,可是还是预备党员,张福元就召开公社党委会研究,决定让刘俊孩提前转正,提起来当党支部书记。刘俊孩不负众望,勤劳实干,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群众对刘俊孩的评价是: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以身作则,带头苦干,是能打能拼的硬骨头。

  西固壁大队是界都川的一个比较大的大队,原来的党支部书记,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使西固壁的工作长期上不去,不换干部,西固壁肯定要长期落后,换谁呢?干部群众看中了五队的队长李七毛。公社党委经过考察后,决定把改变西固壁村落后面貌的重任交给李七毛,张福元找李七毛谈话说:“七毛,群众反映你在村里干得不错,公社决定你当党支部书记,你敢干不敢干?”七毛说:“只要领导信得过,我就敢干。”从此,西固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福元到了里车掌大队,这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了解到村里生产上不去,群众反映说:“要想把车掌搞上去,只有一个人有这本事,就是村里的石匠旺所。上级要让群众选,我们就选旺所。”张福元回去开会,经公社党委研究,决定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旺所真有改变里车掌大队落后面貌的本事,本人也愿意带领群众干,就马上介绍他入党,担任支部书记。

  于是公社把在外给大队搞副业的郭旺所从阳泉叫回来,以群众代表的身份参加大队党支部的整党。

  整党快结束时,公社党委找旺所谈话,张福元说:“旺所,群众都反映你很不错,想推选你当大队党支部书记,不是党员,可以在整党中火线入党,群众说你行,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郭旺所看到上级领导和党员群众对自己如此信任,心里很感动,就点头同意了。

  张福元为了界都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急群众所急,干群众所想,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一切工作都听取群众的建议,选拔干部更是征求群众的意见,干部从群众中来,为群众办事,使界都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

 

 

  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干部——筑坝造田

  1968年8月24日,中共昔阳县委在大寨举办了由县社两级干部共700多人参加的为期半个月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路线斗争中干部要提高自觉性问题,二是要为实现大寨县而奋斗的问题。就是在这个学习班上,陈永贵响亮地提出了“重新安排昔阳山河”的口号,这对昔阳来说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口号,吹响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移山改河、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号角。陈永贵提出要在全县的五川二十社大规模的开展治山治河运动,彻底改变昔阳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全面实现大寨县,在全国搞一个“大寨”式的样板县。

  陈永贵提出的五川二十社是指昔阳县共有五道大川20个人民公社。这五道大川分别是赵璧川、安平川、巴州川、洪水川、界都川。陈永贵要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学大寨运动的高潮,要求社社有工程,队队有项目,达到全面开花,全盘发展。

  张福元知道陈永贵的脾气历来都是雷厉风行,说到做到,自己这个公社书记,如果不在界都搞出几个改天换地的样板工程,一来交代不了县委和陈永贵,二来对不起界都的广大群众。回到公社后,就召开全公社大队党支部书记会议,传达县委学大寨精神。

  张福元带领公社一班人,下乡蹲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筑坝、引水、劈山、造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里车掌大队的郭旺所,要在学习大寨的运动中走到前面,提出要治理乱石滚滚的车掌沟,群众都同意,干部群众大干起来,当他们在沟里打起石坝,填出一块块平展展的好地后,当年就被来势汹汹的山洪冲垮了。闸沟失败了,汹汹的洪水别说给他们留下泥土,就连打坝用的石头也冲得不见踪影。村里人有点泄气了,但郭旺所不会善罢甘休,他总结了闸沟失败的教训,认真学习大寨的成功经验,大寨在沟底修了胜天洞,就是在沟里璇起涵洞,给水留下出路,要想把车掌沟治理好,也必须下这样的硬功夫,在沟底璇起涵洞走水,在洞顶填土造地。

  于是,郭旺所充分利用自己的石匠手艺和他的璇窑手艺,硬是利用一冬春的时间,在沟里璇起70米涵洞,在洞顶造出了几十亩平展展的沟地。沟地平展肥沃好养种不说,离家也近,一出家门就是,送肥、养种、收获都比坡地省劲,产量也比坡地高得多,因此这几十亩地一修起,就成了车掌人祖祖辈辈从没有养种过的好耕地。这些沟地不仅经受住了来年的山洪冲击,也经受住了1973年的那场摧垮了多少工程的大暴雨的考验。在沟地修起将近30年后的1996年,他们的沟地又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大雨和山洪的洗礼,直到现在仍是村里的金饭碗。

  三四年后,村里的收入越来越高,不仅吃穿有余,家家户户还有了存款,大队也有了一定的公积金和储备粮等公共积累。于是,郭旺所又带领群众开始修建新农村,把沟底两边的高地推平修石窑,让住在高处的人家搬下来,社员听了支书的打算高兴的不得了,都举双手拥护。

  郭旺所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利用冬闲时间,在修整好土地的同时,一年一排,一排17孔窑地干了起来,他们花了四年时间,修起了80孔青石窑洞,让住在偏僻山坡上的社员全般下来,其他社员也大都住上了新窑新房。

  张福元作为界都公社党委书记,时时琢磨如何学大寨,他觉得界都虽然自然条件差,但上工程却有很多比其他地方更有利的条件。界都川是松溪河几条支流的汇合处,经过洪水长期的冲刷,河床最宽处达700多米,汛期的最大流量达1500个以上,平时除了夏季有点小水,其余时间里都是干河滩。在界都川里,从克栳会到南界都的干河滩足有4000多亩,只要在这里打起一条顺水大坝,就能造地3000多亩。

  各生产队凭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完全同意公社党委的意见,决定毁掉原来的600亩好地,把工程干起来。农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出力流汗,只要能给儿孙留下一份好光景,只要能看到工程效益,他们就会全力支持。

  干部群众下定决心,不治住松溪河,不造出几千亩好地不罢休。

  一天,正当张福元和广大群众在工地上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一辆汽车开到眼前,只见陈永贵、郭凤莲、宋立英、高秀宝从车上走下来。

  陈永贵问张福元,“你们干什么?”

  张福元答道:“我们准备治理界都川,想在这干河滩里打起一道顺水大坝,把洪水拦住,空出河滩来垫地。”

  陈永贵问:“这个河滩有多大?”

  张福元答:“治理好了能成地3000多亩。”

  陈永贵问:“有几个村受益?”

  张福元答:“受益的有6个村。”

  陈永贵问:“工程谁来干?”

  张福元答:“准备由社里出面组织,由受益的6个村出劳力来干。”

  陈永贵问:“钱从哪里来?”

  张福元答:“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陈永贵问:“多长时间能打起?”

  张福元回答不上来了。

  陈永贵说:“这是大事,定不了工期不许开工。”

  张福元陪着陈永贵在河滩走了二、三里路的时候,

  陈永贵问:“你们还有改造的地方没有?”

  张福元答:“有。”

  陈永贵问:“在哪?有多大?”

  张福元答:“西固壁还有一个1000多亩的干河滩,治理好了能成上千亩好地。”

  陈永贵说:“走,咱们到西固壁看看,今天我就不回去了,就在这里吃饭,晚上也在这里过夜。”

  张福元陪着陈永贵去了西固壁。

  西固壁大队位于松溪河的中下游,而寨岭山是一座横截在松溪河的河道里的高近200米的土石山,河水在这里受到拦截后,拐了一个大弯,向北冲出一个巨大的口子,人称大庙口,洪水泛滥时,又在大庙口外的平地上冲出一个近千亩地的大河湾,起名叫老坟湾,雨季来临,洪水特别大的时候,大水就会直向村边的好地冲去,雨季一过,这里又成了滴水不流的干石滩,旱得连草也长不出来。

  张福元的大胆设想是:“劈开寨岭山,顺直松溪河,打起团结坝,堵住大庙口,空出老坟湾,造地1000亩。”

  陈永贵视察了一圈后说:“治理界都河的工程量太大,你一个公社干不了,县里来干。西固壁的劈山改河工程由你们公社组织干。”

  陈永贵从界都走后不到一个星期,1968年9月初,一支由400名全县各大队抽调出来的专业治河大军和县级机关单位的上千名干部职工就齐聚县城广场,由陈永贵亲自主持,隆重召开了首战界都河的誓师动员大会。

  会后,陈永贵亲自率领着1500多名干部职工和专业治河大军,直奔30里外的界都河,53岁的陈永贵兴致勃勃,意气风发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首战界都河的战斗打响了!

  界都河工程的开工,不仅震动了昔阳全县,而且震动了三晋大地。在界都河工程的师范作用下,当年的秋收还没有完全结束,凤居、赵璧、安平、巴州等8个公社都先后上了工程,绝大部分的生产队也都搞起了大大小小的工程,治山治水的工程在全县遍地开花,昔阳大地到处红旗招展、人欢马叫、炮声隆隆、热火朝天的战斗场面。一场重新安排昔阳山河的大决战就这样拉开了一个宏伟的序幕,并很快就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学大寨高潮。

  界都河治理成功后,成地3000多亩,除了归还各村原有的土地,余下的几百亩建成了县办农场。

  北界都在大队党支部书记宋老虎的带领下,在1967年冬天就把二坡地整修的特别好,到了1968年秋后,随着界都河治理的成功,产量达到68万斤,比1967年的总产量34万斤整整翻了一番,劳动日分红上去了,群众的生活当然也提高了。到了1970年,产量达到115万斤,1971年更是提高到150万,相当于1967年的5倍。亩产量也在三年中由过去的不到400斤,连闯达纲要(400斤)、过黄河(500斤)垮长江(800斤)三道关。卖给国家的余粮更是成倍往上翻。1971年光卖给国家的余粮就达56万多斤,比1967年的总产量还要多。1966年全村的总收入是6万,1971年则达25万,是原来的4倍多。一个劳动日分红则达一元多钱,名列全公社第一,年终兑现时,劳力多的人家最多分到4000多元现金,这是当初人们连想也想不到的。

  北界都变了,富了,家家户户有了余粮和存款,大队不仅有了积累,还买回拖拉机、脱粒机等大小型机械40多部。8年后,张福元要调走时,北界都人编出的民谣是:“北界都,穷变富,连续8年大丰收,耕地用的是铁牛,从此点灯不用油。家有余粮和存款,人人都把新衣穿,劳动日分值三块半,分红年年能兑现。”

 

 

  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干部——劈山改河

  西固壁劈山改河造平原的工程确定下来后,张福元算了一下工程量。这项工程要在寨岭山中间挖一道420米长、35米高、进口40米宽、出口100米宽的新河道,把寨岭山拦腰劈开,动土石40万方。还要在大庙口筑起一道400米长、14米高、底宽11米、收顶1米半的拦洪大坝,把松溪河拦住,把河水逼近寨岭山上新开的河道,动土12万方。然后在空出的老坟湾里填土新造良田。不算造地,仅劈山修坝就需动土52万方,投工50多万个,按全大队每年实做7万个劳动日计算,这些劳力再加上全村能动弹的所有人员即使不搞农业专搞这项工程,也得7年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1969年11月5日,西固壁劈山改河的工程正式动工了。

  这一天,公社党委一班人来到工地,和各大队抽调来的治河专业队及西固壁的广大群众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开工仪式后,公社党委书记张福元和大队党支部书记李七毛刨下了劈开寨岭山的第一镐。

  公社副书记孙连世作为蹲点干部驻守西固壁工地,从全社各大队抽调来的治河专业队也由孙连世负责,他们和西固壁人民日夜奋战在劈山改河工地,山上山下,镐头飞舞,脚步飞奔,一副劈山改河图!

  陈永贵在西固壁劈山改河工程刚开工的那段时间里,曾三次登上寨岭山,指导测量和规划,可见他对这项工程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他还鼓励广大的干部和群众说:“劈山改河的想法是对的,我完全赞成,你们发动群众干吧!力量小怕什么?有了毛泽东思想,就能办大工程,愚公就是我们的榜样。”

  在西固壁劈山改河工程的将近两年时间里,张福元几乎就住在了劈山改河的工地上,和西固壁人民吃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县委来电话或是来通知找张部长时,办公室的干事们就直接来到西固壁劈山改河的工地,在干得热火朝天的人群里找去,西固壁人自豪地说:“张书记在界都当书记,有一半时间是在给咱西固壁当家。”

  陈永贵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西固壁大队党支部书记李七毛在任务艰巨,充满危险的劈山改河工地上,在苦战寨岭山的日日夜夜里,他每天住在山上,吃在山上,别人一天两送饭,他是一天三送饭。工地上最危险的活就是放炮,点炮。一般人看见点炮就害怕,躲还躲不及。李七毛却是哪里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他是村里第一个点炮手,工程上开山炸石所放的炮基本都是他亲手点响的。干部群众在评价李七毛时说:“胸怀大志,脚踏实地,一颗心扑在学大寨上,一身劲使在学大寨上,重担挑在肩,苦活带头干。”

  西固壁劈山改河的工程因为难度大,气势宏伟,很能代表昔阳人民重新安排山河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因此得到了陈永贵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也引起了全县、全省来大寨参观的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注意。当时陈永贵已经当选中共中央委员,还兼着省、地、县的重要职务,他不仅让全县各公社派人到西固壁的寨岭山工地参观学习,还把这里作为昔阳县的一个重要参观点,每逢有贵宾到大寨参观访问,他就安排来宾也到西固壁参观,看一看昔阳人民重新安排山河,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英雄气概。

  大寨人的豪言壮语:“让高山低头,高山不敢不低头;叫河水让路,河水不敢不让路。”现在也在西固壁人身上实现了。

  西固壁的劈山改河工程实际只用了一年零七个月,于1971年6月24日胜利地劈开了寨岭山,打起了拦河坝。在乱石滚滚的老坟湾填起了连片的高标准河滩地,昔日的干河滩如今成为旱涝保收、亩产过千斤的高产稳产田。

  陈永贵看了以后,非常高兴,他兴奋地说:“你们可不简单,难度这么大的工程,动的土石方又多,你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真是个奇迹呀!这种劈山改河工程,不要说在昔阳,在全国怕也是不多见吧?西固壁人真了不起,界都人了不起。县委要号召全县人民都来学习西固壁经验,学习你们这种天不怕、地不怕、拼命干革命的精神。”

  原估计的老坟湾填起了连片的高标准河滩地有1000亩,后实测是600亩。由于河滩地肥水足,这600亩河滩地就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每年能为村里拿回七十万斤粮食,超过1967年前全村总产量的一倍,成为西固壁取之不尽的金银库、聚宝盆。因此,西固壁劳动日收入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两块半,成为全社的后起之秀。这不仅完全解决了村里人的吃饭问题,还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劳力多的人家年终长款有几千元,并且年年兑现。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石门达井沟的巨变,石门、达井沟是界都公社最深最大的一道沟。1967年前,群众也曾对这道沟进行过三次治理,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人们便说这里沟深沟大,来水面宽,根本不能治理。1968年,县里在留庄大队召开学大寨现场会,石门大队党支部有7名同志在会上检讨说:“我们村落后,不能怨群众,不能怨居住分散条件差,问题都在我们干部身上。这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如果干部作风不转变,我们石门还得走回头路,吃二遍苦。”回到村里干部群众在公社党委的指导下,一起批判了“居住分散难领导,学大寨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党支部书记宋怀元代表党支部表决心说:“大寨人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把一个旧山沟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也有一颗红心两只手,为什么不能改石门的天、换石门的地?我们要学大寨人、立大寨志、创大寨业,走大寨路,不改变石门的落后条件誓不罢休。”

  于是,宋怀元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同社员一起上了山,两三年共盘山修了六个山头,把过去东一巴掌西一簸箕的小块地盘着山连成了一体,山上没有土,硬从石头缝里找土,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光是建成大寨田就达到900多亩,盘山新造土地200多亩,还修起一个小水库,一个旱池,总产量比过去提高两倍多,成为全公社第二个平均亩产过千斤的大队。

  经过几年的奋战,界都这条最长的山沟里共修起三个小水库,打坝133道,同时还治理了大小支毛沟30多道,实现了治山、治水、治沟、治滩四结合,达到了筑库、打坝、闸沟、造地的目的。

  山西群众文化艺术馆、《晋阳文艺》杂志社的歌词创作高手文超万看了昔阳界都人民治理松溪河的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后创作了《松溪河之歌》,歌词这样写道:

  松溪河,哗啦啦,

  千年的害河变化大,

  昔阳松溪是野马,

  毁房冲地吞庄稼。

  毛主席领导治山水,

  昔阳人民决心下,

  天不怕,地不怕,

  太行山上训野马。

  修起道道拦洪坝,

  给它紧把缰绳扎,

  挥鞭策马漫山游,

  从此它不敢把脾气发。

  筑起条条石涵洞,

  巧给烈马披鞍架,

  按着脖子穿洞过,

  向东向西由不得它。

  松溪河,哗啦啦,

  如今变成好骏马,

  是它驮来江南米,

  是它拉来金银花,

  电站是它带来的明珠,

  水池是它留下的蹄花。

  松溪河,千里马,

  锦绣前程美如画,

  驭手就是庄稼汉,

  一日千里向前跨。

 

 

  【待续……】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9.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0.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9.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