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神话,也不是细说,神剧都不敢这么编,这是真实的历史
以为志愿军战士,他独自一个人,阻击了敌人一个机械化师8个小时,炸毁了敌人三辆坦克,受到了毛主席和五位元帅的接见表彰,他就是川军中的孤胆英雄,谭炳云。
1923年11月13日,谭炳云出生在江津县白沙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为了活下去,谭炳云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去给人放羊、放牛和打长工。
谭炳云从早到晚的工作,也还是避免不了剥削和凌辱,无论他怎么努力,生活依然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这样的生活一直到1948年12月。那个冬天,谭炳云遇到了南下的中国解放军,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听说过很多解放军的事迹。
在党的宣传下,谭炳云毅然加入了解放军,他要去拯救像自己一样生活艰难的普通老百姓,抱着这样的梦想,谭炳云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加入革命部队的谭炳云积极勇敢,多次立功成长为优秀的班长
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为了扼杀还未加入联合国的共产党新中国,煽动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新中国内外的旧势力蠢蠢欲动,在很多人心目中的“恐美症”相当严重,这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领导集体顶着巨大压力,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主动出击,派出志愿军支援朝鲜。
因为有着巨大的装备差距,志愿军的后勤是最大的弱点,经常是七天攻击之后,弹药给养供应不上就要撤退整补。
第五次战役后期时,联合国军利用志愿军前进太猛,战线延伸太长的机会,出动大批机械化部队,猖狂北犯,企图与一支已突破我军北汉江防线的摩托化部队会合,以斩断江南我军后撤之路。
1951年5月24日,谭炳云所在的239团7连奉命在照阳江南岸麟蹄至白隐公路旁的一座小山上阻击美军,掩护我部队转移。4班的任务是扼守公路,打击敌坦克。在敌坦克开到4班阵地前20米处时,班长谭炳云跳出工事,投出手雷,因炸在炮塔上,没有奏效。他沉着冷静,紧接着投出了第二颗手雷,毁了这辆坦克。由于距离太近,他的头部被手雷的碎片击伤。当战友给他包扎的时候,敌第二辆坦克又开了上来,他立即推开战友,忍着痛冲上去,又炸毁了第二辆坦克,并击毙了企图从坦克里向外逃跑的2个美国士兵。接着,他又击毁了敌1辆汽车,打死敌2名驾驶员。敌第二次进攻时,开来了6辆坦克,谭炳云带领战士们运动到第一辆的侧后,一手雷就将其击毁。后面的5辆慌忙掉头逃窜。100米后的敌20多辆坦克和30辆汽车,见势不妙,也一起溃逃了。这一次战斗,仅20分钟他就击毁敌坦克3辆、汽车1辆,吓得敌人8个小时不敢前进,对掩护部队的安全转移起了重大作用。
在一个月后的志愿军英模大会上,二十七军军长彭德清紧握着他的手说:“谭炳云呀谭炳云,你这位孤胆英雄,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萨呀!你把美骑2师堵住了八个钟头,我们的大批同志才得以安全地撤过北汉江啊!”
谭炳云这才明白自己的“丰功伟绩”,晕晕乎乎地傻笑,彭德清军长当即叫出曾政委,让谭秉云站中间,三人合了一张影。
《志愿军英雄传》与《抗美援朝英雄纪念集》都有记载:“谭炳云,四川省江津县人…… 在金化东南390高地阻击敌人,战功卓著。以手雷击毁敌人坦克三辆,打退敌人坦克群的进攻,阻止敌人八个钟头未敢前进一步,对部队、机关、后勤的安全转移起到了重大作用。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特决定为谭炳云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他一级英雄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也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谭炳云的卓越战绩,在当时不仅上了《人民日报》,还被绘制成以志愿军英雄人物为主人翁的系列连环画,在儿童中广为传颂。
1951年 9月,谭炳云作为“志愿军英模代表团”中的一员回国观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礼堂,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地接见了英模代表,并同谭炳云亲切握手交谈。
10月1日,他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摩了广场上举行的国庆盛典。之后他作为观礼团的代表,又出席了由朱德、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等军队领导人为英雄们举行的酒会。
聂荣臻听说谭炳云也是江津人,两人同是老乡,于是对他分外亲切,和他拉起了“乡弹”,开国元勋们一个个依次向他敬酒。1952年夏天,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在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陪同下,在志愿军总部接见了他,金日成对谭炳云的战绩进行了高度赞誉。
甚至到朝鲜战争结束20多年后,金日成访问中国,还专门向中国政府提出要见反坦克英雄谭炳云。
从战场走下来的人更加明白国与家的含义,身外之物从不是他们的追求,他们只是想为国家,为人民再多做一点事,在做不了什么奉献之后,不要拖国家的后腿。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重庆市江津县有这么一个老头,他身材瘦削,头发花白,一直在当地人民医院的太平间来来去去。他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形似棺材的大木箱里,正放着他和助手从太平间整理出来的尸体,他们要将这已经逝去的人带到城郊的火葬场去。
这其实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但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还不够开阔。碰见这个老头拉板车的时候,大家都会远远避开。小孩子也被大人叮嘱,不许玩闹要避开那人。
但其实老头不拉板车的时候,众人也不会接近他,仿佛只要和他挨得近了些或者多说两句话,都会沾染上莫须有的晦气。
火葬场离市里有好几公里远,老头拉着板车徒步行进,路上凹凸不平,尘土飞扬。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十分辛苦,老头走一会儿就满身汗水,不得不停下休息片刻。
身上早年留下的病痛,周围人的嫌弃,亲人朋友的不理解,他只是做了世间普通的一份工作,却要遭受这世俗的轻蔑目光。
路人们纷纷猜测这个老头一定是从前犯过错,做过不好的事,要不就是穷困潦倒没饭吃,不然怎么会沦落到拉死人的地步。他在众人眼里是下九流,听过无数刻薄的话语,但是他从没和别人争辩过,也不多说话,偶尔会冲着别人温和地笑笑。
其实,别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成天和死人打交道的老人,正是时任江津县民政局副局长的谭炳云,曾经的共和国的特等功臣、一级反坦克英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