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提出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并且具体规定了五条标准。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群众从五十多年活生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王宏斌就是这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之一。他被誉为“好班长”,当然与他是村党委书记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在这一点上。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勤务员
王宏斌1951年2月生于南街村。这个村子人均只有七分地,又无地下资源,集体经济也没有多少积累,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庄。为了改变村子的面貌,王宏斌毅然于1974年辞去在本县生产公司的工作,回村当了一名生产队长。由于工作积极,成绩突出,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他1977年任南街大队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
1981年,南街村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把所有土地全部分到了各家各户,生产队的机械、农具也都很廉价地被变卖了。刚刚建起的两家村办集体企业面粉厂和砖瓦厂也由个人承包。南街村位于临颍县城关镇,离县城很近,经营小生意的村民很多,根本没有精力和兴趣去耕种那人均分得的几分地,不少农户把土地租给别人种,或让亲朋好友耕种。由于管理不善,责任田里杂草长得比庄稼还高。几年下来,全村的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各种矛盾接踵而至。两个企业承包后,由于承包人经营、管理不善,拖欠工人工资,工伤事故接连发生。时间长了,群众由不满到愤怒,各种意见都出来了。所有的埋怨,一下子都集中在村干部身上,公开讲他们的坏话,有人开始给王宏斌的家门口贴大字报。更加严重的是群众开始向上级领导写信告状,甚至把大字报贴到了临颍县委大门口。
经过苦苦思索,王宏斌意识到,群众告状的原因只有一条,就是两个企业承包人造成了恶果。因为该给村民的他们不给,群众有意见;该上缴集体的,他们不上缴,集体有意见;该上缴国家的税收,他们不缴,各级领导不满意。这些意见刨根问底竟然刨到他王宏斌身上,因为这两个承包人承包村里的两个企业是经过南街村党支部决定的,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宏斌自然要负主要责任。于是,王宏斌主持召开村党支部会议研究决定,将两家企业收归村集体经营。在艰苦努力下,1985年南街村面粉厂和砖厂的产值达到了70万元,村干部们高兴得心花怒放,村民们更是看到了南街村未来的希望,喜上眉梢。
近日的王宏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光靠粗加工的村集体经济增速很慢,王宏斌挤公交、坐火车,四处寻市场、找路子,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能盲目干、瞎干,要适应市场”。90年代初,他带领村班子,依靠当地资源和自身优势,提出了“玩泥蛋儿起家,玩面蛋儿发家”的发展规划,关闭了砖瓦厂,确立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的经济发展战略,成立了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以粮食深加工为主导方向,以生产多种方便食品为龙头,相继建起了面粉厂、食品厂、方便面厂、调料厂、包装厂、彩印厂、制药厂等多家企业。产业涉及食品、包装、印刷等,实现了“一业带动多业上,多业辅助一业兴”,形成了系列加工、层层增值、良性循环的新格局。如今的南街村,通过开办企业、开发红色旅游等资源,安排社会就业人员近万人,村集体企业产值从当初的几十万元,近几年发展到20多亿元。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到1990年,当时全村840户、3100多口人的责任田,村民都自愿交给了村集体。
同时,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村集体实行“工资+供给”的分配制度,村民们免费享受水、电、气、面粉、节假日食品、福利卡购物、子女入托上学、医疗、住房等多项公共福利,解除了后顾之忧。南街村民全部住进了家具、电器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公寓;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村集体承担,截至目前,共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1200多名,其中硕士生77名、博士生6名;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用愁,医疗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青年人结婚,由村里统一举办集体婚礼;幸福的康寿乐园,使老年人可安享晚年;老人过世,村集体承担一切费用。可以说,新南街人从一出生,就掉进了集体大家庭的福窝里。
2002年,全国兴起了温州模式的企业改制热潮,漯河市一位主要领导也动员王宏斌将南街村集团公司上市。王宏斌思之再三,坚持不变。他认为如果企业上市了,经济成分就变了,就不是村集体了。2008年5月份,漯河市市长助理当组长,率领工作组进驻南街村,再次动员将所有企业进行改制。王宏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工作组不能将企业改制,如果搞承包,就又回到了1984年之前的那个老路,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这会再次把南街村的人心搞散。“集体经济搞垮了,没有钱为村民办福利,老百姓怎么会拥护你?”王宏斌多次强调这一点,硬是没改制。
对于王宏斌不搞少数人先富而搞共同富裕,有些人不理解,说他是“二百五”。在1984年讨论工资时,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工资定为每月250元。他说:“社会上不是说咱南街村的干部是二百五吗?咱就拿250元的工资,而且要让社会上都知道这‘二百五’精神。咱发展是为集体,不是为了个人发家致富,而是让集体大家庭的人共同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生活。”王宏斌一个“二百五”带出了全村300多个“二百五”。目前,南街村党委班子成员、企业负责人、中层干部、部分共产党员有300多人都要求每月只领250元薪水,甘愿当“二百五”,勤奋努力为村集体做贡献。村民也不示弱,学习雷锋好榜样,争做好人好事。不管是企业员工,还是普通村民,心中都在相互攀比看谁做的好人好事最多,并作为一种荣耀。仅2020年全村村民做好事就达18多万人次。主要是互帮互助、捐款捐物、扶贫济困、义务劳动、拾金不昧等等。党员干部和业务人员则经常上交业务往来中的礼品礼金等,每年上交款物达20多万元。多年来,南街村共为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等捐款2000多万元。
王宏斌对自己的家属、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他的妻子杨兰菊在村洗衣房工作多年,每月只有200元工资。多年来,他把自己所得的一笔笔奖励费、劳模奖金全部上交给了村集体。在他的心中时刻装着村民的冷暖,谁家有困难,他会倾力帮助。他说:“宁可给困难户1万,绝不让贪者多占1分。”他的住宅,地板砖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铺设的尺寸很小的那种,墙上还是当年的喷塑涂料,家具都很陈旧,与普通村民家配置的一模一样。
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南街群众从长期实践中自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王宏斌不仅清正廉洁,不谋私利,而且在原则问题上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决带领人民群众走集体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勤务员。
(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觉坚持者
从1984年至今,王宏斌为啥始终坚持在南街村弘扬红色文化,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教育人、引导人呢?用他的话说是,毛主席是人不是神,毛泽东思想胜过神,能给人带来勇气和力量,也是治理农村,搞好经济的法宝。
红色文化在南街村是经过广泛讨论才得以推行的。1984年3月,王宏斌主持召开南街村党员大会,他说,由村集体办企业,除了要选好项目,出好产品,占领市场,让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管理企业之外,还必须注意找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作风的人来掌管。这样企业效益才不会落到少数人手里,而落到公家手里和群众手里。与会人员均表示赞同。紧接着,王宏斌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咱想啥办法能把南街村的党员干部都武装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呢?”大家七嘴八舌地纷纷议论,但都找不出答案。他又引导大家说:“我们都是过来人,对毛泽东思想认识很深,又亲身体验过毛泽东思想的威力有多大,我们为何不选择毛泽东思想呢?共产党人不信佛不信教,只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1945年党的七大就写进了党章,推行了几十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有力武器,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今后咱南街村就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头脑,来教育人、引导人,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王宏斌的一番充满激情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从此,南街村党组织就一直坚持用毛泽东思想作为工作实践的指南。
这样,从1984年至今南街村深入开展了“三大活动”,即大学毛著,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曲。每逢“五一”劳动节,都要组织一场红歌比赛,20个党支部的党员干部踊跃参加。由著名作家魏巍作词的《南街村村歌》“我们南街村人心向红太阳,毛泽东思想照耀我们成长,脚踏着社会主义大地,眼望着共产主义前方,艰苦奋斗,不怕风浪,团结友爱,坚强如钢。同志们、同志们,永远向着前方!”大家特别爱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共产主义运动暂时走入低谷,人们为世界共产党人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王宏斌经过深思熟虑并经过村党组织多次讨论后,于1994年初响亮地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
与此相联系,南街在治村方略和工作方法上,实行的是“外圆内方”。“外圆”就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办事,“内方”就要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红色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好管好干部队伍;保持南街村特色,树立好南街村形象。“外圆”和“内方”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南街村把它作为治村方略和工作方法,既符合本村实际,又符合本村村情民意。这样,既解决了发展问题,又解决了因“外圆”而容易发生的腐败问题。
王宏斌深有体会地说:“南街村的实践证明,从1984年至今我们始终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教育人、引导人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我们深信毛泽东思想可以让人思想纯洁,可以让人一心为公,一心为集体。这些年来,全体村民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文明程度等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集体观念不断增强,在全体村民中逐渐形成关心他人,乐于奉献,关心集体,舍小家为大家,义务劳动,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争做好人好事已蔚然成风。 ”
村中的毛主席像
(三)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好带头人
当年,村委生产处长王金安和麻坊厂厂长、汽车队队长、食品厂厂长4人都是30来岁的年轻人,精力充沛,在一起交往的机会日渐多起来,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喝酒,而且都是划拳高手,很快在全村出了名,被村民们戏称为“四人团”。后来有人举报王金安将村集体生产厂房用的暖气私自接到家里。王宏斌找他谈话,让他写检查,他不乐意,想不通,有抵触。汽车队队长有一次开着一辆工具车出去闲玩,下午出去,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来。那时通讯不方便,有事用车却到处找不着人,急得大家团团转。
当晚,王宏斌召开村党总支会议作出决定,让这4名负责人分别停职反省,在家写检查。后来,也分别被调整了工作。紧接着召开群众大会,要求以支部为单位,发动党员、干部和企业员工、村民对“四人团”的问题进行检举、揭发和讨论。一时间,企业各单位门前都贴上了大字报,而且什么“把兄弟”之类的不正之风都被群众揭发出来。王宏斌认识到,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既影响工作,又不利于安定团结。于是,他组织党员干部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他人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终于使他们有所转变。
后来,这四人相继官复原职,甚至得到重用。其中有两人后任南街村党委副书记,王金安还兼任村主任。而且由于王宏斌善于团结人,和他们处的关系都非常好。这一类事例还有很多。大家都对王宏斌能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作风和胸怀十分敬佩。
(四)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好书记
王宏斌在谈到民主集中制时说:“当书记40多年来我在决策上曾有过一次大失误,2000年,村里决定上马“永动机”生产项目时,虽然也在村党委会上讨论过,但我听不进大家的反对意见,独断专行,最后项目失败,给村集体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主动在全体党员大会上做了深刻检讨,并表示今后一定要更加勤奋工作,尽最大努力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事后,我认真吸取这次错误决策的深刻教训,在之后的重大决策中,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多听取大伙的意见,以确保各项决策科学正确。”
于是,村党委要求党员干部更严格地按照“四个决不能”和“过好三大关”的规矩办事,即决不能谁也不顾,自己先富;决不能喊“给我上”,要喊“跟我来”;决不能护短怕羞,要敢于揭私亮丑;决不能台上说人家,台下被人说。要过好吃请关、权力关和金钱关。这些都对南街村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自觉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必须养成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王宏斌除了鼓励大家在各种会议特别是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召开的领导班子碰头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外,还几乎每天都利用工间休息或晚饭后时间在村内“周游”的机会,多接触群众,以便随时随地直接听到他们的呼声。这样,他和群众的关系更融洽了,得到群众的支持也更多了。他说:“我觉得村的掌权人跟上层的掌权人,他们的处境不一样。上层的掌权人不是天天都面对群众,他们面对的都是领导。下层领导对上层领导都是毕恭毕敬。作为村这一级的掌权人,他天天面对的都是老百姓,老百姓是不给我们留情面的,你今天哪一条做对了,他就支持你、拥护你,明天哪一条做错了,他就反对你,就给你提意见。所以说我们这一级面对群众是零距离,他们对我们的监督效果是最好的。”
南街村党委和村委办公楼
(五)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优秀共产党人
几十年来,南街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幸福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王宏斌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2年至今,他还担任河南省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连续被选为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代表。他带领南街村党组织经过几十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锲而不舍地顽强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村道路,享誉国内外。先后有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200多位将军到南街村参观访问。有美联社、路透社等世界50多家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到南街村采访报道。
经过五十多年风风雨雨的历练,王宏斌越来越成熟起来。这些胜利和荣誉,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牢记毛主席关于决不要学李自成因骄傲自满而失败和“两个务必”的教导,更加虚心地注意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更加谦和地去倾听批评意见了。即使听到一些责怪性、挑衅性、谣传性言论,他出于澄清是非,教育群众,警醒自己的目的,也注意多摆事实,讲清道理,以理服人。
例如,对于有的人说南街村搞共产主义小社区是超越历史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王宏斌耐心地答复说:“我首先声明,南街村现在绝不是共产主义小社区,那是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经过南街人30多年的艰苦奋斗,正在向那个方向努力,已经具备了一些最基础的元素,比如实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公有制;没有剥削和贫困;村民具有一定的集体主义思想;在分配形式上实行的是生活资料相对按需分配,在劳动报酬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生产力还不发达,物质资料还不丰富,村民的集体主义思想还要不断地提高等等。”
再如,社会上至今还在谣传,说南街村是靠国家贷款发展起来的,现在仍有沉重的债务包袱。王宏斌对此解释道:“企业要发展,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向银行贷款很正常,关键看你是否把所贷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是否具有偿还能力。南街村从1978年向临颍县城关镇信用社贷款5万元建设第一个企业面粉厂到2004年,总共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16亿元。我们用好这笔资金,滚动发展,逐步发展到现在下设26家企业的南街村集团公司。而且我们都按期偿还了银行贷款利息,并逐步偿还本金。现在南街集团公司只剩下近2亿元的贷款,而所属各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30多亿元。2020年产值达到23亿多元,年利润2亿多元,完全具有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南街等地的人民群众把王宏斌誉为“好班长”,显然是希望他能多带领大家干几年,希望后来人也像他这样干。当然,还希望更多的地方出现这样的好接班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