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她是中共唯一女创始人,功勋卓著,被毛主席高度评价,却因叛徒出卖,死的惨烈!

希锐 · 2023-03-10 · 来源:栩然说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

  1895年9月4日,湖南西部山城溆浦,一个商人家庭里。

  一个女娃出生了。

  她是这个家庭的第九个孩子,家里人便亲昵地称她为“九姑”。

  看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想必未来定有一番作为,便给她取名为“向俊贤”。

  至于“向警予”这个名字,是她后来自己改的。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用“向警予”一名来展开下文。至于她改名的原因,后面也会有所提及。

  对向警予来说,来到这人世间,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她生逢乱世,那时候,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刚刚签订,羸弱腐败的晚清政府,摇摇欲坠,中华民族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同是湖南人的谭嗣同,面对这种情形,悲怆又愤慨,写下了一首《有感》: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哭一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但幸运的是,向警予所处的家庭环境,十分融洽,十分进步。家庭条件,也相对宽裕。

  这让向警予从小便有接触新思想,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并不用被沉重的体力劳动所窠臼,这给了她许多自我思考的宝贵时间。

  小时候,父亲和兄弟们教向警予认字,读经典,同时,还给她讲些历史故事。

  向警予尤爱听《木兰从军》的故事,佩服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国家。

  对于那首朗朗上口的《木兰诗》,更是熟记于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有人说向警予“有效花木兰发奋图强的雄心”,我觉得,除此之外,她身上还开始隐隐显露出一些女侠的特质,颇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视死如归的气势。

  到了入学年龄,在大哥的鼓励下,向警予进入了县立小学堂,开了溆浦女子公开进学堂读书的先河。

  在学校里,向警予勤奋异常,从不懈怠,非常自律。

  加上她聪慧过人,学校里的国文、历史、算数、体操等科目,样样成绩名列前茅,妥妥的学霸。

  蔡和森曾这样回忆道:

  “她会做热烈的、民族色彩的小论文;会操体操,尤其会翻杠子。”

  “在学校以及在每次全县学生比赛运动中,警予是最耸人听闻的‘文武双全’的第一名。

  在这种社会的奖励空气之下,愈加把这个新式的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兴奋起来,于是她自早到晚想做‘天下第一伟人’,睡梦中都是这样的想着。”

  由此可见,向警予属于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典范了。

  放学回家后,当她看见父兄们谈论历史,议论时事,一般会静静的聆听学习,若触及到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问题,便会参与进去,且“最爱辩论,言多中肯”。

  1911年,向警予16岁了。

  这一年,她离开溆浦,考入了湖南常德女子师范学校。

  在这里,她遇见了余曼贞(著名作家丁玲的母亲)、翦万容(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姑姑)、许友莲(后与向警予七哥结婚)等同学。

  因志趣相投,还进行了结拜,誓词振奋人心:

  “姐妹七人,誓同心愿,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教育救国之目的。”

  来到新学校,向警予刻苦依旧,成绩优秀,作文尤嘉,常为同学传阅观摩。

  同时,她还对墨子学说颇感兴趣,并积极践行“兼爱”的思想。爱做好事,爱好体操武术,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敢于见义勇为。

  有女同学家里穷困,她就和几个同学筹措经费进行周济;

  有女同学订婚后被男朋友欺负,她就设法给男方一个教训,让其知道女权不可侵犯。

  ……

  向警予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她也渐渐体现出了领袖的风范,同学们还给她取了个绰号,“墨子”。

  余曼贞曾在日记中写道:

  “与同级者更觉亲爱,其中有一个一十余岁姓向者(即向警予),与我更说得来,学问道德可谓全校之冠。她对我亦较他人合得来些,真可谓忘年交。”

  “我常与她们谈论各种问题,以至迟归。”

  1912年初,向警予在常德报考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并被成功录取,来到了省城长沙,开启了新的求学之旅。

  在这里,向警予遇良师,结益友。

  其中,杨昌济对她的影响颇深。

  是那位毛泽东的恩师、岳父杨昌济吗?

  没错,正是。

  当时,杨昌济不仅在湖南一师任教,也兼任省立第一女师心理学、伦理学的老师。

  向警予从他身上学到很多。

  杨昌济也很欣赏这位女学生,他在《达化斋日记》中写道:

  “昨至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赴其成绩展览会,见本班二年生向俊贤(向警予)之日记颇有抱负……可谓女教育界中之人才。”

  同时,他还把向警予视为女生三贤之一,与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的“湘江三友”并驾齐驱。

  由于向警予自强自律,乐于助人,同学们一致推举她为“道德部长”,并亲切地称她为“向圣人”。

  1914年秋,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校长朱剑凡因思想进步,与当局政府的封建落后思想所不容,故被撤去校长职位。

  向警予素来敬佩朱校长,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女同学毅然退学,转到了朱校长主办的周南女校。

  同时,她正式将“向俊贤”的名字改为“向警予”,自勉之。

  所谓“警”,是警惕、觉察的意思;

  所谓“予”,是“我自己”的意思。

  “警予”,就是时刻反省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之意。

  在周南女校,向警予一边认真读书,一边开始愈发地关注起当时动荡的时局来。

  她参与了反袁斗争,和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在街头演讲,还撰写文章,激浊扬清,批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同时,她还与一位名叫蔡畅的女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相互勉励,亲如姐妹。

  正是通过蔡畅,向警予结识了蔡和森和毛泽东。

  向警予也逐渐受到毛蔡二人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她是如何完成这种转变的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

  2

  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向警予受到“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回到家乡溆浦,筹办了溆浦女校,成了一名校长。

  同时,她还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

  “美哉!

  卢峰之下溆水滨,

  我校巍巍耸立当其前。

  看,

  现在已是男女平等,

  天然淘汰,

  触目惊心!

  愿同学作好准备,

  为我女界啊,

  大放光明。”

  这首校歌不仅写得鼓舞人心,同时,也是向警予办校宗旨、目的、理想的诗歌化、形象化,算是她多年求学经历的一个自然的延伸。

  如今,便是将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时候了。

  但,办校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往复。

  诸如资金不足,生源不足,师资不足,等等。

  向警予努力地克服解决着。

  一晃过了3年。

  3年的办学经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究限于溆浦的偏僻地理位置,囿于当时顽固的守旧势力,女校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怎么办?

  是继续在溆浦女校进行“教育救国”的实践,还是寻出一条新路来?

  向警予陷入了深思。

  这时的她,通过老同学蔡畅的关系,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并加入了毛蔡等人主导建立的新民学会。

  随着与毛蔡等人的不断了解接触,向警予意识到,自己是时候步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了。

  她决定赴法勤工俭学,为自己内心的理想,寻求新的突破口。

  与之同行的,还有蔡和森、蔡畅,以及蔡氏兄妹年过5旬的母亲葛健豪等30余人。

  临行前,向警予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我们生长这个时候,假如毫没牺牲,毫不能奋斗,简直不能立足。”

  “我们的学识能力,虽然不足,但是我们自信我们的脑筋是纯洁的,我们的思想是彻底的,将来根本改造的大任,我们应当担负的。

  作大事业,须大准备;我们这时候要准备起。”

  ……

  赴法勤工俭学的轮船上,向警予和蔡和森相爱了。

  当然,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918年,向警予与蔡和森初识,她被蔡和森雄辩的口才、渊博的知识所深深吸引,产生了仰慕之情。而蔡和森也很欣赏向警予的聪慧端庄,勤学善思。二人之间彼此欣赏认同。

  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这种互相之间的认同感、爱慕感越来越强烈,终于开花结果。

  蔡和森的妹妹蔡畅说:

  “就是那时候,警予还是发誓要过独身生活,把整个生命贡献给革命工作的,我的哥哥亦是一样。但是在海程中,他们两个竟倾爱了起来,虽然都曾拼命挣扎过,希图保留‘独身’……

  这次最先动摇独身的决心的,倒是被称为‘圣人’——因为他曾发誓终身不结婚的——我的哥哥和森。”

  真爱来了,挡都挡不住。

  向蔡这两位“圣人”,在真爱面前,都被纷纷“打脸”了。

  他俩从相识、相知再到相恋,最终走到了一起,成就了一段佳话。

  在蔡和森的引导和帮助下,向警予逐渐放弃了过去所秉持的“教育救国”的幻想,转而开始建立起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他们将爱情和信仰的力量化为了一首首诗歌,结成集子,名曰《向上同盟》,以诗言志,表明在革命的征途中,彼此要相互勉励,共同向上。

  浪漫、坚定且真挚。

  对于他们的结合,朋友们也亲切地称之为“向蔡同盟”。

  毛泽东曾和朋友说起此事:

  “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

  实行不要婚姻(指的是不要建立在封建的、资本主义制度上的婚姻制度,不是单纯反对婚姻),我想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

  向警予和蔡和森的婚礼,是在法国的蒙达尼举行的。

  婚礼虽简单朴素,但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结婚照上,二人并肩而坐,手捧一本打开的《资本论》,这其实也在代表着,向蔡是马克思主义所相互联结、孕育出的一对新人,不仅是感情上的结合,更是思想精神上的结合。

  向警予寄给了父母一张印有一对小孩的明信片,她诗意地写道:

  “和森是九儿的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不同的。这画片上的两小也合他与我的意。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1920年)产生的新人,又可叫做廿世纪(20世纪)的小孩子。”

  ……

  “警予和森恋爱之后,一切热情集中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倾向,一到法国,遂纠集同志及华工中的先进分子形成这种倾向的组织。”

  对于在法国的那段勤工俭学时光,蔡和森这样回忆道。

  说得没错,在法国那两年,向警予和蔡和森一道,勤工俭学,与反动势力作斗争,还共同创建了留法共产主义组织。

  她也因此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3

  从法国勤学俭学归来,已是1921年的隆冬。

  中国共产党成立,也已经有几个月时间了。

  向警予来到上海,和蔡和森一道,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启了沪漂生涯。

  一开始,他们住在上海香山路一个弄堂的小阁楼上,因为交不起房租,又搬进一条僻静小街的破庙里,所谓的卧室,就是破庙正中台子上用篾席隔成的一间小房。

  此时的向警予,已怀有身孕,又卧病在床,经济拮据,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但,即便日子是那样的清苦,向警予和蔡和森二人,却尽可能将这些糟糕的因素置之度外,而是积极乐观地为革命事业默默工作和奉献着。

  他们的这种坚持,不觉让我想起孔子的弟子颜回了: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向蔡二人专职革命,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业余写作,获得微薄稿费维持生活。

  李大钊、陈独秀这两位中共早期领导人,“不忍坐视其穷困而死”,帮助向蔡二人,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光。

  向蔡二人,真不愧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同时,也感谢那些老前辈的帮助和支持,能让向蔡二人的理想信念,继续坚持下去。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李达的寓所召开。

  向警予和蔡和森都出席了会议。

  会上,向警予成为了负责主持党中央妇女部的部长,并当选为了第一个女中央委员。

  会后,她便开始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中去。

  她先是接着去南方联系工作的机会,将出生的女儿送回老家哺养,并看望了周南女校和溆浦学堂的师生故旧。

  同时,她还看望了毛泽东,并一起交流湖南革命运动的情况。

  回到上海后,向警予直接参与并领导了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女工罢工斗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趁着胜利的势头,她又领导组建了“妇女解放协会”,并动员上海大学等学校女学生创办了几十所工人夜校,以此帮助女工学习文化,提高她们的觉悟,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妇女干部,还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中共三大后,向警予又投入到国共两党的统战工作中去,为妇女界做了许多贡献。

  比如:

  五卅运动后,组织相关妇女团体,上街讲演声援,支持省港大罢工;

  在妇女界报刊上撰写文章,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上,批判资产阶级女权运动的错误主张,大力宣传切合中国实际的妇女运动理论,被称为“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

  毕业于周南女校的李一纯,深受向警予的影响,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忆曾经一起共事的时光,她不无感慨地说:

  “向警予是我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坚强战士,是妇女中出类拔萃的人。她身教重于言教,用具体的榜样使得我学习,我很佩服她、喜欢她。”

  是啊,这样的女性领袖,焉有不值得敬佩、爱戴、追随的道理?

  1925年10月,向警予得到一个机会,那就是去苏联的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学习。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她开阔了视野,加深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并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

  两年后的1927年,向警予从莫斯科回到祖国,开始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去。

  她先到广州,住在邓颖超家中,给投奔革命的女青年作政治报告。

  前往武汉的途中,顺道回到了趟长沙,看望蔡母葛健豪和自己的孩子。

  她给自己的孩子留了几首儿歌,上面写道:

  “小宝宝,

  小宝宝,

  妈妈忘不了!”

  “希望你像小鸟一样,

  在自由的天空飞翔,

  ……

  将来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成长。”

  对孩子的爱意和深深思念,都蕴含在这充满温度的诗句里了。

  而后,便是匆匆的道别,没想到,这一别,便是永别。

  1927年初的中国,正处于大革命时期,当时北伐军已经控制了武汉三镇,武汉成为了全国革命的中心,南方各省的工农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但好景不长,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每天都有革命志士被屠杀,大革命陷入低潮。

  向警予正是在这危难关头,来到湖北武汉。

  她找到全国总工会的同志,坚决要求分到基层搞工人运动,最终,她被分配到汉口市委宣传部担任宣传部长,主抓工人运动,同时兼管青年和学生工作,后来,又调到市总工会宣传部工作。

  那时候,向警予住在汉口尚德里二号的总工会机关,因为工作的缘故,她常要到工人集中的硚口区工作,教工人学习文化,唱革命歌曲。

  由于交通不便,向警予往返都要步行,常常顾不上吃饭,就买烧饼充饥,生活颇为艰苦。

  许多同志劝向警予不要这么拼,她却笑笑说:

  “每天跑这么远不要紧,我离开国内一两年,好久没有工作了,只要有一个工作,条件再艰苦,也是很高兴的。”

  ……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一时间,武汉也到处充斥着白色恐怖的氛围,向警予等一众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底下工作。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向警予常常改变装扮。有时黑衣布裙,打扮成小学教员的模样,到工人支部参加会议,组织训练班,编印学习材料,有时还扮成家庭妇女,做着针线活,到工人家属区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向警予还帮了毛泽东一个大忙,让卢德铭顺利带领部队找到毛泽东,为秋收起义的举行给予了坚决有力的支持,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走向。

  为了针锋相对与敌人展开斗争,鼓舞广大革命群众的士气,向警予还负责接办党的秘密刊物《长江》,也即《大江报》。许多文章,都出自她的手笔。

  那时候,汉口法租界领事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反革命势力遍布大街小巷。

  向警予就在这种极其险恶的环境下,接着昏暗的灯光,伏案写稿,直至深夜,甚至,彻夜未眠。

  向警予的文笔极好,社论时评一针见血,受到广大革命群众的喜爱和传播。按她的才华,现在来看,想必绝对是一位10万+爆款文的自媒体,能够赚得盆满钵满,但对她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来说,打这样不恰当的比方,不啻为一种“侮辱”。

  她还曾派人打入汉阳兵工厂,搞到一批武器和弹药,装进棺材伪装,成功骗过了反动军警的搜查,安全地将武器弹药送到洪湖,有力地支援了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她也经常与革命积极分子谈心,告诉他们该如何做地下工作,如何发传单,如何甩掉尾随盯梢人员,甚至还有在被捕的情况下,如何既不暴露自己,还能保护整个党组织。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也是最早领会关于党必须转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党员之一,她常对工人说:

  “工人要有自己的武装,没有武装就不能容身。要建立游击队,要建立根据地,要有自己的政权。”

  ……

  可以说,当时的向警予,其思想高度,与当时的毛泽东,算是同一梯队。

  如果没有过早的牺牲,很难想象,她还会为中国革命做出多少巨大的贡献。

  可惜,没有如果了。

  随着环境愈来愈险恶,有同志让向警予赶紧离开武汉,不然就被抓了,一旦被抓,凶多吉少。

  向警予沉默片刻,旋即眼神里又充满了坚毅。

  她说:

  “大风大浪的时刻,一定要沉着镇定。武汉三镇是我党重要的据点,许多同志都牺牲了,我一离开,一时无人支撑!《长江》一停刊,就是对敌人的示弱,我决不能离开!”

  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负责担任地下交通的宋若林当了叛徒,向警予被捕。

  之前气急败坏的反动派们,瞬间乐坏了,将“向警予被捕”的消息,作为头条新闻,天天大肆宣传,仿佛取得了什么天大的胜利似的。

  尽管被关押,身上仅着一件棉袍,每天只有一顿饭,但向警予依旧积极乐观地面对肆意奔涌而来的一切困境。

  她对生死的态度,也十分坦然:

  “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生命。人迟早总是要死的,但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慷慷慨慨。”

  审讯的时候,敌人对她说:

  “我们已查确你就是向警予,是共匪重要领袖,你不承认也无用了。目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死路,一条是生路,由你选择!”

  向警予冷笑一声,大义凛然地说道:

  “不要多讲废话,要杀就杀!革命者不会在你们屠夫刀下求生。等着吧,你们的末日就在明天。”

  同时,她还痛斥叛徒宋若林:

  “你这个民族败类,还有脸呆在这里。我为党的事业而死,虽死犹生!而你活着只是一条癞皮狗,死了遗臭万年!人民是不会饶恕你的!”

  是啊,有的人死了,她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

  1928年5月1日,这一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多年以前,恩格斯领导第二国际,在法国巴黎举行代表大会,确定了这一节日。巧的是,三八国际妇女节、8小时工作制运动,也是由第二国际推进的。

  对于我们现在不少人来说,五一劳动节,可能就是个假期。

  但,我们不应忘记,设定这个节日的初心是什么;

  更不能忘记,中共早期领导人、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同志,在近百年前的这一天,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通往刑场的路上,虽然反动派们戒备森严,但人们群众却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沿途观者,人山人海。”

  向警予没有放弃这最后的机会,她一边向群众演说,一边高唱《国际歌》,并呼喊道:

  “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歌声和口号,在江城武汉的上空,震颤人心,久久不散。

  见此情形,反动派们怕了、惧了,“宪兵们凶殴她,想使她不再说话,但她仍然滔滔地讲下去,因此他们在她嘴里塞了石头,又用皮带缚她的双颊,街上的许多人看了都哭泣起来。”

  被押到汉口余记里后空坪刑场后,向警予英勇就义,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向警予牺牲的消息,震惊全国,党中央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蔡和森在听到向警予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他专门写下一篇《向警予同志传》,深深地怀念之:

  “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

  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

  写完这封信没两年,蔡和森也不幸被叛徒出卖,被反动派杀害,死的惨烈,年仅36岁。

  向蔡二人,最终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伟大的向蔡同盟,永不弥散。

  4

  向警予牺牲后,当天深夜。

  老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陈春和(后亦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冒着生命危险,把向警予的遗体背上小船,埋在了汉阳龟山下,古琴台对面的六角亭下。

  1978年,向警予烈士的遗骸被移葬到龟山之顶,并修成了向警予烈士陵园,以供后人纪念缅怀。

  陵园里立有向警予烈士的汉白玉全身雕像,其手握书卷,神态安详,头部微倾,双目凝视远方,表现了她对革命理想的纯粹的信仰和追求。

  作为一同赴法勤工俭学、参加革命的战友,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向警予烈士之墓”,镌刻在墓碑之上。

  向警予烈士墓的后面,则是红色战士公墓。这里安葬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武汉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许许多多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我因长住武汉,出去散心的时候,常会到汉阳的龟山公园走走。

  路过向警予烈士陵园和红色战士公墓时,总会深深鞠上一躬,以表敬意。

  在对向警予的故事有了深入了解后,除了敬意,我更看到了一位女性身上,所蕴含的无穷伟力。

  求学时,刻苦认真,勤学善思,团结助人,端庄大方,向警予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女圣人”;

  办校时,排除万难,思考对策,心系教育,让女孩子也有学上,向警予成了受人尊敬的“女校长”;

  留学时,抛弃幻想,坚定信仰,投身革命,矢志不移,向警予成了敢打敢拼的“女先锋”;

  革命后,不畏艰苦,敢于斗争,唤起民众,视死如归,向警予成了让后人缅怀纪念的“女烈士”。

  ……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让须眉。

  妇女能顶半边天,管教山河换新颜!

  她和她那个时代的杰出女性,如秋瑾、何香凝、杨开慧、邓颖超,以及更早时代的杰出女性,如花木兰、秦良玉、蔡文姬,身上所共同呈现出的奋勇向前、积极向上的精气神,闪耀着无穷的光辉,并在当代女性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接续和传承。

  她们是:

  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

  19岁远离家乡,在条件艰苦山区支教30多年的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

  30多岁就投身青蒿素研究,历时50余年,不在乎光鲜头衔,只在乎科学造福人类的中国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从农村赤脚医生到工程院院士,为抗击疫情,每天只睡3小时的传染病学科女院士李兰娟;

  当过幼儿园老师、旅馆前台、保镖、健身房销售,但最终坚持走上格斗之路,最终成为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回击了其他国家对祖国蔑视的张伟丽。

  ……

  还有很多很多,她们是女性之光,点点星光,愈点愈亮。

  向警予的理想没有落空,正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同胞的不懈努力,为女界,大放了光明。

  文章的最后,就用马克思的一段话做结吧: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此致,敬礼。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