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能与大佬同列的人,只能是大佬。
任弼时年轻时候有个好朋友叫萧劲光,就是日后那个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
他俩是同班同学,都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
这个学校有点厉害,培养了不少大佬级人物,徐特立、李维汉、李立三、罗章龙、任弼时、李富春、萧劲光、陈赓都曾在这个学校读过书。
世界就是这么小,当初教员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写了个征友启事,罗章龙是最早的响应者,李立三见到启事后也来找过教员,但双方谈了会后出现了一些分歧,李立三就成了教员口中“三个半朋友”中的那半个。
1920年前后,任弼时和萧劲光在长郡中学读书那会,教员已经是长沙炙手可热的青年领袖了,隐隐已有带头大哥的气象。
那时教员和蔡和森等人弄的新民学会也已运转两年多了。
教员还在长沙牵头搞了个俄罗斯研究会,专门研究俄罗斯的一切事情,发行《俄罗斯丛刊》,并负责组织派人到俄罗斯勤工俭学。
1920年那个暑假,年仅16岁的任弼时和17岁的萧劲光因为穷,没有回老家,想留在长沙找工作赚点生活费。
他俩天天在街上逛,一边找工作,一边谈论国家大事和理想抱负,那个时期的青年学生们,普遍都有一种懵懂的救国冲动和理想。
任弼时和萧劲光两个人就经常讨论要学什么才能救国,但他俩是穷学生,找工作养活自己更紧迫一点。
当时萧劲光还挺羡慕任弼时会画画,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谋生的好技能。
一天,任弼时单独外出,碰见了在船山中学读书的同乡任岳,任岳就告诉任弼时,说现在长沙有一个俄罗斯研究会,最近正在组织青年报名留俄,还顺带跟任弼时讲了俄罗斯的情况。
这一下就激起了任弼时的兴趣,立马就回去找到了萧劲光,两个人琢磨了好几天,左思右想就是下不了决心。
因为他俩当时快要毕业了,如果这个时候去俄罗斯,恐怕连毕业证都拿不到,而且有关俄罗斯的情况,他俩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清楚。
想了很久后,他俩都决定不要文凭了!
横下一条心来,就是要去学能救国的本事。
02
任弼时通过任岳的关系,填了表格,跟萧劲光一块加入了教员领头弄的那个长沙俄罗斯研究会。
作为俄罗斯研究会干事,教员对任弼时和萧劲光以前的经历和思想,还是挺满意的。
第一批选派了六个人去俄罗斯勤工俭学,其中就包括任弼时和萧劲光。
那个时候,从湖南出去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们,基本都跟教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时去俄罗斯留学,得先去上海的外国语学社先学习一些有关俄罗斯的基本知识,然后和其他省份的革命青年们一同赴俄。
到了上海后,给任弼时他们上课的人,都是业内大佬,有时是最早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有时是邵力子,有时则换成矛盾来讲课。
甚至当时文化界、思想界的顶流陈独秀,也会现身外国语学社给任弼时这些人讲课。
要不说平台很重要,只要进入了一个高级平台,就算你昨天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路人甲,今天就能听行业内顶级专家讲课了。
在上海外国语学社,任弼时、萧劲光、刘少奇等人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参加了革命。
1921年春,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人终于等到了去海参崴的苏联货轮,他们走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还在酝酿之中。
刘少奇、任弼时这一批是第一代留苏学生,王明他们算是第二代了。
相比王明那一代,任弼时他们当年去苏联的经历就要艰难多了,彼时苏联还没有站稳脚跟,国内经济困难,国外面临着极大的军事压力,从中国去莫斯科,一路上要经过很多检查站,还是很危险的。
邮轮到达海参崴后,任弼时他们还得坐火车去伯力,只有到了伯力,到了苏联红军的底盘,他们的安全才有保障。
从海参崴到伯力中间是红军和白军势力交界的地方,日军在这里设立了很多检查站,为了顺利通过检查,任弼时和萧劲光一个扮成理发师,一个化装成裁缝。
轮到任弼时接受检查时,出了问题。
当时海参崴正在闹鼠疫,日军除了盘问去伯力的目的,还要检查体温,任弼时因为年纪最少体格弱,猛地一到寒冷的海参崴,感冒发烧了,体温有点高,就被日军当成鼠疫患者,扣下了。
被扣下后,年仅17岁的任弼时并没有慌乱,而是很镇定的讲自己就是为了去谋生,在再次测量体温时,搞了小花招,把水银球露出来一点,温度就显示正常了,这才通过了后续检查。
等任弼时到了伯力,把缝在棉衣服里的介绍信拿了出来,交给共产国际的接待人员,才算真正找到组织 ,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蒸汽火车。
03
不得不说,当时的共产国际还是很给力的。
不论那个国家那个民族,不论说什么语言什么肤色,只要认同共产国际的理想信念,大家就是同志,就有互帮互助之责任。
这种为了同一个理想信念而相聚在一起的景象,是那个倒下的巨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些人有些事,只要存在过,就会留下力量。
彼时的苏联很穷,工业也还没有搞起来,粮食困难,煤矿生产效率也有限,任弼时他们乘坐的蒸汽火车,要时不时的停下来,去砍树当燃料。
任弼时等人上车后,会领到一个黑面包,大小跟个小枕头差不多,这就是他们在车长的主要口粮了。任弼时他们把黑面包随身携带,饿了就啃两口。
不要觉得这个条件差,这个伙食标准,在当时的苏联那也是最有牌面的,普通人连黑面包都吃不上。
1922年,张国焘担任中共代表团团长去莫斯科,参加第一届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队代表大会时,任弼时、刘少奇这些中国留学生们,为了迎接代表团,提前几周做准备,从自己少得可怜的口粮中,节省下了一些土豆。
等到张国焘他们来莫斯科后,任弼时、刘少奇等八位中国学生代表,带着省下来的土豆,专门到代表团的驻地去慰问张国焘等人。
几十年后,张国焘在回忆录里提到这件事,仍旧印象深刻:这一小盘马铃薯非任何贵重物质所能换到,是同胞同志的深情与友爱的象征。
那个时期的革命党人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怀揣着着理想和信仰,只要能对救国有帮助,啥苦都不叫苦,都能熬下来。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革命,可不是一句口号,在家国危难之际,一茬又一茬的中国青年们,前仆后继,死了一批又一批,下一批仍然发愤图强,自觉的顶上去。
这就是中国年轻人。
那个时候,没有人在乎什么个人荣辱,贪图什么权力富贵,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报国,只要国家需要,说上就上,根本不讲条件,死则死矣。
教员那一代人的理想和信念,不是我们这些出身在和平年代,吃喝不愁的人,所能理解和想象的。
04
到了莫斯科后,任弼时他们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始系统学习理论知识。
这个学校是专门为东方各受压迫民族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当时中国班的人数最多,而任弼时的年纪最小。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任弼时这群学生的食宿标准是按照苏联红军标准来的。虽说标准是最高的,但伙食条件还是很差,每天能领到一块黑面包,另外还有几个小土豆,午饭和晚饭有一勺子汤。
这点东西吃不饱是肯定的,穿不暖也是必须的。
任弼时他们是学生有优待,能领到一些衣服和不合脚的鞋子,但住的地方依然没有暖气。
去过东北的估计都知道,室外零下几十度,屋内要是没有暖气,跟待在冰窖里差不多。任弼时他们为了取暖,晚上都是挤在一起睡。
任弼时他们这边虽然艰难,可好歹有组织可以依靠,而同时期法国那边的邓小平他们,啥事都得靠自己,为了谋生,去血汗工厂里打黑工,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累死累活不说,还得跟警察玩猫捉老鼠游戏。
说来也巧,任弼时和邓小平都是1904年生人,都是16岁出国。
他俩有个共同点,都是自己做决定,横下一条心,要去国外学救国真本事的年轻人。
但任弼时是在莫斯科学习,在一些事上还是有优势的。
1924年1月21日,伟大导师列宁病逝,22日,噩耗传来,苏联举国哀悼。
这天晚上,中国班的几位学员意外接到了学校的通知,可以让他们以被压迫民族代表的身份,为列宁守灵,时间只有5分钟。
中国班选出来四人,分别为萧劲光、任弼时、刘少奇、萧三。
回忆这段往事时,任弼时还记得自己当初站在列宁右肩的方向,而萧三则跟他是同一批,站在列宁左脚的方向。
五分钟的时间很短,却足以铭记一生。
列宁,是一面精神旗帜,全世界的无产者们,似乎只要闻听到这个名字,便能带来无穷的力量。
列宁去世时,国内正召开国民党一大会议。教员等人在会议期间闻听噩耗,无不悲痛。
几个月后,任弼时结束了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涯,准备回国参加具体的革命工作,临行前,任弼时专门前往列宁墓拜谒。
当时他的堂哥任作民,在列宁墓前问他:你是否已经决定将一生贡献给革命事业?
任弼时坚定而明确的回答:“决定了!”
1924年8月,任弼时回到上海。
组织指派他到上海大学任教,为党培养年轻干部。
16岁出国,20岁学成归来,去的时候是莫斯科东方大学最小的学生,回来的时候是上海大学最年轻的教员。
上海大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共创建的第一所大学,集中了当时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我党当时在上海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
任弼时虽说年轻,但教学却异常认真,对学生要求极严,当时康生在上海大学学习。
康生比任弼时还要大上6岁,可康生却很怕任弼时这个年轻老师,就算日后他俩都是中央委员了,康生也对任弼时敬畏有加,这是康生自己说的。
因为任弼时对他人严格,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人品上无懈可击。跟任弼时共事过的人,都认为他一向正派公道,在原则上从不让步。
包括朱老总、贺老总、叶剑英、周恩来等等,在回忆任弼时事迹时,都提到任弼时有正派公道的品德。
所有人都服他,真正做到了以德服人,至人无己。
在后来的工作中,任弼时怼过陈独秀,也跟教员针锋相对过,更批评过江青,谁的面子都不给。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任弼时。
不久后,因为工作出色,任弼时被组织从学校里调出来,走出社会,专门从事共青团的工作。
05
前面是为了多介绍介绍任弼时的事迹,下面咱们就要上荤菜了。
教员是任弼时的领路人,但原则性极强的任弼时,并没有记这个情,在中央苏区时,二人之间是有过一番较量的。
1920年,任弼时经过教员创办的俄罗斯研究会介绍,得以赴俄留学,任弼时学成归来后,跟教员也碰过几次面,共同参加了八七会议和党的五大,但二人真正在一起共事,还是在中央苏区。
这段历史,咱们聊过多次,但以任弼时的视角来回看,还是头一次。
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后,王明在米夫扶持下,当上了中共领导,留苏派开始全面接管中共。
那个时候王明为了贯彻共产国际的指示,搞了很多中央代表和中央代表团分赴全国各地的革命根据地。
陈昌浩和张国焘去鄂豫皖苏区,而任弼时、顾作霖、王稼祥则组成三人团前往教员所在的中央苏区。
三人团去中央苏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王明路线,但当时因为中央苏区那边出现了AB团和富田事变的问题。
总前委和地方党委的矛盾闹得很大,一时解决不掉,这个问题的全权调查权,就交给了以任弼时为主的三人团。
结果任弼时他们还在路上时,共产国际远东局就给富田事变定了性,支持以教员为领导的前委,认为“总前委领导是对的”。
1931年4月17日,任弼时率领的中央代表团赶到宁都县青塘,和教员、朱老总、项英等人见了面。
任弼时一到,当即就参加了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这个时候,老蒋正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解决苏区的军事危机,是当前最紧要的事。
在讨论如何解决军事危机时,众人发生了分歧。
任弼时不太懂军事,还是初来乍到,就没有插话,主要听项英、教员等人的分析和讨论。
听着听着,任弼时就琢磨出味来了:项英的军事能力不行,起码不如教员。
项英是李立三派到中央苏区的,要干的活,其实跟任弼时他们差不多。
项英以前主要负责工人运动这一块,曾在武汉组织领导过工人纠察队,对军事这一块了解的不多。
当时中共刚举起武装革命的大旗没几年,真正懂军事的人,就朱老总、教员这几个人。
项英一看老蒋派了二十多万人来,认为打是打不过的,不如直接跳出现在的根据地,然后去建立新的根据地。
有同志就说,项英这个意见不好,不看条件,一来就跑,那还建个啥根据地。应该采取分兵退敌的方法,先把部队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散和吸引敌人兵力。把敌人引走了。
项英一听别人这么说,就不太自信了,开始犹豫起来。
教员听这些不懂军事的人瞎掰掰,直皱眉头。
提出我们是弱势,要是离开根据地,就是弱上加弱,得充分利用我们对根据地熟悉的优势,然后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歼灭露出破绽的敌人。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教员的方案获得了通过。
结果自然是赢得了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06
经过这件事,任弼时认识到教员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后来任弼时回忆,“未到苏区前是有毛右倾的观念的,到苏区后认为有独特见解,有才干。”
特别是面对敌人大军压境时,教员临机果断,指挥若定。
反观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项英,则是“犹豫不决(特别在军事行动上),领导战争能力弱,故有推毛为书记事。”
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项英的代理书记一职,被以任弼时为主导的三人团撸下来了,换成了教员。
但这并不意味着任弼时就是彻底认可教员了,这是因为任弼时认为当时的教员能力够,尤其是军事能力够,指挥能力也强。
可当教员表现出与进攻路线不合作态度后,站在中央进攻路线上考虑问题的任弼时,立马就把教员的军事指挥权拿下来了,还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那个时候任弼时也很年轻, 跟张闻天他们当年差不多,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唯上级文件是从。
尤其像任弼时这样的学习尖子,从大学出来后,都有一个通病,瞧不起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
教员在创建中央苏区前,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这篇文章放在现在自然是一篇经典,但在当时可是攻击教员是经验主义的把柄。
任弼时看到这篇文章时,也认为教员存在“狭隘经验论”的毛病。
“党内流行一种狭隘的经验论调,实际上是一种反理论的倾向而形成的一种事务主义的现象。”
“红军中狭隘的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生了不小的影响,根本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单凭自己的狭小的经验和短小眼光来分析各种问题,这完全是农民的落后思想,事实上会要走到错乱的非阶级路线的前途上。”
这话都是批评教员的,后来任弼时自己回忆提到这件事,说当时:“听说他反对本本主义,所以我对反对经验主义很合胃口。”
任弼时不仅批评了教员,还明确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要与一切立三路线影响和党内主要危险——右倾机会主义做最残酷的斗争。”
当年教员写征友启事,征得了三个半朋友。
李立三就是那“半个朋友”,结果如今的教员和他那半个朋友,却都成为了“反面典型”。
真是造化弄人。
07
第五次反围剿前后,教员是被博古为代表的临时中央批斗。
而在第四次反围剿前后,教员则是被任弼时为代表的中央代表团批斗。
第四次反围剿前后,中央苏区有两个重点人物,一个就是任弼时,另一个就是被批评的教员。
1931年11月初,在任弼时主导的赣南会议上,撤销了红一方面军的建制,把教员对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弄没了。
随后又在1932年1月的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否决了教员坚决不打赣州的主张。
紧接着又在3月召开的江口会议上,再次否决了教员关于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转向周边主动“出击求巩固”的意见。
教员是当时公认的懂军事的人才,但他坚持原则,就是不愿意配合进攻路线,只要让教员接触军事权,那他就会想办法保存红军实力,避免去进攻大城市,造成大的损失。
当时任弼时、王稼祥、项英等人,严格执行临时中央命令,逼着教员执行进攻路线,带部队去打大城市,而周恩来则是居中缓和,想办法让教员去领导军事,让教员担任红一方面的总政委。
那个时候双方反复拉扯,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这个矛盾发展到了顶峰。
教员原本和周恩来等人,在前线指挥部队,但在后方的任弼时等人,一再要求部队去攻打南昌,结果却发现部队根本不是按照进攻路线来行动的。
双方矛盾彻底爆发,任弼时等人坚决要求,让在前线的委员们回来开会,要彻底解决红军内部的军事分歧。
1932年10月,委员们在宁都小源,召开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这次会议的矛头就是冲着教员去的。
这次会议的主角是任弼时,后来他回忆:“宁都会议上,我反对分兵准备战场,因此就把毛的军事领导撤销而以周替代”。
“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泽东表现最多”,指责教员对夺取中心城市,消极怠工,是上山主义。
批评教员的诱敌深入方针,实际上是守株待兔,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
当时任弼时等人不仅批评了教员的军事策略,还批评了他的军事思想。
指责教员在古田会议上确立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包办一切”,提出“红军终包办一切军队行政的各级党的委员会应既取消。”
当时教员认为红军有三大任务,作战、筹款、做群众工作,这三大任务也被批评了,解除了红军筹款、做群众工作的权力,只突出作战功能。
此外,任弼时还在其他场合公开批评了教员性格上的缺点,譬如,任弼时指出毛有“脾气大,个性强,有时杀偏风”的毛病,这些意见都是十分中肯的。
任弼时的一些批评,也确实对教员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起到了帮助作用。
总之,宁都会议基本上就是为教员召开的批斗大会。
最后的结果是,任弼时解除了教员全部的军事指挥权,是全部。
随后教员就到福建长汀养病去了,离开了核心领导层。
这次会议过后,一直到遵义会议,教员都没有参与军事的权力,只让他负责政府方面的工作 。
08
由此可见,如果真要是按照有些人说的那样,延安整风是教员的复仇,是他对以前政见相左者的打击报复。
那任弼时就不会在1943年重组书记处时,当选为三大书记之一。
问题也来了,以前指责教员种种策略和思想都是错误的任弼时,为何后来又赞同教员了呢?
原因很简单,任弼时注重实事求是,这使他很快从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当他获取到了实际工作经验后,发现教员讲得是对的。
这就是任弼时伟大的地方,在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立马就承认自己的错误,当发现自己的理论脱离实际后,立马就会改正,想办法补救。
(我发现,湖湘文化对教员、任弼时、刘少奇这些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从湖南出来的革命党人,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这或许就是文化底色的力量。而且湖湘文化似乎更容易成事,“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楚荆之地、人杰地灵,名不虚传。)
言归正传,任弼时改正自己错误的速度有多快呢?
在教员还在被打压的时期,任弼时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1933年2月,任弼时在《斗争》上发表《什么是进攻路线》一文,质疑进攻路线中的“单纯军事进攻”问题,以及批评当时存在的命令主义问题,指责上级只给命令,不允许反对,容不得讨论。
而他本人此前就是那个,严格执行上级任务,精准传达上级命令的人。
此后任弼时对于中央的一些命令,开始保留自己的意见,甚至偶尔还发表不同观点。此时的任弼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可还没有将所有事都想明白。
在将教员压下去后,任弼时竟然成为了另一个小“教员”。
1933年,当博古和张闻天到达中央苏区后,任弼时反倒成了博古和张闻天的打压对象。
张闻天曾说:反罗明路线是“打毛排弼”。
09
1933年11月30日,任弼时当选为湘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直接领导和指挥红六军团等部开展革命斗争。
后来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汇合,任弼时、贺老总、关向应等人形成了一个领导集团,领导这两支军团。
纵观任弼时的革命生涯,再横向对比张闻天等人的经历,这段被打压的经历对于任弼时来说,反而是好事,让他收获了实际经验,真正参与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工作。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教员看到了任弼时的转变,认可了任弼时的人品,为他俩日后的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
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相应的实践经历,很多道理是无法真正懂得的。
张闻天跟任弼时很像,但张闻天的起点实在太高了,一跌落下来就很难爬上去,而且那个时候,张闻天已经没有机会去让他去独当一面,领导党政军工作了。这是比较可惜的。
离开中央后,任弼时成长飞速。
尤其是在甘孜跟张国焘汇合后,任弼时更是表现出了他那独一档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合。
当时另立中央率领红军南下的张国焘,已经在百丈关吃了败仗,直接导致张国焘的南下计划破产。
彼时的张国焘内心很虚,而他当时是红军总政委,跟红二方面军联系的电台掌握在他手里,这给了他哄骗贺老总和任弼时的机会。
张国焘跟任弼时等人确立了汇合时间和地点后,做了很多准备,宣传材料啥的都写好了,要拉拢红二方面军一起反对中央。
当时张国焘让人送了一批文件给红二方面军,里面的内容都是精心处理过的,内有攻击北上红军是“逃跑”等内容,还指名道姓指责了教员、博古、周恩来等人。
结果任弼时看到这些文件后,十分敏锐,根本不吃张国焘那一套。
当即就下令,四方面军送来的材料,一律不准下发,所有文件只保留一份,其余的全部烧掉。
当时肖克的反应跟任弼时的处理,形成了鲜明对比,肖克看到这些文件后,听信了老战友的言辞,竟然也开始说北上红军的怪话。
要不是贺老总和任弼时把关严,红二方面军究竟会有多少人受影响,这是说不准的。
任弼时是个很有智慧的人 ,对于张国焘的各种把戏洞若观火。
张国焘说要开联席会议,任弼时立马就反问,到时会议上出现争议,要是红四方面军以多压少,通过了一些决议,责任算谁的?
此后,任弼时跟被张国焘裹挟的朱老总会面,才了解了更多内幕。
但他依旧没有发表鲜明观点,而是继续和红四方面军的很多中高层将领见面谈话,掌握了很多资料,也说服了一些人,比如傅钟。
红二、四方面军汇合后,任弼时的表现,展现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该有的智慧和气度。
但这些,还不够说明任弼时为什么能成为五大书记之一。
10
1937年12月底,王明、康生、陈云等从莫斯科回到延安。
王明等人回国后,就召开了12月会议,在这次大会上王明推翻了此前教员在洛川会议定下的抗日策略。
刚摆平了一个张国焘,又来了一个王明。
在相应文章里,我提到过,当时王明来势汹汹,扯斯大林的大旗,把很多同志糊弄住了,教员再次成为少数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员当时想到,王明全靠共产国际撑腰,他能撑腰的本事就是共产国际不知道中共的一些情况,信息不对称,这才导致王明有装腔作势的空间。
只要派个人到共产国际去详细公正说明中共近些年的情况,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王明自然就歇菜了。
这个去共产国际的人,必须是党内都公认正直正派的人,不然其他委员不会同意,此外还必须跟共产国际有打交道的经验,懂俄语。
选来选去,这个重任最后落在了任弼时身上。
任弼时与教员在延安枣园。
1937年6月份的时候,王稼祥因为伤情过重,急需得到救治,而当时遵义会议的一些情况,也得派个人去莫斯科,跟共产国际做一个详细汇报。
王稼祥就先一步去了莫斯科,既是养病,也是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2月左右,任弼时启程去莫斯科。
任弼时和王稼祥一个是第一代留苏学生,一个是第二代留苏学生,都懂俄语,也深受共产国际信赖。
他俩到了莫斯科后,如实讲述了中共这些年的发展和情况。
最后在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
并带来了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的口头指示:支持教员成为中共领袖,并认可他是中国革命涌现出来的成熟领导人。
一击绝杀王明。
对于教员能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顺利通过组织程序,成为中共领袖,王稼祥和任弼时功不可没。
但这依旧不能有力说明,任弼时为何能成为开国五大书记之一。
11
开国五大书记,各自都有各自所负责的一面,并不是说能力足够强就能当五大书记 。
1945年,当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应运而生的时候,现在完全可以说,由毛朱刘周任五位中央书记处组成的最高领袖集团,是中共成立以来最稳固最有能力的领导集团。
第一代成熟的领导集体是以教员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想进入这个领导集体,能力强地位高是基本条件,此外,所擅长的方面得跟领导班子各方面的需求相匹配,能补足领导班子的短板才行。
教员是核心,朱老总是军事方面的代表人物,周恩来能妥善处理各种复杂事物,协调各方面的冲突,刘少奇有统领全局的能力,他也是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
那任弼时呢?
任弼时独特的才能是在延安整风期间凸显出来的,当时他在党的建设、组织管理方面展现出了不同凡响的能力。
换句话说,任弼时在第一代领导集团中,起到了一个党内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的作用。
“党内的妈妈”这一美誉,便已经充分说明了任弼时为何能跻身五大书记之一。
而这一才能,是从任弼时接手中央秘书长这一工作开始体现的。
12
1940年3月,任弼时从莫斯科返回延安,参加书记处工作,分管组织部、青委、妇委等部门。
1940年初,任弼时和周恩来等在莫斯科合影。
而任弼时回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负责筹备七大工作,主持召开审查“七大”代表资格的会议。
为啥教员会把筹备工作交给任弼时呢?
可能跟一段早期的历史有关系。
1931年秋,在中央苏区,召开苏区党代会和全苏大会时,大会的前期具体筹备工作基本就是任弼时主抓完成的。
因为当时临时中央已经决定由教员出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大会召开前一个月,教员也回到了瑞金,跟任弼时同住一座小楼,一起担负起筹备大会的领导工作。
当时任弼时已经在军事和理论方面开始指责教员了,但他俩却在筹备大会的工作中,配合的很好。
这期间任弼时在筹备大会时展现的组织能力,让教员印象深刻。
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组织人参会需要啥能力?不理解的去筹备组织个10人规模的团建就明白了。
因此,这可能就是教员为啥把筹备七大的工作,交给任弼时的原因。
但七大因为种种原因,拖了很长时间才开起来了。
到了1941年3月,教员开始着手为发动整风运动,在学习内容方面,先是给几年前便已经整理好的《农村调查》小册子,重新写了序和跋。
9月份的时候,任弼时接手中央秘书长的工作。
据胡乔木回忆,让任弼时当秘书长,一是因为资历老,二是因为他是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三是他从共产国际回来的。
“这里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其他的人起不了他当时起的作用。”
到底是什么作用,懂的都懂,我们就不细说了。
接手秘书长的工作后,任弼时开始对中央直属机关、军事机关、边区的党政机关的工作制度进行整理。
任弼时先是从陈云那里,把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调到手下工作,随后领导建立了中央办公厅,下设了秘书、总务、警卫三大系统。
自己担任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担任副主任。
办公厅的这三大系统,还是很关键的,依托这三大系统,又建立了行政制度、干部供给制度、财务会记制度、文件管理和档案保管等制度。
任弼时的改革,基本把机关的所有工作都制度化了,明显提升了整个机关的工作效率。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江青喜欢买一些不在报销之类的物件,买完之后都由机关报销,但任弼时接手后,对于江青这些制度外的报销,全部拒绝了,江青因此还大闹了一番。
1943年3月,任弼时就精兵简政工作提出方案,其中提到了明确中央书记处的职权问题,书记处应是政治局的办事机构,服从于政治局,在政治局制定的方针下,主持日常工作。
其次在政治局之下,设宣传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
不久后,书记处书记由政治局会议选出,由教员、刘少奇、任弼时三人组成。
至此,任弼时凭借自己出色的组织能力,以及坚实的党内地位,公认的正派作风,成为第一代领导集团的重要成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