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故居。自建国以来,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韶山,掀起了建国50年波澜起伏的访韶山热。韶山,俨然成为人们心中瞻仰毛主席的“圣地”! 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去过韶山呢?当我打开这本《韶山档案》时,才知道,截止20世纪末,竟多达三千万人访问韶山。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革命先驱、开国元勋,比如朱德、刘少奇、邓小平;也有文学大师老舍、郭沫若等;民主人士雷洁琼;甚至西藏班禅、溥仪皇帝、国民党战犯、外国的政治家,都拜访过韶山,而无一例外,他们都对这里感触颇深。 书中最吸引我的访行是毛主席的二回韶山。众所周知,毛主席一回韶山是1959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4月18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终于同意了毛主席多次的建议:不再担任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候选人。终于了却了心愿,毛主席也就暂时放下担子,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故乡。 毛主席这次回家,一是探望乡亲、祭拜父母;二是调查研究。调查什么呢?我们都知道,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出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只用了1个多月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到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被2.6万个人民公社代替,全国的农户有99%以上参加了公社。毛主席利用这次来韶山的时间,初步调查了一下公社运行情况。 6月24日,毛主席抵达长沙,先向省委了解工作情况,6月25日就到达了韶山。当晚,毛主席就找来当地群众和部分干部座谈。次日在简单祭拜父母后,主席又去了农民李文贵、毛霞生家里问候,之后到故居,村里乡亲都来了,毛主席和他们拉起了家常。 群众又自发呼喊起“毛主席万岁!”毛主席这一次强调“不要喊我万岁,要喊共产党万岁!”是啊,共产党这时还是毛主席心中的丰碑,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离开韶山没多久,毛主席就派罗瑞卿等人去湖北农村调查,自己则去庐山,准备后来著名的“庐山会议”。不可否认,庐山会议与这次韶山之行有紧密的联系。 七年后,毛主席二访韶山。不同于上次访行的热闹,毛主席这次是秘密访行,一个人秘密住进了滴水洞。连他的保卫人员都不知道滴水洞里住的是谁?我们都知道,每逢大战之前,毛泽东都喜欢避开人群,自己一个人静静思考。这次毛泽东在滴水洞住了十一天,谁又能知道在这表面轻松的日子里,主席又进行了怎样沉重、复杂的思考呢?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但是当时,主席只是在临别故乡的那一刻,缓缓走出滴水洞,不住回头环看青山,依依不舍地登上吉普车。或许,主席早有预感,这一去,就再也无法回头,这一别,就是永别! 世事变迁,风云变幻,1976年,毛主席逝世。1979年,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而访韶人数也不断下降,1976年是175万;1980年,锐减到23.33万。这一年,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专程访问韶山。他在这里缅怀了毛主席,向随行的人讲述了当年与毛泽东的交往,是如何与共产党合作,推动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他真切地告诉大家,“毛主席说的一句话,对我终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那就是‘谁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是啊,人民不会忘记!90年代,访问韶山的人又逐渐增多。书中特意讲了一批批民主人士访问韶山,在1994年,雷洁琼拜访韶山,深情地在留言簿上写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八个大字。私以为,这是对毛主席最贴切的评价! 韶山,因为毛主席而不凡。自新中国成立,这里成为了革命圣地,成了毛主席的一个象征。从这本《韶山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派人士,各国人物来访韶山,而他们的访行,也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变化,国际关系的变迁。 本书马社香老师是研究毛主席的专家,她对相关人物进行详实的采访,架构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再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将那段历史以新颖的角度展现出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如果你对新中国的历史感兴趣,对第一代领导人的关系与命运感到不解,对毛主席的崇高声望感到惊讶,那么请看看这本书,相信你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重读老旧书∣好书都在这!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好书, 添加新客服(17791526186)就能看到!
「 支持红色网站!」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