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3月21日),我写了在小E被举报的故事,她在深圳一个城中村派发免费食物,给因疫情而停工的农民工等群体,不想,被人举报到警方并不得不停止派发。(见《他会出来道歉吗?》《"当年那通电话里的声音,直到现在都一直温柔地包裹着我"》)
今天(3月30日),有同一个关键词的另一幕,发生在上海。
上海网友@王铁梅女士 发了一则微博:一群下班回到出租房的阿姨们,被业主以潜在威胁为由举报报警,最后被“驱赶”出了小区。在列举了各位业主的意见之后,@王铁梅女士 表示站在“底层阿姨”一边,说:“阿姨们被驱赶出小区的背影让我非常难受,我很爱上海,但我不喜欢只有咖啡的上海,咖啡和大蒜兼有的上海才立体,咖啡和大蒜是平等的,咖啡没有权利滥用‘驱赶’这个词。”
阿姨们离去的背影
这个帖子是及时的,至少它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思考:
那些在上海打工的阿姨难道就没有做出贡献?她们在小区租房难道就没有居住的权利?一个人,因为需要自己更加安全,就直接剥夺他人的权利,这样做是对的吗?
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微博之后,业主们的举报转变了方向,他们开始举报@王铁梅女士 ,表示要“举报先走一波”“抓出这个叛徒”“报警”“查IP”“名誉损害找律师”“宣布他或她是本小区不欢迎人才,你再来,我们保留找你的权力”:
结果是,因为业主正式报警,@王铁梅女士 接到了民警电话,要求删帖。这个电话一连三个。Ta尊敬并接受了民警的意见,删了,但依然说:“希望每一个为上海做出过贡献的底层人民,都能公平地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这种事情我见过非常多次了,而且亲身经历了很多次了,但是,每次看到,依然会觉得很不适。感觉很难受。最先使用“驱赶”一词并且真的这样做的难道不是居委?@王铁梅女士 之前的发言,难道不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应该有的共情?难道不是为了小区拥有更好的人文环境?难道不是基于一个人基本的发言权利吗?
但是很多人不这样认为,根深蒂固地不这样认为。业主群里那些发言和举措,是对@王铁梅女士 的驱逐,其态度与之前对打工阿姨们的态度如出一辙。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说,上海自有其可爱之处。今天我要说,爱上海,应该爱得大气一些。爱小区,同样应该爱得大气一些。也许有的人说,疫情来了,保命要紧,大气小气什么的先放一边了。即便如此,我们是不是还可以问一问:爱小区,难道不应该爱得理性一些?@王铁梅女士 的话,哪一句违法了?那个帖子难道不是对小区向好的拳拳之心吗?
在这件事上,谁更可爱?
不同立场的人群,如何共存于一个小区、一个城市?以前,我们可以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暂时回避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它越来越迫在眉睫了。当空间趋于逼仄,冲突就避无可避。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所期望的“大气的爱”恐怕就不会成为共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佳配置,许多人的良知也会蒙昧不明。
之前,总结的最好的,是费孝通先生的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但,当发生直接冲突,怎么办?费先生也并未有解决方案。
我的态度在之前表达过:“根本没有各自安好的自觉自洽,都是斗争而来的求同存异。”一句话:认真对待自己的权利,在法律底线之上坚持原则,并承担相应的代价与责任。(见《已报警》)
基于这一态度,今天我以此文支持@王铁梅女士 :虽然经历这些,但请不要怀疑自己当时的选择,更不要放弃对上海的希望。至少,许多人,包括我,与你一样相信:
有原则的爱,才是大气的爱;大气的爱,定然是有原则的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