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的国安委正式启动运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强调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官方表述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去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时,由于中文名称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完全一样,外媒观察者普遍认为该机构的设置就是模仿了美国的NSC,也将两者作了对照比较。
美国NSC自1947年依据美国“国家安全法”成立以来,伴随着美国霸权的上升也逐步发展成一个世界级的权力机构,所出台的决策和所实施的行动,无不具有世界性的巨大影响。该机构有其产生背景、运作模式和指导思想,同时也带着显著的“美国特色”。通过考察NSC的“美国特色”,有助于理解“中国特色”国安委的不同之处。
习近平在国安委第一次会议上首提总体国家安全观(资料图)
NSC是一个特权机构
首先一点,美国的NSC实际上是一个超脱于美国政治制度之外的特权机构。如果说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又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NSC只与第二点相关,与第一点基本无关。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关于如何有效操作美国霸权机器的机构,但却不是一个充分体现美国人民普遍意志的机构。
从机构重组方面看,通过1947年国家安全法和1949年的修正案,原来的陆军部、海军部和刚刚从陆军中分出来的空军部被一同合并到了作为联邦政府机构的国防部,又通过设立中央情报局和参谋长联席会议,情报机构和军事部门也完成了整合,最终,再通过NSC的成立和顾问成员设置,所有这些部门的权力就都集中在了美国总统手中。与美国的宪政分权原则相对,NSC虽然也是依法成立,却是一个绕过了分权原则的集权过程。美国总统是NSC的主席,无论总统如何产生,通过这个机构他就成为了美国超级霸权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权力的实际行使者,而不必再顾及美国这个国家的“民主”性质。
人事制度进一步加强了NSC的集权和不民主,参加NSC会议的“临时成员”以及为NSC顾问服务的普通员工都随情况而定,无需任何选举或推荐,甚至无需情报或军事部门的身份资格。有个著名的故事:曾经在卡特时期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雇用了他的一个女学生作为NSC员工负责处理与国会的联络,这位女学生最初被她面对的工作吓住了,不认为她这个移民身份的平民女性可以处理如此重大的外交事务,经过一些反复之后她最终适应了,并从此开启了她个人的事业。到1997年,这位名叫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的捷克移民,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与早年的奥尔布赖特类似的NSC员工曾经多达近200人,他们虽是无名小卒,却通过NSC这个特权机构直接参与外交文件和总统讲话的起草,负责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驻外大使、国会议员、院外活动人士会面,为“总统的朋友们”处理各种事务。
“反恐战争”开始之后,NSC甚至为自己授予了“特许杀人权”——对于NSC所认定的恐怖分子嫌犯,该机构无需得到任何批准即可自行实施杀戮行动。行动小组由NSC自行组建,行动规则由NSC自行制定,不受任何法律约束,行动档案也从不公布。
这一切非民主甚至反民主的制度和规则,都借“国家安全”的名义而大行其道,这是NSC的美国特色之一。可以说,美国NSC既产生于民主制度,又巧妙地摆脱了民主,实现了集权和特权。
NSC也代表私权力
NSC的美国特色之二:这个特权机构并不代表美国的利益,只代表精英集团的利益。NSC是一个现实存在,谁控制了这个机构,谁就控制了美国的权力中枢,也就驾驭了全球最大的霸权机器。从这个角度看,美国NSC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机构:委员会成员通过“劫持”这一机构,运用美国的全球霸权服务于自己所在精英集团的目标。
有个轰动一时的新闻:就在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吸引了全世界密切关注之时,一项由美国全国地理协会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18岁到24岁的美国青年人中有83%的人不能在地图上找到阿富汗这个国家。同项调查还发现,知道当时热播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拍摄地在太平洋的人,远比知道以色列在什么地方的人要多。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人口多于10亿,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能够在地图上找到法国、英国和日本。
评论家据此发问:谁来决定一个对世界不感兴趣的国家的世界兴趣所在?如果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决定,那么只能由极少数人决定。
利用了美国人民对世界事务的漠不关心和所知甚少,美国NSC成了一个只属于极少数人的精英俱乐部,它寄生在美国,动用美国的资源,依仗美国的力量,却并不必然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小布什通过NSC将美国引向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最终证明是为了他的家族以及所代表的石油—军工企业集团的利益,这个惊人的事实将NSC的美国特色展现得一览无遗。
这个特色可以归纳为:美国NSC既是美国的公共机构,又可以是私人的工具,服务于小集团的利益。
NSC以基辛格为主脑
关于美国NSC另一个重大事实是,该机构长期处在亨利·基辛格战略和外交思想的影响之下。基辛格是当代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思想领袖,他既担任过国家安全顾问,也担任过国务卿,而且连续8年在两个总统任期内担任国家安全要职。当年吉米·卡特在竞选总统时就曾公开指责基辛格“一手操办”了美国所有的外交事务。虽然基辛格1976年退出政府公职,但在其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他仍然间接地“操办”着美国外交,因为几乎所有继任者都曾经是他的助理、部下或同事。部分主要人物如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举行会议(资料图)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将军,尼克松时期的军事助理,福特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基辛格的副手。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卡特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与基辛格是哈佛大学的同事、总统外交情报顾问委员会的同事。
威廉·克拉克,里根时期的副国务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国务院时为基辛格的副手亚历山大•黑格工作。
罗伯特·麦克法兰,里根时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与基辛格共事。
弗兰克·卡卢奇,里根时期的国防部长,在尼克松时期与基辛格共事。
安东尼·雷克,克林顿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曾是基辛格的助理。
科林·鲍威尔将军,小布什时期的国务卿,曾是卡卢奇的副手。
康多莉扎·赖斯,老布什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小布什时期的国务卿,曾是斯考克罗夫特NSC的部下。
也就是说,自基辛格之后,NSC的主要人物都出自于一个以基辛格为思想领袖的小圈子,一个小学派。
美国经济学界的一代思想领袖萨缪尔森曾说过,“谁控制了一国的经济学思想,谁就控制了该国的经济”,无论基辛格是否说过类似的话,他实际上通过他自身的思想,控制了美国的安全和外交。顺便说一句,萨缪尔森和基辛格也都是犹太人。
NSC的这一特色可以归纳为:美国NSC既是由美国总统所领导的,又是被某种思想所控制的,思想领袖才是真正的主脑。
综合上述,美国的国家安全也有一系列“既……又……”的美国特色,这些特色不会为中国的政府机构所具有,只会出现在美国,因为美国是一个私权力大于公权力,资本高于政治的国家,因此,即使是NSC这种集中了最大公权力的机构,仍然会被私权力和资本家集团所劫持、利用。
认清NSC的这些美国特色,可以更好认识中国国家安全的中国特色。被归纳为5个“既……又……”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关于中国国安委所代表的公权力的功能定位,是这个权力机构的自我责任赋予,公开而且透明,接受全民的监督。如此看来,中国的国安委虽然并未产生于美国式的民主,却更少可能被私人势力所劫持、为私人利益和目的服务,反而是更代表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安全机构。
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的定位之下,这个机构甚至自我赋予了服务于整个国际社会之安全稳定的重大使命。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