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之声关闭对华广播,在中国的网络媒体上引起了颇大反响,叫好声不绝于耳。几个小时后引发美国之音的“辟谣”,称中国媒体造谣。
不管美国之音是否关闭对华广播,毫无疑问,这件事被炒作,也能说明广播的衰落其实可见一斑。
但仔细分析就可以了解,美国之音的声音就算离开了中国,但是这家媒体的存在感依然强大。关闭对华广播,其实是该媒体适应现实发展的一个手段,同时也符合了国际传播规律的发展需求。相反,中国不能沾沾自喜,而应该更加关注网络上的宣传战。
很多中国人提到美国之音,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其实这家媒体有着一段和社会主义国家并肩战斗的历史。
客观来说,美国之音脱胎于二战,是在和德国法西斯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宣传工具。1942年的首次播音虽然并未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但很快其通过强大的舆论战,在纳粹倒台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战结束后冷战即至,这时候的美国之音自然转变成顺从于美国政府政治目的的宣传工具。受众从纳粹国家普通民众,变成了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老百姓。播报的主要内容除了新闻之外,宣传西方普世价值是其最重要内容取向,包括英语教学类节目。
苏联解体后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之声的对华广播一度加强,希望复制西方电台“播垮”苏联的模式,但是2011年奥巴马政府财政捉襟见肘,首次传出美国之音对华广播将被撤销的消息。但众多对中国抱有保守态度的美国政客们坚决反对,美国之音的对华广播也一直勉为其难。
最近传出的消息则与3年前的“财政危机”关系不大。按照美国广播理事会短波委员会的说法,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中还存有大量短波听众,中国已经不在此列。因而美国之音关闭对华广播,其实是从传播学角度考虑的正常思维范式。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宣传工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所有媒体或者准媒体中最强的,对传播效果的要求也是最高的。美国之音的身份自然属于美国官方的宣传工具。此前互联网并不蓬勃发展的时期,短波或许是一个受到小众人群关注的宣传手段,然而如今的短波早已经落伍于大众时代。不只是美国之音,即使一国正常的短波频率,也面临滑铁卢的严峻局面,更何况高度关注宣传效果反馈的宣传工具?
因而在现实背景下,正常人都会思考:一部没有多少人收听的电台,传播效果能有多大?在达不到既定传播效果之际,对宣传内容、宣传产品,甚至宣传机构本身进行再思考和再定位,其实是一种因应的必然。因而,如果有一天,美国之音公开宣布要关闭对华广播的话,那等于在给自己“断腕”。
因而,千万不要以为美国之音没有“声音”,它就不再是一部宣传工具。互联网时代的日新月异,让美国之音也毫不例外地与时俱进。
美国之音网站的访问量,在中国人访问海外网站中,应该排在靠前的位置。一个原因是,此网站出现的时间比其他被人熟知的BBC中文网、纽约时报中文网等带有一定新闻“异域色彩”和别样“政治风味”的大媒体中文版要早很多;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之音网站的内容更具有宣传工具特有的煽动性,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地去记住、去挖掘。
笔者观察最近几天美国之音的网站发现,虽然其更新速度慢于BBC中文网,但与法广中文网、德国之声中文网等主流外国媒体中文网相似或稍微快速。每天的头条区基本能做到更新两遍,特别是该媒体对中国负面新闻的关注度,是相对较多和较高的。
比如8月15日,该媒体在头条区的滚动图文新闻栏里,竟然用了6000字的长篇累牍调查式的报道,剖析了中国出版的《中国人权报告》,内容当然与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权的批评和揶揄基调类似。从传播角度而言,这种大尺度差异化的新闻题材,中国媒体不可能报道,因而对一些网民的吸引力始终强大。
所以就算某一天没有了对华广播的美国之音,本质上也并不能说明其收缩了对华业务;相反,可能对其涉华宣传反而是一件好事——它们可以更专注于互联网新闻的采集与深耕、更精当地配备人力与集中资金、用更能融合与接洽目前最新的科技发展手段,以一种在传播学中更灵活也更有效果的沟通方式,来实现广播时代已经实现、或者未来更需实现的宣传诉求,最终达到既定的宣传目的。
这其实给中国政府带来的“挑战”更大。互联网早已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条消息的传播速度要远比从前快得多,因而意识形态的安全维护需要更多新思考和新思维。防止被宣传战中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着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实力,实现更均衡与更公正的发展目标。届时,就算美国之音的宣传手段再变化,中国也会宠辱不惊。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