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批评中国的华人女记者苏雨桐被“德国之声”中文部解聘,近日在西方舆论界闹得沸沸扬扬。美国《纽约时报》22日报道称,苏雨桐及其支持者近日对多家媒体表示,她被解聘是因为发表批评中国的文章,并被告知“德国之声”中文部“要有新的发展方向,她和这个方向不相符”。报道还质疑“德国之声”因经济原因正在走向“亲华”。对此,“德国之声”新闻发言人22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证实,苏雨桐被解聘是因为她泄露了“德国之声”内部会议的信息,与她批评中国的报道无关。
“德国之声”20日发表新闻声明指出,“‘德国之声’基于劳工法终止与中文部自由记者苏雨桐女士的合作。这一行为与所谓限制意见自由问题毫无关系,而是对一种任何单位都不能接受的个人过失行为的处置。”声明还表示,节目部主任格尔达·摩尔女士8月19日通知苏雨桐,2014年12月31日到期的付酬基本合同不再延长,并且立即生效。在剩余时间也不再使用她的文章。
据《纽约时报》介绍,38岁的活动人士苏雨桐自2010年起流亡德国。苏雨桐被解聘一事可以追溯到“德国之声”专栏弗兰克·泽林6月初一篇题为“从天安门到莱比锡”的文章。他认为,“如果西方单方面夸大描述天安门事件,无助于任何人。”这篇文章引发一些海外“异见人士”的不满。之后,苏雨桐联合数十名“异见人士”向“德国之声”提交请愿书,对泽林的文章表示抗议,并在“推特”上传有关泽林的PS图片。最令“德国之声”不满的是,她还在网络上公开“德国之声”管理层和中文部员工的内部会议记录,称中文部的员工“被要求弱化中国报道的批评力度”。
“德国之声”发言人约翰内斯·霍夫曼2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苏雨桐在推特上散布“德国之声”的内部问题,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会容忍雇员这么做。“我们警告过她,但她继续这么做。”霍夫曼表示,“德国之声”致力于报道多元化的声音,“我们不能只有异见人士的声音”,“我们对中国有批评的立场,同时也有其他立场”。
2008年,“德国之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因“为中国政府说话”被调离职位。2011年,“德国之声”因“政治不合格”开除4名“亲华记者”,引起轰动。这4位记者中的一人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自“张丹红事件”后,“德国之声”中文部成了“异见人士”的阵地。“德国之声”高层也迫于压力,规避正面报道中国。许多华人希望,作为一家德国公共媒体,“德国之声”今后的涉华报道能更加客观。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