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训告诉人们,对于战争何时打响、敌人从哪里进攻, 不能进行主观臆测;越是没有准备充分,战争就越有可能突然爆发。反过来说,如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敌人很有可能不敢贸然进攻。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军不思战,国之大难。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纵横捭阖,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历经近代以来列强侵略战争磨难的中华民族,倍知和平之珍贵。我们不希望打仗,但只有我们有充分准备、有强大军事力量、有打赢能力,才能从战略上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以武止戈”的目的。
越是没有准备,战争越有可能爆发
古人云:“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回顾中国历史,当年“来如天坠、去如电逝”的蒙古大军,在建立元朝后战斗力锐减,主要原因是其将领们“心在家上、财上,不思战场”;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占领北京后迅速溃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忽危忘战,贪图享受,乐于声色犬马。
恩格斯曾在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前指出:“普鲁士已有50 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它的军队整个说来是一支和平时期的军队,具有一切和平时期的军队所特有的那种拘泥形式和墨守成规的缺点。”和平时期军队的缺点归结起来,就是抱着老观念察势观敌,落后于客观现实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为防德军入侵,从1928年开始,在其东北边境地区用12年时间、花费50亿法郎构筑了马奇诺防线并自认为固若金汤。法军也因此军备松懈,甚至在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形同“不设防”。孰料,1940年5月德军正是绕过马奇诺防线,直击阿登高地这个英法联军的“阿喀琉斯之踵”,英法联军猝不及防,迅速溃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而战争没有爆发,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黄金,但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做好准备而战争突然爆发了,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大英帝国。”历史教训告诉人们,对于战争何时打响、敌人从哪里进攻,不能进行主观臆测;越是没有准备充分,战争就越有可能突然爆发。反过来说,如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敌人很有可能不敢贸然进攻。
提高打仗能力,是迎接战争挑战最有力的方式。对于新时代的人民军队而言,要增强“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意识,下大力气研究古今中外战史战例,研究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把握现代战争指挥规律,不断提高谋划打仗、指挥打仗、带兵打仗能力,把官兵带得很有血性,把部队带得虎虎生威。
随时能战,战之必胜
战争没有彩排,其爆发具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敌人绝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再打。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奉行所谓“中立”的孤立主义,美国民众也好,美国军人也罢,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日、德法西斯不敢与美国直接交手。然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炸沉了美国4艘战列舰、2艘驱逐舰,炸毁了188架飞机,约有2400人丧生、约1250人受伤,给美国以巨大的震骇——罗斯福总统将之称为“国耻”。可以说,纵观人类的战争史,战争几乎都是以人们意料不到的方式发起的。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千方百计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遏制,我国周边也存在多重不稳定因素,安全环境更趋复杂。特别是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控制,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更具复杂性。我们要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始终坚持把军事手段作为保底的手段,始终把军事力量作为国家安全的支柱。如果军事力量不过硬,遇到危机时就不敢亮剑或没有剑亮,那就只能受欺负;只有敢亮剑、有好剑,最后才可能不出大事。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必须从时代条件出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所谓积极防御,就要在“积极”二字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要深刻领悟“战略服从政略”的深刻意蕴,政治上不需要打,即使胜券在握也按兵不动;政治上需要打,即使付出重大代价也断然出手,在所不惜。要明确军人的职业生涯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如果军人开始享受歌舞升平,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很快就丧失战斗力。
备战工作一刻也不能松
国富军不强,要挨打;军强国不富,要出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和必要的军事保障相匹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奉行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例如,在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的GDP 为6万亿美元,日本是4万亿,日本的GDP相当于美国的2/3;德国2万亿,当时是美国的1/3。2019年,美国以GDP总量21 万亿美元领跑全球,中国以GDP 总量14.2 万亿美元位居第二,日本变成占美国的1/4 不到,德国则变成占美国的1/5,差距都在拉大,唯一跟美国缩小差距的是中国。看到这些数字,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要逆全球化之潮流,在2019 年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后,2020 年又意欲借口新冠肺炎疫情向中国“索赔”的深意。美国为自己划定的“安全底线”之一,就是一个经济体,无论过去是盟友、对手还是敌人,只要它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60%,一律变成敌人!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达美国的70%,因此,把中国看作美国的战略对手已成为美国政治精英的共识。
2016年5月25日,美国“防务一号”网站称,美国防长卡特表示,面对崛起的中国,美国保持亚太地区稳定的努力类似于过去50 年美国同苏联的冷战对峙。美国气势汹汹的战略东移、“亚太再平衡”等,都是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美国霸权主义的利益是排他性的利益,因此,从多个方面对中国进行遏制是其不可改变的战略。能战方能止战。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讲,就是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都要始终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主责主业,把各项准备工作往前头赶,朝实里抓,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
占据主动、管控危机、遏制战争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面对帝国主义野蛮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毛泽东和党中央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的1966年10月27日,我国首次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扩大越南战争,直接威胁我国安全;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台湾当局妄图伺机“光复大陆”。党中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狠抓“山、散、洞”为代表的三线建设,未雨绸缪。正是从那时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使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敢对我国掉以轻心、贸然行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孙子兵法》——引者注)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知彼知己”的时代内涵,就是把未来战争中我们可能遭到的困难、遇到的情况想得充分一些、复杂一些,把我军建设遇到的问题想得全面一些,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当今时代,要充分考虑信息化战争对我军的严峻考验。信息化战争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制信息权成为克敌制胜的核心,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多维战场空间融为一体,战争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信息化局部战争的制胜机理,深入研究人民战争“升级版”,立足未来战争最复杂最困难局面,周密做好方案计划准备,做到一场战争多种预案、一种行动多手准备,切实搞好作战方案计划常态化推演、实战化检验、动态化更新。
点评:战争与和平不是相互独立的两橛, 而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不能脱离这一对立统一关系和所处的历史与现实环境。历史一再告诫我们, 单有爱好和平的主观愿望并不能阻挡战争的降临, 真正的和平只能通过有形无形的斗争才能实现。正所谓“ 止戈为武”、“神武不杀”。
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