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和11月,在新潮上有两篇文章,分别是《美国现在的总统还是拜登吗?》和《台湾问题在加速》。大半年时间过去后,如今的中美关系再次走到危机边缘,文章里所提到的某些可能性,也正在逐渐升高。
2022年7月,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的初选正逐步在各州展开之际,华盛顿再次传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准备在8月份访问台湾的消息。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这并非佩洛西的第一次访台尝试:2022年4月时就有佩洛西准备访问台湾的消息传出,不过,在中美双方多次隔空喊话后,她因“新冠阳性”而取消行程。而目前的事实证明,佩洛西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计划。
如何理解佩洛西的,这种行为?还是那句在之前文章里重复过无数次的老话:美国政治的核心问题,一直都是选举问题。
参照国会山目前的政治版图,以及各大机构针对中期选举进行的民调结果来说,民主党正处于即将被共和党全面压制的危机之中:按各大民调机构最新的统计结果,在参议院需要重选的34个席位里,有19个为共和党候选人占优势,11个为民主党占绝对优势,剩余4个为双方皆有可能获胜的僵持状态(无需重选的66席为共和党30/民主党36席)
在众议院将会重选的435个席位里,有212个属于共和党占优势,195个民主党占优势,28个处于僵持状态。
换言之,在双方都拿下民调中占优势席位的前提下,共和党距离成为参议院多数党(100席)只差2席;距离众议院多数党(218席)只差7席,而民主党的对应数字则是4/24席。
对于民主党来说,目前所处的劣势其实还好,不至于真的损失什么。毕竟,更悬殊的席位差距都经历过,共和党也不是第一次全面把控两院了,奥巴马时期什么法案都通不过,逼得总统靠行政命令强推医保的事情才过去几年?后来不还是又把两院控制权夺回来了?等白人\拉丁裔的人口比例进一步拉开之后,共和党不就笑不出来了?
不过,民主党可以相信时间在他们那边,不管一时的挫折,静待未来。对于佩洛西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时间不在她这一边,民主党输掉这一次中期选举,就等于她输掉所有。一旦共和党掌控了众议院,她就必须卸任议长一职,这对82岁高龄的她来说约等于政治生命的结束。
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佩洛西再次提起访台而感到惊讶:拜登政府的支持/反对率之所以在这两年里完全颠倒过来,除了没有实现竞选时的诸多承诺之外,核心原因还是因为疫情导致的经济疲软,以及中国拒绝承接美国超发货币,无法输出通胀而导致的CPI连续上涨。
这种经济问题是拜登需要负责的事情,佩洛西不至于,也绝不会主动去替拜登背这个锅。核心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能靠盘外招制胜,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相对简单了:不需要多么高明的招术,只要能管用几个月,把中期选举撑过去就算胜利。
什么办法能在短期内迅速吸引民众注意力,拉高支持率?当然是经典手段:诉诸恐惧,利用一个可怕的外部敌人来恐吓民众,让他们聚集起来。而美国的外部敌人有哪些?过去两年在各种媒体上被高强度当作靶子的只有俄罗斯和中国,前者早在之前俄乌战争时就已经拿出来高强度翻炒了数个月,美国大众已经进入审美疲劳阶段,再炒一边冷饭不会有什么效果。思来想去,可选项不就只剩下中国的台湾问题了吗?
这么说来,我们应该就能看出拜登和佩洛西在底层利益上的不一致了:拜登的核心利益在于两年后的连任,所以他想打中国牌也得等选举前几个月再打,而不是提前两年把这张王牌丢出来。而佩洛西的核心利益是年底的中期选举,民主党失去众议院,就等于她就地退休,所以她可以不在乎两年之后拜登有没有牌可以打,只想放手一搏,赌一把中国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与美国发生冲突。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我们也不应该对拜登本人在记者会上援引美国军方的话表示“目前这(访台)不是一个好主意”这种约等于唱对台戏的举动感到惊讶,毕竟不管支持率再怎么跌,拜登好赖也还有2年的任期,而后者剩余政治生命的长短完全取决于11月中期选举的结果。
不过,不管是出自私心还是公利,佩洛西此举已经将中美置于了难以回头的狭路上——不管最后她是否得以成行,两国必有一方会输,无非是输得有多惨的区别。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经过最近这二十年的逐步恶化,中美两国之间已经没剩下什么信任空间,以及回旋余地了。
过去二十来年里,中美关系走的是一个稳定的下坡路:奥巴马上任初,由于中国承接了部分美国因08次贷危机而超发的货币,所以他重申了美国2005年提出的“G2”设想,只要我国愿意屈居于美国之下,不挑战其霸权地位,为其承担统治世界的成本,美国也不介意从指尖漏一点残渣给我们。
不过,南海仲裁案后,奥巴马的对华政策便改为“重返亚太”,从“收编中国”转向了“遏制中国”。在最初几年,中美两国还勉强算斗而不破,在媒体宣传上比较克制,美国也是更多的通过扶持中国周边国家,而非直接针对中国的方式来进行遏制。
但是,随着川普上台后掀起对华贸易战,以及后期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两国间的对抗由政府间的政策斗争,转型为民间、政府的全面动员、全面参与、全面对抗。
时至今日,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反O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反O”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的基本共识,中美的敌对状态以及是事实上的美国对华政策基点。所以,哪怕是政治上的竞争对手,在佩洛西访台这件事上能做到的最激烈反对也只能是保持沉默,否则一顶“OO代理人”的帽子就得焊死在头上一辈子别想摘下来。同样的道理,佩洛西一旦说出要访问台湾的话后,也不存在反悔的选项,否则就是害怕中国,纵容中国在更多问题上“得寸进尺”。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美国自去年起便一直在台湾问题上切香肠,今天借口送疫苗明天直接参观国防部,每次都比上一次更深入、更理直气壮。一旦让佩洛西这种美国政坛实质上的第三号人物公开访问台湾且毫无代价地离去,那么从此就没必要再谈什么“底限”了,毕竟更坏的情况,就只剩台湾宣布更改国号当众骑脸这一种可能了。
所以,在双方都谈不上有回头路可走的情况下,除非拜登敢于背上骂名,放弃连任和政治生命,以总统的权威强行弹压佩洛西与国会山,否则,佩洛西前往台湾只会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她的“访问”一旦成行,中国除了以最强硬、最直接的手段进行反击之外,也不会有别的选项可言。
进一步的说,比中美之间极有可能爆发的直接冲突更糟的是什么呢?是看不到体面收场的可能。
一个对美国政治不那么了解的人,看到佩洛西的冒险行径,以及这种行径可能导致的后果,最多觉得她有点将个人收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但是,看过之前几篇讨论美国外交政策系列文章的读者,应该能从佩洛西政治冒险这个举动上看出来一点更大的风险:白宫正在失去对方向盘的掌握。
这不是在危言耸听:自从美国建国开始,外交事务就一直是总统负责的领域。从来都只有总统绕开国会山,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搞外交冒险的例子(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时的乾纲独断、尼克松秘密访华等);从来没有过国会山绕开总统,在总统不支持的情况下搞外交冒险这种事。即使是在川普执政的4年里,美国国会都没有出现过绕过川普,擅自在外交问题上做主的例子。
佩洛西的独走,足以说明在《美国现在的总统还是拜登吗?》里提出最坏可能发生了:拜登本人,已经无法保证对美国政府最高权柄的控制。他的身边存在复数个可以操弄美国总统权柄的小团体,并且这些小团体之间的政策思路并不一致。
这样一来,如果中国如果真的在拦截佩洛西的过程中与美国擦枪走火,我们甚至可能没办法在美国白宫找到一个能做主的人,与其达成协议,防止冲突的升级。要么一方忍气吞声,独自承担后退的代价,要么双方不断加码,将其从局部、可控的摩擦在因为损失而不断高涨的民意裹挟下逐步加速,最终成为双方都无法控制的全面冲突。而且,这个过程不会是一个数年或者数月的缓慢裂变,而是最短数天,最长数周的极速聚变。
说到这里,我们只能如此为之前几年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做一个总结:
有些人总是认为这个世界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好,商品是超市货柜里长出来的,水则起源于龙头连接的某个虚空。有些出生在丰裕年代的天真者甚至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这种熵减跟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必然;然而这个世界却并不见得有回应这种天真的必要,或者说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回应过这种这种傲慢的自以为是——
就好象失去控制的癌细胞一样,人类贪欲在没有别的营养来源后便会毫不犹豫的吞噬自己栖身的载体;无数曾经被认为坚不可摧,永续永存的规则与底线最后都消失了,甚至没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退场,像一条瘸腿的老狗死在某个雨夜的街头一样无声无息。
童年早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够至少认清这一点。
基于这个悲观的结论,我们除了储备物资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还是那句话老话:要保持谨慎的乐观。
去年文章的结尾,放在今年,也同样适用:
不管美国如何一厢情愿,我们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即使应战,我们也会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与立场行动,而非顺着美国的计划行动。看过最近解放军绕台飞行路线的人都应该非常清楚,现在空军的飞行路线已经不再是压制台湾一岛一地的路线,而是绕过台湾,前出拦截外来干涉的路线。再联系主席关于”亚太地区不能也不应该回到冷战时期的对立和割裂状态“的发言,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绝不会仅限于一岛一地的收复,而会是针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控制与军事存在的彻底解决。
许多人都认为时间在我,所以不必着急,也不需要诉诸武力解决问题——这种看法算不上错,但是忽略了一个明显的事实:蔡英文政府不会坐以待毙。在美国政府上下失衡,令出多头的这个多事之秋,出现无法控制局面的可能性正在无限增大。举例而言,如果某一天又是一群议员乘坐军机来台,蔡英文政府主要人员秘密随机返回美国,远程操纵台湾宣布独立,激活反分裂国家法,还能”时间在我,不必着急“吗?
不要幻想美国会不作任何抵抗的放弃台湾——从地缘的角度来看,台湾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失去台湾意味着彻底失去介入南海与东南亚的能力,必须退回到日本-关岛-澳大利亚一线,意味着在海上封锁中国可能性的彻底消失。美国如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人物有足够的资本与声望去承担这个损失,所以无论潜在风险有多大,台湾都会是美国必须把握的关键一环。
也不要幻想美国与台湾当局会什么都不做,静静等待我们做好准备的一天——我们可以准备,美国与台湾也可以准备,针对2021年现状做好的准备,到了2022年就不一定足够了。与其寄希望于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的‘’准备完全’‘,不如积极寻找合适的时机,毕竟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正确时机出现的可能性,都远远要高于充足的准备。
从悲观的角度来说,解决台湾问题的最终期限,已经不远了。
从乐观的角度来说,解决台湾问题的最终期限,也已经不远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