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默克尔离开后,“德意志战车”正在变成“马车”,而且还是辆多头马车。
德国原先一些务实、理性并且行之有效的政策,也面临着被三党联合政府一一推翻的境地。
跟美国一样,德国政府现在也是三句话不离中国。
7月13日德国政府终于公布了首份“中国战略”,这是自俾斯麦统一德国以来,德国第一份专门针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文件”。
这份文件长达61页,德国外交部长安贝尔伯克昨天还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内容。
该文件足足憋了6个月,还高度保密,外界本以为德国要放什么大招?结果一出来,大家的反应是:就这?
连德国《焦点》杂志都说它令人无所适从。
贝尔伯克先是赞扬了中国的发展和中德贸易成果。
她对中国的定位是:仍然是合作伙伴,但同时也是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
未来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要“去风险”、“降低依赖”。
如何去“去风险”?如何“降低依赖”?文件里则含糊其辞,让那些与中国来往密切的德国大企业无法操作。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解释是“政府无法过多干预企业”。
据《明镜周刊》透露,在最初的草案当中,贝尔伯克和哈贝克(经济部长,绿党)曾加入了一些刺激中国的文字,如“以人权理由制裁中国”、“限制企业对中国出口军民两用产品”、“与欧盟一起对中国进行价值观外交”、“中国不可靠”、“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偏袒俄罗斯”、“支持台湾当局参加国际组织不违背一中政策”……
由于遭到朔尔茨等人反对,三党进行了六个月拉锯式谈判,就在发布“中国战略”前一天晚上,它们还在谈判。
这份“中国战略”就是贝尔伯克的个人秀,她要显示自己在德国的主导者地位,而德国总理和其它内阁成员要以她为中心。
但文件内容又是如此之空洞,这不就是无病呻吟吗?
美国媒体称德国想要对中国气势汹汹,手里却只是拿着一根小木棍。
德国并没有什么“美国战略”、“英国战略”,但为什么要出台“中国战略”?
因为贝尔伯克说自己发现中国“变了”,所以“我们的方法也应当改变”
真是个外交天才,她居然能发现中国“变了”。
中国每天都在改变,没有一个国家是静止不变的。
但中国又没有变,我们一直主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包括各国人民)、主张世界和平、主张自由贸易、主张多边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阵营对抗……
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跳蹦床的是要讨论哲学吗?
其实她就是想宣告中德紧密合作关系已经结束,她要“开启一个中德关系新时代”,是说给美国人听的。
这可真是笑死人,她是要360度改变中德关系吗?
这份“中国战略”恰恰证明了德国政府是何等的脱离实际,除了满嘴的空话假话,完全看不到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政府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就是为德国企业和资本集团获取利益,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让德国人变得富裕。
德国政府一届换一届, 不变的是西门子、奔驰、大众、宝马、巴斯夫、拜耳……还有德意志银行。
朔尔茨去年11月到中国访问,就是德国企业界在背后推着他,因为德企需要政府制定有利于它们与中国合作的政策(扩展中国市场)
默克尔执政时间能长达16年,就是因为她的政策符合德国企业和资本集团的利益。
在21世纪,德国要想继续保持它的工业竞争优势,并实现工业升级,它必须依靠两腿支撑:
一、获得廉价而充足的能源;
二、获得生机勃勃的广阔市场;
前者就是俄罗斯,所以无论是科尔还是施罗德,以及默克尔政府,都必须保持跟俄罗斯最低限度的合作关系。
但贝尔伯克上来就叫停了“北溪2”开通计划,那时没有俄乌冲突,她为什么要这么干?她的“价值观”真的能替代能源吗?
能源这条腿已经瘸了,德国企业不得不向海外转移,或去中国,或去美国,否则,能源成本实在太高了。
那么,中国市场这条腿对德国来说就显然犹为重要。
奔驰、大众、宝马等德国汽车的最大市场在哪里?就在中国。
2016年,中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默克尔也不断地向中国跑,这就是对德国大企业发出的信号-到中国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中国都没有威胁到德国利益和安全,不是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驻扎在德国吗?中国的导弹有瞄准柏林吗?中国有在德国内部搞破坏吗?中国会去炸掉“北溪”管道吗?……
但这位蹦床运动员却想将德国的另一条腿也砍掉。
如果不是朔尔茨感到害怕,要求删除了一些内容,昨天公布的这份“中国战略”一定会导致中德关系严重受损。
贝尔伯克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俾斯麦统一德国以来,德国发展方向就是工业化和军事化。德国军事化就不说了,这些欧洲历史大家都知道。
但工业化道路德国从来没有改变过,在魏玛(一战之后)时期,处处受压的德国就将中国视为其企业复活的重要方向。
1929年,法本公司总裁卡尔.杜伊斯堡告诉德国政府,“中国是我们唯一有可能争取的最大市场”。
德意志银行总裁施佩尔则说,“中国缺乏资金,只要我们解决中国的贷款问题,那么德国的失业问题将随着对华出口激增而消失。”
德国政府采纳了企业家和资本集团的建议,中德关系变得十分密切。
1933年,希特勒延续了魏玛政府的对华政策,但他更需要中国的原材料,如钨和锑(占德国进口量的88%和53%)
1934年8月23日,德国哈普若公司与南京政府在庐山签定了《中德货物互换协议》:中国向德国供应钨和锑等工业原料;德国向中国提供军火和机器。中国市场向德国企业完全放开。
1936年,德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德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在1936年9月的纳粹大会上,德国将中国定位为“德国四年规划”必须依靠的国家。
但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德国改变了对华政策,因为日军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德国需要的中国市场和工业原料就落入了日本人手中,希特勒转向与日本人合作。
1938年中德关系恶化,1941年7月1日中德断交,12月9日中国对德宣战。
为什么提这些历史?只是想说,德国哪怕是在奉行种族主义的纳粹时期,德国对华政策仍然是务实的。中断与中国合作,原因就是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1938年所说的“中国是一个弱国”。也就是说,我们遭到日本人侵略,无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战之后,无论东德还是西德都与中国保持着合作关系,两德统一后,中德关系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默尔克时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德两国因为意识形态等问题,存在着许多分歧,但这些分歧都被置于两国经济利益之下。
德国也知道,中国现在可不是什么弱国,跟着美国对抗中国,中国的反击会让德国损失惨重。
但绿党这帮人混入政府后,却大搞“价值观”外交,德国政府政策混乱不说,而且还尽做无用功。
“中国战略”一出来,德国许多网友就开启疯狂吐槽模式。
“亲爱的中国朋友,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是这样的,请不要忘记这一点。”
这条点赞数相当高。
“我对这样的口号嗤之以鼻!没有中国人,一切都行不通!情况会变得更糟……”
“在听到“贝尔伯克女士解释”这几个字之后就可以把视频关了。”
还有:“中国人摆脱了贫困,8000万德国人却离贫困越来越近。”
“我认为,只有中国实现360度大转弯,贝尔伯克才会对他们感到满意,然后向他们传达她的希望的培根政策。”
“在中国问题上,她应该还在吃着希望的培根。但是别担心,欧洲将和我们一起同归于尽。”
……
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正在崛起,这是必然的结果,“选择党”领袖魏德尔也已宣布要竞争总理。
但几乎所有议会党派都拒绝与“选择党”联合,除非它能拿下50%以上的席位,独立组阁。
接下来谁也不知道贝尔伯克这帮人会将德国带往何方?而朔尔茨因为害怕联合政府垮台,处处犹豫不决。
或许不久之后德国人就会发现,有人在帮着美国摧毁德国工业、摧毁德国经济、摧毁欧元。
德国如果再不坚决摒弃“价值观”外交,必会万劫不复。
德国最好不要逼着中国给它上一课,否则,学费将由德国人自理,而且非常昂贵。
中国不是因为一份德国的“中国战略”而回到100年前,但德国很可能会因此掉落万丈深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