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美国插手缅甸的图谋
钟关平
不久前,因暴发僧侣和部分市民上街示威游行,缅甸当局于9月25日宣布,在仰光和曼德勒实行为期60天的宵禁。于是,美国政府借机插手缅甸,以推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为幌子,企图颠覆缅甸现政权,扶植亲美势力上台。
9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曾签署命令,宣布冻结缅甸14名官员在美国的资产,同时禁止美国公司或个人与这14名缅甸官员进行商业往来。
10月19日,布什在首都华盛顿白宫发表声明,宣布对缅甸采取新的制裁措施。声明说,命令商务部严格控制对缅甸的出口;在过去制裁的基础上,对另外11名缅甸政府官员在美国的资产实施冻结,同时准备对缅甸12个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美国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来,按照国际关系准则,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自己来决定,外国不许干涉。而布什政府依仗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对国际关系准则全然不顾,恣意插手别国内政,时下的缅甸成为其涉足、插手新的一例,这就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帝国主义狼子野心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9月中旬以来,缅甸爆发的部分僧侣和市民上街示威游行事件,表面上看,是因为能源部门大幅提高能源产品的供应价格,带动其它物价上涨引起群众不满所致,而实际上,这仅仅是个导火索而已,而真正的动因,是有只黑手在背后操纵,这只黑手就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是缅甸这场骚乱的真正元凶。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0月17日报道说:缅甸的悲剧是,缅甸人民被美国的一些组织当作它们编排的戏剧里的真人道具。这些组织包括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乔治•绍罗什领导的开放社会研究所、自由之家、吉恩•夏普领导的爱因斯坦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是美国的一个情报机构,为了美国战略议程,在全世界引发“非暴力”政权更迭。缅甸的“藏红色革命”,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以及近年来对俄罗斯周围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发起的各种“颜色革命”一样,是华盛顿精心策划的政权变革做法。另据CNN在9月播出的节目中透露,在缅甸的抗议活动中,美国的“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起了很大作用。而这个“基金会”在缅甸的活动,实际上得到了美国国务院的出资和支持,其“活动”的目的是支持美国外交政策目标,发挥冷战期间中央情报局起的作用。美国国务院还招募并培训了缅甸很多反政府组织的重要领导人,至少从2003年开始,美国国务院每年投入250多万美元,用于在缅甸促进政权更迭。据报道,这项活动,主要由驻泰国边境城市清迈的美国总领事馆负责,他们在那里招募和培训活动分子。有时则直接在美国进行招募和培训。然后,再将这些活动分子送回缅甸形成组织。目的是建立亲美的政权。
此外,就在缅甸发生骚乱的同时,五角大楼举行了美印海军“马拉巴尔-07”联合军演。参加军演的还有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的武装部队。美国显示了第七舰队的强大力量,部署了“尼米兹”号和“小鹰”号航空母舰、“考彭斯”号和“普林斯顿”号导弹巡洋舰以及至少5艘导弹驱逐舰。这种举动,与缅甸局势不无关联。
以上事实不难看出,美国把近几年惯用的以“街头政治”为表现形式的“颜色革命”和军事力量的威胁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以便实现他们把缅甸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作为包围中国、控制南亚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基地的图谋。
我们知道,缅甸在历史上饱受殖民统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剥削与压迫,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1885年,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并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英国殖民当局,迫于缅甸人民的反抗运动,将缅甸从印度划出,受英国总督直接管辖。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占领缅甸,日本投降后,英军重新占领缅甸,直到1948年1月4日,缅甸才脱离英联邦而宣布独立。缅甸人民受英、日等殖民主义的统治长达63之久。
缅甸人民独立以后,虽然殖民主义者被他们赶走了,但西方列强并没有死心,特别是位居西方霸主地位的美国,一直觊觎这个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南亚小国,试图把缅甸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为其亚洲战略服务。美国政府十分清楚,如果他们占有缅甸,便可扼守南亚洲陆路咽喉,北可制约中国,南可控制南太平洋,遏制中国能源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近来美国在我国北部邻国蒙古又频繁活动,试图拉拢蒙古,这样南北呼应,加上美国在中国东海外围的军事势力,以及韩国、日本的军事势力,在西部中亚的军事势力,美国便完成了对中国的全面包围。在美国政府看来,这对于在中国搞“颜色革命”,分化、西化,搞垮中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棋。
然而,被美国称为军人独裁政权的缅甸现政府,偏偏不买美国的账,不跟美国跑。因此,美国政府多年来,千方百计要颠覆这个政权。1988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下,缅甸曾经爆发以僧尼和学生为主的所谓“民主改革浪潮”,试图推翻缅甸的“军政府统治”,但,没有成功。2000年12月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将“总统自由勋章”授予亲美的缅甸“民盟”总书记、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不久,缅甸就又发生一场针对缅甸政府的骚乱。布什总统上台以后,就把缅甸列为6个所谓“暴政前哨国”之一,纳入美国要给予打击的“黑名单”。2004年4月,美国国务院再次公布了《缅甸局势与美国对缅政策》,进一步明确指出美国对缅政策的长远总体目标包括在缅“建立宪政民主、尊重国内人权、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稳定”等。声称“当前主要目标是通过经济制裁和外交封锁手段,迫使当局释放包括“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在内的所有政治犯,重新开放,‘民盟’全国总部及驻各地办事处,并与反对派等重新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改革对话。”(2005年3月16日—4月15日香港《广角镜》)
缅甸尽管与我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我国政府和人民一直把缅甸视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几十年来,虽然我们两国的关系发生过曲折,例如,1967年6月缅甸政府制造的大规模反华排华事件,曾一度影响了两国的睦邻关系,但中缅两国人民始终是友好的,两国政府在大部分时间里,也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
我国人民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时,缅甸是和我国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中最先承认我国的,早在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政府就宣布正式建交和互派大使。1954年6月,周总理到缅甸进行友好访问,并在6月29日同缅甸总理发表了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联合声明。1971年9月,26届联大驱逐了蒋介石集团,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缅甸是联合提案国之一。近年来,我国与缅甸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国还规划在缅甸修建一条纵贯缅甸直达中国内陆的输油管线,届时来自非洲和中东的油轮只需停靠缅甸港口通过管线将石油直接输送到中国内陆即可,不仅节省了原油运输成本,而且规避了马六甲海峡和台海、南海的战略风险,这对我国国计民生的意义极其重大。因此,抵制和反对美国对缅甸的图谋,支持缅甸人民捍卫自己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对于维护中缅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友好关系,对于保卫我国南部边境的和平与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对于美国插手缅甸,妄图用“制裁”等施压的手段干涉缅甸内政的问题,坚持了正确的原则和立场。1月12日英美联手在联合国抛出一个“缅甸问题决议草案”,声称“缅甸局势已经对地区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对缅甸采取强硬态度。我国和俄罗斯、南非等国均投了反对票。由于我国和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动用了否决权,致使该项草案未能通过。1月13日晚缅甸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特意中断正常播出节目,专门感谢中国、俄罗斯等国对缅甸的支持。(写于2007年10月31日)
(《环球视野》)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