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思
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去世后,后继想一展抱负来个超越,恰逢当时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少数人生产,拥有多数人的市场,利润可观),于是片面的认为:跟着美国跑的,经济都发展了,都富了。那么谁来当穷人?谁来支撑着这些个富有的国家和地区?这不仅仅是一个质的问题,也是一个量的问题(多数人为少数人生产,那就成了买方市场)。
从70年代后期倒80年代,那时的前苏联还在,整个世界的制衡格局变化不大。中国经济改革依仗着前人留下的老底子,曾使经济一度火爆。但不可否定也给后期发展的可持续性留下了一定的包袱。然而到了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了,整个世界的格局由两级变成了单极。资本主义世界获得了暂时空前的繁荣,单极霸权借助金融的兴奋和强心作用,赋予了这个世界一定的幻觉,延缓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衰落。于是乎欧美经济发展模式一时神话般地几乎笼罩了整个世界。直到最近的金融风暴再一次证实了资本主义只是回光返照而已,这个神话也许已经破灭了。
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包括大多数发展中的国家)与欧美国家的基础是不同的,那是由来已久所形成的一种国际分工所决定的,不是一下就可以改变的,或许有些方面本身就不存在改变的基础条件。美国不会让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国有化,因为国有后再不能在国际市场发挥作用了。近期石油期货价格有所上升,那是一种对金融风暴后期石油分布格局预期变化的挣扎,或说美国金融机构对石油期货价格控制的最后操控。黄金价格的上涨或是一个虚招,真正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内核依然离不开能源。有人说:“如果美元崩溃,金本位回归,美国反可能从负债累累者变成了超级大财主。”我看这种可能性很少。中国能不能变危机为契机,外汇储备的使用是一个关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在美国有1.7万亿的美元资产,其中,买了9000亿美国的国债,5000-6000亿美元的机构债,1500亿的公司债,400亿的股票,还有400亿的存款。这相当于中国把40%的国民财富投到了美国,在美国经济高增长时期,中国每个月借给美国400亿美元。为此,报告称中国为“慷慨的穷国”。历史事实已多次证明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支持国际货币的看法是没有说服力的。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由还款能力弱的借款人向那些本来拥有健康的贷款产品的人蔓延。近来的资料表明:一个恶性的反馈正在形成,在此过程中甚至一些业主也很难通过再融资来摆脱困境。而随着还贷期的临近,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如果在金融机构回笼资金时(借贷人归还贷款时见到期)还没有及时控制,就会使金融风暴进一步加大。这也是奥巴马在很多场合下闭口不谈“次贷”问题的原因。美国是一个不储蓄的国家,金融机构漏洞的填补将比有储蓄的国家更加困难。尤其是负债消费的人的生活习性不是一下可以转变的。
人民币是到了走向世界时候,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欧美模式不应是我们的选择。一是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决定中国是不能以金融为主的模式发展国内经济的;二是中华民族有良好的储蓄习惯,这个对人民币的稳定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什么金融危机时刻美国一定要将中国捆绑在一起的原因,因为美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1/20,中国约占1/4。不恰当的比喻:19个人干活养活一个不干活的总比3个干活的人养活一个人要来得容易。我想这就可以称作所谓的全球经济选票吧,或说是经济选项吧。显然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许曾经适应欧美,那只是在全世界人民没有清醒的条件下,但绝对不适应中国;三是从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的问题来看,欧美确实比中国和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平均文化程度要高,但并不等于个人智慧比中国人高;人均土地面积比中国多,但人均产量并不胜于中国。
美国目前借贷艰难、房价下跌、储蓄不足,与当年的日本经济危机相比:从系统内运行来说:日本具有相当的主动权(只是当时没有及时处理好)。1、当年坐拥数万亿美元的储蓄,但美国人没有。日本是作为一个“债权国”陷入危机的,而美国却是一个“债务国”,2、日本并不严重依赖外国资本来达到其财政平衡,但背着庞大财政赤字的美国却十分依赖外国的资本;3、日本经济从未像美国那样依赖金融服务业;4、日本的危机主要涉及企业借贷,美国的问题却是欠债累累的普通消费者,被卷入危机的人数远远超过日本。美国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会比日本的企业负债问题更难解决。从当时系统环境影响来说:当日本陷入困境时,正是全球经济蓬勃发展之际。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美国是亚洲经济危机中的“绿洲”。然而,如今美国却没有这种能帮助其经济增长的来源。从经济运行负担来看:与瑞典相比,美国的危机要复杂得多。瑞典政府只需要处理国内一两家银行,而美国至少有十几家核心的商业银行等待救助。但问题复杂的是,美国的关键还在于维护美元霸权的问题,而这一切又正是由这些核心的商业银行充当执行载体。所以有些人说美国要把银行收归国有,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但不排除会暂时代管加以缓冲。你想想他如果把一个纵横国际的金融机构变成局限于一个国家所有,将会毫无意义,所以必须救。而美国的现在的负债额度相当的大,由于多年的积重难返,已是一个不见底的黑洞。 从近段时间的国际市场行情来看:股市下跌、美元指数维稳、黄金期货价格下行、石油期货价上扬。说明美国最终还想在石油期货价格上做文章以缓解下一阶段美元的尴尬,但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如果世界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呈现多米若骨牌效应,那应该在那一环节破解呢?谁来付出这个牺牲,在哪个环节付出这个代价将使全世界的损失达到最小?这倒是一个值得考虑和操作的问题。东欧的经济危机显然不是这桌多米若骨牌的节骨点(是否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节骨点仍然在美国,也许就是美国债务泡沫的最终破灭才会了解这一切。
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未必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从1980年到2001年,在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 而中国外贸总额却连创新高,外贸依存度从15%一路蹿升,2003年达到60%,2004年更增至70%,远远高于上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2003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8000多亿美元,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6%以上,远远超过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从经济和国际分工角度出发,发达国家有如此廉价的产品不消费,除非脑袋有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是不是中国农民的出路?这个问题有些不着边际,缩小工农差别并不完全是城市化的问题,关键是思变;在时间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得不放缓,古语说得好:欲速则不达。近来有报道:许多农民工春节后去沿海,找不到工作估计即将返乡,今年国内就业这个压力已经显现。
国内消费方面,目前只是基本生活品的消费没有减少。这对拉动内需来说,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开拓新兴市场,扶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失是一条出路。
阵营会分化,国家和民族不会消亡;苏联解体,俄罗斯大地还在,俄罗斯民族还在。同样,西方阵营也出现了动摇,北约、欧盟也可能解体,但是各民族国家不会亡。2009年世界格局会有重大变化,被认为势不两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否你死我活,已超越了军事的范畴,经济中的相互渗透和借鉴还将继续博弈。对外开放虽然已被接受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但金融风暴后的欧美保护主义浪潮和闭关自守在,却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常挂在嘴上的经济全球化也只不过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表演罢了。
20090203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