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菲律宾的“虎克军”,我国上些年纪的人大约还有印象。这支全称为“菲律宾人民解放军”的武装,是那个东西方对峙趋于白热化的年代,在东南亚各国纷纷兴起的共产党武装之一。受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虎克军”成立之初,就明确以“毛泽东思想”和“人民战争”理论作为自身的指导思想,在菲律宾国内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国的报刊杂志上,曾出现过许多关于该武装组织的报道,其“总司令”拉拔也成为当时国人崇敬的英雄。
在菲律宾革命运动中最出彩的就是“新人民军”(NPA),它起源于二战前的菲共,兴起于反日战争;1969中苏对抗以后忠于毛主义的一派正式确立了现代新人民军的雏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新人民军遵循主席教导,始终没有废弃武装斗争,至今仍在与菲律宾反动派政府军作战。菲律宾政府始终没有消灭他们,即使在美国人的大力支持下。
时过境迁,当今天中菲两国关系因南海领土争端而再起波澜时,国人重新审视菲律宾,却对那只“虎克军”的继承者——菲律宾“新人民军”知之甚少,甚至不加判别,就根据西方国家的政治倾向,将之称为“恐怖组织”,从而很可能轻易错过一件驾驭、驯服中菲关系的天赐利器,不免令人唏嘘。
“新人民军”,顾名思义,是在原有菲律宾人民军,即“虎克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虎克军”在菲律宾政府“发展经济,根除叛乱的社会土壤”和“区域合围、村落集结”的镇压策略下,屡战屡败,人员锐减,指挥官多数投诚政府,最终除少数转入乡村地下斗争外,大部被政府收编,并被集中流放(即菲律宾历史上着名的“集群安置政策”)到棉兰老岛。此后,菲共时兴时灭,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未掀起大的波澜。到上世纪60年代末,世界范围内的左翼民主革命席卷东南亚各国,正值菲律宾马克斯政府传言欲废除总统任期制从而激起全国声讨浪潮之际,新的菲律宾共产党借势成立,同时成立了以“人民战争”为建军理论、以“新民主”为奋斗目标的新人民解放军,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新人民军”。
“新人民军”自成立起,就宣告自身有两大任务,即“推翻资产阶级独裁政府”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政策”。为此,该武装在以中共为主,以越南共产党、朝鲜劳动党、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为辅的大力支援下,对菲律宾政府开展了全面持久的游击战争。同时,“新人民军”与菲律宾国内各民族主义政治团体、武装派别合作,不定期对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以及美国武装人员进行“个别清除”行动。至70年代中期,该武装夺取了吕宋岛、民答那峨岛等地一些列乡村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并成功炸毁美军设在冯贝克军港的航空燃料库,势力达到顶峰。
在菲律宾革命运动中最出彩的就是“新人民军”(NPA),它起源于二战前的菲共,兴起于反日战争;1969中苏对抗以后忠于毛主义的一派正式确立了现代新人民军的雏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新人民军在上世纪8,90年代一度拥有近3万战士,如今虽说状况不佳,几千人还是有的。菲律宾人民军并不保守,他们与时俱进,允许成员的同性婚姻!这比美国人更“人性”。
进入70年代后期,随着中越、中阿关系恶化,特别是中国政府终止了“输出革命”的对外政策,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人民军”的支持逐渐断绝。同时,伴随因苏联入侵阿富汗而导致的东南亚各国民众反社会主义浪潮,菲共在国内外获得的社会同情和舆论支持陡然减少。与此同时,马克斯政府实施“乡村土地调整”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一定成果,从根本上铲除了“新人民军”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内忧外患下,“新人民军”被迫改弦更张,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其一,从“社会主义”转变为“民族主义”。“新人民军”从理论建构和行动指导上,逐渐淡化社会主义成分,同时努力接近80年代后在菲律宾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提出“使菲律宾真正独立”、“我们不是任何人的仆人”等口号,以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
其二,从反对“资产阶级政府”转变为反对“马克斯独裁政府”,迎合菲律宾国内的民主化浪潮,打造“支持民主”的形象。
其三,从“亲华”转为“反华”,以民族主义为基础,利用菲律宾国内底层民众对华裔菲律宾人经济地位较高的不满,号召“清算华人资本家”,“菲律宾人掌握国家财富”等。
其四,从“人民战争”、“游击战争”转变为“以领导和平集会为主,以武装斗争为辅”,力图顺应冷战后期全球范围内减少武装冲突的大趋势。
应该说,“新人民军”的转型,在一段时期内是成功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新人民军”曾被行政当局默许,以间接方式参加中央政府选举。同时,继马克斯之后的科拉松政府,同意与该武装就国内和平和“新人民军”政治地位问题进行平等谈判。这些,都被看成是“新人民军”融入政府的成功尝试。
但好景不长,随着冷战结束后菲律宾政坛右倾化加剧,特别是菲军方强硬派兵变未遂,导致菲政府内与“新人民军”和解与对话的呼声逐渐弱化,围剿主张重新提上日程。此后,失去国际社会主义政党援助的“新人民军”,不得不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与菲政府军进行艰苦的游击战。至本世纪初,美国政府宣布,将 “新人民军”列为恐怖组织,宣称与菲政府就围剿“新人民军”进行情报、军事合作。全球反恐浪潮,将“新人民军”置于极端不利的境地。
在菲律宾革命运动中最出彩的就是“新人民军”(NPA),它起源于二战前的菲共,兴起于反日战争;1969中苏对抗以后忠于毛主义的一派正式确立了现代新人民军的雏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在这种处境下,“新人民军”于2005年前后,再次为生存做出变革。此次变革,以领导该武装近三十年的创始人维迪下野、出国为标志,一大批第一、二代“新人民军”领导人或退伍,或宣布脱离组织。与此同时,以菲共少年团书记、华裔人士阿斯巴尔德为领导核心的新一代“新人民军”领导层被确立下来。这其中,有凤兰(即维萨亚斯群岛东北部的小河岛)岛的矿产商人,有菲律宾乡村轻工企业企业主,还有菲律宾地下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这些人的共同点有两个:
其一,他们大都具有中产阶级,甚至企业主阶层的社会身份,因为不属于“大马尼拉特权阶层”,而受到政策性歧视;又因为身处菲政府监管力量薄弱的少数族裔自治领地,而有一定的行动自由。他们代表了菲律宾民众废除“大马尼拉特权”和“世袭政治”的的主张。
其二,他们大都具有中国背景,或是本人为华裔,或在中国闽南一带有产业投资,或是与中国企业有进出口贸易等。他们主张全面审视对华关系,将中国提升到菲律宾外交日程的首要位置;废除与美国的军事协定,禁止西方国家在菲律宾从事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动;与中国建立特殊的伙伴关系,为华裔菲律宾人提供政治庇护。这些主张,基本顺应了菲律宾近百万华人,以及具有中国血统的菲律宾人的意愿。
从“新人民军”第二次变革至今,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中菲两国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上,反恐形势已逐渐弱化,强调国与国实力竞争的论调再次高涨;而中菲关系也度过了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余年甜蜜时光,开始出现领土归属与经济利益的双重碰撞。而每到中菲关系发生龃龉时,都会有“新人民军”的声音通过驻巴黎、伦敦的海外支部传出:“中菲关系是东南亚稳定的基石”、“菲律宾的未来在中国”、“中菲友好是送给菲律宾人民的最好礼物”……
一方面,“新人民军”通过所谓“零五改制”,已成为代表菲律宾少数族裔地区产业经济利益的核心团体,掌控了超过25亿美元的客观财富,已逐渐形成了轻易很难撼动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国商界、侨界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新人民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菲律宾招揽外资,特别是招揽全球华商投资的重要组织。据菲律宾政府2009年三月提交议会法案审核小组的报告显示,“新人民军”参与营建的当地华商投资项目,不少于2375个,总投资额不少于7亿美元。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再加上“新人民军”奉行的与中国“超经济接触”政策,使当下菲律宾行政当局不对其顾虑很大,难言清缴,不得不在中立国频繁接触和谈。可以说,论及牵扯菲律宾政府行政资源与精力,未有组织或个人敢望及“新人民军”之项背。
在菲律宾革命运动中最出彩的就是“新人民军”(NPA),它起源于二战前的菲共,兴起于反日战争;1969中苏对抗以后忠于毛主义的一派正式确立了现代新人民军的雏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