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变不断。阿萨德之前的叙利亚
1. 叙利亚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西亚,北部跟土耳其接壤,东部则跟伊拉克交界,南部是约旦,西南则有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唯一的海岸线就是在西部的濒地中海地区。
2. 叙利亚人口接近2300万。大多数人口聚居在古文化发祥地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族群人口方面以阿拉伯人为主,占总人口约85%,包括了约50万的巴勒斯坦人。其他族群则有库尔德人(约200万人,占总人口约9%),以及少数亚述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叙利亚人口当中约74%人是逊尼派穆斯林,16%人是什叶派穆斯林,另外约10%是来自不同流派的基督教徒。大部分的库尔德族人是逊尼派穆斯林。什叶派穆斯林包括了阿拉维派、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还有从什叶派分裂出去的独立教派—德鲁兹派。基督教徒则分为安提阿东正教、叙利亚东正教、亚美尼亚礼天主教、加色丁礼天主教、拉丁教会等多个教派。
3. 叙利亚的主要城市有首都大马士革(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阿勒颇(Aleppo)、霍姆斯(Homs)、拉塔基亚(Latakia)、哈马(Hama)、拉卡(Ar-Raqqah)、代尔祖尔(Deir ez-Zor)、哈塞克(Al-Hasakah)、卡米什利(Qamishli)等。
4. 叙利亚经济以石油和农业为主。2011年爆发内战后,叙利亚经济因禁运和局势动荡而大受打击。
哈希姆.阿塔西
5. 叙利亚于16世纪初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崩溃。哈希姆王室成员费萨尔.侯赛因(Faisal bin Hussein)领导的阿拉伯起义军联合英国军队征服大叙利亚地区(包括今叙利亚、伊拉克),并于1918年进占大马士革。费萨尔于1918年10月在大马士革建立新的阿拉伯政府,声称这是一个基于公正与平等原则不分宗教对待所有阿拉伯人的政府,但只维持了几天就被入侵的法国军队解散。英、法、俄之间却于1916年订立了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秘密协定--《赛克斯—皮科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叙利亚被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叙利亚民族主义者哈希姆.阿塔西(Hashim al-Atassi)领导的叙利亚国民议会政府于1920年3月推举费萨尔为叙利亚阿拉伯王国的国王,叙利亚因而法国爆发战争,叙利亚王国于1920年7月战败后结束了其短命政权。(费萨尔逃亡到英国,后来在英国人的安排下出任伊拉克国王。)
苏丹.帕沙.阿特拉沙
6. 叙利亚于1920年成为法国托管地,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德鲁兹派领袖苏丹.帕沙.阿特拉沙(Sultan Pasha al-Atrash)于1925年发动了“叙利亚大起义”,波及整个叙利亚及黎巴嫩地区。大马士革、霍姆斯、哈马等城市爆发了激烈战斗。法军从摩洛哥及塞内加尔调遣增援,于1927年将起义镇压下去。法属叙利亚托管地于1928年举行选举选出制宪大会,草拟叙利亚宪法,但是法国最高专员却拒绝了制宪大会的宪法草案。1936年1月,叙利亚爆发了全国大罢工,瘫痪了整个国家将近两个月,迫使法国跟民族阵营(Al-Kutlah Al-Wataniyah,National Bloc)谈判《法国—叙利亚独立条约》。法国原则上同意让叙利亚独立,但维持法国在叙利亚驻军及经济上的支配,《法叙独立条约》也因法国国会拒绝核准而不曾正式生效。哈希姆.阿塔西在新宪法下于1936年11月当选为叙利亚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
7. 1940年二战期间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后,叙利亚也落入了纳粹扶持之法国维希政权的控制范围内 。英国与自由法国的部队于1941年7月击退维希军队后占领叙利亚。叙利亚因此宣布独立,但直到1944年才被承认为独立共和国,而法国驻军却仍然未撤离。叙利亚民族主义者的持续抗议与施压,最终迫使法国于1946年4月完全撤离其军队,叙利亚完全独立。
8. 叙利亚独立后,一直处在政治动荡的局面中。民族阵营于1947年分裂为两个政党:哈希姆.阿塔西领导的以大马士革为基地的国民党;及纳兹姆.库德西(Nazim al-Kudsi)领导的以阿勒颇为基地的人民党。直到1963年政变,这两大政党是叙利亚政治的主导力量。叙利亚联同其它阿拉伯国家(埃及、约旦、伊拉克)参与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反对以色列建国但以失败告终。
9. 胡斯尼.扎伊姆(Husni al-Za'im)于1949年3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据说是二战后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次军事政变。胡斯尼.扎伊姆的政权于同年8月被得到叙利亚社会民族主义党支持的萨米.希尔米.辛纳维上校(Sami Hilmy al-Hinnawi)所推翻。同年12月,另一军官阿迪布.史沙克里(Adib Al-Shishakli)发动了一年内的第三场政变,去除了哈希姆王室在叙利亚的影响力,也废除多党制及议会制度。
10. 1953年德鲁兹山区爆发了起义,政府军经过激烈战斗后将起义镇压下去。1954年,声名狼藉的史沙克里政权被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有份参与的一场政变推翻。尽管恢复了议会制度,但是政治实权日益集中在军方手中。议会机构的脆弱及经济的管理不当,造成民怨四起,纳赛尔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叙利亚民族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也开始迅速发展。
11.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第二次中东战争)后,叙利亚跟苏联签署了合作协议,苏联为叙利亚提供战机、坦克及其它军事装备。叙利亚于1958年2月跟埃及合并成立联合阿拉伯共和国。不过,由于不满埃及的主导,阿卜杜勒.卡里姆 (Abd al-Karim al-Nahlawi )于1961年9月领导的政变夺取权力,并恢复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亲西方及亲哈希姆王室的纳兹姆.库德西于政变后的同年12月当选为总统。
萨拉赫.贾迪德
12. 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Arab Socialist Ba'ath Party)叙利亚地区支部,策动了1963年3月8日政变,建立一个由革命指挥全国委员会所控制的政权。复兴党成员控制了新内阁,温和派的萨拉赫.丁.比塔尔出任总理。比塔尔于1966年被萨拉赫.贾迪德(Salah Jadid)领导的复兴党内左翼异议势力所推翻。
13. 萨拉赫.贾迪德领导的政权,重新跟苏联集团结盟,对以色列及其它反动派阿拉伯国家采取强硬态度,呼吁动员“人民战争” 对抗犹太复国主义。叙利亚共产党支持贾迪德。属于复兴党内务实派的哈菲兹.阿萨德(Hafez al-Assad) 对左倾势力主导复兴党感到不满。1967年的“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叙利亚遭遇惨败,以色列不仅重创叙利亚空军,还夺取戈兰高地。1970年11月,时任国防部长的哈菲兹.阿萨德发动不流血党内与军事政变,推翻贾迪德政权,阿萨德政权宣告诞生。
二、复兴党
14. 阿萨德家族是自1970年哈菲兹.阿萨德(Hafez al-Assad)策动的不流血政变后,就一直统治叙利亚至今。哈菲兹于2000年去世后,他的儿子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继承其位子当上叙利亚总统。
15. 1970年的“纠正革命” 政变,叙利亚复兴党内务实派领袖推翻了亲苏联实权领袖萨拉赫.贾迪特 。叙利亚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因而出现了巨大的转变。阿萨德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派少数族群,开始掌控了该过各个领域的重要权位。阿拉维派(Alawites) ,也叫“努赛里耶派”(Nusayris),占叙利亚人口不到12%,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分支,由阿布.舒艾卜.穆罕默德.伊本. 努赛里耶(Abu Shu'ayb Muhammad ibn Nusayr)于公元九世纪时所创立。法国托管叙利亚期间,曾在今叙利亚沿岸地区建立“阿拉维邦”(1920-1946年)。
16. 1973年制定的叙利亚宪法阐明复兴党(Ba'ath Party)为“社会及国家的领导政党”,确立了一党专政的体制。当叙利亚于2011年爆发内战后,巴沙尔政权于2012年2月进行了修宪公投。修改过的宪法,取消了关于复兴党一党专政的条文,允许多党制。宪法规定政党不能以族群、宗教、地域和部落为基础,任何新政党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方可以成立。修宪公投并没有在反对派武装控制的地区举行,也没有任何外国观察员,因此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新宪法。
17. 巴沙尔的父亲哈菲兹,并不是执政复兴党的创始人。1970年那场由哈菲兹策动的政变,是叙利亚复兴党的党内斗争,哈菲兹成功铲除复兴党的主要领导人萨拉赫.杰迪德( Salah Jadid)。哈菲兹当时是复兴党政权的国防部长。
18. 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Arab Socialist Ba'ath Party)叙利亚地区支部于1963年发动政变推翻纳兹姆.库德西(Nazim al-Kudsi),也叫三月八日革命。当时阿拉伯复兴党叙利亚支部的领导人是卢阿伊.阿塔西(Lu'ay al-Atassi)。军人主导的革命指挥全国委员会于1963年政变后接管政权。复兴党内萨拉赫.贾迪德(Salah Jadid)为首的较为左倾之势力,于1966年的政变中上台。哈菲兹.阿萨德则于1970年的政变中将复兴党的政权“纠正” 过来,同时开启了阿萨德家族支配叙利亚政治的“朝代”。
阿克拉姆.胡拉尼
19. 阿拉伯复兴党,于1947年在叙利亚成立,创办人是米歇尔.阿弗拉克(Michel Aflaq) 、萨拉赫.丁.比塔尔(Salah ad-Din al-Bitar)及扎基.阿尔祖基(Zakī al-Arsūzī)等人。阿拉伯复兴党是阿弗拉克领导之阿拉伯复兴运动(Arab Ba'ath Movement)跟阿尔祖基领导之阿拉伯复兴组织(Arab Ba'ath)合并组建。1952年,阿拉伯复兴党跟阿克拉姆.胡拉尼(Akram al-Hawrani)领导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党合并,成立了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
20. 复兴党创办人兼最早期领导人--米歇尔.阿弗拉克,来自叙利亚希腊东正教基督徒家庭,曾于1929年赴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进修哲学,接触到马克思的著作,并结交了来自逊尼派穆斯林富商家庭的民族主义者萨拉赫.丁.比塔尔(也就是后来跟他一起创建复兴党的伙伴)。阿弗拉克在索邦成立了阿拉伯学生会。阿弗拉克于1932年重返叙利亚,活跃于共产党组织。后来,阿弗拉克因不满法国共产党及叙利亚—黎巴嫩共产党支持法国的殖民政策,而脱离共产党。
21. 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的意识形态,复杂了阿拉伯民族主义、泛阿拉伯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反帝国主义等政治思想。复兴党的口号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指的就是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摆脱帝国主义势力控制或干预的自由;而这里的“社会主义”有别于一般上人们所认识的社会主义,而是等同于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社会主义,其实是强调阿拉伯民族解放、阿拉伯世界大一统的民族主义思潮。
22. 复兴党成立不久后就在其它阿拉伯国家设立党组织。复兴党于1954年叙利亚国会大选中崛起成为议会第二大政党。复兴党于1950年代中期开始跟埃及总统纳赛尔发展紧密合作关系,并促成了联合阿拉伯共和国于1958年成立。纳赛尔指示阿弗拉克解散复兴党,阿弗拉克在没有征询党员的同意就擅自解散复兴党。不过,联合阿拉伯共和国于1961年的一场政变后就被解散。联合阿拉伯共和国解散后不久,复兴党重组,军人派成员建立军事委员会从平民派成员手中夺走控制权。阿弗拉克重新被选为复兴党全国指挥部秘书长。
米歇尔.阿弗拉克
23. 复兴党伊拉克支部于1963年2月在伊拉克发动政变(斋戒月革命),但却于同年11月在一场亲纳赛尔军官发动的政变中失去政权。叙利亚的复兴党军事委员会于1963年3月也发动了政变夺权。1963年3月8日政变后,阿弗拉克在党内的权势地位日益下滑,并于1965年被迫辞去党领导的职务。阿弗拉克、比塔尔等人领导的平民派跟萨拉赫.贾迪德、哈菲兹.阿萨德等领导的军事委员会之间的矛盾日益白热化。阿弗拉克于1966年的政变中,跟他的忠实伙伴比塔尔一起被推翻,复兴党因而分裂为两派: 伊拉克派复兴党及叙利亚派复兴党。阿弗拉克逃亡到黎巴嫩,后转往伊拉克,并于1968年被选为伊拉克派复兴党的秘书长,但他并没有掌握实权。
24. 伊拉克复兴党于1968年的政变中再次上台执政。得到美国扶持的该党领导萨达姆.侯赛因于1979年登上权力巅峰,经历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后来于2003年在美军攻占伊拉克的战争中被俘并遭处死。美军侵占伊拉克后,复兴党也跟着被禁。
复兴党标志
25. 萨拉赫.贾迪德为首的军官集团追随苏联模式,借助计划经济去让叙利亚脱离贫困落后迈向现代化。因此,复兴党上台执政后推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政府也将银行全面国有化,大部分的大企业也完全或部分国有化。激进的军官也成立了大批的农民军和民兵,打破了亲帝国主义、半封建、半资本注意的旧建制之势力。这个过程打造了新的国家机器,国家主要工业和大部分土地都收归国有,只不过这个国家欠缺了民主,官僚支配了整个政治决策过程。
26. 哈菲兹.阿萨德就是原本属于复兴党内的军人派,1966年复兴党分裂后,就是掌控叙利亚政权的叙利亚派复兴党领导之一。后来,哈菲兹跟萨拉赫.贾迪德之间产生矛盾,叙利亚共产党支持立场较为激进的萨拉赫.贾迪德,属于军人派中保守实力的哈菲兹不满苏联干涉叙利亚政治。当萨拉赫.贾迪德于1970年试图接触哈菲兹.阿萨德的职务时,哈菲兹发动了政变,推翻萨拉赫.贾迪德,并将萨拉赫.贾迪德关押起来直到死去。
哈菲兹.阿萨德
27. 叙利亚复兴党的统治产生了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权,军方在各个领域掌控了实权,包括经济领域。哈菲兹.阿萨德通过政变上台后,将这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变成了自己家族的产业。在叙利亚属于少数教派的阿拉维派在阿萨德政权下扶摇直上,控制了叙利亚的各个领域。阿拉维派原本是叙利亚社会中被压迫的阶层之一,在阿萨德掌权期间控制了国家和军队的上层权力,改变了叙利亚的政治权力结构。
三、 阿萨德家族下的叙利亚与内战
28. 1970年哈菲兹.阿萨德发动党内政变推翻萨拉赫.贾迪德后,党、政、军实权都掌控在他手上。他以强硬的手段打击政敌异己,将威胁其统治威权的人士拘捕、折磨并处决。哈菲兹也玩弄好些博取人民好感的民粹政治手腕去巩固国内人民对他的支持。
哈菲兹.阿萨德
29. 哈菲兹.阿萨德来自一个贫穷的阿拉维派家庭,他于1946年仍是学生的时候就加入阿拉伯复兴党。哈菲兹于1952年入读霍姆斯军事学院。当复兴党于1963年政变上台后,哈菲兹出任空军司令。复兴党内军人派于1966年发动政变推翻平民派主导的政权,迫使复兴党创党人流亡国外后,哈菲兹出任国防部长。哈菲兹然后跟萨拉赫.贾迪德展开党内斗争,于970年政变上台,出任总理;再于1971年在没有对手的总统选举中胜出,出任叙利亚总统,直到2000年逝世为止。
塔尔图斯俄罗斯海军基地
30. 哈菲兹掌权后,尝试将叙利亚打造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哈菲兹延续了叙利亚跟苏联的军事合作。叙利亚政府跟苏联于1971年达成协议,让苏联在叙利亚西部地中海港口城市塔尔图斯(Tartus) 建立海军基地。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由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接管。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亲密的盟友。
31. 1973年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叙利亚跟埃及再次结盟出兵以重夺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但是却叙利亚方面最后却遭遇败仗。安瓦尔.萨达特上台执政后的埃及,益疏离苏联,后来于1978年跟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
32. 1976年,叙利亚干预黎巴嫩内战,让马龙派基督徒为主的政权得以保住,叙利亚军队也开始在黎巴嫩驻扎。 以色列于1982年侵占黎巴嫩并攻击叙利亚军队,迫使叙利亚军队撤离好些地区。黎巴嫩与以色列于1983年停止敌对后,叙利亚军队继续驻扎在黎巴嫩,并通过其支持的民兵制止以色列占领黎巴嫩南部。哈菲兹迫使黎巴嫩基督徒作出修宪,让当地穆斯林在政府内有更多的代表权。叙利亚于1987年再次出兵黎巴嫩。黎巴嫩内战在《塔伊夫协定》后于1990年结束,但是叙利亚继续在黎巴嫩驻军并影响着当地政治,直到2005黎巴嫩总理拉菲克.哈里里被炸弹袭击身亡后,黎巴嫩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叙利亚在巨大政治压力下才从黎巴嫩撤军。
叙利亚国旗,1958-1961年加入联合阿拉伯共和国时使用,后于1961年政变后弃用。这面旗帜于1980年再次成为叙利亚国旗。国旗上的红、白、黑是象征泛阿拉伯主义的颜色。
33. 叙利亚曾于1976年爆发逊尼派穆斯林反政府起义。叛军以穆斯林兄弟会成员为主。哈菲兹以强硬手段镇压伊斯兰起义,最血腥的事件是发生于1982年的哈马大屠杀。
34. 1990-1991年海湾战争叙利亚参加了美国为首的联军,攻打伊拉克。显然阿萨德政权为了本身的利益,并不是由始至终都跟美国帝国主义对抗的。
35. 哈菲兹于1983年心脏病发作,无法亲自主持政务,他委任了一个六人委员会管理国家政务。委员会成员都是忠于哈菲兹但资历较浅的逊尼派官员,哈菲兹的弟弟里法特.阿萨德(Rifaat al-Assad)因被排除在委员会外感到非常不满,联合同样不满逊尼派上位的阿拉维派高级军官策动政变夺权。但是,里法特无法得到其他忠于哈菲兹的军官支持。哈菲兹于1984年夏天病愈,并重新掌控大权,得到了大多数军官的支持。里法特逃过了被审判坐牢甚至死于非命的大劫。“网开一面”的哈菲兹任命里法特为副总统,但这个副总统有名无实,后来又被派去苏联出长差 。接下来几年,里法特的支持者和那些被怀疑对哈菲兹不忠的人士都被肃清。里法特长期流亡海外,但他拥有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1999年拉塔基亚示威冲突事件后,里法特在叙利亚的势力几乎被清除,大批里法特支持者被捕。
巴沙尔.阿萨德
36. 哈菲兹心目中原本的政权继承人,是他的长子贝塞尔.阿萨德(Bassel al-Assad) ,但是贝塞尔却于1994年因车祸去世。哈菲兹匆匆召回原本在英国当眼科医生的次子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用6年半时间将巴沙尔栽培成新继承人。2000年6月,哈菲兹病逝,巴沙尔马上被委任为复兴党领袖,并于一个月后只有一个候选人的总统选举中“当选”。
37. 在阿萨德家族政权下,叙利亚经济从原来模仿苏联模式的国有计划经济,日益转型为私人朋党财团主导的经济,也就是朋党资本主义,加剧了该国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叙利亚在苏联解体后更是加快私有化经济改革的脚步。
38. 由于受到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的影响,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Deraa)及大马士革等地于2011年3月爆发争取政治改革的示威活动。示威者要求更多的政治自由,并呼吁释放政治犯。但是,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出动军警镇压示威活动。德拉的示威群众遭到军警血腥镇压,引发暴力冲突,并在接下来几个月扩散到全国各地,后来升级变成内战。
39. 2011年3月爆发的叙利亚人民起义,是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缺乏思想进步的革命领导,一场群众反抗暴政的起事,现在已经被反动势力骑劫,去落实跟革命理想相距甚远的政治议程。
叙利亚反对派所高举的新国旗,叫做“独立旗”,其设计源于法国托管期间1932年开始使用叙利亚的国旗。这面旗帜一直沿用到1958年,后来于1961-1963年又曾短暂使用过。
40. 叙利亚内战,在外国实力的干预下,已经变成了以色列和海湾阿拉伯国家跟伊朗的代理战。美国和俄罗斯也从中作梗去保护它们在中东的利益,代价是让更多叙利亚平民白白送命。
41. 内战中阿萨德政权一方,除了政府军,还有支持阿萨德的民兵组织,如沙比哈(Shabiha),以及外来的伊朗革命卫队、“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司令部”民兵组织、黎巴嫩什叶派真主党武装等。俄罗斯一直跟阿萨德政权保持密切关系。
叙利亚自由军
42. 反对派则是龙蛇混杂,主要作战武装有“效忠”于“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由叛变军人组织起来的“叙利亚自由军”(Free Syrian Army)、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组成的“叙利亚伊斯兰解放阵线”(Syrian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萨拉菲派和圣战主义者组成的“叙利亚伊斯兰阵线”(Syrian Islamic Fron)、跟基地组织有关系的原教旨主义“胜利阵线”(Jabhat al-Nusra)等。至少有另外1万名外来圣战主义武装人员为反对派作战。反对派武装得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支持,美国也暗中支持反对派武装。
43. 反对派成立“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是个乌合之众政治组织,主要目的是推翻阿萨德政权,至于是不是真心诚意要争取民主,现在就真的很难确定了。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得到穆斯林兄弟会、叙利亚世俗派与民主派联盟、亚述人民主组织、叙利亚民主人民党(前身为叙利亚共产党政治局派)、地方协调委员会、叙利亚土库曼人大会、叙利亚自由军等组织的支持。
44. 叙利亚内战中还有一股第三势力,那就是库尔德族武装,主要是萨利赫.穆斯林.穆罕默德(Salih Muslim Muhammad)领导的民主联盟党(Democratic Union Party)。民主联盟党既反对阿萨德政权,也跟逊尼派为主的反对派不咬弦。民主联盟党与库尔德全国委员会于2012年7月成立库尔德最高委员会,控制了叙利亚库尔德族地区,其属下武装部队有“人民保护单位”(Yekneyên Parastina Gel,缩写YPG)。
45. 叙利亚内战已经造成至少10万人丧命,逾200万名叙利亚难民逃离该国,另有至少250万人成为国内难民。战斗也蔓延到邻国黎巴嫩境内。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