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薛涌:为什么美国人素质低?

薛涌 · 2014-03-01 · 来源:海外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Thomas Geoghegan是哈佛法学院训练出来的著名律师,2005年拿着马歇尔基金的钱到德国作研究。不用说,他属于美国精英中的精英了。看他的书就知道,他对欧洲的文学、历史、乃至古典音乐(具体到某一位指挥家),都相当熟悉,可谓学富五车。可惜,他象一般的美国人一样,外语训练很少,拿着如此有名的基金的钱专程到德国作研究,居然德语的日常会话和阅读都不过关,只能依赖会说英语的德国人来了解德国的情况。所以,当他到达法兰克福、上了高速列车后,面对满满一车厢德国人,自知无法和人家交流,就在一位二十上下的青年的身边找了个座位打起盹来。这个青年的穿着和同龄的美国人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一个人在那里埋头读书。这是美国列车上难得的情景,除非你生活在波士顿这类“脑力中心”。等ThomasGeoghegan半个小时后打盹醒来,发现那位青年还在那里读书。他以为人家一定是在做功课,就好奇地偷看其本文,结果发现自己居然全能看懂。这不是因为他的德文一下子大为长进,而是人家读的是著名历史学家吉本的英文原著《罗马帝国的衰亡》。在美国这个年龄的孩子中,恐怕常青藤的学生才会以这样的经典自娱吧。这大概是德国精英大学中的文科优等生了。ThomasGeoghegan见到了懂英文的德国人,抑制不住好奇,就和这位青年攀谈起来。结果发现,这位青年并非洪堡这类名校出身,而就读于低端的技术大学。而且他也并非文科学生,而是工程专业,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懂一点罗马帝国的历史,所以才专心致志地捧起这一名著来。

  Thomas Geoghegan在震惊之余,告诉这位青年自己要写一本关于德国的书。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两人就德国的政治和文学进行了详细的对话。那位青年还特别推荐ThomasGeoghegan去读海涅关于德国人的性格的论述。最后话题转到美国。ThomasGeoghegan发现这位青年从篮球到总统政治几乎无所不知。乃至他惶惑起来:如果在美国一个这样普通的大学,这样的青年怎么可能存在?

  这一巧遇,对比再鲜明不过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出身的大律师,拿着著名的基金经费来研究德国,碰到一位德国低端大学的普通本科生,两人不能用德语交流,反而要说英语。美国这位精英的精英,不用说读吉本这个档次的德文版的图书,就是一般的报纸阅读也很困难。德国这个学生,反而读起英文名著津津有味。这绝非一个巧合。根据统计,78%的德国人每天读28分钟的报纸。在这个近8200多万人口的国家,报纸订阅数到达2300万,3.5个人就有一人订报。相比之下,美国三亿人口,报纸订阅数仅仅3400万,快9个人才有一人订报。德国的报纸不仅厚,而且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显得非常严肃。美国的报纸,则充斥了彩图,似乎只能通过图像才能吸引人的阅读。互联网虽然同样对纸媒形成巨大的冲击,但在欧洲的“毁灭性”要比美国小得多。因为欧洲人习惯于严肃阅读,网上短促的信息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法国,书店里摆着的畅销书不是小说,而是散文(essais)。法国的学校从小就训练孩子如何写这种高雅的文体、如何发展出复杂的论式。在美国的学校呢?学生能识字就算谢天谢地了。来自硅谷的美国人到了巴黎,和法国的同事坐下后,吃惊地发现对方居然把铅笔盒拿出来!

  对Thomas Geoghegan的震惊,我这个在美国教书多年的人深有体会。我所在的大学,大概就相当于德国这所技术大学的层次了。你要是指望普通学生能用任何一种外文阅读《罗马帝国的衰亡》,那简直是白日做梦了。能用英文(即自己的母语)读这种书自娱的也寥寥无几。大学居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任何一门外语。道理也很简单:许多学生连掌握英文都有困难,你再要求他们外语,他们就无法毕业,最后不得不转到不要求外语的大学去,你就没有生源了。即使是在精英大学,情况也相当糟糕。九十年代末期,我在耶鲁大学读研究生时,曾经当过助教,责任是督导东亚研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那年东亚研究有个新规矩,即每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必须有一页的原始文献翻译,可以是任何中文资料。我这个当助教的必须坚持其翻译是否准确无误。当时有位学生,在我负责的那一组里还算是相当聪明好学的。她在耶鲁已经修了三年中文。翻译的是《人民日报》上一篇普通的文章。等我一检查,整整一页纸的翻译,除了一句话外,全翻译错误,而且错得不靠谱儿。所以,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大律师不懂德文而去搞德国研究,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早在2005年《华盛顿邮报》就报道,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31%具有熟练阅读复杂文字的能力,这个比例在1990年还是40%。所谓熟练阅读,指的其实是一些最基本的日常阅读,如根据文字的指令计算每磅食品的价格、比较两篇社论的立场等等。[1]根据2009年的一项统计研究,美国大约有40%的本科生、30%的大学新生,在选修有学分的课程之前都需要进特别的补习班,否则很难完成学业。2008年纽约城市大学系统的调查显示,200名受测的新生中,90%不能解简单的代数题。2004年美国教育部的报告则称,40%公立两年制大学(社区学院)的学生需要进补习班。[2]我所在的大学是四年制的私立大学,一年学费快三万美元了,按说品质不低。我曾在不同的班上给学生进行了几次地图测试。尽管美国打了两场伊战,能够准确地标出伊拉克在哪里的学生,大致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至于不知道哪里是地中海、印度洋,指不出中国、日本、法国的位置,把沙特阿拉伯误当意大利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你让这种学生讨论其他国家的政治,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从纸面上的数字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远非德国所能比。看看通行的世界大学排名(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排名),在前二十所最好的大学中,美国的大学一度占了17所。德国的大学一所也没有。在25-34岁这个年龄段人口中的大学毕业生比例,美国在1991年是30%,仅次于芬兰了加拿大,到2002年涨到39%,但已经居于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挪威之后,和芬兰、瑞典并列。这引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忧虑。不过,德国的比例在1991年为21%,到2002年则为22%,在发达国家中几乎是最低的。[3]更不用说,由于欧洲的大学对本国国民近乎免费,一切由政府埋单,造成学生过多,大学的师资和设施都严重超载,质量下降。[4]2002年按美元购买力计算,美国在每个大学生身上的年均教育投入为18,570,高居世界第一,丹麦第二,为11,600,其他欧洲国家的投入都不过万,德国仅6,620美元,大约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5]如果仅从这些数据上看,美国人的教育素质要比德国高得多,大家根本不应该在一个量级上。怎么可能说美国人素质低呢?

  和我同在萨福克大学教书的MarkLehrer是研究德国大学的专家。他以亲身的研究和经验证实美国的大学远比德国的大学要优越。但是,他并不否认德国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高。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沉吟一下解释说,当一个孩子高中毕业时教育水平比较高时,他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总能找个地方看书。再差的大学也挡不住这样的学生自学。但是,如果高中毕业时读书还困难,上多好的大学也不行。他的直观性解释,被我们上面提到的一些统计数字所支持。美国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其15岁的孩子的学术表现几乎垫底。应该说,15岁时的教育程度基本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水平。就大多数人而言,如果15岁时还学不好,以后也很难有本质的改变。我在《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中,围绕着智商特别讨论了相关的问题。上个世纪末的智商名著《钟曲线》用一系列测验和统计数据证明:17岁时的智商对人的一生有决定性意义。200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J.Heckman对此有一番精彩的分析。他认为,这一结果不能证明智商决定论,最多只能证明:一个人的基本智力素质,到17岁时差不多定型了。在此以后再对之追加教育投资、试图改变他,似乎已经太晚了。但是,在此以前的教育投资则可能回报甚大。JamesJ. Heckman特别强调14岁以前教育之重要,认为这个阶段是智商形成的关键时期。[6]

  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显然也认同早期教育的决定性作用。麦肯锡在其发表的针对性报告中指出,如果美国15岁孩子的文化素质在1983-1998年间能够达到芬兰或韩国的同龄人的水平,那么到2008年,也就是当这一代中最年轻的也大学毕业进入了工作岗位以后,美国的GDP就应该比实际水平高出1.3-2.3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GDP的9-16%。如果美国的黑人和拉美裔学生在1998年赶上白人学生的教育水平,2008年的GDP则多出2到4个百分点,即3100-5250亿美元左右。如果1983-1998年间美国的贫困学生的教育程度赶上中产阶层,2008年的GDP则多出3到5个百分点。如果在同期内美国落后地区的孩子的教育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的GDP则会涨3到5个百分点。麦肯锡指出,如今大家估计美国目前的大衰退损失了一万亿美元。但是,过去二十多年美国基础教育的破败所造成的损失则大得多。[7]

  论者不断指出,美国的基础教育过去是很硬的。美国在二十世纪崛起的一个要因,不仅在于率先普及了高中,而且中小学义务教育的质量也领先于世。那么为什么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的孩子素质越来越差呢?

  这一复杂的问题,难以三言两语地回答。在此只能本着“看到什么讲什么”的原则,择其要而论之。

  二十世纪发展心理学和早教理论的一大核心,就是“依恋理论”。这一理论的大意是,新生儿和儿童在早期的生活中,和父母或照顾自己的亲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其一生身心健康的基础。这种“依恋”关系不仅仅是感情问题,也不仅仅塑造着孩子的脾气、人格,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智商和身体。一系列研究表明,和父母的依恋纽带比较强的孩子,不仅更自信,而且更敢冒险,一生的学业、事业成就都大得多,幸福感更强。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对一些孤儿院的研究。虽然这些孤儿院的婴儿在生理上得到了充分的照顾:定时喂食,更换被褥衣服,房间整洁干净……但是,因为是流水线式的经营,毫不照顾孩子的婴儿的感情需要,这些婴儿大量死亡,活下来的也比较迟钝。

  从“依恋理论”的角度看,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那不仅是丰衣足食,而且是父母充分满足其感情需要。这就要求父母心情舒畅,有大量时间和孩子互动,营造关爱的环境。而恰恰是在这方面,美国的父母面临着远比欧洲发达国家的父母们更为严峻的挑战。

  在战前,美国大致是男人在外面工作,女人在家当贤妻良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量妇女出来工作,当佣人、纺织工人等等,但基本都是婚前,一结婚就回到家庭,自然有大量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二战后妇女临时出来工作,以填补男人上战场后在战时经济中留下的空缺,但二战一结束,妇女立即回归传统角色、充当家庭主妇。但是,七十年代女权运动后局面大变,妇女越来越多地出来工作。这就改变了养育孩子的家庭环境。

  美国劳工部的网站上在这方面有着详细的记录。1948年,16岁以上的女性参与工作的比例仅为32-33%左右,到1970年时这个比例超过43%,1980年超过51%,1990年超过57%,2000年达到60%上下。也就是说,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大部分16岁以上的女性出来工作。这里还必须注意到,美国孩子一般18岁高中毕业,七十年代后女性上大学的比例甚高。如果把16岁以上的女性中在学的人除去,妇女参与工作的比例就会高得多。另外,一直到五十年代初,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最多维持在33-34%上下。那时二十几岁的女性如果不参加工作的话,到了八、九十年代就成了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一般更不会参加工作。也就是说,八、九十年代虽然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基本不超过60%,但我们要考虑到许多年轻的在上学,年纪大的大部分没有参加工作。生育高峰期的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甚高。

  这么多当妈的女性出来工作,自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这自然影响到母子之间依恋纽带的发展。毕竟,孩子小时候更多还是和母亲呆在一起。另外,女权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女性的事业格局。在此以前,女性出来工作的比例小,即使工作,也集中在几个有限的领域,如文秘,教育等等。由于其他领域对女性的歧视和排斥,中小学成了女性人才的汇聚地。大量优秀女性宁愿拿着低工资教书育人。到了七十年代男女同校,女性向男性看齐。到了八十年代这些女性事业上路,最优秀的往往成了律师、企业家、医生等等,中小学中老一代优异的女教师渐渐开始退休,人才匮乏就成了大问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2000年开始对其成员国15岁的孩子的数学、语文、科学能力进行测试,并且每三年进行一次。在2000年,也就是1985年出生的孩子中,美国学生的水平虽然偏低,但基本还处在中等水平上。当时500分是平均分,美国孩子阅读504,数学493,科学499。到2003、2006年则每况愈下。2009年美国已有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法案,急起直追,状况稍有好好转,与阅读500分,数学487,科学502。但是,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依然下降。比如,2000年美国孩子在科学上以499 的成绩排在第15位,2009年分数虽然提高到502,但仅排第23位。总之,如果我们把15岁孩子的表现看成是起跑线上的竞争的话,美国正在输掉这一竞争。而这种败局,和美国的政府与社会未能及时调整战略、适应女权主义对教育的冲击有重大关系。

  女权主义是个全球性的运动。七十年代后妇女大量参加工作,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为什么美国的孩子受此冲击这么大,而欧洲的孩子则表现相对较好呢?这还是和社会制度密切相关。

  欧洲各国,早已制定了各种措施,保障妇女在当母亲后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并且衣食无愁。比如,德国妇女生孩子可以享受14周的产假,是100%带薪;接下来的12或14个月产假,则享受65%的工资。父亲还能享受12或14个月的产假,65%的工资。法国妇女享受16周100%带薪的产假,生第三个孩子100%带薪产假则延长到26周。北欧福利国家更是名不虚传。丹麦夫妇所享受的100%带薪产假共达52周。芬兰妇女享受带薪80%的产假105天,和丈夫共用的产假相加可达158天。瑞典夫妇共用的产假高达480天,拿77.6%的薪水。瑞士、荷兰的妇女100%的带薪产假也是16周…… 这些措施,都旨在鼓励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并且没有事业压力,进而能够全心全意为下一代创造最佳的关爱环境。

  与此相对照,美国没有保证带薪产假的法律,只有保证一年不带薪产假的《家庭医疗休假法》。联邦政府的285万雇员中,有122万妇女。但要求给联邦雇员提供四周带薪产假的议案,在国会居然没有表决的机会。美国是哈佛和McGill大学所研究的181个国家中三个不承担带薪产假的国家之一。在美国提供带薪产假的公司,多是象美国银行、高盛这样的顶尖金融机构。提供带薪产假的企业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27%下降到2008年的16%,可谓不进反退。在这些精英企业之外上班的妇女,因为产假不带薪,经济上无法支撑,不得不刚刚生下孩子就去上班,很难有其他选择。[8]另外,美国的托儿所、幼儿园等设施极为昂贵,供不应求。这就更让当母亲的叫苦不迭。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妇女生孩子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扔下孩子去工作,使孩子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另一种则是干脆放弃事业,在家当贤妻良母。后者主要出现在中高产阶层中。也难怪这个阶层的孩子学业比较好。从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看,1999-2001年美国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一度过了60%,但2002年以后马上回落到59%多一点。这大概说明极少数富裕的女性选择了不工作。而欧洲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普遍比较高。比如瑞典为77.9%,荷兰73.4%,芬兰73.2%,英国71.9%,德国71.8%,法国66.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为73.4%。可见,美国目前的制度,既难以保证妇女的事业前途,也妨碍了妇女对孩子必要的照顾和关爱。

  这方面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最近德国关于“日托福利”的争议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德国政府准备推出的“日托福利”,主要是支付那些不愿意把孩子送进托儿所的父母每月150欧元。反对者称,如今政府正在努力在2013年把一岁以上的孩子进托儿所定义为“权利”,怎么能同时鼓励父母把孩子留在家里?这不等于好不容易花钱建成了高速公路,马上又给拿出赏金来鼓励大家不要去用吗?更不用说,许多移民子弟德语不好吃了很大亏。早上托儿所说德语正好可以矫正这一问题。

  但现实是,2008年德国仅有18%三岁以下的儿童去托儿所。民调显示,四分之一以上的德国人认为孩子应该和母亲呆在一起。大部分18-29岁的年轻人支持“日托福利”。这显示了德国人根深蒂固的信念:孩子第一。孩子需要时间在家和父母培养依恋的感情纽带。如果父母觉得托儿所的教育不够牢靠,他们有权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带,并为此获得纳税人的补偿。[9]

  德国内部的这场争议,孰是孰非且另当别论,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欧洲发达国家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早已不在一个层次上。美国还是以市场为中心,其实和以GDP为核心差不多,强调的是效益,不能让纳税人给产假埋单,托儿所等必要设施也高度商业化,价位甚高。欧洲则是以人为中心,把父母与孩子之间依恋纽带的建立、托儿所等必要设施,视为人的基本权利,必须进行保障。从短期看,美国人也许省下不少钱。但孩子大了,智商低于别人,花多少钱也补不回来。可惜的是,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自由派和保守派都本能地逃避。对自由派还说,强调依恋理论的重要性,似乎是在谴责女权运动让下一代为妇女解放埋单。对于保守派来说,福利是市场的大敌,怎么能把美国的问题归结于福利太少呢?当然,骄傲的美国人,当惯了世界老大,怎么能承认自己素质低人一头?

  然而,不能面对问题的结果,只能是问题越来越大。


  [1] “Literacyof College Graduates Is on Decline,”WashingtonPost,December25, 2005。

  [2] Sandra Stotskyand Ze’ev Wurman, “College Students Who Can’t Do Math or ReadWell,” at EducationNews.org。

  [3] William G.Bowen, Martin A. Kurzwell, Eugene M. Tobin, Equity and Excellence in AmericanHigher Education, 47.

  [4] Economist, Sept. 8, 2005, “HowEurope Fails Its Young.”

  [5] Economist, Nov. 18, 2005, “TheClass of 2006: Why American University Will Lead the World.”

  [6] 薛涌,《一岁就上常青藤》,143-144.

  [7] McKinsey &Company, Social Sector Offic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AchievementGap.”

  [8] 美国的产假状况见。

  [9] 以上讨论引用的相关数字,见美国劳工部网站和TheEconomist,May5th-11th 2012,p. 52.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5.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