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号,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查理周刊》遇袭,包括编辑在内的12人遇害。1月9号,两名枪手在巴黎东北30英里的一家印刷厂内被警察包围后击毙。1月11号,星期天,法国发起了自二战以后规模最大的游行,超过一百万人参加。多国政要和法国总统奥朗德手挽手的照片旋即出现在全世界的媒体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意大利总理伦齐、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及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都出现在镜头里,却偏偏少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当全球观众包括美国人民自己都早已习惯美国领导人出现在各种峰会的中心位置,奥巴马此次的缺席立刻引得美国国内舆情汹汹,左右两派都不约而同地发起了抨击。左派看到奥巴马以“自由世界”领袖之尊竟然没能亲自现身支持“言论自由”这一西方所珍视的“民主基石”,自然是伤心得捶胸顿足,哀其不周(左派代表性言论可参见喜剧频道的司徒囧大叔)。右派出于维系美国全球领导力和形象的拳拳之心以及抓住一切机会修理奥巴马的作风,看到奥巴马竟然把这么好的一个摆拍位置给让了出去,那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恨其不争(右派代表性言论可参见茶党的刺头参议员克鲁兹)。
白宫面对抨击,一开始倒是神定气闲。立即指出奥巴马在1月7号当天就致电奥朗德,并亲自前往法国驻美大使馆吊唁,且在留言簿上亲笔写下了篇幅不短的悼词。白宫同时强调,因为法方的游行安排非常紧促,而奥巴马每次出国访问的安全保障要部署到位都需要时间,且可能会与法方的安保产生冲突,所以奥巴马此次不去巴黎也无可厚非(除了空军一号,还有一到两架C-17带着各种车辆和设备打前站,您可自己算算这阵仗得有多大)。
不过纵使白宫能给出千万条现实理由,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在新媒体时代不仅讲里子,还更讲面子。作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盟友,而且还送给了美国那尊为全世界所敬仰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现在摊上了这么大的事,美国竟然就派了个驻法大使参加游行了事,连内阁级别都排上不,这让法国情何以堪!
没错,当年戴高乐面对美国主导的北约确实是骨头没几两,但在美国眼里却跟那个什么里的石头似的。希拉克也不是善主,带头反对美国打伊拉克。但抛开基于具体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分歧不谈,在所谓的“普世价值”层面,说法美一家怎么也不为过。奥巴马自己在袭击当天的讲话里,不仅盛赞法国是美国最古老的盟友,也特别提到两家所共同珍视的“言论自由”是任何恐怖分子都打不垮也夺不走的。可就是面对这样一个“铁杆”盟友,美国从总统、副总统、国会议长到国务卿、财政部长等内阁级别的要员一个也没出席在巴黎的游行。司法部长当时正在巴黎参加反恐会议,竟然也没有现身。面对抨击,白宫最后虽然勉强承认当初的确应该派一个更高级别的官员出席,却仍没松口说奥巴马就应该去。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为何对法国如此口惠而实不至?
与其说奥巴马这次是因为疏忽大意而犯了一个外交错误,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他是有意为之;有意与法国在“言论自由”的边界上拉开距离,从而为自己留下足够的回寰空间去面对伊斯兰世界。
《查理周刊》遇袭之后,美国媒体当然是众口一词地谴责恐怖分子的残暴,信誓旦旦地要捍卫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但同时也拒绝刊登《查理周刊》引起穆斯林巨大反感的漫画。为此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还在脸书上爆粗口回应某大学教授的质疑(注意该主编是纽约时报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主编)。媒体如此,美国政府就更没有理由不思考为法国无底线站台的政治风险。很明显的一个细节就是,应法国内政部长邀请在巴黎出席反恐会议的美国司法部长,即使是在游行的当天,在采访中还表示当时并不能确定具体是哪个恐怖组织策划了袭击。美国之所以应对如此谨慎,就是为了避免造成与所有穆斯林为敌的印象。
虽然是美国学者亨廷顿创造了文明冲突论,虽然是美国一直在主导中东政治,虽然是美国一直在高喊反恐战争,但在话语层面,美国领导层一直非常注意措辞,避免无谓地触怒普通穆斯林民众。作为一个深谙媒体运作和影响的国家,作为无数次运用媒体画面赢得过宣传战的国家,美国不可能不掂量奥巴马出现在巴黎游行中这一画面所可能导致的后果。如果奥巴马去了,站在游行队伍的中心和奥朗德手挽手、肩并肩,穆斯林世界会如何理解?当全巴黎都在高喊“我是查理”的时候,奥巴马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美国也认同《查理周刊》的作法?“我是查理”这句话除了传达对遇难编辑和漫画家的哀悼,是否意味着整个西方都赞同《查理周刊》的嘲讽方式?美国人最清楚不过的是,画面一经定格,解释权就不再为画中人所垄断。
反观奥巴马现在的处理方式,既发表了讲话也去了法国使馆;国务卿克里结束印度之行后也直飞巴黎进行了事后安抚。美国同时还宣布在2月底要召开新的反恐会议,和与会国分享美国社区预防的经验。既表达了对法国一定要有的支持,又重新掌握了西方反恐的话语主导权,还同时避免了激怒整个穆斯林世界的潜在危险。在这当中让法国吃点哑巴亏,对美国而言,大概也就不算什么了。
最后,作为这次游行背后各国政治算计的另一个佐证,奥朗德本来不打算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尽管在整个事件中有好几名犹太裔人质丧生。可是当内塔尼亚胡得知以色列国内更偏右翼的经济部长会参加游行之后,遂也执意要去巴黎,似乎是怕被抢了风头。奥朗德没有办法,只好把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也一并拉了进来。另外,游行后泄露的一些照片表明多国领导人实际上就是在街面上摆拍了一下而已,其他一百多万普通老百姓都因为安全原因被挡在了八杆子打不着的地方。
所以呢,让奥巴马带着三架飞机,飞过半个地球,参加个摆拍,面临一大堆政治风险而收益却不大,这样的买卖在实用主义至上的美国老大面前,实在不值一晒。当然,美国所有精密的战术性考虑是否能根本缓解与穆斯林世界的战略性矛盾,恐怕倒是个更费思量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