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Ksliu授权独家原创发布
最近几个月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媒体和舆论不断唱衰中国的经济,有些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危机”状态,甚至面临“崩溃”的可能。
的确,最近我们听到了不少来自中国的负面消息,最突出的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不断“爆雷”,令人回想起2008年那场波及全世界的美国金融危机。加上中国巨额的地方债务,外国投资和出口的减少,消费的疲弱,年轻人失业率的升高,股市的下跌……等等,仅仅根据来自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已经足以说明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在很大程度上是必要的。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对GDP和“超越美国”的追求,的确创造了高速增长和大批国人脱贫的经济奇迹,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效果,例如“发财”普遍成为人们的人生追求目标,贫富差距不断拉开后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增加,社会的高度商业化和道德的沦丧……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着实令人感到严重不满。
“房住不炒”的原则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泡沫破裂是早晚的事情,开发商要破产就让它破产,政府不应该“救市”。最大的隐忧是房地产在家庭财富中占比太大,价格的下降和“还贷”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等于“返贫”,会引起恐慌和不满。
每当我们看到国内医疗、教育和文化事业的严重商业化现象,看到男女青年在谈婚论嫁时似乎只在乎“彩礼、房、车、钱”等物质条件,看到商人为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深感当前政府对这些腐败现象的整顿和惩治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把它称之为“文革2.0”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是,中国的经济是否已经陷入某些人所称“无可救药”的失控状态了呢?
最近《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篇专题评论,题目是:《中国的经济危机有多可怕?》提供了一个西方观察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文章指出,中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问题,很类似2008年大西洋两岸西方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甚至更严重,但是“中国的债务问题本质上是中国自己欠自己的钱,原则上,国家政府应该有可能通过为债务人纾困和减免债权人债务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危机。” 也就是说,情况并没有“失控”,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来管理其经济所需的那种金融重组”,但“取决于官员们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或清醒的头脑去做需要做的事情。”
英国《经济学人》发表评论文章,题目是:《中国的经济亟需救援》,文章称:中国政府“拥有实现今年下半年经济复苏所需的工具”,但未必会使用它们,因为中国领导人的着眼点已经改变,如今经济安全和韧性高于其它,不愿意再“不惜一切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