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房产新政面临夭折危险
2010年07月12日 东方早报
近日,随着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揭晓的临近和高层的频繁调研,关于房产新政即将松绑的传言在坊间热议,并且言之凿凿,试举几例:
其一,媒体报道,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各银行悄然改变此前“原则上暂停发放”的做法,重新“开闸”第三套房贷。以杭州为例,前不久一些银行出台了三套房贷款细则。其中,对于第三套房,银行大多要求首付五成半,利率以基准为基础上浮15%~20%。而上海对于二套房贷认定也开始“适度宽松”,在实际操作中以“认贷”,而不是三部委明确规定的“认房”作为认定标准;其二,《上海证券报》7月10日报道,6月底,中央高层委托有关机构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进行楼市调研,并且征求民间研究机构意见,据报道,参与此次深圳地区调研的本土机构房地内参的总经理尹香武向记者透露,中央较为担心现有政策对经济造成误伤。
于是,在这些真假难辨的传言下,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即将松绑的论调甚嚣尘上,一些开发商、学者和机构更是断言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已经结束。而之所以有如此论调,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下滑态势的担心,在最近高层的频繁调研中,高层对中国经济下半年的走势看法谨慎,而温总理在湖北等地考察时关于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的言论,更是被很多人视为未来宏观政策松绑的一个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地方政府、开发商乃至学者们对于刚刚实施不到三个月的房地产新政提出了可能放松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也绝非空穴来风。
的确,如果银行悄然松绑三套房贷,对于成效尚不明显的新政究竟意味着什么可谓不言自明,本轮房地产新政之所以被誉为史上最严,无非是实行了罕见的信贷政策,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至全球最高的50%,而对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银行可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同时,住建部等在6月份出台的第二套房认定标准也实行了前所未有的“认房不认贷”的严格标准。因此,本轮房地产的严厉程度源于严格的信贷政策,如果部分城市的银行基于形势的判断,悄然放开三套房贷,则势必会被全国各大城市的银行效仿,并演化成全国一致的“银行放水”逻辑。三套房贷放开之后,二套房贷以所谓的“改善性住房”之名放开就只是时间问题。如此,几乎可以断定,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房产新政”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因为银行再一次的“自发行动”,将面临全面溃堤和夭折的危险,所谓史上最严新政很有可能成为“史上最短”的房产新政。
可以想象,如果本次房地产新政再次夭折,最起码可以判断,房价在没有回落的情况下将再次迎来报复性的反弹。以最典型的2008年底的“救市”为例,信贷政策放松的结果不仅让房地产起死回生,更是迎来了极其疯狂的暴涨,银行的大量信贷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房地产市场,民间资本在投资实体障碍重重的情况下借助宽松信贷扑向房地产市场,而一些企业更是放弃了本业杀入房地产,中央120多家企业,投资房地产的高达78家,由此演绎了房地产历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的绝地反击,房价在创下了历史新高之后将绝大多数民众远远抛在了身后继续狂奔,政府多年调控房地产政策的信誉饱受质疑。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的经济虽然不确定因素很多,但在全球经济处于艰难复苏的后危机时代,总体形势仍然属于全球最好的。在一季度增长11.9%的情况下,基于预防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以及通胀对经济的威胁的考虑,通过调控保持适度的增长,全年达到9%左右的增长没有多大问题。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在7月4日也发表文章指出,全球经济“不可能短时间内两次被闪电击中,中国经济减速很正常”,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和中国经济的增长依然看好。我们也认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增长从来都不是问题,一些人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忧的确放错了地方。中国经济从二季度开始,增长的确在放缓,但只是从一季度较快的12%左右降低到9%~10%,依然属于全球最快的经济体。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真正需要关注和下决心解决的依然是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模式,依然是治理以高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轻易放弃调控政策,既不严肃,也缺乏历史的担当。一旦全国银行都悄然放水,房地产再次迎来一次可怕的报复性反弹,不仅政策的公信力将严重受损,中国经济将真正被房地产带入万劫不复的危机。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情况下,政策应该优先选择“稳定和延续”,应该坚持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深层问题,坚持消除房地产泡沫破灭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隐患。贸然让房产新政再次半途而废,无异于饮鸩止渴的危险之举。2008年救市,银行放水导致房价疯狂反弹的殷鉴不远,对于任何放松房地产调控的举措,必须慎之又慎。 (系经济学博士)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