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这个词儿很好理解,把门打开,让外人进来,吃饱了,喝足了,买够了,吃不完的说不定还可以打包拿走。这是个简单的生活场景。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来说,“开放”究竟意味着什么?
按照设计师的规划逻辑,按照美好的愿望,开放一是引进所需要的资金,二是引进先进技术,三是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在接下来的美好前景,就是消化这些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体系,最后是自主品牌的、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但是,这只是“引进”一方的逻辑,“进入”一方的逻辑是什么呢?也很简单,第一是占有市场;第二是消灭本土竞争对手;第三是形成市场垄断。
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博弈的局面,最理想的格局是“双赢”,你赚钱,我赚技术,共享市场或者本土品牌为主占有市场。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很原始的师徒潜规则过气了吗,很遗憾,没有。
8月19日《理财周报》有一篇报道“宝洁凶猛:占据中国洗发水超过六成市场份额”,报道说“随着宝洁投资8000万美元的全球研发中心在北京落成,进入中国22年后,宝洁终于将中国打造成其核心市场。…赛迪顾问研究调查的数据表明,2006年宝洁旗下的洗发水占据60%多的中国市场份额。未来5年,宝洁CEO麦睿博还有两个计划:宝洁将在中国继续投入至少10亿美元;在全球新增10亿用户,其中大部分将来自中国。”
洗发水有多高的“科技含量”?草民不知道,草民记得曾经有一些国内的自主洗发产品很好用,价格也很实惠的,比如上海日化的“蜂花”系列。但是,为什么在国际寡头的进攻面前,都消失了呢?经济学家、主流贤达说了,这个没有办法,是你的产品不被市场接受,优胜劣汰么,一句话,死了活该。外资占有了市场之后,消灭了本土品牌之后,剩下的就是垄断了。
以宝洁为例,在新浪网的调查中,92%的投票网民认为宝洁公司(美国P&G)涉嫌垄断,83%的投票网民认为,宝洁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市场支配地位的形成和扩张,已经是一个过去时,发展中国家如果不采取防御措施,这个支配能力的差距是无法打破的。
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洗发水的市场控制权丢失了还是其次,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的控制权的丢失,更加值得关注。
2006年9月,新华网、人民网曾经发表过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时卫干的一篇文章“外资角色再审视:28个主要产业中21个外资控制”,文章列举: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尽管时间因素很快冲淡了它们曾经带来的巨大震荡,但中国已然成为国际资本新的冒险乐园。…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收购已经取代投资建厂从而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最重要的方式。…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IT、网络、房地产等,…这些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并购方阵营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30%...比如玻璃行业,该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
但是,外资的控制欲望和控制脚步就此为止了吗?肯定没有,或者说永远没有,极有可能的是,中国的市场成为外资相互角逐的乐园,无非是哪一国、那一家外资占上风,哪一国,哪一家外资被击败的情景,“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已。
有案例为证,“海关总署刚刚发布的最新预警报告指出,外商投资企业正在加强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并直接点名指出:‘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海关总署表示,这是当前我国在粮食生产和出口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去年8月,市场就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30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相当于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粮食总额的150%左右。”(2009年《京华时报》)
一个企业,不惜用超过一个国家一年粮食出口贸易总金额的钱,“进驻”粮食主产地,不是来当善人的,为的就是从上游到下游通吃。一旦这个产业链被外资控制,本土的定价权、供应权就失去了,等于“市场主权”的丧失,洗发水可以少用、汽车可以不买,但粮食是不能不吃的,说重点,叫做“卡脖子”赚钱。而且,据说世界几大粮食商业巨头都开始在中国布局,你争我夺了。
《每日经济新闻》有一篇报道“外资粮商益海嘉里河北抢粮 民营面粉业面临崩溃”,这家外商与上面说的进入东北占领大豆市场的那家,是一个爹生的。而在河北,首先被“消灭”的恐怕是民营中小企业。当地的官员却认为“藁城市粮食局业务科科长刘建设对此认为 ‘竞争不可避免’,虽然益海的进入必然遭遇同行业的竞争和排挤,但受到了政府的欢迎,‘他们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给我们也是一个启发’。”。话虽然符合“市场理念”,但同时,当地的面粉市场已经随着“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拱手让给了外资。
然而,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是交给了中国了么,一厢情愿而已,据《中国汽车报》3月份报道“对于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弱小’似乎成了代名词。其中固然有缺乏核心技术及产业链控制力等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外资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中资企业这一重要因素。…尽管通过技术优势,外资企业在ABS系统、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市场形成了垄断地位,但外资企业并不满足,甚至利用低价策略将刚刚迈入发展快车道的我国自主品牌企业扼杀于襁褓之中。在我国自主零部件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外国零部件企业利用不同价格策略谋取利益最大化,以达到垄断市场、抑制对手发展的目的。”
也即是说,目前的市场开放,相当于开门引来一些外客,这些人并不满足来吃饭、消费,而是要占据厨房、米缸、水桶、砧板、甚至买菜的篮子,你家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来客”都要管住,“菜谱”主人看不到,而客人当然要吃饱、吃好,吃不完的还要打包拿回家,而且要把持这种局面到底。
官方的资料披露,28个主要产业,外资在21个产业中已经取得控制权,而且,每个产业的前五名几乎都姓“外”。这就有点儿意思了,说“开放一秒钟也不能停止”的语境是什么?有没有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换言之,一个国家需不需要经济安全,经济安全的绳头,是捏在自己手里,还是捏在外人手里?这是2005年的统计情况,时光又过去了5年,谁来数一数还有哪些产业未被外资处于控制地位?
绝大多数人肯定欢迎有来有往的、彼此相敬的、双方共赢的“开放”,而“无止境”、“无尽头”的“开放”是把经济控制权拱手让人。谈“开放”,是不是首先要谈“安全”。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