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竖琴螺的博客 :竖琴螺
财经旬报二则
一九五〇年一月二十二日、二月一日
一
兹将一旬财经要事报告如下:
一、根据各方报告,现全国脱产人员已突破九百万而增至九百四十二万,计华东二百七十五万,华中二百四十万,西南一百九十万,西北一百零二万,华北八十万,东北五十五万。新增加人员,均需于一月份起付钱。后勤会议决定提高军费标准,每人每年需超过四千斤小米[58],只此一项,全国每年即增 加支出十一亿斤小米。估计解放台湾、海南岛、西藏之后,全国脱产人数将突破一千万。解放台湾、海南岛等渡海作战费,将不下二十亿斤小米。依此推算,今年预算中必须增加七十一亿斤小米(增加一百万人需四十亿斤,渡海作战费需二十亿斤,提高军费标准需十一亿斤)。目前人民十分贫困,如此浩大之费用,如完全靠银行透支,过量发行票子,必将造成严重后果。故须预筹收入,方能应付。我们的对策:
(甲)在税务、公粮[25]会议中已拟定力争增收五十亿斤,计西南公粮多收二十亿斤,全国税款多收三十亿斤。退一步言,至少需增收四十亿斤。
(乙)清理仓库增收十五亿斤,其中一部可出卖,一部可代替向外订货。据中财委[11]派赴上海清仓人员报告,现在仓存物资是很多的,如不及早清理,将被无计划调动、取用而浪费掉。
(丙)上述九百四十二万人系各方估计数字,其中必有相当大的人数属于多估或虚报。我们希望在核实人数中能核减(不是裁人)二三十万以至五十万人,即可少开支十亿以至二十亿斤小米。
(丁)提倡节约,减少办公杂支等费用,计五亿斤小米。此着很重要,数量虽不大,但可转移风气。
上述四项办法,必须党政军民,党内党外,大家共同努力。为了实现这些要求,拟于二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64]上,组织清理仓库及核实编制、厉行节约两个委员会,以陈云、薄一波[53]分任主任。
二、由于财政支出增大,钞票发行及物价情况如下:去年十一月底物价平稳时,发行总数近二万亿元[2],十二月增发一万亿元;今年一月份已开出支票一万三四千亿元,至十九日实支近一万亿元。以此计算,五十天中,共增发钞票一倍多。截至目前止,发行累计数为四万一千亿元。因此,在物价上反映,十二月上涨百分之十;以十二月底为基期至一月十九日止,全国物价平均上涨百分之三十。上涨指数在地区上及物品种类上很不平衡。上海粮食涨百分之八十,纱布[5]仅涨百分之二十余。华中粮布随沪略涨。华北则粮布均稳,仅因上海涨得过多,故主动略提。华南、西南的物价远低于其他地区。此种情况说明,上海存粮太少,是目前一大弱点。估计十二月底上海存粮一亿五千万斤,一月十九日止除商粮上市出卖外,存粮卖出六千万斤,上海贸易公司现存粮九千万斤。由于苏南、浙江公粮尚未集中调运,游资[80]专向粮食冲击,居民见涨价而多买,我上海贸易公司因存粮少而心虚,不敢在市上大抛,因此粮价过分突出,粮贵纱贱,有去年七八月物价大波动[74]之势,不过差度较小。这一状况是不利于上海工厂生产的。为了对付粮贵纱贱及游资只集中冲击一点,我今年在纱布与粮食上必须同时增厚实力,因此除了购买外棉计划不变外,必须增购外米四亿斤,连原计划广东购外米二亿斤,共六亿斤。购米外汇之来源,一部分利用粤境存留之港币,其余则须中贸部[48]统筹。沪粮应急的办法,先调用沪宁、沪杭两线公粮,同时抓紧华中、东北向上海运粮,力争改变粮贵纱贱状况。
昨日止公债款只实收一千万分[56],交款者职工居多,工商界尚属少数。京市公债已派到各业,津市月底亦可派到各业,沪市或更迟。全国工商界对认购公债一般是表面拥护,内心不舒服。职工是积极的,但个别工厂亦有少数先进分子强制落后分子的现象,已电各地注意防止和纠正。从上述情况看,一月下旬及旧历年关(二月十六日)前不会有大量公债现款收入,而二月上半月开支及发行将增加,以此估计,自今起至旧历年关,全国物价平均指数还有可能上涨百分之三十。
三、征收公粮情况。华南、西南仅开始布置,华北已完成,华中之豫鄂湘赣、华东之鲁皖苏亦可于一月底完成。公粮负担,华北、西北普遍比华东、华中重,但华东、华中地主普遍叫苦,要求提早土改,因为许多地方的农民实际上少缴甚至不缴租,而地主之公粮负担则不能减少。中央已令各地在公粮任务基本完成后,对若干确有困难的地主,可予补救。华东、华中均已复电准备如此做。放在眼前的大问题,是采取什么办法,克服因地权不定而来的春耕上的危机,即地主无兴趣,农民不下肥。此项大事,正会同有关部门收集意见,研究对策。
四、自一月九日以恩来同志名义令原国民党驻港机关保护资产、听候接收后,各该机关与我驻港人员及华南分局陆续在接洽中。华南分局已组成一专门委员会,以冀朝鼎[81]为主任,明日率有关人员去穗,找港有关机关主次管理人员到穗接洽,拟暂委原主次管理人员维持,视我与英方外交进展情况,听候中央命令再作安排。
五、各工商部门专业会议后,深感技术人员之数量不够与分布不当。鞍山、本溪钢铁产量占全国百分之八十,但技师只占全国百分之二十五;关内钢铁产量占百分之二十,但技师占全国百分之七十五。煤、电工业也以东北为多,但技师也是关内多东北少。为此,必须下令调整,打破本位主义。同时东北一方面必须提高技师工资,适当安置技师的职务。伪满时代[82],东北工业中绝大多数是日本技师,中国技师甚少。日本投降后,日籍技师大体上都撤退了,从今后恢复工业的远景看来,技术人员必大感不足。因此,中财委已组成专门委员会,计算出今后几年需要技术人员的数量,再与教育部商定今后各大学工科与文科的招生数字和比例。
二
兹将一旬财经要事报告如下:
一、各部门、各机关的高级干部对目前财政困难和解决办法不甚了解。例如,开的预算太大,在恢复经济和建设计划中,不分先后和轻重缓急,什么都想干。军队干部则因前线生活常难保证而埋怨,说“既很穷,为什么养九百多万人”。地方干部则说“公粮、税收任务太重”。个别余粮省份的干部说“公粮不宜调往大城市”,要求留在本省。所有这些,都有一面的道理,但从全局看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当的。他们不了解财经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未向他们作报告。因此,我们拟采取“通气”办法,以后每旬、每半月或一月,发通报一次,报道财经要闻,使军队和地方的领导人员知道财经情况,以便交换意见,统一看法,共同克服困难。
二、自人民币发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共发四万一千亿元。每月发行的新钞票,依当时的物价计算,总值是二百一十四亿斤小米。这四万一千亿元钞票,因为贬值,现在只值四十九亿斤小米。即是说,通货贬值中,人民损失了一百六十五亿斤小米,等于抗战前银洋[18]八亿二千五百万元。为时只有一年即损失这么多,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这是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的一个具体材料。这样下去,人民将很难支持。
三、去年夏秋冬,军政人员大增,但是征粮未到时间,新解放区税款又收得少而慢,加之自去年十二月全国财粮税收统一[83]后,到今年二月这三个月,因为要先保证下面开支,才能将粮、税统收上来,因而支出与发行更多。这样做是必要的,但只能限于这三个月,不能再延长。否则,粮、税都在省、县之手,中央只出不进,金融物价必然发生大乱。粮、税由中央统收(地方税[68]划归地方一部分),首先保证野战军[34]的供给。至于中央和各大行政区[17]的直属部队所需,省以下的地方经费,即令迟发半月一月,也决不致饿死人。三月份实行粮、税及财政基本统筹,在解放不久的地区,是有困难的。但提早实行的困难小,为害小;如继续不统一则困难大,为害大。为此,各大行政区于我军已经到达的一切县市,必须抽出人员于二月底以前建立国库,以后逐日或三五日将税款解库。人民银行为建库的主要负责机关。各库附于分行或县政府内,保证三月初以后税款入库。此事势在必行,已列为二月财政会议的主题,各大行政区须立即准备。
四、现在问题的中心是,多收税少发钞票,还是少收税多发钞票?路子只有这两条。少收必得多发,想少发必得多收,不是多收便要多发,此外别无出路。有人要求少收,而又要物价稳,这办不到。收税和发钞这两者比较,在可能限度内,多收一点税,比多发钞票,为害较小。这样做,工商业负担虽稍重,但物价平稳,对正当的工商业有好处。反之,物价波动大,任何人也不愿拿出钱去经营工业,资金都囤积在物资上,或放在家中不用,劳动者也跟着没有活干了。这样,势必造成资金和劳动力的浪费,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有人说,“温和的”物价上涨,是可以刺激生产的,这种说法我们认为是不妥当的。物价的波动,只能打击生产,使经济停滞。这是后退的办法。少发行多收税,负担是重了一些,但物价平稳,经济逐渐发展,则不失为一种前进的办法。
五、粮食、纱布是市场的主要物资,我掌握多少,即是控制市场力量之大小。游资突击的重点,是沪京津三地,其突击的物种是粮、布。游资是狡猾的,常常先攻或仅攻一地一物(例如此次上海之米)。今年华东、华北缺粮三十亿斤,虽已规定各区调运,但应看到粮食危机比纱布更大。因此,沪京津须常有应 付游资冲击的粮、布。为了应付春节后“红盘”[84]涨风和由农产品交易落冷而来的市场筹码 [21]剩余现象,必须对粮、布两项预有措施。军政所需单衣布不能一次拨出,两套单衣只能分期缝制。目前京津存粗粮三亿五千万斤(需要四亿斤),细粮一亿余斤。上海存粮太少,不到一亿斤。据华东财委一月二十六日电,在旧历年前只能由苏皖浙公粮中运到一亿斤。华东是新区,公粮迟收,确有困难,但无论如何必须设法于旧历年关前后,力争上海粮食公司存米达到四亿斤。来路有二:一是苏皖浙的公粮,这是主力;二是东北、华中、西南拨华东的稻米。拨粮地区要不断加工赶运,华东则应派人接运。今后必须保证在秋粮上市前,上海、京津两点除日常出售外,各常囤四亿斤。其办法:(甲)华东公粮只能用作口粮,不能随便移作经费开支。(乙)由华东全年不断用大力从华中、西南接运粮食。(丙)中贸部购外米四亿斤济沪。
六、公债京津已经派到各业,上海、华中尚无报告。上海工商界似持观望。依目前金融状况看,除西南外,各大城市必须于二月十六日前将公债在各业各户派完,争取二月下旬将公债款收起一部分,三月基本收齐。
*这是陈云同志起草的,以他和薄一波同志的名义向中共中央的报告。
出处:陈云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相关文章
- 王卫斌:苏区矿战--追忆红色摇篮的经济战
- 73.理论研究的一些体会——附陈云评价毛思想
- 建议:将建国初期1949年10月1日至1950年6月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退休干部更改为民主革命后期离休干部
- 杨连旭:评周恩来“反冒进”与毛泽东“反反冒进”之是是非非
- 揭露李锐关于陈云的“四有”谣言
- 驳斥所谓我国有改革开放苏联东欧没有才导致我国没有跟随苏东一起解体的胡言乱语,我国没有跟随苏东解体是因为毛泽东时代计划经济的积累!!
- 陈云同上海资本家打的五次经济仗
- 在苏联解体二十周年之际驳斥所谓“苏东因缺乏市场经济而亡国”说----苏联和东欧在1988年走向崩溃时其“市场化”和“私有化”程度很可能比当时(1988)的我国更高!!
- 从鄂尔多斯看经济战争
- 建国初期私营工商业者追随中国共产党走向社会主义的原因探析——以上海私营工商业者为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