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优势
李义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马克思经济学具有其他流派的经济学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研究对象和揭示问题层次的比较优势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则研究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及其微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或者研究人们的行为和选择。两相对照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具有比较优势。
马克思所研究的生产方式,是指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取物质资料。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其目的是为了无限的价值增殖。这样的生产方式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到来取决于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变革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马克思浓墨重彩地论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在《资本论》第一卷里,他分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羊吃人”的运动如何使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在《资本论》第三卷里分析了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杠杆。劳动力一旦成为商品,就迎来了商品生产的普遍化:作为领取工资的工人,劳动者必须在市场上购买自己的生活资料,进而尽可能地把一切都纳入交易的范围,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低层次的酬劳对应上升到高层次的酬劳对应,这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当然,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劳动力成为商品就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由劳动的出现。如果没有自由劳动,市场经济是建立不起来的。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旨在揭示更深层次的问题,主要包括:透过物的关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的经济规律。他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实际上早期的经济学大家无一不研究生产关系。例如,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受到了严格限制,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只提供公共产品。大卫•李嘉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利润或者说剩余价值的分割上,认为新生的工业资产阶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分配应当有利于它。至于把研究重点确定为经济运行,那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因而经济学的任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说明,当社会处于重大变革时期,尤其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变革,因为社会变革首先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面对大量生产关系调整问题,如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分配关系的变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没有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有效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不断完善。没有相关体制和机制的支持,就很难谈得上经济的健康运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涉及大量生产关系调整问题,如打破垄断,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促使收入分配向劳动倾斜以扩大内需;调整价格,使其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价格的背后是利益问题。应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实现各种利益新的均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研究方法的比较优势和中国经济学者可能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所讲的抽象法,是从最简单的范畴开始,从大量的现象出发,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归纳总结、改造制作,从中概括和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的东西。
马克思给我们树立了应用抽象法的典范,《资本论》通篇贯穿着抽象法。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原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抽象法,资本主义生产和各种社会矛盾,就可能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是一种现象,很难把握它的头绪和走势。
当代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着重于数学方法,着重于建立模型。试想,用数学和建立模型这种近似于“化学试剂”和“显微镜”的方法,能研究《资本论》、《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要揭示的问题吗?大概很难,因为这些理论无法数学化。通过建立模型研究经济问题,是由于经济学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即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经济学的研究更着重于经济运行。如果不分问题的性质,为了建模而建模,那反倒会使问题复杂化。凯恩斯曾经批评道:“近代所谓‘数理’经济学,太多一部分只是杂凑……却在神气十足但毫无用处的符号迷阵中,把现实世界中之复杂性与息息相通性置之脑后了。”
马克思当年在英国而不是在他的祖国德国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是因为当时英国商品经济最发达。当代中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就给中国经济学者提供了经济学研究的肥田沃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使得我们更需要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学者可能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就是把已有的经济理论和中国火热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抽象和概括出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经济理论。我们并不反对数学方法和建立模型,而是强调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能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
马克思当年在英国而不是在他的祖国德国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是因为当时英国商品经济最发达。当代中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就给中国经济学者提供了经济学研究的肥田沃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使得我们更需要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学者可能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就是把已有的经济理论和中国火热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抽象和概括出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经济理论。我们并不反对数学方法和建立模型,而是强调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能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
马克思经济学具有立体感和历史透视力
美国学者坎特伯里在《经济学简史》一书中说:“历史是研究思想的基础……在经济学家中,历史从来都不会被忽略。”在这方面,马克思经济学无疑是一个标杆,它坚持历史与逻辑一致的原则,具有立体感和历史透视力。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工作日》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围绕工作日的长短和工作环境的好坏,个人与资本家以及政府博弈的过程。“英国的工厂法是通过国家,而且是通过资本家和地主统治的国家所实行的对工作日的强制的限制,来节制资本无限度地榨取劳动力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限制,资本主义的正常经济运行就不能进行。马克思的这些分析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力量不断博弈的结果。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马克思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依次考察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几个阶段,证明只有当机器大工业统治了社会生产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居于统治地位。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个别资本家率先创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创新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在马克思的笔下,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据马克思考察,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是因为土地资源变得稀缺,是稀缺的土地资源逼迫的结果。他指出,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由于耕作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地力已经相应消耗了。换言之,资源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土地稀缺了,资本和技术变得相对充裕,于是,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今天,我们面临的资源约束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历史的、必然的趋势。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立体感和历史透视力告诉我们,经济学不是螺丝刀,放在美国能用,放在中国也能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则缺少立体感。实际上,各国由于历史、文化不同,即使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必然会有自己的路径依赖。我们不可能割断历史,割断体制沿革。任何优秀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在彼条件下优秀,在此条件下则不一定优秀。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寻找自己的优势,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别人,这才是正途。一句话,我们进行经济理论研究要了解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64期,摘自2012年5月10日《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