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民邱宜华(化名)与丈夫都已经退休,女儿已在美国结婚定居,夫妇俩筹划今年春节前去美国探亲旅游。
1月中旬,邱宜华已准备换汇,但不巧的是身患重感冒,拖延之下直到1月27日才去银行办理。
令邱宜华吃惊的是,短短半个月,人民币贬值幅度却不小。“1月14日左右的时候,换100美元需要618.41元人民币,到1月27日变成需要623.45元人民币。我换两万美元现钞的话,需要多花约1000元人民币。”邱宜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上海浦东新区南泉北路上一家银行大堂经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最近来我行换汇的客户确实比以往要多,客户都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继续贬值,有赴美探亲、留学这样刚性需求的客户,都开始提前兑换美元了。”
而在该银行营业网点,记者还见到前来询问汇率的客户李女士。李女士向大堂经理询问近期对人民币贬值较大的货币是什么,当听到欧元、澳元都贬值幅度较大时,她告诉记者:“我们家喜欢旅游,每年都会出境游,这两年外汇市场波动比较大,我和家人都是选择什么国家货币对人民币贬值了,然后就去哪个国家,去年日元贬值幅度很大,所以去了日本。”
澳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在1月5日创下2009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破5这一重要关口,1月27日下跌到1澳元换4.9322元人民币,对此,李女士兴奋地表示:“今年打算带我爸妈去澳大利亚旅游。”
李女士还告诉记者出境游的窍门:“如果去货币正在升值的国家,那么尽量带现金不要刷卡,而去货币正在贬值的国家,则尽量刷卡,少用现金,这样到还款期时,汇率出现加速贬值的话,或许还款更少。”
除了旅游、探亲等活动受到影响外,银行客户的理财结构也在发在变化。受澳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影响,澳元理财产品已经淡出银行客户视野,上述大堂经理告诉记者:“很多持有澳元的客户直接换成美元,参与美元外汇理财。”
即期汇率逼近跌停
上述现象只是汇率波动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冰山一角,不过,越来越多的人深切地感受到了汇率波动。而市场人士指出,今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还将持续。
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走升报6.1282,较1月27日的6.1364升值82个基点,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升值,创近一个半月最大单日升值。即期价方面,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继1月27日大涨百点后,1月28日继续高开报6.2400,升值35个基点,但汇价盘中震荡回落转为下跌,盘中最低贬值至6.2481,距离当日跌停价6.2508仅差27点,较中间价折价贬值幅度达1.96%。
1月29日,人民币即期低开51个基点,对美元汇率跌破6.25,最低至6.2542,较当日中间价折让达到1.96%,再度逼近“2%红线”。这已经是人民币4天以来三度接近跌停。
根据央行规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1.96%,意味着人民币即期汇率临近跌停。而且,这已经是人民币即期汇率第二次临近跌停。
之前的1月26日,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双双大幅走低。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一度超250个基点,下跌幅度也达到1.94%,逼近2%的“跌停线”。不过,与第二次逼近跌停不同的是,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2个基点。兴业证券认为,中间价贬值是“压力测试”,确认“资金流出压力大于流入压力”。
贬值预期并不是个坏消息,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如果人民币高估被修正,也就是通过汇率贬值,则中国经济将轻松回到7.5%以上的增速。
上海一家高端电子设备国际代工企业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儿,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越来越小,现在没有技术优势、整合能力的出口企业根本生存不下去。”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他更担心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去年某企业与美国一家企业签订1000万美元的单子,与银行约定6.12的汇率,照此计算,收入是6120万元,然而随着人民币贬值,按照1月27日的汇率,最高可达6230万元,相当于少赚110万元。
“如果汇率出现单边走势,且可以预判的话,汇率损失是可以靠预期结售汇方式弥补的,但上下波动的话,就比较难办,希望能有更加灵活的避险工具出现,最近正在和银行探讨外汇期权方案,来解决波动性问题。”他表示。
全球央行政策分化
对于银行客户和投资者来说,最想知道的是人民币贬值是否会更加猛烈?
追溯人民币贬值原因,兴业银行总行资深分析师蒋舒认为,人民币阶段性贬值主要受到美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其他经济体,欧洲经济依然疲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影响。
1月28日,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美国经济正在以“坚实”的步伐增长,就业也在强劲增长,并将主要利率维持在0到0.25%的水平。2014年12月,美联储曾表示会“耐心”对待加息问题。这一表态意味着,至少在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随后两次会议中,美联储不太可能采取加息措施。1月28日,美联储重申了这一指引。这似乎表明在3月和4月开会时,美联储不会考虑加息问题,从而令加息最早也得到6月才可能成真。
蒋舒预计,美元指数在2015年第一、二季度将肯定上升至97至98一线,美联储若不断延迟加息的决定,将令美元指数在第三季度回落到92至93一线,而随着年末加息的实质启动,美元指数将在第四季度企稳在95附近。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去量化宽松方向率先正常化。2015年,更多央行还在“放水”,进行了幅度不等的货币宽松。
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自3月起每个月购债600亿欧元,直至2016年9月或欧元区通胀率回升到2%,总规模接近1.14万亿欧元。这也意味着市场上将会多出上万亿欧元。
如此巨量宽松计划落地,欧元对美元“百点巨震”后跌破1.15,为2003年以来首次,目前2015年以来美元对欧元汇率已经上涨超过6%,即使是同在下行通道的人民币对欧元汇率都破天荒地跌到了7以下。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1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欧央行的新一版量化宽松政策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走强,从而可能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
除了欧央行,仅亚洲地区就有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国进一步迈向宽松。
1月28日,新加坡金管局降低货币政策区间的坡度,出人意料地放宽政策。受该消息影响,新加坡元亚盘重挫1%,创3年半最大跌幅。新加坡金管局表示,将维持政策汇率区间温和逐步升值的做法,但将降低货币政策区间的坡度,加入全球“放水”行列,以对抗通缩风险及支持经济。
1月21日,日本央行维持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不变,依然通过购买公债和风险资产,以每年80万亿日元(6760亿美元)的速度扩大基础货币的规模。同时,该央行还将两项原定3月到期的贷款计划延长一年,将允许未在央行开设账户的银行也参与现有的贷款计划。这两个计划均是为了促使日本银行业增加放贷。
1月15日,印度央行意外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75%。这是该行在近两年时间内首次下调利率,美银美林预计,印度央行将在今年4月至9月间再度降息50个基点。
蒋舒指出,各国央行的量化宽松,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巨额宽松推升了美元汇率。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复苏且这个复苏趋势还会延续下去,支撑了强势美元,未来两三年整个金融市场都将围绕美国经济复苏和强势美元这个大主题展开。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Peter Hooper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外汇市场主题仍将是美元走强,美元本轮升势可能还将持续2至3年。
蒋舒强调,美元走强就会对非美货币形成冲击,人民币也不能例外,但人民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贬值幅度要大大小于日元、欧元,预计在美元走强周期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会出现4%至5%的贬值。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小,但未来波动率可能加强。
中国货币政策遇考验
在全球央行竞相拧松货币“水龙头”的时候,1月20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初步核算的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GDP比上年增长7.4%。这意味着中国在2014年创下24年来最慢经济增长率。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07.3亿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2014年11月份扩大3.8个百分点,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下滑进一步加剧。
经济数据显示增长放缓,此时中国货币政策选择尤为引人注目,“在非美货币央行的集体宽松步调下,中国不可能完全脱离非美货币行列。”蒋舒说。
市场对中国可能推出更多刺激举措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中国央行将在2015年上半年下调两次存款准备金率,并下调一次基准利率。考虑到最近的发展形势和流动性状况,预计央行可能会在中国农历新年(2月19日)之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2014年内曾针对某些银行下调准备金率,但针对整个银行业全面实施,这将是2012年5月以来首次。
不过,对于中国是否要跟风宽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他经济体不同,中国经济体量较大,而且投资占国际收入的比重在上升,甚至规模已经比肩经常项目规模。如果中国采取与其他经济体类似强度的宽松政策,必将引起人民币贬值,紧接着人民币资产价格回落,股价、债券价格、房地产价格下跌,进而引发资本流出,国内货币政策必然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对于政策工具选择,连平指出:“下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较小,目前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而降息与贬值关系紧密,可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贬值,从近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引导来看,货币当局并不希望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因此近期推出降息的可能性较小。”
而降准对货币贬值压力较降息小,降准所释放的资金首先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从存、贷款增速来看,目前银行体系内存款增速放缓明显。据央行统计,2014年银行体系放贷9.78万亿元,与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放贷规模一样。而去年存款同比却少增3.08万亿元,贷款同比多增8900亿元,“一反一正”超负荷经营将近4万亿元。而降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体系内存款少增的问题。
“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接近均衡价格,大升大贬都不合适,稳定的双向波动的汇率更有利于国内经济,因此央行更可能选择小幅降准,不过多引起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连平说。
如此选择也是无奈之举,连平表示,人民币汇率还受到中美贸易顺差过大的制约。1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Jack Lew在达沃斯论坛上讲话称,美国过去数年对中国的汇率忧虑持续增加。“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美国不会答应。”连平说。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1月28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最新报告称,人民币已于2014年11月取代加元和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此前一年左右,人民币一直位列第七。
据SWIFT发布,截至2014年12月,人民币全球付款价值不断取得新高,以2.17%的全球占有率紧随市场份额为2.69%的日元。而在2013年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有率仅为0.63%,全球排名第13位。
“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取决于人民币被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其他国家居民企业当然不愿意持有不断贬值的货币,此外,人民币保持稳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是有利的。”连平表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