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网上海4月14日讯,根据全球领先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旗下研究机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的债务总额已经翻了两番,从2007年的45万亿人民币(约为7万亿美元)上升到了2014年中期的172万亿人民币(约为28万亿美元)。债务总额达到GDP的282%,略高于美国和德国。中国目前的债务情况值得警觉,但可以加以控制。
“即使是按照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中国的家庭及政府债务都处于较低水平。债务高的,其实是非金融企业,”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董事Susan Lund强调,“中国企业债务对GDP比例为125%,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不仅如此,麦肯锡还指出中国中国债务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债务的风险,有一半的债务是房地产相关的;第二是地方的政府债务不可持续;最后一个问题是中国影子银行占了整个举债规模的三分之一。
这份名为《债务与(微弱的)去杠杆化》的报告指出,中国应该密切关注三大债务风险:首先,居民、非金融类企业和政府的债务约有一半同房地产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房地产行业开始降温,中国40个城市的住房交易额在过去十年享受了26%的增长率后开始下滑,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整体下降了18%—而北京和深圳更甚,降幅在30%以上。总体来说,虽然中国家庭的抵押贷款债务并没有过度扩张,但深远持久的楼市低迷可能对建筑业的影响巨大,因为它占据GDP的15%,包括成千上万的小公司,而他们将无力偿还债务。
其次,中国约有1/3的未偿付债务是由透明度低的影子银行体系提供的。这些不受监管的非银行贷款者从寻求高回报的富裕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并放贷给房地产公司及那些没有资格获得银行贷款的公司。影子银行不仅在房地产行业高度集中,其承销的质量也不明朗,影子银行的风险敞口也不够清晰。
第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借贷的快速增长也会带来风险。由于中国迅速的城市化及地方政府增收渠道的限制,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已经超过2.8万亿美元。其中,约1.7万亿美元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欠,主要为表外业务,用于基础设施、社会住房、及其他类型建筑的投资。其中一些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仍然是个问题:2014年开展的地方政府财务审计发现,近期新增贷款中有超过20%用于偿还旧债,而债务偿付资金有40%来自于土地出让。
麦肯锡认为,现在对中国来说,挑战就是既需要持续推动GDP增长,又需要降低债务水平。所以需要一个软着陆,偿债同时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中国决策者已经意识到不可持续的债务带来的风险,并正采取措施减小这种风险,”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说,“比如,为减少对土地销售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依赖,中央政府允许城市发行有限的市政债券。国家也改变了地方政府的激励措施,更多强调可持续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和环境保护,减少市政府的压力,无需建造过多的成本高昂的基础设施。在影子银行上,政府实施了更完善的信托公司产品营销规定。”
“除此之外,对中国有益的改革措施还包括加强放贷机构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改善房地产行业数据,建立统一、清晰的破产流程以处置不良债务。最后,增加投资的选择种类将会减少对于高风险影子银行工具的需求,提供房地产行业之外的投资渠道。”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区副院长成政珉(Jeongmin Seong)说。
针对上述报告,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现有的基础上,还要深入分析中国特色债务结构,有一些是中国特色,不能简单的跟国际比较。中国GDP的潜在增长力没有发挥,未来还要动态的看我们的偿债能力。”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中国的举债水平还是温和可控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董事Susan Lund如此说道。
除中国外,这份报告还考察了全球其他46个国家,其中发达经济体22个,发展中经济体24个。发现从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债务相对GDP的比例都已高于金融危机前水平,自2007年上升17个百分点,总额增加了57万亿美元。令人欣慰的是,金融部门已经开始去杠杆化,许多风险最大的影子银行形式已在逐步淡出市场。但总体而言,根据本报告的描述,尽管全世界都遭遇了金融危机之痛,各国的债务水平仍旧达到新高。这就要求我们采用全新的方法降低债务危机的风险,修复债务危机造成的破坏,同时构建稳健的金融体系,为企业和经济增长提供资金,避免让破坏力巨大的繁荣—萧条循环重演。(综合自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