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之际,中国政府频频释放出托底经济增长的信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两度强调稳增长,刘鹤以中财办主任身份到上海调研摸底经济……一系列高层的行动和言论当中蕴含着强烈的稳增长信号。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公共政策部门采取了一种虽不刺激但会兜底的宏观调控新思路,目的在托底而非推高,为改革赢得时间。目前已形成强改革与宽货币新组合,加码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货币政策正在从2010-2013年的中性偏紧演变到2014年以来的结构性宽松和全面宽松。
事实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5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已经明确表示,“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那么,中国稳增长的压力有多大呢?
按照国泰君安此前的观点,虽然官方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在7%左右,但微观观察到的速度可能已经在5%-6%左右。2014年二季度以来,发电量、粗钢产量、铁路货运量跟工业生产及GDP的背离不断扩大,近期这种背离程度已经接近2008年底-2009年初的水平,2015年1-2月上述三项指标增速分别为1.9%、-1.5%、-9.1%,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却是6.8%。中国PPI也已连续37个月出现下滑。
除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等中央领导人分别在不同场合强调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之外,华尔街见闻还提及,城投债“起死回生”或许是个典型例证。按照中信建投的说法,如果严格按照《43号》文的要求,发改委审批的城投债将逐渐偃旗息鼓。但今年一季度稳增长压力仍大,高层不得不允许发改委再次创新以“四类专项债券”重出江湖。
政策托底信号频现
近来,各领域政策暖风频吹,高层先后出台托底政策。
华尔街见闻曾提及,4月10日,李克强在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首要任务,认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必须有效顶住压力,以免民生受到影响。
4月11日,李克强再次强调,继续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铁路重大项目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上周,刘鹤以中财办主任身份到上海调研摸底经济,重点了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及改革开放现状,此次调研将为中央进一步把脉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在日渐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国家的托市意愿更加明显。4月10日,国务院发文要求十五个部委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手托市,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下调售房免征营业税门槛。这被分析师称为是“史上最宽松政策”。
不仅如此,规模高达一万亿的地方债务置换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中央稳增长的决心。财政部在3月初表示,已下达地方存量债务的置换债券额度,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
尽管中央频频释放稳增长信号,但中国经济仍面临风险。在国泰君安看来,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可能发生小型滞涨风险。此外,中西部三四线城市房企资金链断裂、河北融投等影子银行风险集中连锁暴露都是中国将面临的挑战。
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央政策的未来前景,华创宏观钟正生、李达在研报中表示,积极财政政策更加发力,稳健货币政策更具适应性,也许都是可以期待的部署。
国泰君安则关注到在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却越来越红火的股市。任泽平研究团队认为,在经济接近探明底部的过程中,由于改革提速、政策友好和风险缓释,经济失速的尾部风险在逐步消失,确定性在增强。预计二季度稳增长将加码。
《中国证券报》记者费杨生发表评论文章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将是稳投资,组合拳有望连环出手。铁路、水利、城市地下管网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启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