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管美联储12月是否加息,人民币都应当适度贬值。这是国内和国际经济状况的客观要求。如何判断?
2、 第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而美国经济复苏却有很高的确定性。对比之下,中国的人民币没有理由长期保持不贬值状态,这是最近本的认知。第二,中国利率已经开始下降,而美国利率开始上涨,在利率平价的作用下,人民币岂有不贬之理?第三,国人境外疯狂购物而国内消费疲弱,这实际已经透射出人民币高估,所以人民币应当适度贬值。
3、 现在,唯一推高人民币币值的理由就是贸易顺差,而实际过程中,这也恰恰是人民币币值稳定或不会大幅贬值的说辞。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贸易顺差来源有两个方向。其一,出口滑落的速度低于进口回落的速度,而进口之所以大幅滑落,应当被视为内需疲弱的表征,既然如此,贸易顺差并代表中国经济基本面健康;其二,贸易顺差源自加工贸易顺差的刚性存在,而加工贸易顺差属于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转移,不是真正的中国顺差。
4、 所以,我们一直怀疑。“让人民币汇率更多地由市场供求关系去决定”这样的提法和做法是否科学?我们必须看到世界之变,而过去被世人奉为圣旨的经济学原理,恐怕正在随着现实之变而被否定。比如,发达国家国家相继实施空前规模的QE,这是不是应当引发通货膨胀?当年,整个世界都在担心这件事情,包括中国的经济学大师们。但事实是,不仅没有发生恶性通胀,反而物价下跌,出现通缩。尤其是以美元计价结算的国际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并没有因为“全球性货币爆炸”而出现暴涨,反而下跌。
5、 这样的现实走势,使得“通货膨胀问题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这一经典论述变得毫无血色。所以,现实告诉我们,通货膨胀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只考虑货币问题。现在看,通货膨胀问题更多地是市场需求问题。实际上,大量发行的货币已经被金融投资、投机市场给消化了,它变成了财富再分配的工具。有统计显示,金融危机之后,整个地球的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越发严重,极少数的人群拥有过多的财富,必然导致全社会的需求不断弱化。因为,极少数人的奢靡无法支撑全社会的消费增长,更与物价无关。
6、 最近,一些经济学家有意无意地夸大中国“供给侧改革”,甚至不惜歪曲习主席讲话,为什么?我认为,对一些别有用心者而言,它们非常希望绑架中国的货币政策(总需求政策),而把供给侧改革强调到极致目的,也无非是进一步扭曲中国的总需求政策——货币政策,挤压中国货币宽松的空间,不让人民币贬值,而进一步压缩中国经济内需,让中国产能更加过剩,最终把中国经济逼向危机。
7、 所以,我们一定要识破一些人的险恶用心。尤其是中央政府的金融决策者千万不能糊涂。我们再次重申,金融竞争越激烈,企业融资成本越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越严重。
8、 为什么?因为,金融是“倒腾钱”的生意。任何金融机构,不管大小,都必须首先考虑钱从哪来?所以,金融竞争首先是负债端的竞争,是存款的竞争。存款竞争的结果是什么?拉高存款利率(拉高所有金融负债端的成本),而且期限越来越多,存款的稳定性越来越差。请问,这样做情况下,贷款端(资产端)的价格降得下来吗?
9、 这就是现实。从我最近接触的一些小型金融机构看,因为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所以它们越来越多地设法设计“短期金融套利产品”,而越来越少地考虑通过企业贷款赚钱。这不是造孽吗?这不是说明中国金融越来越多地倾向于“货币投机”,而不再关注企业贷款问题?这样的创新是摧毁中国经济,还是激励中国经济?这不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吗?
10、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竞争会提高效率,竞争提高效率的假设实际是通过“竞争达成垄断”去实现的。而强调过度的市场化、强调无序的竞争,其结果不是带来成本的降低或效率的提高,而是社会经济秩序的畸形和破坏。比如,电商平台塑造的过度竞争环境,摧毁了中国商业和许多消费品行业,当市场供给严重短缺的时候,价格不是飞涨吗?金融业一样,过度的竞争必然导致金融的短期化、投机化,这不是和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背道而驰吗?实际上,如此恶劣的商业环境、实业环境之下,人民币岂有不贬值之理。
原题:人民币应当适度贬值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