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
“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859.1】
自80年代以来,中国所有制成分经过改革演化,出现私有经济存量占比优势和“五六七八九”的领域主导作用,阶级分化的持续,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开始出现,这是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取得伟大进步同时,飞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出现的冲突,习近平同志提出:
“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1月23日)】
回顾建国70周年历程,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主体,私有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性,以及经济基础的运动演变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规律,进行了一以贯之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克服了一大二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左”的倾向,十八大以来,借鉴苏联解体,也对私有化倾向颠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可能性,提出了高度警惕。当前,观察解决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必须正视私有化及其经济哲学——新自由主义。
一、新自由主义的实质
学术界有人把把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类似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西方经济理论流派的论争,这是极具迷惑性的。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夫·科恩提出,
新自由主义就是经济中的帝国主义,他们极力维护的,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认识在中国,通过私有化和两极分化,通过感受美国霸权,通过内外部势力在中国培育美元金融殖民地经济的图谋被初步揭露,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警觉和认可。
二、新自由主义的两重性:社会主义市场优势以公有制主体为边界
一方面,在中国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融合中,其市场化、自由化的一些内容可以在公有制主体、劳动价值优先于资本条件下表现出积极意义。
1、营造劳动主体性。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融合中,企业和个人从单纯被动地执行上级指令,转变为按价值规律等价交换条件下围绕市场需求坚持创新、优化组合生产要素,联合生产、趋利避害的自由主体。在这个变革中,新自由主义的部分市场理论如价格机制、经济周期理论和计划手段结合,可以至少在微观领域优化机制,发挥一定的工具作用。但是,这个张扬个性的劳动主体性,一旦离开了对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追求,离开了公有制主体产生的宏观理性的引导,新自由主义强调的分散决策,就引发为社会趋利的盲目性,造成巨大社会财富损失。而这种劳动主体性、创造性,趋利避害性以及追求成就感,往往被西方庸俗经济学家静止、片面地曲解、归结为自私,或个体利益最大化。
2、培养良性竞争。即使在西方经济学生产、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只要劳动价值自觉优先于资本,通过生产资料、经营成果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在生产者创造客户价值为中心的谋利主体性趋势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专业化的良性竞争。这种良性竞争可以按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的市场价格回报创新成本,促进产业升级,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可以改造、引导为“比、学、赶、帮、超”,以回避市场风险,淘汰落后,消除平均主义,实现共同进步。
3、推动生产社会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资源配置对社会化大生产的容纳性,对于中国农业大国根深蒂固的小生产意识,可以开阔视野,打破封闭,鼓励专业化分工,促进生产社会化,提高生产力。特别是公有制主体的国家资本,在国内引导产业,回避风险,在国际组建全球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可以以规模化构成对私人垄断资本的竞争优势。凭借中国生产和市场规模,这个优势更明显。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就是市场化、主体自由的操作。
4、反对特权。新自由主义对于封建特权的反对,使其具有自我标榜的高尚目标,即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激励人们不断探索,从而改善了对“世界中恒久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力。”“只有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决定运用他的知识时,才有可能使任何人所拥有的许多知识全部得到运用”《哈耶克文选》。其出发点与《共产党宣言》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有所相通,在反对封建残余、权贵特权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同盟军。
5、“蓝军”作用。在公有制主体及其上层建筑、国家机器强制作用下,可以令社会主义元素在与市场化、自由化自发的消极因素、丑恶现象斗争中,壮大免疫力和生命力。
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反动作用。
历史反动性。由于坚持私有制和贫富分化的神圣化,否定剩余价值论,笃信弱肉强食,其通过市场化、自由化所优化的资源配置红利最大限度地汇聚到私人资本,制造财富垄断、权力变相垄断和劳动者相对贫困,从而必然地制造着两极分化,使其自由平等的出发点成了空想和虚伪:
在资本侧,掩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人的支配关系,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自由只能产生少数人富裕和财富、权力垄断的自由。
在劳动侧,以多数人形式上的自由、人权平等掩盖实质上的相对贫困、被支配和变相奴役。
在私有资本至上指导下,无论从劳动者的收益还是从社会公共服务,形成了一个精巧的剥夺劳动者的机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创新产生直接阻力,美国以举国之力阻挠华为5G创新是最新的典型事件。
上世纪80年代,里根新政以来,美国贫富分化加剧,直至近年重回100年前大萧条时期。2016年美国1%的最富有者占有社会财富40%,90%的民众仅占有财富20%。这与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本质并无二致,成为马克思主义势不两立的敌人。
空想虚幻性。奥地利学派的主观需求论,对供需曲线理论做了哲学解释。把追求剩余价值的自私、贪婪的主观性神圣化,用主观欲望解释生产商品的客观规律,是张五常一类的西方经济学家陷入主观唯心市场迷信的原因。有了不受约束的主观需求性,对于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美国,新自由主义就成了其金融资本输出,榨取超额利润和的霸权工具和遮羞布。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对其主流经济学派芝加哥学派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美国从鼓吹全球化到特朗普改调“美国优先”的“退群”,四面点火打贸易战,就暴露的十分清楚了。
在发展中国家,凡是相信了放弃政府干预,完全市场化,资本项目账户开放的国家,没有一家不是遭遇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成为美国金融投机资本的乐园,如上世纪80年代拉美的债务危机,90年代亚洲的金融危机,以及97年后的亚非拉多国。而对第二世界,美日广场协议,对欧盟单边主义等的欺凌,特别是对原超级大国苏联的新自由主义改造导致的经济崩溃、解体,美国推动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因两极分化和人民大众的相对贫困化纷纷受到各国民众的反对。而特朗普在危机四伏中撕破新自由主义外衣,恰恰反映了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和西方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的“空想资本主义”自相矛盾的特点。
小结:市场化、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工具,也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决定的经济特征。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市场化、自由化的目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根源。实践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辩证分析新自由主义的两重性。只有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通过问题导向,矛盾分析,才能正确总结四十年的市场经济实践,批判、驾驭新自由主义,落实“社会主义”定语,实现主客观统一。
本文是理论探讨《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系列文章之一,后续文章拟在近期陆续发出:
认识差异与误区——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 (之二)
话语体系和学术“霸权”的演变建立——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之三)
新自由主义在当前的负隅顽抗——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之四)
2019.9.10晨于韶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