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主张大幅度减税,大量削减社会公共服务,在生产要素中资本至关紧要,否定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即使在西方经济学界,其实施也公认是失败的。
近两年按“优化营商环境、大规模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思路,对私营经济的大规模减税数万亿之多,其中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减税和产业引导,有促进经济和就业的积极意义。但对私营经济整体结构,特别是对规模以上企业不分行业的“大规模减税”、去监管化,近两年宏观上并未取得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投资的效果。下图蓝线是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近年趋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招银国际研究
一位区域负责人,2018年11月提出其振兴私营经济“十招”,其中,首要二招主要是减税,而增加需求则放在十招之末成为点缀。该负责人坦承2016-2017年对私企减税3000亿元。但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公布的该区域数据比较,2017年与上年比,私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98%,利润总额下降10.3%。按已公布的2018年相关数据看,情况更为严重。
由此可见,根据该负责人信口开河声称“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转型到什么程度,民营经济始终是经济的主力军“,说明其观念混乱,理论基础薄弱,不知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今年中央要求的“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对于该同志恰逢其时。对于同类现象,从减税施政导致经济衰退看,属照搬西方,闭塞眼睛捉麻雀;忘记结构,偏重资本助过剩;漠视消费,好大喜功淡民生。
在西方,类似减税等举措在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的施政中,实现了一些权宜之计外,却导致大幅度增加政府债务,缩减公共服务,扩大两级分化,激化社会矛盾,抵消科技创新红利,影响资本体制的基本根基,相当于割股充饥。这些举措,即使在维护资本体制的其他西方经济学派中也公认是失败的,受到尖锐批评:“缺乏历史和现实的验证”(萨缪尔森),“减税就是让富人吃肉时,给穷人一点面包渣”(加尔布雷斯)。
在这样的前车之鉴下,一些人脱离中国实际,重复外国人的错误,至少有四个直接原因:
1、面对消费阶层金字塔,聚焦以致高估上中端高消费“外溢”现象,低估中低层消费主体的消费不足。例如夸大赴日抢购马桶盖案例的消费普遍性。在新自由主义观念下,自然忽视培育城乡消费能力,消极公共服务投入,放松用客户超额价值创新引导产能的结构性调整改革。
2、遵循新自由主义观念,聚焦资本要素,把中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成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举措。例如除了大规模减税,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1/3流入房地产,违背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在产能过剩、优化结构之际,是逢迎还是引导资本?是放弃监管还是有所作为?显然应该是后者。
3、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照搬西方经济学乱开方子。解决当下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不应不分行业减税,相反应当适当加税。诺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今年三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演讲,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去想一想怎么去加税。因为合适的税收结构,包括环保税、土地税、资本利得税,可以很好地帮助做经济结构的改革,告诫要更多地投资于医疗和教育。
4、受照搬“全要素生产率“概念误导,夸大资本要素,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远离马克思主义是这种倾向的根源。
早在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指出:“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总书记两年多前的这些讲话精神并没有引起某些部门和地区的重视,依然我行我素。这些现象,除了总结工作,汲取教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通过读马列毛原著和习近平讲话,转换观念外,也应当对顽固奉行新自由主义理念,造成的减税财政损失和强化过剩结构,承担经济下行责任,对等奖罚,扣发年薪,以示惩戒。
2019-9-27
本文是理论探讨《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系列文章之四:《新自由主义观念在当前的负隅顽抗》的第一部分,后续短文计划五篇,将陆续发出。
本系列文章链接:
对新自由主义辩证分析的盲区——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之一)
认识差异与误区——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 (之二)
话语体系和学术“霸权”的演变建立——警惕私有化乔装打扮为社会主义改革(之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