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走共同富裕道路离不开计划经济

老兵义雄 · 2022-02-26 · 来源:原创文章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党的领导是计划经济的灵魂,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计划经济

  走共同富裕道路离不开计划经济

  --兼谈计划经济的历史地位

  一

  为何要讨论共同富裕与计划经济这个命题

  这是当前深化改革需要澄清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长远规划,把2035年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的这一决策总结吸取了建国70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反映了当前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全党全国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这项决定也遭到热衷于搞市场经济的抵制和反对。不少公知公开发表言论,反对重塑集体经济,继续颠否计划经济,声称“计划经济解决不了共同富裕的问题”。计划经济为何不能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他们的回答还是老调重弹:无外乎计划经济搞平均主义养懒人,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不能共同富裕,到头来还会一起受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与计划经济到底有什么联系?计划经济会不会影响共同富裕?怎样影响共同富裕?这就成了当前深化改革和客观评价建国后前30年需要澄清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计划经济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创建的,在斯大林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完善。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仅用了40年就把贫穷落后的俄国建设成仅次于美国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全面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不到30年就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将中国建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到1978年,中国国民经济总值由建国时世界排名第74位上升到第15位,使70%的人口基本解决了几千年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这是计划经济经济建立的的功绩。中国人民从亲身感受中得到的结论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但毛泽东去世后,前30年否定派却以计划经济搞平均主义、养懒人、效率低为理由,要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改成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他们断言,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不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就是死路一条。然而,改开40年后,中国出现的新格局却颠否了这个论断。40年后中国发生的现实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普遍提高了,但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后中国两极分化却日益严重起来;随着私有化的演进,中国又出现了新的剥削阶级和占据国家巨大财产的特权阶层;工人阶级变成雇员,失去了主人公的头衔,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旧社会黑黄毒等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黑恶势力又卷土重来,引起善良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的政权面临着被颠覆的威胁。实践使党和人民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私有化才是死路一条。人民更加怀念毛泽东时代,期盼恢复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呼声越来越高。

  鉴于这样的认知,习近平十八大执政后,提出不忘初心,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的这一决策是历史性的拨乱反正,也是对市场经济派全盘西化的否定。要把市场经济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派是不能承受这个改变的,因而,他们站出来喊话,反对计划经济,反对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很自然的。计划经济的维护者本来就不能接受对计划经济的否定,当市场经济派再次对计划经济说三道四、恶意歪曲时,他们遭到计划经济维护者的批判也是必然的。 这是我撰写本文的基本目的。

  二

  计划经济的本质功能是什么?

  为啥要讨论计划经济的本质功能呢?

  笔者经过考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计划经济维护者虽然不能全部认同市场经济派的观点,但对市场经济派观点的批驳却是苍白无力的。他们只是肯定计划经济在建国后前30年建立了辉煌的历史成就,而不能指出市场经济派从理论与现实上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通过考证认为,关键在于没有把计划经济的本质功能讲清楚,因而,廓清计划经济的历史功能是个必须考究的问题。

  什么是计划经济的本质功能?

  让我们首先探讨计划经济有哪些历史功能,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笔者通过考证认为计划经济至有少如下六种功能:

  第一,计划经济具有保证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与防止克服市场经济盲目发展的功能。这点大多数人都知道,不必再述。

  第二,计划经济具有目标明确的前瞻性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功能,简称计划性。毛泽东时代和当年苏联的斯大林时代,都是用“五年计划”的形式管理经济工作的。每个五年计划都有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为便于实施,又把五年计划的总目标加以分解,然后把分解了的分目标下达各省各地,最后落实到每个企业。这是计划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为什么称这种经济为计划经济,基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第三,计划经济具有强制性的组织功能,简称指令性。计划经济不同于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形式下,企业生产什么,包括这么生产,资源与效益怎么分配,不是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来决定,而计划经济是由政府根据计划目标的需要来决定的。在计划经济形式中,各级管理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即是经济的管理者也是各级政府的代理人。他们个人利益的升迁奖惩都由他们在企业生产中的绩效贡献所决定。这种绩效结合的管理手段是开发管理者智能的组织保障。

  第四,计划经济具有发挥人智的调节功能,简称调节性或协调性。计划经济是按照有计划按比例的原则安排经济计划的,但由于经济活动受着各种历史条件的制约,各地区各部门间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呈现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为保证经济发展处于协调发展的态势,政府管理部门必须通过统计分析工作时时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使经济活动保持协调的发展。

  第五,计划经济具有改造小生产和扼制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历史功能。列宁指出:小生产从本质上不是社会主义者。小生产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每时每刻都在滋生资本主义,这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温床。怎样将小生产改造成社会主义者?列宁的回答是,用大生产把小生产组织起来,并同小生产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进行坚决的斗争。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集体经济)具有扼制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历史功能,可以把小生产改造成为社会主义者。

  第六,计划经济具有保证党对经济发展领导权的统率功能,简称领导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企业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是企业主根据市场需求和怎样获得最大利润来决定的,而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中就不完全是这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应当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是由政府根据总计划总目标的需要决定的。在这里,政府好像是决定者,实际上,各级政府是执行者。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才是经济计划的决策者。譬如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五年计划,小到年度计划,都是由党中央审议后才交由政府执行的。

  以上我们考究了计划经济的六种功能,这六种功能的地位作用是不是等同呢?不是的。在它们之中第六种功能,即保证党对经济发展领导权的功能最为重要。列宁明确地告诉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人领导群众所进行的一切经济斗争,都是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的,如果离开这个目标就失去共产党存在的意义。毛泽东告诫我们,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党是领导一切的。离开党的领导,经济建设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计划经济是实现党的目标的最根本的手段。

  我们说了计划经济的许多优势,是不是认为计划经济是完美无缺呢?也不是。计划经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主要缺点是:一是面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使经济指导犯主观主义与官僚主义的错误。二是因统得过死束缚了企业的手脚,企业缺乏生产的主动性,制约了生产效率更大的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计划经济存在的这些缺陷,是非本质非主流的问题,因而计划经济仍不失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有效的管理形式。市场经济派全盘否定计划经济,正是把计划经济的非本质非主流的问题看成是本质和主流问题,因而他们的判断是偏驳的,是错误的。

  此外,笔者还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传统计划经济派在解读计划经济时,也只看到了计划经济前四项功能,而没有看到计划经济后两项功能,即没有看到最本质的功能。他们对市场经济派的反驳之所以不力,就是因为没有击中他们玷污计划经济的软肋。计划经济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引流开道的,它的本质功能是保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即使有某种缺陷,怎么能从根本上否定呢?如果只抓住计划经济的缺陷不放,并从根本上否定,那就犯了本末倒置和颠倒黑白的错误了。

  三

  中国70年经济发展都是在计划经济大框架下运行的

  不少人看到这个标题一定表示质疑或反对。中国建国后前30年讲计划经济,后40年怎么还和计划经济扯在一起?不妨让我们分析一下改革开放的后40年,看看这个判断能否成立。

  人们都知道,中国从2003年后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同西方的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差别。西方的经济发展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取向,企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均由企业主个人说了算,即不受政府控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掌控之下的,政府虽然不再干预企业具体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但国家对整体经济的领导与调控工作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具体体现是,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仍然是以五年计划的形式布局和推进的,每年都有具体的安排。准确地讲,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在计划经济形式的大框架内进行的。人民还知道,改开以来,中国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围绕“三农”问题而制定的,不断地提出新的调控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驾驭着经济发展的走向,这正是党在前30年用计划经济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从这里可以看出,把后40年与前30年割裂开来,是多么的荒唐。

  人们还看到,为了和世界接轨,中国推行市场经济。而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却骂我们是修正主义。西方资产阶级为什么骂我们是修正主义?他们所骂的修正主义同当年我们骂苏联的修正主义不是一个含义。我们骂苏联是对社会主义原理的修正,而西方骂我们是对资本主义基本原理的修正。他们为何骂我们是修正主义,就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有目标有组织的进行的,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不少国人感到困惑,既然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冠上社会主义的名头呢?习近平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计划经济最重要的功能,因而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大框架下运行的,应当说是合情合理的。

  有什么能证明中国后40年改革是在计划经济大框架内进行的?最具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指挥的“八七脱贫攻坚战”。中国的脱贫计划按原先的部署应在2000年前后完成,但到2003年还有3000万没有完成,到2012年十八大又扩大到7100万。习近平执政后不忘初心,把全民脱贫提高到执政的战略地位,制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八七脱贫攻坚战计划》,集全国全党之力,以拼搏的姿态,用七年时间解决了8000万(实际近1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计划经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典型的例子。有人把这一历史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不是那回事。

  四

  走共同富裕道路离不开计划经济

  走共同富裕道路为啥离不开计划经济?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得到这样的认知:共同富裕是公有制经济分配方式的代名词。在公有制经济中虽然在分配的多少有一定的差别,但劳动者在公有制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只有公有制经济才能保证劳动者的最大权益。而公有制经济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又是通过计划经济管理方式来完成的。在三者的关系中,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集体经济活动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两者在哲学上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公有制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方法与目的的关系,集体经济活动是方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要达到的目的,它们是方法与目的的统一。它们三者是连生共存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关系,缺一都不能构成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念。如果把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比作一台运转的机器,那计划经济就是保证机器运转的链条纽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链条纽带机器即使发动起来了也不能产生动能,就会变成空运转。很显然,把计划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在理论上是违背辩证法的。他们表面上像是否定计划经济的形式裕,实际是在否定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是为私有制唱哀歌的。

  当弄清三者的关系之后,我们应当坚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2035年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的奋斗目标,坚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回复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不要听信虚无主义者的呐喊,紧跟党中央的新部署,为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而奋斗。但同时还要了解,中国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是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但要清楚,中国又不是照搬照用的。例如工业化的实现,苏联是一切由国家包办的,是一条腿走路。我们的计划经济不是一条腿走路,我们的工业是靠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起来的。我们不仅发挥中央的积极性,也重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我们不像苏联把工农关系搞得很紧张,我们通过工农联盟把工农关系搞得很融洽。早年的计划经济虽然有统得过死,分得过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自主权利,但在总体上通过协调,仍然保证了阶段性建设任务的完成。有人说中国没有像样的计划经济,或者把计划经济的弱点说成比优点还大,那就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了。毛泽东也曾多次批评我们的计划部门,说他们生搬硬套,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但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必要性、重要性是坚信不移的。毛泽东虽然批评了苏联计划经济的不足,但他并不是否定计划经济。有的人以毛泽东尖锐的批判为根据,说毛泽东也不赞成计划经济那是曲解,是错误的。

  还要明白,共同富裕之所以离不开计划经济,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性与劳动者在所有制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奋斗的目标(目的),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其根本的依靠就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因为只有这个条件才能保证劳动者都是平等的地位,共同富裕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反之,就不会实现。例如,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原计划要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满意的生活。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毛泽东指出:中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分两步走:第一步,首先实行农业的集体化,用20-25年的时间进行农业技术改造,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成熟的条件。第二步,再用20-25年时间全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电气化,即农业的现代化。在这里,毛泽东所强调的集体化,就是农村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了农业在集体经济中的 地位是平等的,这种组织形式铲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物质基础,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和其他三个现代化的目标时应当同步的,但是由于农业私有化改革取缔了集体化,农业技术改革又回到了解放初期,40-5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未能实现,农村又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这一段曲折和教训告诉我们,离开集体经济就失去了计划经济的目标,共同富裕的路就会中断,共同富裕变成了空话。共同富裕是依附于生产方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如果离开计划经济的管理形式,如同皮毛关系,皮不在毛焉何存?

  讲到这里,还有一个观点值得注意,即计划经济的“阶段”论。有人说计划经济穷的时候可以用,当现代大生产高速发展以后,计划经济就无法驾驭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了。到了这样的时代,必须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再实行计划经济就会重蹈计划经济时代的覆辙,又要伤害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届时经济发展又要慢下来,老百姓还会一起受穷。这个论断也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还是错在对计划经济本质功能和计划经济现实表现的误判上。要清楚,在世界瞬息万变的背景下,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始终洞察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以宏观调控的手段驾驭着中国经济的走向。宏观调控手段就是计划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从2017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都被卷入衰败的低谷,唯独中国解脱了经济危机的席卷,令中国经济仍保持稳定与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中国打起了贸易战,和盟国联手打压封杀中国的国外企业,试图斩断国外循环的链条,但我们党高瞻远瞩,在同美国展开贸易战的同时,通过加强国内循环的途径,及时调整了船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试问,如果我国不是借助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是借助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手段,能出现这样的情景吗?中国贸易战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胜利,也是计划经济手段的胜利。这就是让西方世界感到困惑惊叹的原因。由此可见,一些人所鼓噪的“现代化经济无法控制”的“阶段”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是不符合历史现实的。

  人们还要看到,计划经济的手段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共同富裕服务的。只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永远不能放弃计划经济的手段,放弃计划经济就等于放弃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权,就是放弃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把计划经济体制攻击为僵化的管理模式,废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从而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致使苏联解体亡党亡国。中国人民要认清,废止计划经济这是葬送社会主义的陷阱,市场经济派极力诋毁计划经济这是为复辟资本主义开道的。我们要引以为戒,走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有明确的目标吸引,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朱旄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5.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