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都是有些历史的,很多人也以为,它们将长久延续下去。事实并非如此,作为规模化的奢侈品产业,生也有时,亡也有日,如今它已经成为夕阳产业。
近日,瑞士奢侈品牌Bally在北京翻车,因以次充好的质量问题而被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处罚。为了计算其非法所得而曝光在行政处罚公开信息中的进出货价格,令网友大跌眼镜。涉事的进口女装针织上衣,连同海关关税在内的成本单价为1904.5元,而门店销售价为5990元,其中利润高达4085.5元。
很多网友会惊叹的利润率,其实在奢侈品界是常态,诸多大牌旗下,七八千元、上万元一件的针织衫司空见惯。而回到其成本,就算上最好的布料最好的做工,乃至昂贵的欧洲人工,一两千块也到头了,剩下的都是利润,一部分支付给代言的国际影星和金街的店铺租金,老板仍然赚得不亦乐乎。
而如果花了这么多钱连基本的质量都不能保证,就很令人生气了。当然,贫穷使我们无法上当,而有钱人又不在乎这个,不是有店员说奢侈品衣服都不考虑洗涤的吗,穿个一两次便打入冷宫,来不及等到它开线崩扣的。所以此类投诉和处罚案例并不多见,估计是遇上一个小资白领,斥巨资买一件名牌满足心愿,到手后细细揣摩才发现货不对板,跟一两百的淘宝货也没区别啊。说实话要被质监局认定质量差,那可能连淘宝货的品控都不如。
奢侈品是不是智商税,取决于人。如果是真有钱,身家好多亿那种,浑身名牌叮当响,你敢说人家智商低么。但是人之日常、你之砒霜,如果你一月就挣一万多,非要花一大半工资买件衫充门面,那就是真的智商税了,你并不会因为跟老板穿一样贵的衣服就变成老板,最多变成老板小三,在朋友圈中的自信心也是稍纵即散,因为除了自己可能别人并不看。
仍然有人会辩护,诱导小资白领说,尝试一下好东西才能提升自己的眼界品质等,奢侈品是有灵魂的,女人无论如何也得有个什么包、什么鞋等等。
奢侈品究竟有什么灵魂,非得让人无法错过呢?是品质吗,这一神话早就被打破了。尤其在服饰鞋帽箱包领域,它的品质是有上限的,材料做工堆到一定级别就到顶了,无非都是棉麻化纤、工人缝缝,又不是做宇航服。踩缝纫机的不是中国厂妹,就是土耳其小哥,你以为真是那个老眼昏花的欧洲贵族老头么?
一些奢侈品在初创阶段,可能确实是拿品质说话的,但当时它们还不是奢侈品的价位呢,差不多的钱买更耐用的东西,那肯定是赚口碑的。但如果价格飙升十倍以上,拿品质做卖点还有意义吗。
奢侈品的灵魂是文化吗,是艺术吗,你去巴黎老佛爷门口问问那些扫货的大妈和代购,他们是懂得莫扎特还是懂得天鹅湖。拜托,大家都是为了买件贵的装个象的,顺手扯个文化跟艺术当包装纸的。如果花钱就能买来文化跟艺术,那书店不用开了,大学也不用上了。
奢侈品是纯消费,它不会给你带来二次增值。一个音乐爱好者可能因为花大钱买了一件好乐器而使自己的演奏水平提升,但一件衣服一个包包能给你提升什么呢,二奶气质?
坦率说,所有的奢侈品都有一些光辉历史,或以品质耐操起家,或以风格前卫驰名,你不能说它们跟文化、艺术、品质不沾边。但是这些因素的实用优势,仅在相差不多的价位下才能体现出来。也就是它们在发展初期,质量比别人好一点,设计新潮一点,价格稍微贵一点,在这样的基础下慢慢立足的。但是当后期资本介入成为规模产业之后,一切都会变味,这些原先体现性价比的因素被打包称十倍以上的品牌溢价,早就不再是原来的东西。
就好比黄金牌价三四百元一克,名牌首饰店精工雕琢了一个挂件卖你五百多一克,你说不错挺值,这是正常溢价,但如果它要你五千块一克,有谁会买?黄金是好东西,但文化是虚的东西,它又不是文物。不管你大福买的还是六福买的,将来想变现回收时,溢价统统归零,你当初醉心的精致雕工,店员看都不看就扔炉子里了。
现代奢侈品产业是一个资本之局,它们所有的文化、艺术、品质卖点,所有的宣传攻势和消费者教育,都是为了维护它的高溢价,只有利润才能把资本留住,才能把这个游戏继续下去。
奢侈品也不是光卖给富人的,否则只能成为手工作坊而不是大型跨国企业,因为消费圈层太小,单价高但总规模太小了。现代奢侈品工业的营销策略是,请有钱人做广告,吸引中产阶层来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规模市场。代言的都是国际影星,买单的都是公司白领。
可惜在奢侈品大本营欧洲老家,这个产业已经日薄西山,一年不如一年了,很简单,炫富装逼的时代过去了。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是它们最主要的事业方向,别以为它们把源自欧洲挂在嘴边,吃的都是中国饭。将来咱也不装逼了,它就去吃印度饭。只有那种贫富差距大,认钱不认文化的地方,它才有活路,恰恰跟它们所标榜的灵魂相反。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