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的交锋正在媒体上转弯风向,但却难以改变各地救市的行动。
新华社述评只字未提房地产
落实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新华社做了一个系列述评,已经发表了四篇。分别是《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
读了四篇述评,你会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字也没提很多人最关心吆喝最多的房地产。
上百个城市救市,市里最重要的会议是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却把房地产列为重点风险防控对象,新华社的评论只字不提房地产,房地产已经不在中央经济工作的视野之内,然而各地却还在那里大救楼市,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最让人不解的是,前几天连篇累牍刊发房地产救市的评论的《经济日报》,在网上搜不到它评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文章,当然也不见了它呼吁救楼市的文章。
新华社才是官媒,代表了中央的声音。《经济日报》的救市文章就像是广告软文,是为开发商说话的。
楼市摇摇欲坠很危机
今天读到的最露骨的文章是:救市要先救开发商,救市速度还要加快。
去年恒大财务危机让楼市打了一个寒颤,恒大身背2万亿债务无法偿还,创下了一个不光彩的记录。恒大债务危机揭开了楼市危机一角,随后国家对楼市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去年年底国家层面开始强调房地产的重要性,并把房地产视为支柱产业。如今从国家到地方城市开启了暖市行动,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试图将楼市拉动起来。
目前来看国内房地产有一定程度的复苏,不过并没有达到预期。接下来的救市速度需要加快,否则开发商很难坚持住。
4月30日阳光城披露了2021年年报,去年净利润亏损接近70亿元,之前同期净利润为52亿元。阳光城还面临着大笔债务兑付问题,目前来看能否按时兑付到期债务还是一个未知数。
阳光城作为大型房企的代表,目前的困境折射出大部分开发商的生存状态。开发商作为楼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政府出让的土地变为一栋栋商品房,让购房者能够住上理想中的房子。
开发商在房地产中的功能性不可替代,围绕房地产形成的庞大产业链最终都是通过开发商实现产业交互的。开发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救市措施大多体现在宏观层面,用各种举措来促进市场积极情绪。这些举措非常正确,但需要一个长期的引导过程,短期内并不能逆转走势。
而开发商在这期间需要活下来,这就需要各部门给予资金支持,让开发商有足够的资金增加土地储备,维持正常经营,化解自身的债务风险。
如果此时开发商大量倒闭对于楼市复苏非常不利。一方面会向市场传递消极信号,影响市场情绪。另一方面会拖慢救市节奏,一旦老牌开发商垮掉,依附在上面的产业链也会消失,再次建立起来需要一定的周期,会大大延长复苏周期。
所以在宏观调控的同时,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救助开发商,只有开发商活跃起来,楼市才能快速复苏。
不过人们禁不住惊叹,一个恒大就负债2万亿,一个保利也负债上万亿,给了这么多钱,怎么还要倒了呢?难道还要继续给它钱?给多少钱它才不倒?这么多钱如果给实体企业,得扶持多少中小企业啊?欠了这么多钱不是应该还债吗?怎么还要给他拿救它?
都知道开发商是暴发户,赚得钱海海的,财产在中国放不下,搬到国外的很多,怎么原来富翁是负翁?他们赚得钱哪里去了?不应该拿出来还债?
市场主体里没有房地产的名字
读了新华社《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的述评,有人还说,房地产也是市场经济,是市场主体啊?
可是读了整篇文章,偏偏就是没有“房地产”这三个字。
这篇文章讲了哪些市场主体呢?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服务业领域尤其是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聚集性接触性行业,承受着来自成本与市场的双重压力,面临的经营困难尤为突出。
部分地区生产一度放缓,给工业特别是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到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再培育3000家以上,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更好地聚焦创新内核,为企业前行装上“推进器”。
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也更容易受到疫情冲击。面对此轮疫情,一些企业日常经营被打乱,不少商户现金流吃紧。越是关键时刻,政策越要从实际出发,解“燃眉之急”。
中央要稳市场主体,地方为什么救楼市?
因为房地产是地方主要财政来源,靠卖地吃饭。这是中央和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扭转的大问题。但这种扭转对地方就是致命的,但是不扭转这种局面,中国经济就难以稳定发展,被 地方上的这些土地财政依赖者食利者卖掉了,吃掉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