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赵磊:变态解读共同富裕,我忍无可忍!

赵磊 · 2022-09-0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没错,马克思说过,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但是,是不是因为雇佣劳动“尽了自己的劳动义务”,他们就“成为社会的主人”了呢?所以,不是因为你“劳动”了,你就一定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变态解读共同富裕,我忍无可忍!

赵磊

  【赵按】讨论共同富裕的文章越发多了起来。回顾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一度成为学界奉行的宇宙真理,并理直气壮地泛滥了N多年,共同富裕今天能够跻身于主流话语平台,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悲催的是,或许是贾桂的思维惯性(“奴才站惯了,不想坐”),共同富裕这个中特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竟然成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话语争相解读的对象。而用马克思主义话语来解读共同富裕,在主流媒体和主流刊物上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对于如此魔幻的景象,我本不想多言,但看到变态(注1)解读共同富裕的某些话语越来越奇葩,越来越魔幻,已经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我实在忍无可忍。比如,一篇名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是福利国家的概念,它讲求劳动伦理》的文章(注2),我作了一些点评,挂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一、“阶层”还是“阶级”?

  文章说:

  “共同富裕当前最大的挑战是要解决贫富分化,而贫富分化背后其实就是社会阶层的两极化,也就是财富分配极端不平衡。”

  ——赵评:

  文章告诉我们,在贫富分化的“背后”,不是劳动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贫富分化,而是“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

  呵呵,连“阶级”都不敢正视,还奢谈什么“贫富分化背后”?连“阶级”都不敢面对,又侈谈什么“要解决贫富分化”?

  一边用资产阶级话语来琢磨“贫富分化的背后”,一边又大谈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这两边加起来是不是有点“变态”?

  我有必要声明一下:本文中所说的“变态”,不是指心理方面的失常,而是指“事物的性状发生了改变”。特别说明,请勿过度理解。

  二、“先富带后富”?

  文章说:

  “当资本家富起来的时候,其实也在带动一大帮中等收入群体。”

  ——赵评:

  先富的确已经先富了,而且还在遥遥领先的继续先富。问题是,先富真的“带动一大帮”了么?真的“先富带后富”了么?果真如此,哪儿来的“财富分配极端不平衡”呢?哪儿来的“贫富两极分化”呢?又有何必要如此强调共同富裕呢?

  三、“中等收入群体”?

  文章说:

  “韭菜割的是谁?它割的不是穷人,而是中等收入群体,所以新业态很有可能不是在造福中等收入群体,而是隐藏着风险,造成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中等收入群体反而可能萎缩。”

  ——赵评:

  口口声声“中等收入群体”,好像21世纪的世界只有收入差距,没有阶级差别。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絮絮叨叨“中产”呀“中等”呀,已经好几十年了,可是两极分化呢?贫富悬殊呢?对不起,依然矗在那里,而且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复资产阶级话语就能实现共同富裕么?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嘛。

  四、“本质上”?

  文章说:

  “不合理的社会政策所造成的中等收入群体的缩小,这在过去是有教训的,比如很多走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兴经济体,甚至包括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正在面临的社会问题,本质上是社会政策所造成的结果。”

  ——赵评:

  所谓“本质上”,就是“根子上”的意思,就是“源头上”的意思。我就纳闷了,难道西方资本主义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根子上在于社会政策的失误?这么说来,西方国家的贫富分化,追根溯源是社会政策的失误?

  先别急着给我扣帽子。社会政策固然需要不断调整,但是仅仅依靠调整社会政策就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么?

  如果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本质上是社会政策造成的,那么只要资本主义完善一下下社会政策,一切社会问题不就都可以OK了么?那还要马克思主义干什么呢?那还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呢?那还要共产主义干什么呢?

  五、什么是“最关键的”?

  文章说:

  “至于有些人赚了很多钱,那是他的合法收入,鼓励他们做慈善之类,意义恐怕微乎其微。况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阶段的中国还不太需要。我们国家一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助人为乐传统,慈善、捐赠这些方式可以去倡导,也可以去立法规范,但它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

  ——赵评:

  “最关键的”的确是“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而不是某经济学家鼓吹的“流着道德血液”的资本家,以及神奇的“第三次分配”。但问题是,你用什么“原则”来进行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如果仍然坚持“按要素分配”原则,且“一万年不动摇”,能“共同富裕”么?

  所以,“最关键的”不仅是“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更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原则”。只讲“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不讲“分配原则”,那是耍无赖。

  六、“没有必要把这部分群体悲情化”?

  文章说:

  “我前段时间发了一篇文章,谈农民生活的中产化,他们也可以过上跟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差不多的生活,说白了就是他们也可以享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红利。我们没有必要把这部分群体悲情化。”

  ——赵评:

  额的个神呐!什么叫“没有必要把这部分群体悲情化”?是因为农民生活的“中产化”么?农民伯伯们正在翘首以盼“中产化”,然后呢?

  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和未被城市化的农民,那不是一回事。我不知道文章是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不然,怎么会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来?

  七、“既是,也是”?

  文章说:

  “所以,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工具,也是共同富裕的一个目标。”

  ——赵评:

  什么叫“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工具,也是共同富裕的一个目标”?社会主义既是“工具”?社会主义也是“目标”?请问,哪位高人能弄明白这“既是-也是”里面的逻辑关系?

  八、话别说的太满

  文章说:

  “中国将来肯定不会出现那种可以控制社会的超级资本,拿他没有任何办法,这在我们国家是肯定不允许的,换句话说我们不允许有这种利益集团存在。”

  ——赵评:

  真的么?但愿如此。但历史经验值得注意,话不能说的太满。说的太满会不会被打脸呢?我是有这个担心的。比如,“如果出现了什么什么,我们的什么就失败了……”,结果呢?

  九、共产党能“超越阶级”么?

  

  文章说:

  “这也说明中国共产党真的是一个超越利益集团、超越阶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其重要原因就是它代表整体利益。”

  ——赵评:

  “超越阶级”这个说法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么?符合《党章》对共产党的定性么?符合客观事实么?我存疑。中国共产党固然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但“没有自身特殊利益”不等于它就是一个“超越阶级”的政党。

  文章说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体利益”,这话很给力。我们有必要搞清楚这个整体都有谁。下面我们重温一下《党章》的总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既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那么它就不可能是剥削阶级的先锋队,对不对?既然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它就不可能代表少数敌对势力的根本利益,对不对?既然“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它就必然遭到敌视共产主义的阶级和势力的反对,对不对?

  请问,这样的政治组织能“超越阶级”吗?

  十、分配制度与生产方式无关吗?

  文章说:

  “我们现在谈共同富裕,只是最终结果,即财富制造出来以后的分配形式。分配制度改革只关心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最终流向哪个地方,但并不在意财富是从哪里创造出来的。”

  ——赵评:

  文章的这个说法,完全违背了经济学的起码常识。分配制度与生产方式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不仅是马克思主政治经济学的常识,连庸俗经济学家萨伊的“要素分配论”,都要以“要素价值论”为基础。

  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分配关系怎么可能离开生产关系呢?分配制度怎么可能与生产方式无关呢?

  我真不知道,文章所谓“分配制度并不在意财富从哪里创造出来”的依据何在?我尤其纳闷的是,文章的分配与生产“无关”的高论,何以如此地有底气?

  十一、“贫困户真的是极少数”?

  

  文章说:

  “像最近几年的脱贫攻坚,其实贫困户真的是极少数,这部分人是真的依靠自己的努力也没法改善生活,这时候扶贫或低保等各种社会政策就变得很重要。”

  ——赵评:

  所谓“最近几年的脱贫攻坚,贫困户真的是极少数”,依据何在?如果“脱贫攻坚”中的贫困户真的是“极少数”,那么,政府花了近10年的时间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精准扶贫”,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岂不是……?

  恕我直言,文章所谓“极少数”的说法,完全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信口开河。官方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中国在2012年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数字比当年世界人口排名第12位的国家的人口总数还要多。

  即便是在“精准扶贫”展开之前的2013年底,保守估计,中国至少也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请问文章:将近1个亿的农村贫困人口只是“极少数”吗?

  再请问文章:如果以你说的“依靠自己的努力也没法改善生活”作为贫困标准,那么姑且不说农村了,城镇里面属于贫困户的会有多少?这些贫困户会不会是“极少数”呢?

  十二、“资本主义性质”?

  文章说:

  “针对大多数人的社会政策很重要,包括刚才讲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这是所有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它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能完全市场化,要是完全资本主义性质就很麻烦,必然会制造不公平。”

  ——赵评:

  文章终于说到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了。我很好奇,这“资本主义性质”怎么“就很麻烦”了?它是怎么“必然会制造不公平”的?很遗憾,读了的文章,我依然不甚了了。

  这里我顺便提醒一下文章,你在前面把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性质”归结为“社会政策”,在这里又把“不公平”的社会问题归结为“资本主义性质”。我不知道,你如何才能把这根麻花里面的性质给捋直了。

  十三、“都还可以”是什么标准?

  

  文章说:

  “共同富裕说白了就是大家生活质量都还可以。……先富群体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大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但富裕质量不高,所以要采取措施巩固中等收入群体。”

  ——赵评:

  所谓“生活质量”,这是什么东东?所谓“都还可以”,这是什么标准?如此随意的“还可以”,共同富裕岂不成了面团儿么?你想咋个捏揉,它就是啥样子。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对联:“我说是,你就是,不是也是;我说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横批:“我说了算”。

  至于“大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了,这是不是事实?我觉得有点悬。如果是事实,共同富裕岂不是业已、而且基本上实现了耶?

  十四、“我们的就业没问题”吗?

  文章说:

  “客观而言,我觉得我们的就业没问题,国家统计局的很多统计数据不够准确,一个人回到农村家里面,你说他是就业还是没就业,有些情况很难计算,它不像在城市里面,没有就业就真的是没有,何况事实上城市里面也存在非正规就业。所以,就业本身问题不大,关键是要把基本的东西保障起来。”

  ——赵评:

  文章的“客观而言”,其实一点也不客观。既然“就业没问题”,那么各级政府一直以来,一而再地强调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岂不是危言耸听?

  至于“一个人回到农村家里面,你说他就业还是没有就业”,得用事实说话。不能因为“很难计算”,你就断言“就业没有问题”;更不能因为农村有块地,就想当然地推断“就业本身问题不大”。

  现在仅靠在土地里面刨食,能养活或者保障自己的生存吗?市场化和城市化以来,这早就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问题了。建议文章认认真真做一个调查:为啥农村会有那么多年轻人非跑到城里打工不可呢?

  十五、何谓“虚假的共同富裕”?

  文章说:

  “实现共同富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能透支,不能大干快上;浮于表面的、虚假的共同富裕,要坚决杜绝。”

  ——赵评:

  同意。不过我得追问一句:不实事求是地推动共同富裕固然是搞“虚假的共同富裕”,用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话语来宣传共同富裕(注3),是不是“虚假的共同富裕”呢?需不需要打假呢?

  十六、不讲“公有制”,能不假打吗?

  文章说:

  “我们一定不能忘了,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劳动创造幸福。”

  ——赵评:

  没有劳动创造,当然不会有“富裕”。但是别忘了,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劳动创造”是共同富裕的生产力前提,“公有制”则是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前提。

  只谈“劳动创造”,不讲“公有制”,这样的共同富裕只能是、而且必然是“虚假的共同富裕”。

  如果一边发誓“虚假的共同富裕,要坚决杜绝”,一边却又高歌56789,这不是“打假”,这是“假打”。

  十七、不能离开社会制度谈“劳动伦理”

  文章说: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单单是社会政策是否合理,还不能忽略关键一点就是社会主义是讲劳动伦理的。对应到分配制度,最重要的是初次分配,因为社会主义有劳动伦理,无论是个人幸福还是社会发展都要依靠自己的奋斗,通过努力劳动提高收入,而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是起到辅助补充作用。”

  ——赵评:

  说劳动伦理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奋斗”,这话看似没错,但其中大有玄机。资本主义也讲“个人奋斗”的“劳动伦理”,或许比社会主义更讲“个人奋斗”。问题是,资本主义依靠“个人奋斗”能实现共同富裕吗?

  一旦把“个人奋斗”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追问:“个人奋斗”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基础上的?

  建立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上的“个人奋斗”,其结果只能是愈演愈烈的两极分化。只有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奋斗”,才会催生出“社会主义劳动伦理”。离开社会制度谈“劳动伦理”,只能是笑话而已。

  十八、唯心史观的逻辑

  文章说:

  “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消除两极分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某些人或者企业的财富获得方式违背了社会主义劳动伦理,有些人是扎扎实实经营,而有些人是靠割韭菜,这是有很大差别的。”

  ——赵评:

  文章说,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消灭两极分化,是因为“某些人或者企业的财富获得方式违背了社会主义伦理”。这是什么逻辑?唯心史观的逻辑!

  按照唯心史观的逻辑,“劳动伦理”是一种“先验”的存在。也就是说,世界上有一个“劳动伦理”事先就矗在哪里,一旦某些坏人或者不良企业获取财富的方式违背了这个先验的“劳动伦理”(比如坑蒙拐骗),那么“劳动伦理”就要从天而降,就要“手执钢鞭将你打”,于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然后“钦此!”

  文章的“劳动伦理”一言以蔽之:不是社会存在(现存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劳动伦理),而是社会意识(劳动伦理)决定社会存在(现存的生产方式)。

  唯心史观如此大行其道,共同富裕岂不成了春秋大头梦也?

  十九、谁是“社会的主人”?

  文章说:

  “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劳动国家,是一个有劳动伦理的国家,你要成为社会的主人,就得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并不意味着天生就是这个地方的主人,只有尽了自己劳动的义务,才是属于劳动人民,才能享受社会的财富。

  ——赵评:

  没错,马克思说过,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但是,是不是因为雇佣劳动“尽了自己的劳动义务”,他们就“成为社会的主人”了呢?所以,不是因为你“劳动”了,你就一定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最后我弱弱的问一句:文章知道什么是“异化劳动”么?不知道?那就去读读《资本论》吧。

  什么?《资本论》早就过时了?那我就只有~无语了。

  ————

  注1:本文中所说的“变态”,不是指心理方面的失常,而是指事物性状发生了改变。特别说明,请勿过度理解,以免对号入座。

  注2:吕德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是福利国家的概念,它讲求劳动伦理》,《观察者网》2021年9月14日。

  注3:这里所说的“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不是地域概念,而是政治概念。这就好比“西方七国”为啥包括日本在内?因为“西方七国”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晓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