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PCE;
2月24日,美国公布的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1月同比上涨5.4%,上个月是5.3%,还小幅反弹了下。
由于PCE个人消费指数,还出现反弹,让市场对美国通胀的乐观预期,一下子就转入悲观预期。
美股因此应声大跌,美元指数应声大涨。
而其他非美货币,比如人民币、日元、欧元,也都同步出现一波贬值。
像人民币最近一个月,也从6.7又再度贬值到7附近。
这个PCE指数之所以有这么大影响。
主要是因为,相比CPI这个大众更熟知的物价指数来说,美联储更重视PCE个人消费价格指数。
而且在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指数,1月是同比上涨4.7%,市场预期值只有4.3%,可以说是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美国1月CPI,虽然也超出市场预期,但同比增幅也比上个月小幅回落,那为什么到了PCE指数却出现反弹呢?
CPI物价指数,是美国劳工部发布的,住房和食品的权重很高。
而PCE个人消费指数,则是美国商务部下面的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更注重“消费支出”。
PCE的房租权重很低,医疗消费的权重则比较高,覆盖的消费项目也更广,所以PCE会被认为更贴近实际通胀情况。
这也是美联储更重视核心PCE指数的缘故。
这也可以反应过去两个月,市场和美联储之间的预期矛盾。
市场基于CPI的持续大幅回落,之前转向乐观预期,认为美联储下半年就会降息。
而美联储基于对PCE走势的不乐观预判,而一直在放鹰。
这次公布的PCE指数,也似乎在说明,在2021年错判“通胀暂时论”的美联储,今年目前这次暂时还是对的。
美国的降通胀之路,确实不是一帆风顺,所以美联储的加息步伐还没有那么快停止。
当然,从本月初,美国特意修改了CPI权重,来更便于短期通胀上行,长期通胀下行来看。
也存在美国为了能加息到底,有意修改数据的嫌疑。
虽然通胀确实是美联储加息的主要原因,但美联储也同样在借助通胀,来激进加息。
不管美联储到底只是因为通胀而不得不加息,还是美联储为了收割来加息,通胀只是一个理由。
但从目前情况看,美联储的加息都不会马上停止。
所以,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这次PCE指数公布后,又再度上行。
美国利率掉期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加息的终端利率预期,已经从去年12月的4.9%,在2月14日公布CPI数据后,上升到了5.27%,现在美联储利率掉期市场,已经把定价利率交易在2023年7月达到5.45%峰值。
这是美国利率市场的交易员,用真金白银用脚投票出来的预期。
此外,美国利率市场对3月份美联储加息50基点的概率在增加。
之前市场基本是认为3月加息50基点的概率是接近于0。
但现在,美国利率市场则预期有28%的概率3月加息50基点。
当然,现阶段,市场也仍然预期,3月22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还是大概率只加息25基点。
包括美联储各路决策者,虽然最近轮番出来放鹰,给市场泼冷水,但基本上大部分美联储决策者,也都是支持3月只加息25基点,只有布拉德这个美联储最鹰决策者,是支持3月加息50基点。
所以,除非3月公布的通胀数据再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重新大涨,不然美联储3月加息25基点仍然是大概率的事情。
(2)钝刀子割肉
美联储目前在一口气加息到4.5%利率后,显然是打算从激进式加息,进入到微操式加息。
每次只加息25基点,然后在今年慢慢加息,把加息周期拉长。
这样美联储可以达到几个目的,一个是通过维持全年高利率,来对通胀起到持续遏制效果。
另外就是把加息周期拉长,可以让美元霸权对全世界金融市场的收割周期拉长,起到“钝刀子割肉”的效果。
美联储还不敢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一口气加息到20%利率,那就不是钝刀子,而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尖刀,不但可以刺伤敌人,也可以把美国自己刺死。
美联储现在只敢先加息到5%利率,虽然没那么锋利,但这把钝刀子,如果维持的时间拉长,也是可以有“钝刀子割韭菜”的效果。
这可能才是美联储的真正目的。
市场的预期,总是比较混乱,且多变。
比如,最近美国市场还出现一种美国经济“不着陆”的说法,这个是对应之前关于美国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的争论。
显然“不着陆”是一个更为乐观的说法,不但说美国经济不会衰退,而且还会再度起飞。
但这个“不着陆”是针对美国经济的乐观,然而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来说,则属于更悲观。
乐观还是悲观,也是得有参照物。
按照美国经济“不着陆”的说法,美国经济会无惧美联储加息继续上升,也会导致通胀更加难以控制。
这意味着美联储即使暂停加息,仍然还有再次重启加息的可能。
所以,这个经济“不着陆”对市场来说,反而不是好消息。
其实,就我个人看来,这个所谓经济“不着陆”,更像是“经济不着调”,只是对美国通胀失控的一种美化说法。
这种经济处于上升轨道,是以通胀失控为代价换来的,是完全基于通胀驱动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虚胖。
因为美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各项指标看,美国经济的衰退可能性仍然很大。
比如美国制造业PMI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50荣枯线。
包括美债倒挂程度也是创下1980年以来最大水平,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2年期国债收益率低86个基点。
1980年,美债收益率的倒挂幅度,一度超过200基点的恐怖水平。
但当时美联储是一口气加息到20%利率,才有这样恐怖的倒挂幅度,而当前美联储也才加息到4.5%,美债倒挂幅度就这么大。
一般来说,美国金融市场会把美债倒挂,视为美国经济衰退的一个预测指标。
虽然并不是发生美债倒挂,就一定会经济衰退。
但历史上看,自1900年以来,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过28次。其中,有22次准确预示了衰退的到来。
所以,当前美债倒挂幅度如此之深,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警效果还是很强的。
而且本轮美债倒挂的持续时间非常长。
从去年7月开始倒挂后,当前美债倒挂幅度已经超过半年。
从历史上看,美债倒挂幅度持续时间越长,那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也会越大。
所以,总的来说,所谓“经济不着陆”的说法,只是美国看当前通胀不好控制,所以才抛出经济不着陆的美化说法。
(3)滞胀周期
美国当前是比较典型的滞胀周期,经济衰退和通胀,也是有可能同时存在的。
从结果来说就是,美联储的加息,还没有那么快停止,至少3月份应该不是最后一次加息。
当然,市场预期是千变万化,每个月的经济数据稍有变化,市场预期就会有大幅变动。
而且市场不同人,也都有不同的预期看法,有的人会认为美联储很快会降息,也有人认为美联储还将持续加息。
正因为这么多人有不同看法,市场才有预期差,才有基于不同预期形成的买与卖,才能形成交易。
我这里主要也是告诉大家,当前市场是存在一些不同的预期。
比如,2月24日有五位华尔街经济学家和学者发表了长达55页的论文,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分析预测美联储利率的潜在路径析。
这些计算机模型显示,2023年下半年,利率峰值不是在5.6%,就是在6%,或是6.5%。
当然,这个计算结果分布范围还有点广,说法也有点含糊,不过这个5.6%—6.5%的终端利率范围,也仍然远高于当前市场预期的5.45%的终端利率。
在今年的全球金融市场,去猜美联储加息的终端利率,会比去年来说,是一项更有挑战的事情。
因为去年初是明摆着美联储要开始激进加息,这个我是在2021年,就很早就跟大家预判分析过的。
但今年,因为美联储加息至少是到了下半场,越临近加息周期的末端,预判美联储加息的终端利率会有多少,会更加困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