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船VS造船:
——近代中国衰落日本崛起的原因分析之一
郑现莉
110多年前,中日两个东方国家于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面上展开了一场决定两国国运的生死搏斗,这是人类进入铁甲舰时代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海战。在这场战争中,北洋舰队虽然损失惨重,但从战役角度看还远远谈不上彻底失败,甚至还可以说获得了胜利,日本舰队率先撤出了战场,而我方的两艘主力舰“定远”“镇远”仍在。
但随后两国舰队的命运却有了天渊之别。同样带着累累伤痕返回基地的两国舰队,李鸿章下死命令,靖远等舰必须在10天内修复,定远和镇远必须在一个月内修复。这年的11月14日,已经修好的“镇远”舰在返回威海军港时触礁,失去作战能力,而能进行修理的旅顺已经被日军攻占,管带林泰曾绝望之下自杀,使北洋水师在武备和人员方面都遭受重大打击。而日方的情况是,全部参战舰艇在5天内就已经完全修复完毕,于9月23日重新出现在中国近海。这时候,清政府和日本之间不同海军发展道路的巨大差异才得以显露出来,那就是中国完全依靠对外购买军舰,而日本则在购买军舰的同时大力发展了自己的造船业,并逐渐过渡到以自身制造为主。
这场战争的结局是很清楚的,李鸿章在黄海海战后执行了“保船避战”的方针,将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海军,直至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从此,中国在列强的瓜分下日益没落,国土受到蹂躏,人民惨遭屠杀,财富被洗劫一空;而日本却迅速成长为世界几大强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就已经成了除美英之后的第三大海上强国。
中日造船工业:几乎同时起步
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两个东方大国都主动执行了相当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在中国,明清两个王朝都曾有过“片帆不许下海”的禁令,违犯者轻则杖笞,重则极刑(或绞或枭首示众),家人发边远充军,货物及船只没官,清王朝还曾制造50里无人地带。后来虽有所驰禁,但也只是开放了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在日本,17世纪初叶以来,随着基督教和日本本土宗教、政体的冲突,掌握实权的幕府将军颁布了禁教令,仅仅在长崎一地保留了“唐人屋”和孤悬海外的“荷兰商馆”,用于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往来。
近代以来,中日先后被动地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前线指挥官无一都被英军的舰船利炮所震惊,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师法洋人”制造船炮的声音,并被民间知识分子魏源总总结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构想,标志着中国第一代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已经出现。但遗憾的是,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昏庸腐朽的清王朝又耽于歌舞升平之中,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尽管我们今天对它评价很高,但在当时并没有产生什么社会影响,直到20多年后才由左宗棠在甘肃重新刊刻。
中国的造船工业始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一批洋务派人士,他们在战争中对西方近代工业技术的产物——船炮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已经可以正视中西方之间在器物层面的差距了。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军工企业,并延聘华衡芳与徐寿试制蒸汽机,于1863年1月28日制成中国第一艘木壳小火轮“黄鹄号”。1865年9月20日,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江南制造总局最初向上海租界的美国公司旗记铁厂购买机械厂房和船坞而成立,同年,将原本苏州洋炮局和由容闳向美国买的机器设备抵达一起并入而成。1868年,该局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制船身)惠吉号。但该局重要业务还是修造枪炮,造船部门发展缓慢。中国造船工业的真正兴起还在福州船政局的创立。
1866年,镇压了太平军余部以后,左宗棠即着手筹建船厂。他在奏折中写道:“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臣愚以为欲防海之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时指出:“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1869年6月,福州船政局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下水。至1884年2月,共造轮船25艘。中国第一批技术工匠也随之诞生了,从第五艘船“安澜”开始,轮机即由船厂自己制造,这是左宗棠早就定下的“轮船一局,实专为习造轮机而设”的方针的实现。它虽然仍是仿造,虽然从绘图到制成成品仍是在外国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但都是通过中国工匠自己操作制成,质量且不亚于外国同类产品,表明中国的技术工艺水平大有提高。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造船业也开始起步,但是日本对外来侵略势力的反应比起清政府则要快得多,相比之下,清政府实已浪费20年的宝贵光阴。1853年美国培理舰队首次敲开了日本的大门,就在这年,幕府在横须贺附近的浦贺开始自造第一艘欧式双桅风帆军舰“凤凰丸”号,并于第二年5月完工。1856年,幕府以单舰10万美元的价格向荷兰订购了咸临、朝阳两艘蒸汽明轮军舰。1854年(安政元年)12月23日,日本东海道地区发生了著名的“安政大地震”,此时正停泊在下田港的俄国护卫舰月神号,在海啸中严重受损,后由日本的造船工匠修复。这是日本工匠第一次学习西洋造船技术的机会。1861年,幕府在长崎修建了第一个洋式船厂——长崎制铁所,内设锻冶、炼铁、制造车间,可以对军舰进行清理、修补、更换船具等维修工作。长崎制铁所后来拨给三菱财团,成为未来日本造船业主力——三菱长崎船厂的发祥地。1865年幕府又在横须贺开创了“横须贺制铁所”。
在这个时期直到1884年前后,福州船政局的造船水平还领先于日本。但在这年的中法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竟然让敌对一方的军舰驻扎在自己的军港内达40天之久而不采取防范措施,在对方的突袭下,福建水师全军覆没,马尾船厂也几乎全部被毁。但由于自身技术力量都在,船厂很快得到了恢复,第二年就造出了排水量达2200吨的铁胁船“镜清”号,发展自身造船能力的优势已在这次事件中有所体现。
清政府买来的现代化海军,
只起了“稻草人”的作用
尽管这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已有了相当水平,清政府最终还是走上了几乎全靠外购军舰组建海军的急功近利之路。这其中固然有外来势力压迫日甚,清政府只得靠此迅速建成海军的因素,但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清朝大员对于造船工业与西方整个工业体系的复杂联系一无所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恩格斯在1877年回顾欧洲舰船发展历史时指出:“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 近代机器大工业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系统,无论是材料加工技术,还是能源动力开放以及制造运输等,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不仅使工业生产在工厂内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而且加强了各个工厂之间、各个工业部门之间、工业与商业之间的联系。例如,由于蒸汽动力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而推动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钢铁冶炼工业、采掘工业、材料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一系列的发展,并促使其形成互相促进、互相依托的共同发展局面,且不说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即使它们出现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就会影响其共同发展速度。
这种复杂有机的关系,对于造船业的单独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事实上,李鸿章主张外购军舰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自造军舰价格很高,有时高达外购价格的3倍。除去官员的贪腐和落后的管理方式对成本的增加外,中国没有一个与造船工业相匹配的现代机器大工业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如果倾力发展造船业,以此带动与之相关的采矿、冶铁、机械制造等工业,则会极大地促进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中日两国分道扬镳了。无论是幕府还是后来的明治政府所建立的造船厂也同样存在成本高的问题,但通过将其低价卖给私人而改善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同时政府又对其保留了相当大的控制权,以保证其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顺从地为天皇的对外目标扩张提供服务。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到1884年前后,日本造成能力就大体和福州船政局相当了。在清政府这边,不惜巨资向外采购军舰已经影响了福州船政局的发展,1888年1月29日我国第一艘钢质装甲巡洋舰“龙威”号【后改为“平远”后,并参加了甲午战争】隆重下水,这既标志着我国军舰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同时是旧中国的绝唱;到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后,慈禧太后以为大功告成,不仅不再新购军舰,连舰炮也懒得更新了,军费被大量挪用,就在这一时期,福州船政局已经开始衰落,造船速度大不如前。
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二舰,日本不仅从英国购买了吉野、浪速、高千穗、扶桑等排水量在3000吨以上的巡洋舰,而且延聘法国舰船设计师白劳易设计了“三景舰”,其中的松岛、严岛两舰于1888年在法国地中海铁工及造船厂开工,三号舰“桥立”也在这年的8月6日在横须贺船厂铺设龙骨,并于1894年6月26日建成,及时参加了黄海海战。1890年3月,日本自造的第一艘钢制巡洋舰“秋津洲”号开工,1894年3月31日建成。这两级舰的排水量分布为4278吨和3150吨,虽然“三景舰”安装了远超其舰体承受能力的巨炮,导致其在实战中的效果并不佳,但如此规模舰船的制造仍标志着日本的舰船制造水平已全面超越中国。
在甲午战争中,虽然日本没有象“定远”“镇远”那样排水量7000多吨级的军舰,但日本参战舰艇中1000吨以上的军舰共计21艘,日本国内建造的占10艘,比例接近一半,其中的“西京丸”号代用巡洋舰系日本自造商船改装而成,排水量达4100吨。反观北洋水师,超过1000吨的军舰共10艘,仅其中的“平远”号是由福州船政局建造的,只占十分之一。排水量更小的炮舰,北洋水师的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镇边6艘,排水量440吨,全是外购,只有“镇海”“泰安”二舰出自福州船政局,而日本海军中这一级别的军舰基本都是自造的了。事实已经证明,清王朝的这支舰队,尽管可能会风光一时,但后继乏力迟早会让其不堪一击的。
买船的同时不忘自主发展,
这才是日本崛起的内在根源
在对现代历史的反思中,人们往往悲愤于日本的残忍、狡诈,但即便没有日本的挑战,以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不能在远东保持多长时间的优势。
一方面,中国与西方列强始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很难甚至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购买到最新技术的军舰,在战时更是如此。“定远”“镇远”虽号称“远东第一舰”,但其实早在1873年4月19日,标准排水量为9330吨的“蹂躏”号铁壳装甲舰就已经在英国朴次茅斯工厂建成了,“定远”“镇远”的优势也只是相对于远东各国而已。就在1895年俄、法、德三国强迫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的时候,三国在远东的舰队实力就远超日本。到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仅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太平洋分舰队就拥有60多艘作战舰艇,排水量高达19.2万多吨,其中仅排水量超过万吨的战列舰就有10艘之多,此外还有5000吨以上的军舰6艘和大量的驱逐舰和鱼雷快艇。在这支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消灭以后,俄国从波罗的海派出的增援舰队中,排水量达13516吨的战列舰就有5艘,此外还有超出万吨的军舰3艘和4艘6000吨以上的军舰。而此时的日本舰队更为强大,排水量在1.2到1.5万吨的一等战列舰有6艘,0.7到1万吨的一等巡洋舰有9艘,其中包括俘自我国的“镇远”号,再加上其他各型军舰,排水量达23万4240吨。 以北洋水师的实力,无论是7000多吨的单舰战斗力,还是其不到4万吨的总吨位,都是无法与上述三支舰队中的任何一支相抗衡的。没有雄厚的现代工业作为根基的北洋水师,即使不亡于日本,也难保不亡于别的列强之手。
另一方面,即使清政府有愿望更新舰队,完全靠外购的庞大开支也是其很难承担的,更何况腐朽的清政府为了一己之私也不大可能再在海军建设上有更大的投入。在19世纪后半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海军技术发展迅速,任何一艘军舰都很难保持超过5年的领先时间。因此, 要跟上这样快速前进的步伐,仅靠政府财政投入到外购中是根本不可能的。相反,如果自身建立强大的造船工业,则其他工业门类可在其带动下获得发展,增强国家实力,反过来就可以再造更多、更先进的军舰,以在“丛林法则”盛行的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事实上,日本在近代的崛起正是始终贯彻了这一思路的结果。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从中国获得了36459万日元的赔款,而日本用于战争的费用约为2亿日元,其中的大部分已被原有的军费储备和预算资金抵消,所以只从赔款中动用了7895万日元弥补缺额。剩余可支配的近3亿赔款中,用于军事扩充的费用为22605万日元,占赔款总额的62%。另有58万日元作为资本金成立了八幡制铁所,总投资高达1920万日元,这是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到1901年投产时,该厂出产的生铁已占全国总产量的53%,钢材则占83%。到1906年建造“安艺”号战列舰时,日本已经能够全部用八幡制铁所的产品代替进口钢材了。1895年,日本海军在吴港设立了海军兵工厂,成为日本海军最主要的火炮制造厂,并于1897年制造了日本最早的120毫米速射炮。1899年,吴海军工厂的两座西门子炼钢高炉投产,日本已经能够生产炮用钢材。到1903年,横须贺、吴、佐世保、舞鹤等海军基地都设立了兵工厂,日本已经能够独自生产152毫米以下口径的舰炮了。
在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日本海军在本国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速度更快了。1905年,排水量高达19800吨的“萨摩”号、“安艺”号战列舰分别在横须贺船厂和吴港海军工厂开工,拥有4门12英寸主炮和12门10英寸二级主炮,这是日本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工业力量建造高性能的主力舰。由于技术原因,工期被拉得很长,分别到1910年3月25日和1911年3月11日才完工。但是,英国“无畏”号战列舰于1906年10月1日的下水,使日本尚未完工的战舰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无畏”号装备有弹道性能完全一样的10门12英寸主炮,全新的动力系统使其航速高达21节,从而开启了海军发展史上的“无畏舰时代”。
为了赶超世界海军发展的这一新变化,日本于1911年开始建造“金刚级”战列舰,首制舰“金刚”号还须在英国开工,这是英国为日本建造的最后一艘主力舰,紧随其后的“比睿”、“榛名”、“雾岛”号分别由横须贺海军造船厂、神户川崎造船厂、三菱长崎造船厂承建,于1915年4月19日前全部建成,标准排水量为27500吨,在以后经过改装后更高达3万多吨。在“金刚”号的建造过程中,川崎造船厂、长崎造船厂都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赴英学习,随后“榛名”号和“雾岛”号的建造演变成了一场“劳动竞赛”。这两艘舰的建造工期几乎完全相同:“雾岛”号的开工日期是1912年3月17日,比“榛名”号晚一天,两舰的预定下水时间都是1913年12月1日。随着日益接近完工,川崎和三菱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榛名”号的下水时间由于海潮原因落后于“雾岛”号,致使川崎神户船厂上至厂长、下至普通工人的全体人员处于高度自责和精神紧张的状态。1913年11月17日,在进行主机试车前夕,“榛名”号的蒸汽轮机发生故障,虽然故障不大,6天之内就可修复,但负责制造主机的川崎神户船厂造机部长条田恒太郎还是深感责任重大,于次日清晨留下遗嘱后在自宅内引刃,自裁谢罪。这种全民族的造舰狂热成就了日本造船业的飞速发展,这级军舰的建造完成也标志着日本的造船水平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在二战期间,日本建造的大和级可谓战列舰历史上的“空前绝后”之作,标准排水量为6.4万吨,满载排水量达7.2万多吨,尽管体型庞大,但航速仍达到了27节。该级舰装备了9门三联装460毫米/45倍口径主炮,弹重1460千克,最大射程42公里。如此先进、巨大的战舰却由于海战已经进入了航空时代,使得其没有取得任何像样的战果。但尽管如此, 日本的造船技术早已经在建造这些军舰的过程中累积起来了,在二战结束后可以迅速转为民用,并在1955年就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迄今一直保持全球最高水平的造船技术。
奉行“拿来主义”的清政府尽管曾经风光一时,但最终不免一败涂地,并祸及中国半个多世纪,与世界先进水平越拉越大,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造船工业才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发展。
回顾历史,甲午战争悲惨的最后结局已经血淋淋地证实了,靠金钱是买不来强大国防的,只有自身军工企业以及其带动起来的工业体系的发展才是最可靠的保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