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毛主席的“浮夸”言论不浮夸——评《毛主席浮夸言论汇编》
——贺合林——
中华论坛有位“安东才子”发一篇《毛泽东浮夸言论汇编》(下简称《汇编》),辑录了毛主席1958年的一些“浮夸”言论,细细读过,发觉这些“浮夸”言论,很多都是转述或评论别人的话,有的则是反话、风趣的话、调侃的话。谁要是对此还存疑问,不妨参照毛主席1959年4月29日《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去解读它。
一对1958年粮食总产量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1、1958年6月21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是粮,最重要,如若不相信,让厨房停伙三天行不行?现在的口号是:“苦战三年,争取每人千斤”(六千五百亿斤)今年可能增产1000亿斤,达到4700亿斤到4800亿斤。……粮食今年可增产1000亿斤,也有同志估计为1300亿厅,我估计增它100亿斤有把握,1300也不反对。
2、1958年8月17日《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粮食产量今年可能达到6500亿斤,一说7000亿斤……
3、1958年9月5日《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大概可以差不多增产一倍(粮食),即有可能从去年3700亿斤,增到七千几百亿斤……
4、1958年11月9日《在为八届六中全会作准备的郑州会议上的讲话第五次讲话》;
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自己的,不要把300斤麦子报成400斤。今年的9000亿斤粮食,最多是7400亿斤,把7400亿斤当数,其余1600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
5、1958年11月23日《在武昌会议上的第二次讲话》
又比如粮食,究竟有多少,去年3700亿斤,今年先说9000亿斤,后来又压到7500亿斤到8000亿斤,这是否靠得住?(谭震林:7500到7800亿斤,差不多。)(XXX:9000亿斤,已经打了7折。)(李先念:7500亿斤是有的。)去年3700亿斤,今年7500亿斤翻了一番,那就了不起。
6、1958年12月9日《在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粮食是不少,各地打了折扣以后是8600亿斤,我们讲7300亿斤,即翻一番多点,那1100亿斤不算,真有而不算,也不吃亏。东西还存在。我们只怕没有,有没有,没有查过,在座诸公都没有查过。就算有8600亿斤,四分之一是薯类。
以上是《汇编》中毛主席关于1958年粮食总产量的几段“浮夸”言论。“安东才子”在第四条后面加注:
“这个7400亿斤的“产量”本身就是‘浮夸风’。它依然是以‘万斤亩’为前提在9000亿斤的‘产量’上‘二八开’估计出来的,某些人所谓的‘给浮夸风泼冷水’纯属捏造。”
别开毛主席浮不浮夸的问题,先说说“安东才子”的依然是“以万斤亩为前提”。当时的耕地是18亿亩,年产9000亿斤,平均亩产也就500斤,何来的“以万斤亩为前提”?
毛主席究竟浮不浮夸?在1957年的3700亿斤粮食的基础上,六月间,有人估计1958年可增产1000亿斤或1300亿斤,而毛主席“浮夸”的只100亿斤,不足那些人的十分之一!
八月间,估计数据达到了7000亿斤,九月初,变成了7000多亿斤!
十一月初,上报数据达到9000亿斤,毛主席“浮夸”最多7400亿斤。就连这个数字他也信不实,十一月底,对于“压缩”的7500——8000亿斤,毛主席提出了“这是否靠得住”的问题。尽管有谭震林、XXX、李先念的“证实”,但毛主席还是信不过,于12月初,再次提出质疑:“我们只怕没有。有没有,没有查过,在座诸公也没有查过。”
安东才子煞费苦心的“汇编”了这些毛主席的“浮夸”言论,却不料所得正好相反,恰好见证了毛主席一点也不浮夸。
二、对当时粮食亩产量的最高估计
1、1958年8月4日〈视察徐水时的谈话》
世界上的事情是不办就不办,一办就办得很多!过去几千年都是亩产一二百斤,你看,如今一下子就是几千上万!
2、1958年8月30日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讲话》
假如亩产万斤,达到现在的“卫星”时,一亩等于四十亩、八十至九十亩,还种那么多于什么呢?……
3、1958年9月8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第二次讲话》
粮食,苦战三年,今年可能是七千到八千亿斤,明年翻一番,就可能是一万五千亿斤。
4、1958年10月30日《在石家庄地区的谈话》
今年一尺多,去年才有三、四寸,那就不错吧,是否准备大面积丰产,五千斤到一万斤有没有?
××:有一个县搞一万斤。
毛:你们今年小麦平均多少?
×××:270斤。
毛:今年丰产,有上帝帮忙,究竟不算。白薯亩产千斤的有几个县?
×××:有十四个县。)
5、1958年11月1日《在邯郸地区的谈话》
把这些丰产方法推广,一推广就照他这个办法,那么,你们种植面积就可缩小到四百万亩。一亩一万斤,就是四百亿斤……
6、1958年11月1日在新乡地区和五个县委书记谈话纪要》
种地用深耕细作的方法,达到少种多收的目的。亩产搞他一万斤,先搞两千斤,加一番再搞四、五千斤,再翻一番就是一万斤。
×××:我们再搞卫星田。
毛:搞大面积卫星田。
×××:全省八十万亩小麦,卫星田一千六百万亩。
毛:占百分之二十。二、三年后,公社把耕地面积缩小。深耕三、四尺,亩产一万斤,一个深耕细作,一个机械化。
7、1958年12月1日《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
使亩产一百多斤或几百斤向亩产几千斤或者几万斤粮食转化。
《汇编》中的这几段话,虽然毛主席都“浮夸”了“亩产万斤”,但是,除了第七条,亩产万斤都是毛主席引用或是在评论别人的言论。
其中的第一条“一下子就是几千上万”和第二条“还种那么多干什么呢”,明显的是反语,是对鼓吹亩产万斤的不动声色的批评。
其中的第七条“使亩产一百多斤或几百斤向亩产几千斤或者几万斤粮食转化”, 是论述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不是论述一定可以达到,更不是制定的要求达到的目标计划。而且,在后面,毛主席特别指出:“头脑要冷又要热,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他们不想使自己的头脑有一段冷的时间,不愿意做分析,只爱热。同志们,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他们可能跌筋斗,这些人应当注意提醒一下自己的头脑。”
“安东才子”把这些全省掉,只“汇编”了“浮夸”的这一小截而断章取,。
那么,经过科学分析的当时粮食亩产可以达到多少呢。毛主席在《公开信》中说:
“第一个问题,包产问题。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例如,去年亩产只有三百斤,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己,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是不可能的。”
相信大家都看清楚了吧,五八年“浮夸”“亩产万斤”的毛主席,到了五九年四月份,粮食亩产量就降到了这样低!
三、“粮食多了吃不完”是一句反话
1、1958年11月21日《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第一次讲话》
粮食多一点没关系,但每人一万斤也不好。要成灾的。无非是三年不种田,吃完了再种。
2、1958年11月23日《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第二次讲话》
农业快得很,明年再搞一年。就粮食而论,搞到一万五千亿斤,农民就可以休息了。就可以放一年假。粮食多了吃不完。
3、1958年11月1日《在邯郸地区的谈话》
你们小麦四百万亩,一亩一万斤就是四百亿斤,六百五十万人,四百亿斤就吃不完么?……将来不是地少,而是地多,少种多收。深耕也就是耕三、四尺。细作无非是中耕、追肥、追水、治虫那套么,少种多收,也就是种一亩收一万斤……
4、1958年9月5日《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如果搞到七千多亿斤粮食,明年如果又翻一番,就是一万五千亿斤。明年也许不能搞到这么多,太搞多了,除了人吃马喂之外,现在没有找到用途。也许会发生问题。但是明年总是可能超过一万亿斤。
还好,这位“安东才子”的《汇编》总算没有把毛主席视察徐水时说的“一天吃五顿”当话把。有位“三月云淡风清”自作聪明,就拿毛主席视察徐水编了一个《特殊笑话》:
这时,南梨园乡的乡党委书记詹登科、大寺各合作社支书阎玉如和社主任李江生也都落座,毛泽东拿出笔、纸,让把他们的名字写下,自己又念一遍,随后便问:
“今年的麦子收得好吗?”
“很好!比哪一年都强。”李江生应声道。
“每亩平均多少斤?”
支书阎玉如接过话头:“754斤!”
毛泽东笑了:“不少呀!”他又问社里和县里大秋作物的预产量。
张国忠告诉毛泽东:“今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到12亿斤粮食,平均亩产2000斤。”说完,又补充说明道,“主要是山药高产,全县共种了春夏山药35万亩。”
毛泽东听后,不觉睁大了眼睛。他笑嘻嘻地环顾着屋里的人们,说:“要收那么多粮食呀!”他显然又想起汽车上张国忠向他介绍的徐水县的情况,伸出巴掌算账说:“你们夏收才收到9000多万斤粮食呢!秋收要收11亿呀!你们全县31万多人口,怎么能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聪明过头的“三月云淡风清”特意加了一条按语:“夏收才收到9000多万斤!秋收要收11亿呀!”如果毛泽东问:这怎么可能?他就离真理走近了一步;可是他问:“粮食多了怎么办啊?”他与真理擦肩而过。且向相反的方向急驰而去。
这个问题把大家都难住了。事实上,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实在还是因为粮食当时并没有打得那么多。但在当时,没有人会如此说。
张国忠踌躇着开口解答:“我们粮食多了换机器。”
毛泽东说:“又不光是你们粮食多,哪一个县的粮食都多!你换机器,人家不要你的粮食呀!”
李江生又出了个主意:“我们拿山药造酒精。
毛泽东认为这还不是答案:“那就得每一个县都造酒精!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酒精啊?”
大家答不出来。毛泽东呵呵地笑,环视四周。旁人也跟着笑
张国忠打破尴尬说:“我们只是光在考虑怎么多打粮食!”
毛泽东说:“也要考虑怎么吃粮食哩!”他又笑了笑,“其实粮食多了还是好!多了,国家不要,谁也不要,农业社社员们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顿也行嘛!粮食多了,农民可以半天耕作,半天休息,搞文化、学技术。”说完,他站起身,要到村子里去看看。
聪明至极的“三月云淡风清”又“按”起来了:
君君臣臣,十九品的芝麻官,一起热热闹闹地讨论“粮食多了怎么办”的大问题。
换机器,不行;造酒,也不行。伟大领袖处处地方显得比别人高明。
问题是伟大领袖提出来的,正确答案也是伟大领袖自己找出来的:
一天吃五顿;半天耕作,半天休息。
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位聪明过头的“三月云淡风清”正好走到了聪明的反面,暴露了自己的愚蠢!并且以为一国之主的毛主席也应该向他这样的愚蠢才行!
试问,你知道毛主席到徐水是来干什么的吗?毛主席不是来专门处理徐水浮夸风问题的,而是来调查了解浮夸风在当时的农村基层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的。如果当时的毛主席也像你“三月云淡风清”一样的愚蠢,不是风趣地提出“粮食多了怎么办啊”融进群众中让大家无所不谈而是板着面孔逼问“这怎么可能呢”,接下来将会是什么场景?接下来毛主席就必须“下车伊始,哇哇啦啦的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了。面对着干部们“谎报军情”,毛主席不提出批评行吗?可是,批评了这几个基层干部不打紧,毛主席还有可能从基层干部和群众口中了解到浮夸风的真实情况吗!
正因为如此,毛主席他就装起了傻,他必须装傻!而你“三月云淡风清”却暴露出了真正的傻。当然,还有很多如“三月云淡风清”一样的编“笑话”者如“安东才子”之类,要不是真正的傻就是别有用心的在装傻!
在那个岁月,毛主席真的担心“粮食吃不完怎么办”吗?毛主席是真的在和徐水干部讨论“粮食吃不完怎么办”吗?他在《公开信》中给了那些真傻瓜和装出的傻瓜以有力的回答:
他担心的是粮食不够吃怎么办!他要和大家讨论的是粮食不够吃怎么办!毛主席在《公开信》中说: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件大事。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装傻”的别有用心者,一方面拿着“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嘲弄那时的苦,一方面又拿来着“粮食吃不完了怎么办、一天吃五顿”指责毛主席的浮夸。
希望那些受误导的“真傻”,把毛主席的这封信好好的读几遍吧,不要再受欺骗再犯傻了!
附《毛主席浮夸言论汇编》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6/81/30/4_1.html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