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事业,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共同奋斗走向幸福的事业,离不开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后,如何教育农民,克服农民的弱点,是直接关系到革命能不能进行到底的根本问题。毛主席早就看到:“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 毛主席的农民教育思想,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非常重视用高尚的精神来武装农民。
人生在世,第一要紧的是做人问题。所谓做人问题,首要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有的以“人不为己天地诛”为信条,完全以个人为中心,只要社会、集体、他人为“我”服务,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有的则能够做到“他人第一”,处处为别人着想,把社会、集体的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上。这就是高尚的集体主义与狭隘的个人主义的区别。前面说到,中国农民的特点是朴实善良,能吃苦耐劳;但又目光短浅,自私迷信,缺乏合作精神。用什么精神来引导农民,无疑是一个事关国运的大问题。
毛主席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中国的情况是:由于人口众多、已耕的土地不足(全国平均每人只有三亩田地,南方各省很多地方每人只有一亩田或只有几分田),时有灾荒(每年都有大批的农田,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水、旱、风、霜、雹、虫的灾害)和经营方法落后,以致广大农民的生活,虽然在土地改革以后,比较以前有所改善,或者大为改善,但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仍然有困难,许多人仍然不富裕,富裕的农民只占比较的少数,因此大多数农民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和它的成就,正在日益促进他们的这种积极性。对于他们说来,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这种状况的农民,占全国农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这就是说,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感觉,已经在广大的贫农和非富裕的农民中间迅速地发展起来。”在组织农民走集体道路的同时,始终坚持用集体主义精神武装农民,培育出一大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富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新一代农民。
在这里,特别想提到当年八大样板戏之一的《龙江颂》。《龙江颂》讲述的是:1963年春,东南沿海某地遇到特大干旱。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到县里开会回来,向社员们传达了县委的指示,介绍了旱区的灾情。县委决定在龙江大队堤外堵江抗旱。九龙江地势低,旱区地势高,如果筑起拦江大坝,挡住上游水流,逼江水改道,就可以把水送到旱区。而这样一来,龙江大队不仅损失300亩高产田,还要放弃一窑砖的副业收入,展现了舍小家、顾大家,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这部以抗旱“让水”,歌颂共产主义风格为主线的戏一出台,便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龙江精神”一时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现在我们知道,这出戏不是像现在某些电视剧那样胡编乱造凭空虚构出来的,而是有实打实的原型人物和真实事件。当年亲历那段历史的郑厚根老人今年79岁,50年前担任龙海县委秘书室的秘书助理。他见证了龙海大地上那场撼天动地抗旱斗争的全过程。据他回忆:“1963年,干旱。当时郑流涎担任洋西村大队大队长,他带领100多个社员,驾着20只船在洋西村进水口西溪筑起拦江大坝,逼江水改道,把水送到旱区。不料当晚,大坝出现塌方,这时,郑流涎想到了用村砖窑厂的柴草来堵住大坝的缺口。于是在做通群众工作后,迅速抢修大坝。”那年,洋西村放弃一窑砖的副业收入,淹掉该村1300亩低水田,堵江截流,及时灌溉下游10万亩高产良田。
堵江,一年的收成就要淹没在水里,当时群众很是不理解。郑流涎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小局要服从大局,要相信政府是不会亏待我们的。”郑流涎还给村民们举例说:“1946年洋西村出现旱灾,全村有48户人家当了乞丐,甚至有人活活饿死。1960年遇到‘6·9’特大洪灾,汪洋大海包围整个村子,是毛主席派飞机来给咱们扔馒头和饼干。”在郑流涎的努力下,村民们解开了心中的疑虑,决定舍小家保大家。1963年2月14日,洋西村迎来1万多名堵江截流劳动大军,郑流涎开始负责组编民工,为堵江提供后勤保障。洋西村像迎接远道而来的亲人一样,把学校、祠堂打扫得干干净净,拿出烧火用的稻草铺床;有的村民甚至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让民工住。而郑流涎一家人,都挤在小厨房里,把两间房腾出来让民工住。一场万人堵江的战斗开始了。当水位逐渐提高时,堤坝突然崩溃。堵缺口需要大量茅草,郑流涎又发动群众献出烧砖用的茅草,并组织劳动力上山割草,调集船只,支援堵江。一个星期后,堵江截流成功,而郑流涎也累得说不出话……
《龙江颂》是用高尚精神武装中国农民,体现新时代农民高风亮节的一个典范。如今,虽然江水英的原型郑流涎在两年前已经过世了,但“龙江精神”留了下来并一定会流传下去,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永恒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