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六卷 五洋捉鳖 第41章

东方直心 · 2024-06-02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第41

  “如果全国2000多个县,每个县都有这样一条渠就好了。能不

  能在黄河下游各县都搞一个闸?黄河这条难以被前人驯服的蛟

  龙,现在在你们手里,开始被驯服了,为人民造福了。”

  话说上午10点钟,毛泽东离开小顶山,在滕代远、赵武成、宋致和陪同下,缓缓朝黄河铁桥工段门口走去。工段队长乔廷选一眼认出了毛泽东,他和梁世久急忙上前与毛泽东握手问好。

  此时,罗瑞卿乘坐的专列已经从黄河北边返回来了,毛泽东登上专列,向黄河北岸驶去。滕代远把乔廷选和梁世久介绍给毛泽东,他说:

  “这两位是黄河铁桥工段的队长,他叫乔廷选,他叫梁世久。”

  毛泽东一听就高兴了,说:

  “真巧啊,两个修桥的,一个姓乔,一个姓梁,两个姓合在一起,正好是‘桥梁’,真是太好了。”

  他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中华牌香烟,对两位队长说:

  “请抽烟。”

  二人连连摆手说:

  “不会,不会,谢谢主席。”

  乔廷选取出有关材料,准备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看他们非常严肃,就亲切地说:

  “随便谈,随便谈。”

  乔廷选就放下材料,汇报了铁桥5次加固的过程。毛泽东说:

  “了不起,你们有功劳。”

  乔廷选又汇报了安全情况,还说铁桥加固后行车速度每小时提高到30公里。毛泽东问:

  “那为什么现在车还这样慢呢?”

  滕代远说:

  “现在车速慢,是想让主席多看看桥梁。”

  “好一个机灵的滕代远,不愧为军事家。”

  毛泽东说完哈哈大笑,滕代远与大家也跟着笑起来。专列越过铁路桥,毛泽东下车后,突然转身往回走,说:

  “我再看看大桥。”

  众人也只好随着他往回走。毛泽东走到河边,弯腰拾起一个小薄石片向河中甩去,小石片在水上跳跃了几下钻入水中,后边有人称赞道:

  “主席抛石片的水平很高啊!”

  毛泽东笑着说:

  “不行了,与年轻时比差多了。”

  此时铁路工程师刘鸿钧过来了,毛泽东一听说是工程师,就和他攀谈起来。他听说刘鸿钧是壬辰年生人,说道:

  “那你长我2岁。”

  毛泽东又问:

  “这黄河大桥是何时所修,桥梁多长?”

  刘鸿钧说:

  “这座桥是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年由比利时贷款建的,1905年建成,1906年4月正式通车。全长3015米,102孔。维修前只能通过轻型机车,每列火车要分两次过,速度还要在每小时5公里以内。经过我们5次加固,有所改善,但还需要对桥墩子进行稳固处理。”

  毛泽东问:

  “处理后还能使用多少年?”

  刘鸿钧说:

  “大约6年吧。”

  毛泽东对刘鸿钧的汇报很满意,紧紧握着他的手说:

  “谢谢,谢谢!”

  刘鸿钧激动地说:

  “这是毛主席领导的好。”

  侯波悄悄地拍摄下了毛泽东和工程师握手的这一瞬间。

  上午11点,毛泽东乘专列来到黄河北站。黄河北岸已经是平原省的属地了。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省长晁哲甫、省军区司令员刘致远,早已从省会新乡市赶来等候。罗瑞卿下了车,对潘复生等人说:

  “主席刚登过邙山,身体有些累,请你们上车吧。”

  毛泽东在客厅里接见了潘复生等人,因为他不认识晁哲甫,罗瑞卿就介绍说:

  “这位是平原省政府晁哲甫主席。”

  毛泽东用右手在左手掌上画着说:

  “你的姓是上‘曰’下‘兆’,托塔天王‘晁盖’的那个晁字。”

  晁哲甫点头称是。毛泽东又说:

  “我这次出来是休息,和你们随便聊聊,一不扰民,二不谈工作。”

  潘复生马上说:

  “我们昨晚商议过,还是请主席到我们省委机关休息,和干部们见见面。”

  毛泽东说:

  “这样不好,那不就改变初衷了吗?以后还有机会嘛。新乡这个地方,是什么时候有的,为什么叫新乡?你们知道吗?”

  潘复生3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都摇摇头。毛泽东看他们都说不上来,就说:

  “你们新乡可有历史了。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这个地方为邺、庸、卫3国,让他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监之,管叔居庸地。汉时为汲县新中乡。隋开皇六年,取‘新中乡’首尾二字,始称新乡县。这里自古就是军事要地,你们在这里做官,要懂得这里的一些历史啊。”

  潘复生不好意思地说:

  “我们一定向主席学习。”

  毛泽东说:

  “平原省这个地方,情况比较复杂。解放后,公开的敌人消灭了,暗藏的敌人还存在,破坏我们的建设工作。加上这里又是黄泛区,正是为了剿匪、治黄,恢复战前元气,中央决定成立了平原省。你们3位在这里工作了3年,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我在开封听说你们的‘引黄济卫’工程搞得不错,这次想专门看看,听听。”

  潘复生说:

  “3年来,我们发动全省干部群众,在1949年冬完成了土改任务后,又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和恢复工农业生产运动。同时,集中力量完成了‘引黄济卫’,也就是人民胜利渠的水利建设工程。”

  毛泽东问:

  “为什么叫‘人民胜利渠’呢?”

  晁哲甫说:

  “因为这个工程,具有双重作用:在上游,能放水灌田;在下游能‘济卫’航运。这标志着党和人民在治黄事业上的胜利,所以我们给它起了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起得好。今天,我们就看看你们的胜利渠。走,我们下车。”

  11点30分,毛泽东在潘复生、晁哲甫等人陪同下,在人民胜利渠支线站下了专列,改乘4面有栏杆、专供铁路工人使用的平板车。这种“小火车”,大家是第一次看到,尽管它声音很大,还是觉得很有趣。毛泽东大声问:

  “人民胜利渠是什么时候测量的?”

  晁哲甫也大声回答道:

  “1951年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做出‘引黄济卫’的决定;实际上,从1949年12月就开始了全面测量工作。”

  “测量了多少地方?用了多少时间?”

  “测量的地方,西起武陟县,北至汲县城,南起黄河北岸铁桥,东至新乡市卫河以东400余公里的地方,面积1300平方公里。用了5个月时间才完成了全面测量任务,为后来的施工做好了准备工作。”

  毛泽东高兴地说:

  “这叫不打无准备之仗。”

  12点10分,平板小火车来到了人民胜利渠路口。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赵明甫、引黄济卫工程处主任萧华、人民胜利渠管理段段长乔登云,早已在此等候。他们见毛泽东来了,跑步向前,与毛泽东握手问好。毛泽东和乔登云握手时,听说他姓乔,笑着说:

  “噢,又一个乔,南有乔梁,北有乔,还有没有梁啊!

  毛泽东登上人民胜利渠的大坝,举目四望,指着总干渠和分出去的支渠问赵明甫:

  “这大小渠道有多少?”

  赵明甫说:

  “总干渠由此向东,到新乡市以东的饮马口入卫河,全长25.7公里;沿渠建有防洪闸1座,跌水3座,桥梁30多座,干渠5条,支渠38条,斗渠351条,农渠2896条,共长1430公里,各类建筑物4597座。”

  “用黄河水灌田好不好?”

  “好,凡用黄河水灌溉的庄稼,都获得了丰收。”

  “哦,都获得了丰收!如果全国2000多个县,每个县都有这样一条渠就好了。能不能在黄河下游各县都搞一个闸?”

  “可以研究。”

  毛泽东感叹道:

  “黄河这条难以被前人驯服的蛟龙,现在在你们手里,开始被驯服了,为人民造福了。”

  他又靠近晁哲甫,手指南边问:

  “那边是邙山吗?”

  晁哲甫说:

  “是”

  “西边是什么地方?”

  “温县、孟县。”

  “温县,为什么叫温县,你知道吗?”

  “不知道。”

  于是,毛泽东就从温县的由来,讲到司马懿,以及司马懿如何与诸葛亮打仗;又说豫北是个出人才的地方。

  叶子龙走近潘复生指指表,潘复生会意地点点头,对毛泽东说:

  “主席,到渠畔走走吧。”

  毛泽东说:

  “来了,就是要看的,走,看看去。”

  他沿着胜利渠北畔浏览,来到第二个启闸前,问乔登云:

  “为什么不开闸?”

  乔登云说:

  “现在麦子已经种过了,不需要水。”

  毛泽东兴奋地登上闸门的水泥坝台上,指着闸门机械说:

  “你们让这些机械露着天不好,工人操作修理也不方便。应该盖个小房子,让工人在房子里操作,对保护机器也好啊。”

  乔登云说:

  “毛主席想得很周到。当时我们只顾赶进度,没有考虑那么多。我们一定照主席说的办。”

  毛泽东又问:

  “这闸门需要几个人才能启动啊?”

  乔登云说:

  “一两个人就可以打开闸门。”

  “一个人能行吗?”

  “也可以摇得动。”

  毛泽东顿时来了劲儿,他脱下大衣,将两个袖口向上挽了一下,手扶着螺旋盘扭转提升闸门机械,跃跃欲试。乔登云马上吩咐守闸工人打开了闸门的锁。毛泽东紧握旋盘,用力扭动起来,孙勇,王振海也来帮忙。随着闸门的升高,黄水便冲过闸门涌进了渠道,向北流去。毛泽东试过开闸之后,面部红润,露出了笑容。赵鹤桐赶紧给毛泽东递上一条毛巾,毛泽东边擦脸,边看着潺潺的流水,高兴地说:

  “还是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啊!还好!不费力气。”

  他指着浑浊的黄河水问乔登云:

  “这水中有这么多淤泥,淤了庄稼怎么办?”

  “在下游有个清沙池,水到那里经过沉淀,再放入支流灌田,这就解决了不淤庄稼的问题。”

  “你们想得很周到嘛。”

  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潘复生指指太阳对毛泽东说:

  “主席,该喂肚子了。”

  毛泽东说:

  “好,你是东道主,听你的。”

  于是,毛泽东一行由原路返回,于下午2点15分,上了专列。罗瑞卿在餐厅忙前忙后,招呼大家入座,吃午饭。毛泽东问赵明甫:

  “赵明甫同志,引黄灌溉分几级?”

  赵明甫回答说:

  “5级,就是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和农渠。”

  “这5级各起什么作用?”

  “总干渠供干渠用水,干渠供支渠用水,支渠供斗渠用水,斗渠供农渠用水;只有农渠才直接灌田。”

  毛泽东笑着说:

  “噢,这也是一级管一级,上级管下级啊!现在你们这里有没有井灌田?”

  “有。”

  “效果怎么样?”

  “与渠灌差不多。”

  毛泽东似乎是在做总结,他说:

  “井水灌田是游击战,渠水灌田是阵地战。两种打法都用,这也是两条腿走路嘛。

  吃过午饭,毛泽东说:

  “休息10分钟,再看饮马口。”

  下午3点零5分,毛泽东仅仅躺了10分钟,就一骨碌爬起来了,喊道:

  “瑞卿啊,备车去看饮马口。”

  众人乘车向新乡市驶去。在繁华市区,毛泽东探看市容时被年轻人认出来了,一时间“毛主席来了!”“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车队也被涌上来的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省公安厅厅长王路宾和罗瑞卿急忙指挥工作人员疏导群众,好不容易才把车队引领出去。毛泽东却像没事一样,指着一片楼房对潘复生、晁哲甫说:

  “天晓得,你们搞了这一大片,可真是不少啊!”

  车队出了市区,还需要步行一公里才能到饮马口。走了一会儿,毛泽东指着漂在河水上的一双并连的小舟问道:

  “那里漂浮的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赵明甫说:

  “那是一只打渔人用的捕鱼小舟。”

  这只北方的捕鱼小舟与南方的捕鱼船的确不同,它是把两个1尺多宽、5尺长的小船以相距1尺多的空间并排起来,再用两根横杠从两端把两个小船连接起来。毛泽东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问:

  “打渔小舟?一只就够了,为什么把两只连在一起?”

  赵明甫解释说:

  “这样做有好处。一只脚踏在一只上,一是脚下稳当,不易翻船,便于捕鱼;二是便于搬运,用一根扁担就能担着走。”

  毛泽东笑着说:

  “这叫脚踏两只船嘛。

  毛泽东一语双关,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下午3点50分,毛泽东一行终于来到了人民胜利渠渠水注入卫河的汇合处——饮马口。毛泽东问:

  “为什么叫饮马口?”

  赵明甫说:

  “传说这里原来叫赵庄,到明朝末年,有几个大官驻在新乡南街,他们的马倌每天经过这里到卫河饮马,所以这里后来就改叫饮马口了。”

  毛泽东看着汇合口,又问潘复生:

  “农民对‘引黄济卫’有什么看法?”

  潘复生说:

  “很受群众的欢迎。这项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群众说,蒋介石为了4大家族的利益,扒开花园口,造成了连续多年的黄、蝗、匪患;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人民才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

  毛泽东说:

  “还是我们的人民好,是你们的‘引黄济卫’好。”

  毛泽东大概是真的累了,他在河畔的草地上坐下来,一会儿又头朝北脚朝南躺下,用手支撑着脑袋,后来干脆双手一伸全身着地,自言自语地说:

  “啊,到小黄河了。”

  罗瑞卿、滕代远、汪东兴见毛泽东躺在地上,只怕他受凉,潘复生、赵明甫等地方领导人见毛泽东如此,更不知如何是好;王鹤滨医生埋怨说,活动安排这么多,主席身体能受得了吗?正在大家悄声议论束手无策之际,毛泽东竟发出了鼾声。摄影师侯波一看可高兴了,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将照相机对准毛泽东,调好镜头,“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没想到这微弱的响动,竟然惊醒了毛泽东,他睁开眼,看看大家,才知道自己睡着了,笑笑从草地上站起来。潘复生、赵明甫等人歉意地说:

  “主席,太累了吧?”

  “不累,我到了小黄河,很高兴。”

  毛泽东说着接过卫士递过来的水,喝了几口,又点了一支烟,问赵明甫说:

  “引黄济卫有什么收益?”

  赵明甫说:

  “过去的卫河到枯水季节,就断了航,引黄济卫给卫河增加黄河水,不仅可以承受200吨重的汽轮,到了枯水季节,也能通航。同时还能缓解天津市的供水问题。今后还可以建设发电站。”

  毛泽东高兴地说:

  “这是你们黄河委员会和平原省人民,改造驯服黄河的胜利。”

  他吸了一口烟,又问:

  “水量增加,引起土质碱化怎么办?”

  赵明甫回答说:

  “现在虽然有些碱化,但不严重。根据苏联的经验,可以采取植树办法解决。”

  “这是什么科学道理?”

  “一棵树的树根,能吸收很多地下水,树多了,就可以控制地下水,从而解决碱化问题。”

  “你们种树了吗?”

  “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毛泽东夸奖说:

  “你真是个治黄的行家里手啊!”

  太阳快落山了,罗瑞卿提醒毛泽东该返回了。于是,众人乘车返回了新乡市。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的专列继续北上,进入岳飞的故乡汤阴县,毛泽东突然对罗瑞卿说:

  “到了汤阴站,我要下去看岳庙。”

  罗瑞卿吃了一惊,便想法竭力劝阻,并说已经给汤阴县负责人打了招呼,要来汇报工作。还不到9点,专列进入了汤阴火车站,徐徐停下来。

  汤阴站台的东南方向,有一个歌颂岳飞的碑林,在这片碑林中,有个典雅的小亭子,亭子中央立有一尊1942年汤阴县知事张直主持镌刻的岳庙指路碑,叫《岳忠武王故里》碑。毛泽东不能去岳庙了,就走上小亭,站在《岳忠武王故里》碑的正面,端详着这6个圆润、奔放的大字,微微点头称赞。尔后,他转向碑的左侧,默读《七言律》,又转向碑的右侧,看了“镌刻经过”,最后在碑后停下脚步,仔细观赏《岳忠武王故里》碑,又小声念起了碑文:

  “宋岳飞,字鹏举,汤阴人,……少负气节,沉重寡言,家贫力学,好左氏春秋孙武兵法……,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靖康初破敌有功……飞绝酒,帝为飞营荑,飞力辞,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入者,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慰其家……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终以不附和议,为桧所害……”

  此碑高大且文字较多,毛泽东看起来很是吃力,有时不得不仔细辨认,但他还是耐心地一字一句地读完了碑文。他的眼睛盯着署名处的24个小坑,这显然是用锤子打掉的人名,便摇摇头,遗憾地问当地公安局长:

  “这8个立碑的人的名字,为什么都给打掉了?”

  公安局长报告说:

  “他们都是汉奸,群众恨它们,才给打掉的。”

  毛泽东说:

  “汉奸想借岳飞给他自己扬名于世么,这是历史,不必打掉,留下来让他们做反面教员,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还是遗臭万年。”

  上午9点刚过,汤阴县县长王庭文因上级通知他车站有人召见,便匆忙赶来。毛泽东在询问了汤阴的一般情况后,向王庭文提出了他所关心的问题:

  “岳庙都有些啥子建筑?”

  王庭文详细地介绍了岳庙的建筑群,又说:

  “岳庙的碑碣石刻现在有近百块。”

  毛泽东问:

  “那里有岳飞的《满江红》吗?”

  “有啊,有。”

  “你看过吗?”

  “看过,看过,我还会背呢!”

  “好啊,能让我听听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王庭文操着河北口音,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毛泽东又问:

  “诸葛亮的《出师表》,你会背吗?”

  “会!”说着,王庭文又背诵起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

  “哈哈,你这个县长的脑子不错嘛,背得很熟的,现在岳庙怎么样?还好吗?”

  王庭文报告说:

  “战争年代,岳庙也遭到了破坏,解放后,我们拿出1500多公斤小米的费用维修了一下。”

  “你们给人民办了一件好事。”毛泽东说:“还应当搞些钱,把坏的地方修一修,保持古庙的静穆才好。”

  他又突然问:

  “岳家有后代没有?现在表现怎样?”

  王庭文说:

  “岳家有后代,表现也好。据我们所查,岳家一门忠孝,没有一个当汉奸的。”

  “很好,很好!”毛泽东赞扬说:“岳飞是大好人,岳家又没有一个当汉奸的,都保持了岳飞的爱国主义气节,好!”

  11月1日上午9点55分,毛泽东的专列到了安阳火车站。先行来到安阳的潘复生、晁哲甫和安阳地委书记曹幼民、安阳行署专员程耀吾、市委书记刘仿生等一群干部,早已在车站等候,他们见专列到了,立即一起拥来。毛泽东站在车厢口,问潘复生、晁哲甫:

  “怎么,大家都来了?”

  潘复生说:

  “同志们都想见见主席。”

  毛泽东说:

  “大家都很忙,我不是说过,一不谈工作,二不扰民吗?”

  潘复生顾不得再作说明,依次向毛泽东介绍前来迎接的安阳地区领导人。程耀吾的名字,引起了喜欢拿名字做文章的毛泽东的注意,他“噢”了一声说:

  “陈耀吾,好一个名字,是耳东陈吗?”

  程耀吾忙说明自己名字3个字的写法,毛泽东开玩笑说:

  “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程耀吾,就是你光耀自己,不耀别人;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你是安阳人民的专员,为什么只照耀自己,不照耀人民啊!”

  程耀吾不好意思地笑笑。他本来可以解释,他原名叫程远增,因为做地下工作而改了名。但在这种场合,哪有时间做解释呢?

  毛泽东在省公安厅厅长王路宾护卫下,乘坐市公安局的美式吉普,向殷墟方向开去。车队经南厂街、金钟烟厂道口,向西徐家桥村北驶去。

  殷墟中心宫殿区,由小屯、花园庄、小庄和王裕口等5个村的地面组成。毛泽东一行在王裕口村东下车,步行来到花园庄。毛泽东脱下大衣,交给李银桥,在孙勇陪同下,向妇好墓那一带走去。此时,妇好墓尚不为世人所知。如果毛泽东知道在他的脚下,就躺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政治家、军事家妇好,不知道又会引出多少话题来。

  毛泽东边走边对身边的人说:

  “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商代最后一个王叫纣王,这个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曾有过贡献。但那时商已衰败,加上纣王滥用职权,为自己享乐,在修建鹿台中不知耗费了多少劳动人民的金钱和血汗;那些酒池肉林,说明他极其放荡、荒淫、独裁和残暴。据说,他与妲己以砍断樵夫的脚胫取乐;比干冒死进谏,却被他在摘心台剖腹挖心;周文王也被他囚在羑里城监狱,一囚就是7年。由于纣王一意孤行,拒绝批评,又非常残暴,所以众叛亲离,终于被周武王在牧野打败。最后,纣王自焚在自己建造的鹿台上,殷商也就灭亡了。这里在3000年前是个很大的国都,后来成了废墟埋在地下,所以,表面上也看不到什么古迹了。”

  议论完了,他又问程耀吾:

  “殷墟面积有多大?”

  程耀吾说:

  “大约有20多平方公里。”

  “你知道纣王的墓在哪里?”

  程耀吾不知道,便应酬说:

  “过去盗墓成风,把古墓搞得乱七八糟,现在没搞清纣王墓在哪里?”

  毛泽东听了摇摇头,又问:

  “你知道盘庚为什么要迁殷吗?”

  程耀吾这才看出来,毛泽东是要考考自己了,好在自己是由安阳县长提拔起来的专员,事先也做了一些准备,一般问题还不至于被问住。于是他谨慎地回答说:

  “据说,商在奄以前已迁都多次。阳甲死后,其弟盘庚即位。这时的商贵族很奢侈腐化,政治衰乱,兄弟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很激烈。盘庚为了解决奢侈恶习,借以缓和争夺王位的斗争,便强迫贵族和民众渡河迁殷。”

  “还有别的原因吗?”

  “其他原因,我就说不清了。”

  “这里出土了哪些文物?”

  “这里是殷商王朝的宫寝、宗庙、祭祀的地方,古物很多,现在出土的主要是甲片。据《续安阳志》记载,在甲骨未被破译之前,这里地面上就有很多甲片。村民犁地、打井时,时常见到。”

  “还有什么?”

  “除了甲片,其次是青铜器、骨器、陶器、玉雕等。周围村民解放前靠此发财的很多。还有因此而被绑架的。近年出土的主要是青铜器和玉雕。土改时,在花园庄挖出了三四个青铜器和玉雕,最大的青铜器有1米多高。王裕口村的贫雇农还挖出一块上面刻有马尾草图案的镶嵌玉石‘虎头鱼’,竖着看像虎头,倒着看像鱼尾。翻身农民提高了觉悟,无偿地献给了国家。”

  毛泽东听到这里,点点头,表示很满意。他挥着帽子又问程耀吾:

  “这西边、北边是什么地方?”

  程耀吾说:

  “西边是太行山,北边是漳河。”

  “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

  “对。”

  说起曹操,毛泽东来了精神,他说:

  “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里属于古邺。邺北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战国时这里属魏国,西门豹曾为邺令。西汉时邺城是魏郡治所;东汉末年是冀州牧袁绍驻地。曹操破袁绍后,于204年进邺建都,此后史称邺都为魏都。

  东汉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后为魏王,掌握中央一切军政大权。邺都成为朝臣聚集、发布政令的中央政权所在地,直到220年曹丕代汉,虽建都洛阳,但仍称邺都为‘北都’,七庙不废,直至265年司马炎灭魏建晋,故魏前后在邺建都52年。

  曹操在邺时,进行大规模的扩建。著名的3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就是那时所建的。晋朝文学家左思曾写过《魏都赋》,对魏都进行了很好的描写。曹操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了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程耀吾听着毛泽东这一番议论,深深感觉到自己在安阳工作多年,尚不及领袖对安阳及豫北这样的深切了解,不得不为之折服,至此他完全为毛泽东的博学强记所倾倒了。只听毛泽东又问道:

  “洹北那两个村庄叫什么名字?”

  “西边那个村子叫小司空,东边那个村子叫大司空。”

  “你知道司空是什么意思吗?”

  程耀吾又被问住了,他只好摇摇头。毛泽东解释说:

  “司空,是古代王朝的一个官职名称,小司空的职责和你这个专员所管的事务差不多。”

  此时,汪东兴向李银桥使个眼色,让马武义给毛泽东倒水,提醒一下时间。毛泽东喝了水,会意地向小屯西头的打谷场走去,走到从省城调来的小轿车旁,他说:

  “走,到安阳市里看看。”

  罗瑞卿事先安排,车队到安阳市内后,按程耀吾所说的有古迹布局的路线走慢一点,不要毛泽东下车,好让他走马观花。于是,毛泽东乘坐的车子便走街串巷,使他看到了文峰塔、旧县衙、城隍庙、高阁寺。

  原计划是车队在十字大街调头向北去鼓楼、钟楼,再由北大街、北关、安阳桥,最后到袁林。可是,毛泽东一到十字大街这个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看到有一家新华书店,就对在视察中专为他开汽车的司机周西林说:

  “老周停车。”

  毛泽东本来是想像普通人一样,进这个书店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书。他待车子一停,推开车门,伸出一条腿,低下头,侧着身子就要下车。这时坐在他前面的罗瑞卿,刚刚反应过来,不禁吃了一惊,迅速起身下车,堵住了车门。毛泽东平静地说:

  “我要到书店看看。”

  罗瑞卿以不容商量的口气坚决地说:

  “不行!”

  说着,他用双手托住毛泽东的身子,往车里送,顺势又把车门关上。从停车到罗瑞卿关上车门,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可是群众已经把小车给围住了。老百姓很少见到小轿车,况且又是这么一个大车队,他们纷纷说:

  “不知道有多么大的人物来了。看,停车了,走,看看是谁!”

  罗瑞卿一看这情势,立即命令周西林:

  “开车!”

  “嘟、嘟、嘟!”周西林连续按喇叭,工作人员也都慌忙下车疏导群众,人们总算闪开了一条夹道,车队慢慢地通过了鼓楼。毛泽东感到很是扫兴,嘴里嘟囔着:

  “在汤阴下了车,你们不让我看岳庙。现在又不让我进书店,这是为什么嘛!”

  罗瑞卿也不吭声,车内一时沉默。不一会儿,车队就到了袁林。

  袁林就是袁世凯的墓地,称为袁公林,简称袁林,位于安阳市北郊2.5公里的太平庄北面,北依韩陵,南临洹水,始建于1916年6月,建成于1918年6月,占地9万多平方米。其建筑设计沿袭民族传统形式,又吸收近代西方建筑特点,形成了一组中西合璧的陵地建筑群。那么袁世凯墓为什么不称“陵”而称“林”呢?原来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最初也是想效仿历代帝王,把他老子的墓地称为“袁陵”。徐世昌却表示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于是,袁克定便弃“袁陵”之称而谓之“袁公林”。

  毛泽东在潘复生、晁哲甫、曹幼民、程耀吾、刘仿生等人陪同下,沿着神道越过牌楼,他指着牌楼院内两侧栩栩如生的石像说:

  “这些都是一块石头所雕,你们知道是怎么运来的吗?”

  曹幼民回答说:

  “据说,是泼水成冰运来的。”

  毛泽东感叹道:

  “不容易啊,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应保护好啊!”

  来到袁世凯墓碑亭前,毛泽东先绕着青白石赑屃趺碑石雕转了一圈,仔细看看上面镌刻的“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9个大字,然后出碑亭到享堂,穿过后堂门,来到墓台,绕袁世凯墓一周,登上墓顶,朝远处环视。李银桥提醒毛泽东,应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了。曹幼民也客气地说:

  “主席,下去歇歇脚好吗?”

  毛泽东说:

  “好,你是地委书记,听你的。”

  李家骥和李银桥搀扶毛泽东下了袁世凯墓,坐在一块条石上,点上一支烟吸起来。曹幼民指挥工作人员把简单的食品和热水、香蕉、苹果,放在毛泽东面前的石条上。程耀吾打着手势说:

  “主席,请用吧。”

  “谢谢。”

  毛泽东说着,接过马武义递来的茶杯,喝了两口水。他见大家都未动手,便对潘复生说:

  “大家都吃嘛,你们只让我一个人吃不好。你是省委书记,你来分,平分土地,每人一份。”

  说着,他自己先笑了。一个地方领导递给毛泽东一个苹果,毛泽东摆摆手说:

  “我享不了这个福。”

  马武义给他剥了一个香蕉,他高兴地接了过去,见大家还是不动手,他又说:

  “胜利果实,大家都应享受,每人一份,都吃,都吃。”

  说着,他站起身来,把香蕉苹果分给大家,见大家都动手了,才把那个香蕉送到口中,还自言自语地说:

  “我只能吃这个。”

  他又转向王鹤滨,说:

  “你说对不对,王大夫?”

  王鹤滨连连点头。王鹤滨和卫士们都知道,毛泽东牙不好,不能吃苹果和桔子一些硬的酸的水果。毛泽东吃着香蕉又给大家讲起了袁世凯,他说:

  “袁世凯是你们河南项城人,是一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了这么多土地。袁世凯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他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要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暗中又向荣禄告密,用出卖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宣统初年,清廷已看出袁世凯有野心,要杀他,又怕袁世凯一伙造反,便令其回家养‘足疾’。袁世凯看中了安阳这个地方,来到洹上隐居。名为隐居,其实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与自己在各地的势力紧密联系,伺机以动。”

  毛泽东换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又讲了起来:

  “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直接威胁清廷的命运,清廷又想起了袁世凯,让他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位置,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讲到这里,有人说,像袁世凯这样的历史罪人,应当把他的坟平了。毛泽东说:

  “不要平嘛,还要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

  他看看偏西的太阳,对曹幼民、程耀吾说:

  “还有什么要看的吗?”

  “门外还有两处。”

  “那好,既然来了,就看个彻底。”

  说完,他起身拉了一下曹幼民,两个人并肩而行,来到了玉带桥。小桥不大,但很精致,下面有流水。距玉带桥200米处,有一座很有气势的照壁。按照迷信的说法,照壁挡视线,“坟山贯气”。毛泽东欣赏着那高超的建筑艺术,又问曹幼民:

  “这袁世凯祖上在项城,为什么在这里做茔?”

  曹幼民略加思索,说:

  “一般地说,皇帝去世,要离开祖坟,另造皇陵。袁世凯虽然是个短命的皇帝,也要遵奉这个习惯。洹上这片土地,西边与殷都遗址相连;西北则与邺城相连;洹北、漳水则是曹操战胜对手的古战场;洹南是大平原;洹上村是块风水宝地。袁世凯生前在这里隐居一段时间,并从这里东山再起。从各方面说,袁世凯都会满意的。”

  毛泽东高兴地说:

  “你曹幼民真能识破袁世凯的良苦用心,不愧安阳人民的领头人。”

  其实“袁项城”在弥留之际嘱其儿辈“扶柩回籍,葬吾洹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曹幼民是不可能知道的。这个原因只有袁世凯的后人才知道。他的三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是这样说的:“我父亲的兄弟姐妹,一共9人。除了我的大伯世敦是嫡出的以外,其余兄弟5人、姐妹3人都是庶出。我父亲的生母是刘氏。……后来,我祖母刘氏死在天津。当时我父亲任直隶总督。他请了假,搬运灵柩回转项城安葬。但是我的大伯世敦,认为刘氏不过是一位庶母,所以不准入祖坟正穴,可是我父亲却和他争执了很多次,由于大伯坚决不答应,最后只得另买了新坟地安葬。从这以后,我父亲和大伯世敦就不再往来。还由于这个原因,以后就定居在彰德的洹上村,不再回项城老家,直到我父亲做了总统,他们老兄弟俩还是不相闻问的。”袁世凯正是因为生母未被尊重而愤然迁籍,从此一去不回原籍了。

  再说下午2点钟,毛泽东一行乘车离开袁林,驶向火车站。

  毛泽东走近专列,与潘复生、曹幼民一众省市领导人握手告别,他说:

  “安阳是个好地方,战略地位很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你们要好好工作,把安阳建设得更好。”

  大家都说:

  “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主席的期望。”

  晚上10点钟,毛泽东回到了北京。

  欲知此后毛泽东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请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东方翁曰:毛泽东从1952年10月下旬天津之行开始,到11月1日的安阳之行结束,历经天津、济南、徐州、河南、平原3市2省,一路不辞艰辛,不顾鞍马劳顿,一边考察,一边讲学,既有喜悦,又有忧患,更有博论,有褒奖,有童趣。此一段历史,笔者不惜以3章半的篇幅一一道来,意在使读者诸君详细了解一个真实的人民领袖。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平凡而伟大的人格,对部下教育之良苦用心,无不为后世之楷模。

  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中国惩治腐败下一个是什么
  2. 李昌平:违法者易富,守法者多穷!
  3. 小庄|放水刺激,还有用吗?
  4. 铁娘子
  5. 那些说国产大飞机不行的人,今天脸疼吗?
  6. 拜登绝地反杀!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开始了!
  7. 教员这一段话,就是对“造反有理”最好的注解!
  8. 证监会说许家印手段特别恶劣,顶格处罚才4700万能服众吗?
  9. 今天,全世界都在等待一个答案
  10. 国男是资本家的国男,小仙女是资本家的小仙女
  1. 新三座大山,新社会四害
  2. 李昌平:解禁感言!
  3. 对发行万亿国债的几点看法
  4. 世界上有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结不起婚生不起娃死了买不起墓地的”富人“吗?
  5. 欧洲金靴|《光明日报》嘲讽群众与武大选调生侮辱嘉峪关,本质是同一件事情
  6. 党人碑|本朝的“官”能斩前朝的“剑”吗?那个不许提的名字背后的脏东西!
  7. 11亿!终于看到一个判死刑的了!
  8. “强烈建议国家整治,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9. 毛主席:你们不让我开会、发言,想干什么 ?
  10. 怒斥“当前反改革开放反党的基本路线主要论调”
  1. 中化董事长,农业部长,疯狂的狗咬狗
  2. 秦安:很多人睡不着觉了,俄已向中国移交针对中俄的颠覆活动材料
  3. 农业部长唐仁健落马!下一个正部级近在咫尺
  4. 这只“恶虎”终于露出了猫原型
  5. 温铁军: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从资本主义的演变看今日的冲突环境
  6. 对小岗村提五个疑惑
  7. 是谁捂住了卢麒元先生的嘴?
  8. 元龙:从寄生到篡国!犹太资本用篡权美国的手段渗透中国政权? ​
  9. 当今否定伟人大有人在,如野兽般在张牙舞爪
  10. 美军将领提醒赖清德,内鬼泄露我们战略?或能顺藤摸瓜
  1. 王仁山:解放上海时, “露宿街头”之照谁拍摄?画面上是哪支部队?
  2. 华裔美军士兵,没倒在伊拉克战场,倒在了黑人的拳头下
  3. 谁有本事做毛主席的领导?
  4. 奇文共赏:“援军”被稍挫其锋,亲国民党台媒恼羞成怒
  5. 癌症晚期的大厂P8
  6. 南阳人民忘不了朱是西(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