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抗震救灾六条建议
杨思远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三天,伤亡数字在不断攀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下,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迅速减轻灾区人民的痛苦,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现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可以考虑组织一部分由邢台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与抢救掩埋在废墟中的受难者。笔者平日了解到,这些大地震的幸存者有很丰富的抢救经验,非一般人能比,包括一些参加救灾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口中的救人故事充满智慧,实为当前汶川抗震所急需。
二、组织一批母亲团进入灾区,对那些已经失去双亲的年幼孤儿给予母爱,在全国范围对那些愿意收养这些孤儿的家庭给予特殊政策优惠;组织一批子女团进入灾区,对那些已经失去子女的孤寡老人给予抚慰和照顾;灾后,对于残缺不全的家庭,由政府出资组织一批家庭服务人员帮助这些家庭度过最困难时期。所有母亲团、子女团的成员本着自愿原则从全国挑选,定出适当的收养条件,收养孤儿和老人。唐山大地震后的孤儿,主要分散到河北、天津、内蒙等临近地区;汶川在西部地区,大地震的孤儿应当尽可能考虑分散到东部发达地区。当然,这中间要特别注意防范那些拐卖儿童的人贩子从中渔利。
三、当前国内各地捐款捐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国外捐赠也陆续到岸,如何保证这些救命的钱物顺利、全部、及时送达灾民手中,是每个捐赠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建议除了已有的监督机构和机制发挥作用外,全部捐赠款项实行账目公开,接受全民监督。要使每个捐赠者如果愿意了解就能够了解到,自己的捐献通过什么渠道、在什么时候到达灾民手中,这些捐赠发挥了什么作用。鉴于时下较为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增加监督力量实属必要。对于那些贪污挪用捐灾款的团体与个人必须予以严惩。
四、灾后县城的重建,要尽量选取保留一些有代表性的地震景观以建立“汶川大地震遗址馆”,作为未来旅游项目,发展抗震旅游。要注意构建地震旅游线路,让景点连成线,形成特色。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以震抗震”,变坏事为好事,让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由地震自身来买单。各级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旅游部门要在震后有计划地组织游客到“汶川大地震遗址馆”参观,了解地震知识和抗震知识,形成以旅游赈灾的重建新模式。因此,那种片面强调“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口号应该有所修改,要将有代表性的废墟完整保留,这既对地震学研究、建筑学研究有科学意义,而且对发展旅游业有经济意义。唐山大地震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教训,唐山大地震保留下来的遗址面积太小,难以形成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此外,现在就要注意收集和保存一批珍贵的汶川大地震原始材料,以备充实“汶川大地震遗址馆”。
五、要在灾后重建中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充分估计到,利用地震已经形成的破坏性后果,在更高的水平上建设现代化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切忌原有水平上的简单重建。有些破坏较严重的乡镇,干脆进行撤并;有些破坏较典型的景观予以原封不动保留,原有市镇可以在保留地震景观的附近进行重建;破坏性较小的市镇可以考虑形成新的经济中心。
六、开展汶川大地震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包括地震经济学、地震政治学、地震组织学、地震心理学、地震社会学、地震法学、地震交通学、地震通讯学、地震民族学、地震文化学、地震教育学、抗震历史学等新学科的研究,将汶川大地震的利用价值充分发挥,为创建预防地震和抗震救灾的完整社会制度奠定理论基础。目前的地震科学大多注重自然科学方面,这虽然不错,但却不够。地震作为一种天灾,对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人类应当建立完整的社会制度和机制来对付它。以地震教育来说,我们国家还没有系统的全面进行地震教育的体系,中小学生也只是在“自然”这门课程中了解到很有限的地震知识。很多公民缺乏抗震意识和抗震知识。汶川大地震为我们上了一课。又以地震通讯来说,现代通讯手段和通讯设施一经地震就陷于瘫痪,反而那些较为原始的通讯工具能够经受住考验,所以在地震通讯方面并不完全是技术越先进越好,狼烟和烽火台、驿道传信有其合理性。总之,有地震就有地震社会科学。唐山大地震后,我们没有很好地、及时地、系统地搜集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多学者只能在多年后才想到去从事这项工作,但所得材料因时过境迁而大为失真或不系统。汶川大地震为21世纪地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当前各方面的研究专家进入灾区是适时的,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人员也应当进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