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的政治思维也需要包容吗?
杨思远
4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社论,提出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我以为这篇社论的主要问题在于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照搬到处理具有对抗性的阶级矛盾当中,这种混淆不是认识问题造成的,而是有政治目的,这个目的不是它所宣扬的“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而是普世价值派为夺权做意识形态宣传。
“异质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公交车上有愿意为人让座的,有不愿让座的;捡到钱包的人有拾金不昧的,有不愿交还失主的。但是,社论所倡导的“异质思维”,显然不是日常生活中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的是非问题,而是异质的政治思维。这有两点证据:一是社论主张具有包容“异质思维”之心者,不是公交车上需要别人让座的乘客,也不是要回钱包的失主,而是执政者。社论所要求的是执政者要包容异质的政治诉求,是政权的“异质思维”要求执政者包容。二是社论所举示的多元化时代的三个“异质思维”例子,初看似乎平常,细品都有强烈的政治意味,这是高明之处。第一例是感到有“鸭梨”的商品价格,第二例是诉讼不公平,还有一例是有争议的改革措施。这些例子背后并不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引起人民强烈关注的是其背后对抗性的阶级矛盾的出现及其作用。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的对立的阶级格局。人民大众和特权买办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国际垄断财团的利益矛盾,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都是对抗性的阶级矛盾,私有化、殖民地化实际上已经使社会主义中国变得百孔千疮,滋长出新的剥削阶级。但是,中国共产党依旧是执政党,人民政权尚没有丢失,现在是这些新生的剥削阶级要夺取政权了,要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包容他们的异质的政治思维了,满足他们异质的政治诉求了。这样异质的政治思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包容吗?可以包容吗?能够包容吗?包容得了吗?
有一种异质政治思维,要结束共产党一党执政,三年来有突出表现,怎么包容?如何包容?
有一种异质政治思维,要在中国搞三权分立,搞联邦制,结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近年来同样有突出表现,怎么包容?如何包容?
有一种异质政治思维,要私有化和殖民地化,三十年来就没有中断过,怎么包容?如何包容?
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五个不搞”,就是不想包容这股异质的政治思维,不能包容,也包容不了。
对抗性的阶级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从来没有彼此包容过,过去如此,于今尤烈。蒋介石取缔共产党赤色宣传,日本鬼子宣扬大东亚共荣,他们包容过“异质思维”吗?从来没有!如今,向外资贱卖央企和国有银行,允许国人有“异质思维”吗?逼迫工人下岗,允许工人有“异质思维”吗?被征地拆迁,被上楼,允许农民有“异质思维”吗?强力推行转基因主粮种植,允许“小白鼠”们有“异质思维”吗?土地财政推动的高房价,允许房奴们有“异质思维”吗?油价上调通货膨胀,允许百姓有“异质思维”吗?围追堵截上访者,允许苦主有“异质思维”吗?吃人不吐骨头的剥削阶级们,誓死捍卫了受害者说话的权利了吗?他们这是一种什么胸怀?更是一种什么自信?剥削阶级宣扬容忍“异质思维”统统是骗人的鬼话。
为了混淆视听,普世价值派抬出了毛主席的话,但丝毫也不能帮他们的忙。“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是毛主席在延安纪念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讲的一句话,是针对人民内部矛盾讲的。但在对待敌我矛盾时则不同,毛主席赞赏鲁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主张“将革命进行到底”。对待鲜花,允许“百花齐放”;对待毒草,则坚决锄掉。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毛主席的辩证法;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反动派的辩证法。
可见无论是革命阶级,还是反革命阶级,敌对利益,敌对政治思维之间,谁也没有包容过谁。“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包容?岂能包容得了?包容敌人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东郭先生包容了狼,狼却不包容东郭先生;农夫包容了冻僵的蛇,毒蛇苏醒后并不包容农夫,农夫最终死于被包容在温暖怀里的毒蛇。可见,敌我之间想包容也包容不了。实际上,主张包容“异质思维”的人,并不包容执政者,因为社论里说执政者有“语言暴力和真实伤害”。可是“语言暴力和真实伤害”就不是“异质思维”吗?就不需要包容吗?可见,普世价值派尚未成为执政者,就已经没有包容之心了。
人民日报是共产党的喉舌,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者的喉舌呼吁执政者要包容“异质思维”,这等于说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是执政者自己说给自己听的,是自我嘟囔。要不就是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已经不代表执政者,而是站在执政者对立面伸手要政权的人说的。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谁会在人民日报上自我嘟囔呢,所以要警惕的是后者。
中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矛盾之复杂,形势之严峻,主要不在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而在于阶级矛盾趋于激化,在这个特定时期,一股政治势力已经浮出水面,提出政权要求,全党全国全军不能不高度警惕。不知道我的这篇“异质思维”,能否得到包容。
附文:
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2011年04月2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
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桩刑事案件,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在寻找“程序瑕疵”;同样衡量一项改革措施,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却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
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变化。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 反映出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
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赏理性平和讨论,期待闻过则喜的态度,但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些人在讨论中容不下异见,相互对骂、攻讦,动辄给对方扣上吓人的帽子,用意气之争代替真理追求;一些人对待批评建言,非但不虚心听取,反而搞起了“诽谤定罪”,甚至以权力意志压制不同声音。
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
在这个意义上,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相对于普通民众,手握权力的执政者尤其需要这种“包容”。如果说前者的狭隘只是语言暴力,后者的狭隘则可能带来真实伤害,比如“彭水诗案”、“灵宝帖案”;如果说前者的包容体现的是素质修养,后者的包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法治社会的要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不乏各种偏激声音,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而不能主观地归之为“对着干”。相反却应看到,在一个多元社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表达权,也是纾解社会焦虑、疏导矛盾冲突的必然要求。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其实,不同声音乃至反对的意见,还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资源。所谓“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只有允许不同声音存在,才能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决策。所以毛泽东同志认为“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所以邓小平才说“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所以中央领导才反复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
多元乃繁荣之奥秘。一个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越需要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在“存异”中“求同”,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成为“一袋各不相干的马铃薯”,并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凝聚、升华。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