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迷茫”变成了当代青年中堪称普遍的一个精神状态。的确,当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认清现实之后,不甘让自己的青春变成资本增值的燃料,于是便有了以无声为抵抗,用躺平做自嘲。于是源自割裂的大我与小我的迷茫出现了,大家虽为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豪,却看不到作为打工人眼前奋斗的意义之所在,如此情况下,迷茫也是社会情绪理所当然的体现。
面壁日久,当图破壁。面对迷茫,何以解惑?千年前的孔子早有过论述:成长之路,当思学并重,否则有惘殆之危。我以为:应对迷茫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和思考。但就亲身感受而言,不得不说在信息廉价而爆炸的时代里,一本好书其实是不好找的。这也是前期烦扰过我的问题,毕竟,读书就是在和交流。与什么样的人交流,其质效只怕是天渊之别。
当今社会弥漫的消费主义和物质思潮,只会让人越发的空虚,在这方面来看,我想我们这代青年人的精神,是饥饿的。于是青年人中流行起了读《毛选》的潮流。我也曾同许多欲求真理的同龄人一样,读过毛泽东选集,读过各种各样介绍毛主席的作品。
在此我不由感慨语言传递思想的困难,有时觉得,人类语言真的太丰富,精彩到寥寥几笔竟足以摹写出无穷意境,无尽哲思;可语言又太过于干枯扁平,因为它无法用足够区别化、分级的语言描写出不同境界的体悟,无论如何深刻宏伟的思想到头来也只能用一样的语言一样的语句来承载,对于学习者来说真的是太可惜。这一点特别体现在深刻的哲学的叙述上,越是概括其实精深的东西往往隐藏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真正读懂毛主席著作的原因。这真是很可惜可叹的事情。
由此更加可见对主席青年时代解读的优秀作品之珍贵。直到接触到这本《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在初读此书时,我就如获至宝,因为我深刻感受到,主席早期的文章、书信虽然多有引经据典,文雅晦涩,但就其承载的思想而言,对于青年人的可读性,远远超过主席选集中那些极接地气的文字。我也知道,那些在冥冥历史天空上,绽放着永恒光芒的思想精华,不断地告诉我们:他将永做青年人迷茫时的那道光,指引一代代迷茫青年人们的方向。
在此,谨把自己读书时的一点所思所感整理以作分享。
感悟一:对主席的曲折认识心路——思想成熟之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弯路。
作为一个非典型的“九五后”青年,我对毛泽东主席的认识之路应该算是相当典型的。我总结为三句话:小时候,在师长的教育下崇拜他;青年时,在敌人的忽悠下(和青年人本能的叛逆中)怀疑他;长大后,在自己的探索中追慕他。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特点:生在上世纪末,长在本世纪初,启蒙在一零年代。可以说非常幸于完整走过了计划经济和老的思想物质环境末尾(家乡当时确实如此)、改革开放思潮起伏、一零年代舆论界的群魔乱舞,直到今时今日的青年觉醒。
我亲眼看到很多在混乱思潮里受到误导,最终或觉醒、或迷失的同龄人。但我还是觉得,相比于几乎完全成长在伟大复兴的气氛中、生来就带有大国气象的零零后们,也许“九五后”更加幸运。因为现在的青年人成长环境其实应该比百年前或者上世纪末要艰难得多,在思想尚未成熟之前就有来自多发、目的各异的环境拉扯力,以及互联网和各种物质的娱乐,在精神世界的成长难度事实上要远较我们为难。所以我始终觉得,思想之路,没有真正的弯路,所有的弯路都是必经之路。只有经历过风浪的思想才有根基,才能经得住考验,这也是我为自己能够经历这样的时代而自豪的原因。
感悟二:对主席的认识——有血有肉、可读可懂、可学可做、可追可及。
对于毛主席一直以来都有完全两个极端的认知:一者认为他是圣人,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是无所不知的神级人物,厉害得极不真实;二者认为他是最真实的人,有这份认识者,部分是真正见过他或者和他生活过的人,部分是能够真正通过阅读他生平,对他有所了解的人。
记得青年时代的毛主席对自己期盼的知识体系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一干树立,枝叶扶疏”。“一干”就是思想的内核,其余之所有的成就,都只不过是思想根源之上长出的“枝叶扶疏”。因此,一般人如果从成就、光环、头衔上试图理解主席,只会为他的“枝叶扶疏”而目眩神迷,乃至于因无法理解而产生膜拜,因觉得不真实而产生质疑,这是最常见的理解思维;而读懂他,能够产生共鸣的人,也许会产生和我相似感受,我归纳为十六个字——有血有肉、可读可懂、可学可做、可追可及。
他其实很好读懂,真实到无比的有血有肉,可亲可近。他是个极度纯粹的人,纯粹到表里如一,事无不可对人言;他是个率真的人,率真到浪漫一生,至死不变是少年。就我的理解,他的一切枝叶之下,其本质就在于四个字:穷原竟委。他对于要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究其根本,对这一原则的坚持,甚至可以体现在思维习惯上:他不愿浪费任何时间精力在没有用的事情上,看问题更是只抓主要矛盾,在思想上也一样集中优势兵力,集中精神集中时间,精挑细选辨别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手法、学习的对象,只求解决最大问题。他的思想真的是一脉相承的,有迹可循的。他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对每份深刻认识、所学所悟,都会坚定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我明白了,单纯领悟大道理其实没什么用,如果不能加以运用,只不过给自己的精神徒增内耗,就像蔡和森写道的:“空疏无用之学,自怡自乐而已”。
主席是至高难及之人,又是最真实可亲之人。他的真实体现在他绝非所谓“完人”,更从未“法古今完人”。因为根本不存在完人,即使存在,也是虚伪者。他有一个“坏”习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但就像迪克·威尔逊为他写的传记里说到的,做他的普通朋友是非常糟糕的,他的话经常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他的思维更是天马行空,让人莫测高深。是组织帮他弥补了一切缺陷,让他在大家眼里“封神”,不过这其实也是让他很受质疑的原因之一。读懂了他的思维,就会觉得他的一切都真实可见,他的成长之路可学可做,他的精神力量可追可及(之所以说精神,是因为他的成就和最终成熟的思想境界,限于大的历史时期和复杂斗争经历,实际上是不可或者难以重现的)。
感悟三:在读他的心路历程中,理解这大本大源,宇宙真理——-实事求是,事在人为。
相信很多人在初读“致黎锦熙信”时,想必都会产生相似的疑问:到底什么是宇宙真理、何谓大本大源?我带着这个问题一直读了下去,在读到“思悟21”时,终于有所顿悟。所谓宇宙真理,其实就是客观规律,不灭不生。人的一切理论、道理其实都是出于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说到底,真理就是实事求是,但是这句话的内涵太复杂太丰富。毛主席说过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四个字字面意义谁都看得出,但是其字面意义与其内涵相比,就好像小学数学的“1+1=2”和陈景润要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里的“1+1=2”一样悬殊,近乎天壤之别,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人类理解能力的可悲之处有时候就在于,无法真正理解完全未知的概念,必须类比为见到过或者了解过的概念才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东西言传不了,只能意会的原因吧。
因此在人的修行中,读书只能是一部分,特别是若只读有字之书,必然无法读出行动的道理。因为理论永远是滞后于实际的,哪怕加以无穷时间,也只能无限接近。人类的学习,本质上是在前人基础上的继续传承和发扬,从对经验本身的学习,到验证经验之后能够理解规律,发现和总结规律,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所以事实上的大本大源,应遵守规则,顺应规律。所谓圣人“言出法随”,绝不是圣人能够改变法则规律,而是出于对客观规律无比深刻的理解。其一言一行都能合乎法则,这才会有“大道归一”,才有“圣人复起不易吾言”。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因为大道“殊途同归”,都归一在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中。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世界运行,存在即合理,经验不过臆想,人类一切因比较而产生的概念,善恶生毁,甚至是主观意义上的时间感受,都是虚妄的而已。
但这一步仍只是唯心的想法,如果停留在这里,就依然是堕入了“空疏无用、自怡自乐”的境地。因为为事无域而人生有程,欲在有限之人生,完无涯之我,必须行精神与现实两条远路,在抵抗大恶中修成真我。所以变革就是机遇,必须理解变化,适应变化,向往变化。对此,我想,当今百年变局的演化,对我辈青年来说,正是极佳之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这代青年人,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我觉得,毛主席成为伟人的道路,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历史选择了具体的他,而必然之处在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在面临危机时,他也是作为人民伟力具体涌现的代表,也是历史孕育而出的必然。所以他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人,他的思想应当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有无数人在研究他,思考他的原因。
不得不说,现如今的舆论场上依旧鱼龙混杂,各种声音充斥其间,难辨是非真假,对此我只想引用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文字的力量何在?文以酌情,文以载道,没有真理也就是道的文字和语言,形式再精美,样式再新颖,花样再迷惑人,也逃脱不了垃圾的本质和被遗忘的命运,终究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真正永恒的思想,终究会化作不灭的文字,留在青史金卷上,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