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思变”与“思迁”的定位

泛思 · 2008-07-03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思变”与“思迁”的定位  

—关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简单思考  

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但无缘分享城市经济增长的成果——在中国,只有拥有城市户口才有可能享受与职业相关的制度化的保障。本应分配给农民的那部分利润以积累的形式,投入了城市经济,最终造就了“中国奇迹”。资源变迁人员没有变迁是“中国奇迹”的源泉,但现在这种源泉已越来越枯竭了。有思迁想法并能真正达到思迁条件的只能是少数人。就象精英转移去国外一样,也许过得很好,也许不一定能过得像个人样。至于某“节目主持人在寻求“小燕”悲剧的原因时,讲到她的父母平时务求她考上清华大学的种种威胁性语言与措施,出示了她一篇题为《誓死不当农民》的日记。”,显然涉嫌一种舆论导向的错误。这种“白卷女孩”及其家庭,既不具备思迁的能力,又没有思变的勇气,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另类。  

早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农业发展口号,她给我国农村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也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艰巨任务。毕竟下放到过农村,对于农村的发展变化有一份心结。个人认为农村发展要向着一个美(美丽)、通(畅通)、拓(多种经营)、精(机械、电器、自动灌溉、种子优化等)方向前进。至于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把它当作一个美丽的传说,不要对“穷则思迁”抱太多的幻想,而要对“穷则思变”寄以厚望。因为“思迁”太被动、太不现实,“思变”才是积极可行的。  

我国有13亿人民,约8.9亿是农民,农业人口占68.5%,相对1978年改革初期的70%。这个1.5%的减少与一部分华西村、南街村“特色”的劳动力转移形式有关,也与每年的来自农村的大学招生(近年来的扩招)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思变基础上的可行思迁,但对农业基本构成的形成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全国有18亿亩的基本耕地,有几十亿亩的山地和丘陵可以开发利用,有1. 8万公里 的海岸线,和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可以开发利用。在我国7.5亿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仍然占有5亿,农业的构成依然是以农林牧副渔为主体,大多数的乡村因为“打工潮”冲击,“依然唱着古老的歌谣”,带着“弯弯的忧伤”。至于网上报道的华西村,南街村等为数不多的富起来的事例,姑且不论走的是什么道路都很难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的模式,因为它们的经营内容绝大部分超越了农业的范畴,不具有代表性。尽管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有过集体化的积极因素发挥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特殊形态的劳动力转移形式在本土的发挥,而对于中国广大的农村来说,这种劳动力转移是受到一国经济总量制约的。“农村劳动力过剩”依然是目前农业的基本特征,但又不能用简单的劳动力过剩来进行解释,很多农户并不想成为靠拿国家补贴的贫苦农民,但又苦于没有奋斗方向。所谓“农村劳动力过剩”本质上只是一种“就业不充分”的表现。如何使农村劳动力就业达到充分这才是当今真正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就存在一个有没有转移的空间?要不要转移?怎样转移的问题?很显然转移最有可能部分已经由考学校和少量“特色”进行了回答,至于少数经商的现象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只能说是与农业有关边缘化的延伸。与其说转移还不如说转化更为准确,可见怎样转化才是问题的关键。因而要清楚地认识所谓劳动力转化不是一定要奔向城市,这是一个“思变”的问题。其次是怎样提高未来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的问题(新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仍然是一个“思变”的问题。再次是一个因地制宜提高劳动力手段及其生产结构调整和向农业生产边缘拓展的过程。由于大量“思迁”不是十分现实的,外出打工现象会受到种种制约,不可能解决一辈子的问题,只有“思变”才是唯一的出路。在这个“思变”的过程中,从国家、相关行业、自身角度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亟需改善。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既不是很古老的话题,又不是一个完全现代的话题,它应定位为一个层次的提高,它是天地人三者之间复杂的和谐体。农业是基础产业,工业和其它所有一切行业,都是农业的依存。农业发展离不开合作化道路,离不开国家的投入和某些方面的暂时或长期的到位扶持,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的正确引导和容许其对某些相关联行业的介入。  

2、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诸如农田建设、水利设施、道路设施、生态布局、信息传递,良好的农资渠道,切实可行的乡村规划。农民贫穷,并不是农民懒惰,并不是农民不勤劳努力工作,而是发展方向问题,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建设良好的生态旅游区、农家乐、休闲山庄等边缘农业形式,不失为一种充分就业的拓展。这都需要投入与宣传,更需要有艰苦奋斗精神、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要细致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依存集合链条,更需要据自身经济特点结合周边实际情况,确定生产经营辐射范围,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系统的作用(解决农产品、价钱、销路问题)。  

3、归属感和乡村凝聚力的问题亟待解决。农民与干部对农村经济建设的理念一定要协调好(要以民为本,千万不能搞什么面子、政绩工程),要有共同的理想,树立主人翁精神,实干精神,不断提高觉悟。美好的田园风光不是等来的,好的政策、好的发展环境、好的带头人与奉献精神缺一不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需要懂行的人去组织的,大学生下来当村官有利于农村发展,但在行动过程中更是需要拜师的,要与农民群众相结合打成一片的,先做人民的学生后做人民的先生。只有做到身体力行,村官的智慧和能力才会得到认可,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发挥。才能真正做到干群思想共鸣、行动协调,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块流。  

4、农村经济发展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生搬硬套模式,应该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发展初期规模不宜过大,只利于粗线条的方向引导,不宜强迫命令。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自然王国逐步向必然王国过渡。千万不能越俎代疱,更不能急于求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合作化。因为只有实现机械化的、集约化的、高利润的农业合作化,中国农民才会心甘情愿地返回自己的家园,才会全身尽心地投入农业并改造提高自己。并且在实行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好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保障机制,让农民不仅有一个美好的物质家园,而且还有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本届中央政府取消了农业税,推动9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的实施,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最后送上一幅对联四月的麦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祝福:   

玉麦翻金浪  无虚岁月  

文心沁雅泥  结实春秋  

 2008年7月3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