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滴灌、陈永贵
:我心悠悠
今天看新闻,我国华北地区大旱,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610万亩。旱灾已经让中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饮水吃紧。
邋遢道人讲: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繁地区。中国处在欧亚大陆最东头,水汽是从西向东走。整个欧洲部分,是大西洋一股气流控制,即使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变化,周期也很长。气流到中国边,喜马拉雅山和天上把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推到了北部,南部受印度洋和阿拉伯海气流影响,也就是一股西北冷空气,一股西南暖湿气流。天气形势图上每天都可以看见这个局面。由于是相隔近万公里的两个,在天水以东,也就是中国农业区交汇。由于是受相隔万里的两个大洋气流影响,因此变数就比欧洲部分大得多。今年西南气流强,雨水就下在黄淮流域,明年西北气流占上风,黄淮海就少雨。甚至上半年旱,下半年涝都会出现。古代中国还有个黄河,因此麻烦就比别人多。
完全正确,不过,我补充以下:中国华北地区两千年来的气候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干,事实上,在中华文明萌芽的时候,华北地区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殷墟的考古发现中有大量的象牙。在这块曾经肥美的土地上,奔跑着大象、犀牛与剑齿虎。否则中华文明作为农业文明,其发展是不具备条件的。
面对越来越干的土地,解决之道无外乎是,调水、修库、修渠、滴灌系统。修库、修渠前后三十年的对比,网友谈了很多,我就不说了。调水(南水北调),中央的毛孩子们拿了不少工程,正在努力,希望他们快点。
其中,滴灌系统是终端,我来谈谈滴灌系统。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
世界上很成功的例子就是以色列,以色列的土地比咱们的还干旱,电视里大家都看见了,但靠优秀的滴灌系统,以色列不但满足了本国国民的需要,还出口农产品到欧洲和土耳其。
说个不好笑的“笑话”,当年永贵大叔到墨西哥去访问,在参观农场时看到了 一套滴灌系统,一下子傻了,愣是蹲在那儿不走了,两个小时参观时间结束了,他还不走,直到善解人意的主人(是总统还是总理记不清了)答应送他两套,他才高兴的起身。陈是北方农民出身,当然明白滴灌系统对于中国北方农民的重要性。
看到这儿,大家就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国华北地区的滴灌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滴灌系统这玩艺儿也不复杂,不就是水泵加PVC管子吗?政府贴一点,农民掏一点,自个儿埋上不就得了。我们现在生产水泵加PVC管子不是小菜一碟吗?
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在华北、西北地区大规模推广滴灌系统都失败了。关键的问题是,滴灌系统,他再小也得是个系统,一家一户,一亩三分地的搞没法搞。问题就在于包产到户,回到小农经济了就没法搞。和修库、修渠是一样道理,你不去组织农民,就没人去搞,单个人搞,水管都被人扒了去卖钱。还有,就是中国农村的宅基地和坟地把早把农田搞得的一团糟。你去看看以色列的集体农庄,乌有上有介绍,必须是大农庄,集体农庄才能搞这玩意儿。所以这个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不差钱),也不是技术问题(早解决了),是中国农村的体制问题。
从网站上看,地方政府出动消防车,帮助农民进行漫灌,看了那水,我就心疼。如果主席和永贵大叔在,想必不是这个样子。估计农民去按几个按钮就解决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