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对抗干旱的设备为什么失灵?
西南五省持续干旱带来上千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近200亿的巨大损失,让全国人民忧心如焚。按道理讲,干旱其实是一种最常见的气候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西南又是我国高降雨量地区之一,常年降雨量都在1000mm以上,为什么农民兄弟们不愿在平时多修一些沟塘渠堰水窖等小水利设备来储水自救?细究下来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小农水设施属公共物品,具有免费搭车性质,其建设需要集体行动。小农水建设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特征,其建设仅靠单家独斗难以行动,需要村庄成员的集体参与。小农水的使用、管理、维护工作也需要集体成员的协调和配合。也就是说,只有在整个村庄成员具有较高的集体行动能力的情况下,小农水建设才有可能实现。按照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规则,只要存在着搭便车的可能,单个个体都会尽量避免投入成本,这样导致集体行动的失效。
其二,分田到户使小农建设集体行动机制失灵。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不能对农民进行有效组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如果缺少外部投入就会陷入瘫痪状态。如果没有外部资源投入,单纯靠农民在目前分散的状态下来进行的话,是难以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的。
其三,取消了“两工”,等于废掉了小农水投入的武功,导致小农水建设投资亏空越来越大。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是以农民提供义务工与积累工“两工”形式来提供,维系着我国摇摇欲坠缺乏投入的村庄农田水设的维护与修建。1989~2000 年,全国平均每年投入劳动积累工72. 2 亿个工日,如果以目前的每个工日30 元计,则农民每年对水利投入的积累达2166 亿元, 如此推算,1989年至2000年农民对水利投入累计达25992亿元。但2004年我国取消了农业税,也顺带把“两工”也取消了,从此以后我国的小农水的建设与维护就一直处于失去失血状态,难以维系。
其四,“一事一议”,变成了“一事无成”,难以达成集体行动。在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成为进行农村公共投入决策的首推方式。但在目前我国“一事一议”在农村目前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在执行中遇到高额的交易成本问题,主要表现,开会成本大、达成协议难等困境。农民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导,自发、分散,缺乏有力的组织,一般召开重大会议,需要村集体出钱发误工费,才能激发参会“热情”。加之现在农村在外打工的劳动力非常多,有的占到全村劳动力的50% —60%,甚至更多,不少农户是全家常年在外打工,很难达到要求的议事人数。即使开会成功,也要付出巨大的会议成本。农村中存在劳动力的外流现象,且外出打工的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导致来开会的人员多数是一些妇女、老人,文盲居多,不是家庭的主要成员,有些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所以要通过一项决议,无论是采取举手表决方式或签字方式, 实际操作都很困难,听不懂会议要求,议不成所应议事情,签不了应签的字。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来执行,“一事一议”常常会变成“一事无成”。
其五,农业比较利益太低,农民不愿意投资
目前低粮价政策使农业的比较利益太低,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与务农收入差距太大,使农民不愿意对小农水进行投资。 如果没有政府投入,或者政府只投入一少部分,寄希望于由农民自己补齐剩下的大部分成本,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愿望落空。
所以,上述原因决定了我国小农水建设陷入一种无人投、欠帐严重状态。原来上世纪60-70年代兴修的许多小农水基本上也都处于年久失修状态,这也是目前干旱导致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干旱损失重演的悲剧,我国必须对小农水建设机制进行改革,重构我国小农田建设与管理新机制。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国家与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用水者协会等投入劳动,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把小农水彻底地建起来,做到“储水于民”,彻底解决目前“下雨涝,不下雨旱”的恶性怪圈,保证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与农民的饮水健康安全。
(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