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人点评郭小岗--关于“小岗村改革”与“农业机械化”
有关的讨论——
在小岗村改革以后,由于生产方式符合了生产力,所以,农村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农业生产开始逐渐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收割机代替了镰刀石磙;拖拉机代替了木犁牛马,插秧机代替了人力劳动,所以,使生产又出现了新的矛盾------(郭兴邦:关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研究(16))
相关资料——
1、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技术改革,大概需要四五个五年计划,即20年至25年时间。全党必须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而奋斗。”
2、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反思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7-30 11:53:00 ] :郑有贵
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只能生产锄头、镰刀、铁锨、木犁等传统农具。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农机制造以地方为主的方针”,各地大搞农业机械工业。到1979年,全国已建立县和县以上农业机械制造厂2327个,农业机械修造厂2386个(另外还有一批相当数量的半拉子工程),从而基本上建成了农业机械制造、维修、配件生产大致适应,门类比较齐全的农业机械工业体系,在农业机械制造和修造厂工作的职工达到117万人。
与此同时,建立了包括农业科研、鉴定、推广、培训、供应、维修等比较齐全的农业机械化支持保障体系。到1980年底,全国各省、市(地)、县均设有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建成县以上农业机械(化)研究机构2113个,农机具试验鉴定站46个,农业机械化中等专业学校134所,省、地农机校140所,1800多个县建立了农机常设培训班,农机公司2812个,每个县都有了农机修造厂,50%的公社和20%的生产大队建立了农机维修点,公社农机管理站4.31万个(占全国公社数的80%),形成了覆盖全国、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支持保障网络,为农业机械使用提供及时、方便、可靠的服务。在农业机械维修上做到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村。
3、安徽农业机械化改革发展30年成就与回顾
1979年,以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带头实行包产到户为起点,中国农村开始了一场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性伟大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之间由此出现了突出的矛盾,给农机化发展带来冲击,使不少的地方积累了几十年的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害,农机具或被瓜分变卖,或被丢弃闲置,国营、集体拖拉机站或解体,或个人承包,或转变服务性质。农机数量大量减少。社会上对农机化发展也有许多非议,认为“包产到户,农机无路”。全省各级农机管理机构开始拆、降、并,以服务于集体经济为主的农机化发展一度陷入低谷。
4、(桃花岛主)大包干把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推迟了若干年
闲来无事,翻看旧书,是197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内容,其中有力争在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话,一下子让我记起了我所经历的80年代初时的一些往事。
我们县是81年开始的大包干。大包干以前,记得我们村有两个生产队,每个队里都有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打麦机、脱麦机等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初具规模。大包干开始后,集体的东西一分而光,象机械这样的大物件没法分割,所以就堆放在场里,任凭风吹雨淋,最后变成一堆烂铁,不知所终。尽管没有了农业机械,但应该说那时村民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被扔进垃圾堆的“抗犁”等老祖宗留下的农具又被翻了出来,重新派上了用场。我那时刚刚上初中,农忙时就干农活,全靠手工劳动。在田里有时听村民们自嘲说:又回到原始社会了。
小岗人点评——
我们又访问了一些农民,他们也都认为,小岗村并没有“致富”。在他们看来,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由于“承包”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一家一户,力量分散,很难拓宽致富门路,很难合理组织人力物力,很难进行规模经营,等等
我们问他:“你们搞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底‘统’在哪里啊?”
严俊昌两手一摊:“没有啊,哪有什么‘统’啊!我们只有‘分’,没有‘统’,还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搞单干。”他举例说:“就说今年吧,因为天旱,简直像放鸭子,各顾各,争着用水。塘里有水的,就能收稻谷八、九百斤,没水的,就只能收稻谷二、三百斤。要是组织一下,也不致于像今年这样减产。”严俊昌说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搞成这个样子,我实在睡不着觉啊!”
首先,我们到了县里设在村里的农技站,找到农技员吴广法。他一听我们说“承包”,就很有意见,他说:“‘承包’的弊病大大啦!”可是,吴广法一看我们很吃惊,忙改口说:“当然,我是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说的。这个‘承包’,弊病确实很大,它一不利于科学种田,二不适宜规模经营,三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四是浪费人力物力和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利用,五是不利于兴修水利,……,总之,不利于生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小岗村: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老路”)
附图:
http://ll.a.5d6d.com/userdirs/2/0/zrsy/attachments/forumid_17/09071410260e31fc6fecf52351.jpg
郭小岗:拖拉机代替了木犁牛马
http://ll.a.5d6d.com/userdirs/2/0/zrsy/attachments/forumid_17/0907141854949ce2fbf392a24e.jpg
(注意大田分成小小块)
郭小岗:插秧机代替了人力劳动
郭小岗:收割机代替了镰刀石磙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