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临,这个人才倍缺的行业却没人?

酷玩实验室 · 2022-05-04 · 来源:酷玩实验室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五一假期可能很多人都乖乖留在家里,顺便把五四青年节也过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最揪心的可能不是这个假期能不能出门,而是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1076万。这也是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真可谓千万雄狮过大江。

  而且,在准备迎接这个巨大毕业人群的求职市场中,本身还有很多人才饱和的问题没有解决。

  要找工作的朋友们,形势严峻啊。

  并且,新一届毕业生进入职场之前,国内灵活就业人口已经达到2亿。

  就连清华大学毕业生的灵活就业比例,也有13.6%之多。

  这届年轻人,就业择业压力真的不小。

  01

  据《新京报》报道,2022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预计在10660亿元,随着渗透率的提升,2025年有望达到1.9万亿元。

  2022到2025,短短三年,增幅近90%。增速,肉眼可见。

  而我们熟知的快递、外卖、网约车、自媒体,吸收了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

  据一份趋势报告显示,在生活服务业,灵活就业人数的六成是90后,20~35的年轻人是这个人群的主力军。

  其实从这样一个趋势,你能看出来,即使找不到固定工作,更多人依然愿意找新兴服务业相关工作。

  显而易见,三五年内,这些行业也会变得越来越卷。

  与此同时,有很多非常具有基础社会作用的岗位,存在着大量人才缺口。

  在人社部和工信部发布的一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是重点领域,在2020年的人才缺口就超过了1900万人,而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

  缺口率高达48%。

  人社部还发布了一份2021年第四季度的全国100个“最缺工”的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家政服务员、保安员、包装工、客户服务管理员、保洁员、快递员等职业位列排行前十。

  可能有人觉得这些岗位工资太少,年轻人不喜欢去。但实际上,很多工厂提供的工资,也有过万的,但依然无法吸引年轻人。

  而且,像新能源、农林牧渔、社区管理这些领域,对年轻人才的需求正在逐年提高。

  据Boss直聘数据:2021年新能源领域的招聘同比增幅225.4%;农林牧渔和社区管理领域则分别增幅了115.3%和103.6%。

  尤其是农业人才的缺失,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痛点。现在的情况是,在田间地头,都是中老年人。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报告》的数据可以给我们一个清晰的认识: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比超80%,且第一产业劳动力持续在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

  换句话说,36岁以下的年轻人,宁愿拧螺丝送外卖,也不搞农业。

  更具体点说,目前的农业人口,主要是计划生育前的一代人,更准确来说是80、90后的父母一代。

  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是,当现役的农民干不动了,从事农业的人员,将迎来断崖式下跌。

  有从业人员认为,农业从业者彻底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可能会在2025年到2033年之间到来。

  而有投资人分析,中国农业的发展可能比芯片行业的还要落后,但这也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大量的投资机会。

  因此,中国农业现在最缺的,不仅是年轻人,而且还是高、精、尖的年轻人才,这些人才要解决的,是如何采用数字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农产品供给。

  而想要更多青年才俊选择农业,首先要让他们看到农业。

  02

  这些年,大量依靠模式创新的互联网赛道进入瓶颈期,很多热钱需要寻找新的机会,这其实给农业投资带来了机会。

  不少机构和企业其实已经在将网民的注意力向三农倾斜。去年火出圈的张同学,让千万网民盯着手机屏幕,一边听着Aloha Heja He,一边看他在村里面怎么过日子。

  这个86年出生的辽宁人,用他高频的快剪,把自己掖袜子、下床、喂狗、做饭……这些农村生活中极其细节的生活片段,钩织出了一个巨大的流量现象。

  他教育水平并不高,初中辍学,曾外出打工、做生意,后来有了孩子,他就回到老家辽宁省营口市建一镇松树村,开始制作他的短视频。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同学说拍短视频,就是为了助农。

  也许张同学说的是一句漂亮话,但从他实际的影响力来看,他确实起到了助农的作用。

  对很多城市里的人来说,看张同学的视频,多少都有点出于猎奇,但之所以有这样的猎奇心态,是因为我们对农村的认知一直都有固化的印象,很多人其实想要看到的,是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农村实景。

  张同学不是第一个在三农领域出圈的网红,在2020年,就有红的发紫的李子柒。

  在当年的7月16日,李子柒以1140万的Youtube订阅量,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纪录保持者。

  后来她又自己刷新了自己的纪录,在2021年1月25日,以1410万的订阅量,再夺吉尼斯纪录。

  如今的李子柒虽然改了名叫李佳佳,并且因为与资本方产生纠纷而不复当年。但当时的李子柒身上,有不少正向的社会价值,对三农领域的内容创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

  她拍的视频都是中国传统美食和公益,她自己下田地采摘果实,还养蚕、刺绣、木工、竹艺。

  面向海外,她在输出中国文化,面向国内,她又塑造了一个极富曼妙的田园风光。

  在Youtube的评论区,有人留言:“只有看她的视频,我从来不会跳过广告,因为我想她能挣到钱。”

  还有人留言:“这个频道是我的解压器和安眠药,请保持,爱你李子柒。”

  央视新闻点名表扬,“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李子柒内容中的农田与农务,被赋予了“田园牧歌式”的诗意。

  有视觉设计师分析,“李子柒种菜的画面处理非常讲究,强调光线与色调,爱用明暗交错的光线、色调也偏冷偏暗……这种光线和色调,带一点复古,更有童话感和疏离感。让你仿似觉得,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也因此,拥有了另一种生活。”

  无论是李子柒还是张同学,他们的影响力虽然还没有对三农产业激起明显的波澜,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吸引年轻人驻足的同时,也向我们发出了一份认真的“邀请函”。

  ——这是一片你并不那么了解的世界。

  提到三农,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但也不至于那么诗情画意。

  这里,也是一片热血与鲜花的战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一直不是农业强国。

  这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年轻力量的缺乏,这包括机械化、育种、转基因、复合化肥、精细化管理、农业服务等一系列新形式或新技术的欠缺。

  这些铸造农产业现代化升级的器物,对农产业的根本性变革,是极其有必要的。

  从全球视角去看,美国作为一个全球农业大国,从事农牧业的人口不到300万人,而这些人,却养活了将近3.3亿的美国人,同时还兼顾全球的出口。

  我们的农业,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在,我国的农业科研人一直在努力缩小距离。

  03

  比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就在番茄研究领域,谱写了一段发愤图强的故事。

  50年前的中国番茄市场,还处在受日本、美国、西班牙、法国的进口“洋柿子”的垄断下,而且这些国外品种进入国内的价格高昂,每公斤种子高达10万元,超出我国番茄种子价格百倍。

  当时的科研人,极其希望扭转这样的被动局面。

  年过七旬的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回忆说:“早年间,我到国外考察学习,吃饭的时候在餐桌上看到了红红的番茄,特别心动,但又不好提出将番茄带回国内的想法。于是我在吃完番茄后,借擦嘴之机,把番茄种子吐在餐巾纸里‘悄悄’保存起来……”

  就是用这样的种子,李景富在没有助手,科研环境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亲自挑水浇灌试验田,光脚站在地里,研究番茄培育。

  八十年代,他开始在黑龙江推广大棚种番茄。

  当时的农民并不欢迎这样的推广,经过三番五次协调,李教授承诺如果大棚种出来的番茄收入低于同期种黄瓜的收入,差多少钱,教授自己给补。

  老一辈人在十几年的努力下,让各个地方开始出现转变,农民开始接受新技术,最直接的反馈就是,技术让他们的田地提高了产量和收入。

  李景富因为在番茄领域的成就,被人称作“中国番茄大王”。实际上,在各个农业领域,我们都能从历史脉络中发现振兴中国农业的科研人。

  作为一名年轻的职业种植者,今年是徐丹在温室里种番茄的第九年。

  每天早晨7点40分,他准时从北京市区的家中出发,开车100多公里,抵达城郊一处占地3万平方米的种植基地。

  在早高峰的拥挤车流中,他是一个逆行者,逆行向农。

  这位毕业于世界农业顶级院校——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年轻人,现在是极星农业的负责人。

  在北京密云的种植基地,他每天走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温室气候计算机,查看云南基地前一夜的温室温度、设备运转情况。

  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番茄相处,他管这个过程叫做“作物阅读”。

  其实在我国,番茄产量已经居于世界之首。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国内的番茄生产目前还面临着环境调控技术粗放、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瓶颈问题。

  而徐丹和他的团队,希望攻克的正是目前番茄生产的一系列瓶颈。

  2021年年初,他带着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通过远程种植的方式,在云南昆明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赛事基地的高原温室中种植番茄。

  他们花费大半年的时间,“遥控”种植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番茄园,团队设计的一套“人机融合智能”算法,会根据传感器的“阅读”情况做出“如何让番茄们过得更开心”的决策。

  在这个春天,不单单是他们这一批年轻人在研究高科技含量的番茄种植。

  在此次拼多多发起,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农研科技大赛上,有十五支来自全球的农业研究团队,汇集于云南昆明赛事基地的高原温室中。

  他们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瓦赫宁根大学提供技术指导,在经过层层选拔后,从全球脱颖而出。

  令人兴奋的是,在筛选出的15支团队中,有120多名青年科学家参赛,这其中,八成参赛者都是90后。

  在如今农业研究领域年轻力量匮乏的环境下,我们看到这样一群由90后撑起的科研集会,可谓提振人心。

  这些后起之秀有的来自顶尖科研院校,有的来自一线生产机构,有的在国外求学任职,但这些年轻人,无一例外都对农业满怀热情。

  “喜柿”队队长、浙江大学博士生朱常安自小长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画面是他对家乡的记忆。

  他说:“我之所以从事农业研究,就是因为见惯了大人用双手在黄土里刨挖生活,以高强度的劳动换来将将温饱的生活。我立志要为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农圣大脑”队长、985博士祝清震,在改行之前是一名汽车工程师,但看到国内农业技术和装备发展落后的现状后,毅然转而攻读农业工程博士学位。

  他说:“我虽然走出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小乡村,但依然希望改变家乡那种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此次大赛主题是“科技种番茄”,以“既要种得多,又要种得好”为目标,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商业化可行性。

  这也是继上一届大赛的“科技草莓”之后,拼多多推动精准种植技术在农业中加速落地应用的又一次尝试。

  大会所指定的樱桃番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樱桃番茄也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农产品。

  但至今,国内很多产区,樱桃番茄的种植依然面临环境调控技术粗放、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瓶颈问题,产量与品质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本次大赛的目的就是,筛选出具有落地可行性、技术推广性、方案前瞻性的队伍。

  最终,徐丹带领的“番茄快长”队、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的“智茄”队、浙江大学青年学者组成的“喜柿”队,以及具备多元化科研背景的“农圣大脑”队从全球15支团队中脱颖而出。

  其中,“番茄快长”团队每周的产量一直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他们依靠 Ai算法收集到大量数据,通过校准不断的更新迭代,番茄产量的提升在种植后期十分明显。最终,徐丹的“番茄快长”队,获得冠军。

  徐丹用他的奖杯证明了技术研究对农作物种植所带来的显著影响,正如他所说:

  “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很多人对农业有着很深的误解,觉得农业的门槛特别低。只要有种子、有土地、有蓝天、有水源,就能变出吃的。”

  他接着说:“但事实上,我们这一代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更少的地与水,种出更多的食物。这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蓝天,我们还需要别的,那就是科技。”

  尾声

  从宽泛的产业链去观察,这些在农业科研默默耕耘的徐丹等人,以及在老百姓视野内最近的助农主播,如张同学、李子柒,我们大概看到了依然有一批年轻人,在以不同分工,去推动科技振兴农业的宏愿。

  其中,也包括如拼多多这些互联网企业在背后的支持,为这些新势力的科研落地提供了摇篮。

  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在用最新的实验室技术和媒介传播形式,把科技兴农的接力棒传递了下去。

图片

  中国农产业,目前最缺的就是像徐丹这一批具有先进科研水平,同时对农业振兴具有抱负的年轻一代。

  这些参赛的年轻科研者,在他们严肃且以算法助推的科学操作背后,无不抱有对改善中国农业现状的家国情怀。

  在数据机构所预测的那个务农人员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的时刻来临前,他们,或许就是引发燎原的那一颗星星之火,改变我们对未来最悲观的预测。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